第三十章 壮乡的狼兵
台儿庄,就像一个巨大的、即将被点燃的火药桶。
王震南团长的雷厉风行,让陈墨的“立体迷宫”战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台儿庄北城,迅速地推行开来。
“轰隆!”
“哐当!”
砸墙声、挖掘声、号子声,响成了一片。
士兵们用最原始的工具——铁锤、镐头、甚至就是手里的步枪枪托,疯狂地改造着这座古老的城镇。
一堵堵原本隔绝邻里的墙壁被推倒,形成了一条条可以在房屋内部自由穿梭的秘密通道。
一扇扇临街的门窗被沙袋和砖石堵死,只留下一个个黑洞洞的、充满了杀气的射击孔。
整个北城,仿佛在一夜之间,从一个开放的生活区,变成了一座充满了獠牙和陷阱的、随时准备择人而噬的巨大堡垒。
陈墨被王震南奉为上宾,但他没有待在相对安全的指挥部里。
他带着周大山和瘦猴,穿梭在尘土飞扬的阵地上,亲自指导士兵们如何布置交叉火力,如何利用视线死角,如何制作最简单的诡雷。
他的很多理论,对于这些“半路出家”的士兵们都听不懂。
什么“火力覆盖”,什么“射击扇面”。
但陈墨有他自己的办法。
“你看,”他指着一条街道的两个对角,对两个机枪组的士兵说,“你这个机枪口,对准的是那棵歪脖子树。你那个,对准的是那个酱油铺的牌匾。你们两个,谁都不要乱打。等鬼子走到街道中间那个井盖的位置,你们再一起开火。到时候,他们往前跑也不是,往后退也不是,只能挤在中间,给咱们当活靶子!”
他用最简单、最直白的比喻,将复杂的战术,灌输给这些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士兵。
效果是显著的。
士兵们看着陈墨的眼神,从最初的敬畏,慢慢变成了信服和依赖。
他们发现,这位“陈先生”讲的东西,虽然听不懂,但照着做,心里就莫名的踏实。
而周大山和瘦猴,则成了陈墨最忠实的“翻译”和“助教”。
他们用自己那套士兵能听懂的“黑话”,将陈墨的意图,传达给每一个人。
“听先生的,没错!先生让咱们把枪眼开在这儿,就肯定能让鬼子多流二两血!”
队伍里,唯一的女性——林晚,则像个小尾巴一样,寸步不离地跟着陈墨。
她不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学习着。
她怀里,抱着那支南部十四式手枪,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俨然成了陈墨最贴身的保镖。
她看着陈墨,在地图上指点江山;看着他,将一座座普通的民房,改造成杀人的堡垒。
她的小脑袋里,充满了无数的问号。
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看起来连杀鸡都费劲的男人,脑子里却装着这么多,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可怕的战争智慧。
这天傍晚,就在台儿庄的改造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一支新的部队,开进了城。
这支部队的到来,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因为他们的军装,与城内所有部队都不同。
他们穿着土黄色的短裤和绑腿,头上戴着一种圆边的、类似英式托尼盔的钢盔,显得格外精干。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的士兵。
他们普遍身材不高,但一个个皮肤麦色,目光锐利,行动间,带着一股山地民族特有的矫健和彪悍。
“是桂军!是第七军的弟兄们!”
“‘钢军’来了!这下有救了!”
城内的士兵们,爆发出了一阵阵欢呼。
陈墨也好奇地看了过去。
他知道,桂军,是当时华夏战斗力最强的地方部队之一。
北伐战争中,他们就曾以“钢军”之名,威震天下。
而在抗日战争中,他们更是打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经典战役。
就在他观察着这支新来的部队时,他的目光,被队伍中的一个身影,牢牢地吸引了。
那是一个女兵。
她和周围的男兵一样,穿着土黄色的短裤军装,个子不高,但身形矫健,如同山林间的一头小猎豹。
她的皮肤,是那种健康的、被亚热带阳光晒出的蜜色。
她的五官,带着明显的南方少数民族特征,一双眼睛,大而明亮,眼角微微上挑,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野性的英气。
她的头发,剪得很短,只在耳后,用一根红色的头绳,扎着一小撮细细的麻花辫,辫子上,还坠着一个小小的、手工打磨的银饰。
随着她的走动,那小小的银饰,一晃一晃的,在一片肃杀的土黄色中,成了一抹最亮丽的、跳动的色彩。
她背着一支短小精悍的冲锋枪。
陈墨认得,那是从德国进口的MP18冲锋枪,在这个年代的华夏军队里,是极为罕见的大杀器。
她似乎察觉到了陈墨的目光,猛地转过头,那双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毫不客气地,迎上了陈墨的视线。
她的眼神里,没有好奇,只有审视和警惕。
陈墨有些尴尬地移开了目光。
“那是桂军第七军171师的。师长,杨俊明。他们是奉李宗仁长官的命令,星夜兼程,从徐州赶过来增援的。”
王震南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陈墨身边,介绍道。
“桂军……果然名不虚传。”
陈墨由衷地感叹。
只看气势,就知道这是一支精锐之师。
“那是自然。”王震南的语气里,也带着一丝羡慕。“他们的兵,大多是广西山区的壮族、瑶族子弟。从小就在山里打猎,个个都是神枪手,还擅长山地作战和夜袭。尤其是他们的模范营,更是精锐中的精锐。刚才你看到的那个女兵,应该就是模范营的。”
“女兵?”陈墨有些意外,“他们也招女兵?”
“广西民风彪悍,男女皆兵。”王震南笑道,“你可别小看这些广西的女娃娃。上了战场,比男人还狠。她们有个外号,叫‘麻雀’。意思是,像麻雀一样,看着不起眼,但行动灵活,枪法又准,专门打冷枪,掏心窝子,让人防不胜防。”
陈墨再次看向那个女兵的方向,她已经消失在了队伍里。
但她那双锐利如刀的眼神,却给陈墨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当晚,在台儿庄的联席军事会议上,陈墨作为王震南的“特别参谋”,第一次,见到了桂军的指挥官。
也再次见到了那个被称为“麻雀”的女兵。
她名叫韦珍。
壮族人。
是171师师长杨俊明的亲卫,兼特别侦察小队队长,军衔是中尉。
会议上,当王震南向桂军的军官们,介绍陈墨的“立体迷宫”战术时,大多数桂军军官,都和当初的西北军一样,露出了惊异和赞叹的神情。
唯独那个韦珍中尉,始终抱着手臂,站在师长杨俊明身后,面无表情,眼神里,甚至还带着一丝不易察气的不屑和怀疑。
会议结束后,王震南热情地邀请桂军的军官们,实地参观北城区的防御工事。
韦珍也跟了过来。
当她亲眼看到那些被打通的墙壁,看到那些布置在二楼的、形成了交叉火力的机枪阵地时,她眼中的怀疑,才稍微减少了一些。
“纸上谈兵。”她突然开口,声音清脆,但带着一丝南方口音的、硬邦邦的味道,“看起来是很好。但鬼子的炮弹一过来,你这些房子,就都成了棺材。”
她的质疑,直接而尖锐。
周围的西北军军官们,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陈墨却并不生气。
他知道,这是实战派对理论派的,天然的不信任。
他笑了笑,反问道:“韦中尉,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在你们广西的山里,如果遇到了老虎,是躲在山洞里安全,还是站在开阔的平地上安全?”
韦珍愣了一下,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下意识地回答:“当然是山洞。”
“为什么?”
“山洞只有一个口,老虎再厉害,也只能从一个方向进来。我们守住洞口就行了。”韦珍理所当然地说道。
“这就对了。”陈墨点了点头,“我把房子,也变成了一个个只有一个洞口的山洞。鬼子的炮弹,可以摧毁房顶,但只要我们的士兵,躲在承重墙和地窖里,就很难被一锅端。等他们的步兵冲进来,以为我们都被炸死了,我们再从这些山洞里钻出来,从他们的背后、侧面,给他们致命一击。”
“这,就叫‘把敌人,放进我们的口袋里来打’。”
陈墨用最简单的比喻,解释了自己战术的核心。
韦珍沉默了。
她那双锐利的眼睛,第一次,开始认真地、重新审视眼前这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男人。
她发现,他的眼神很平静,但平静之下,似乎隐藏着一种她无法理解的、深邃的智慧。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一个通信兵,拿着一份电报,冲进了指挥部。
“报告!总司令急电!日军坂本支队,已于今日凌晨,突破我方在滕县的外围防线!守城的王铭章师长,及所部三千川军将士,在与数倍于己的日寇血战四天四夜后……全员殉国,无一生还!滕县……失守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817/2260745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