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石头岭上的陷阱
雨,终于停了。
但那股湿冷带着草木腐败气息的雾气,却像一条厚重灰白色的裹尸布,将整座石头岭包裹得严严实实。
能见度,不足十米。
在这样的天气里,别说是人,就连山里的鬼,恐怕都会迷路。
阿贵缩在一个刚刚挖好浅浅的散兵坑里,冷得浑身直打哆嗦。
身上那件单薄的夏布军装,早已被雨水和汗水浸透,此刻正紧紧地贴在皮肤上,像一块冰冷的铁片。
他已经在这座光秃秃的、除了石头就是烂泥的山头上,连续挖了三天三夜的土了。
双手早已被铁锹的木柄,磨出了一层又一层血泡。
他感觉自己,不像个兵更像个被抓来修工事的苦力。
“丢那妈……这叫打的什么仗……”
他忍不住,用粤语小声地,抱怨了一句。
“让我们守这个鬼地方,又不让我们好好修工事,净让我们干些,看不懂的怪活。”
他的抱怨,代表了整个三连所有士兵的心声。
三天前当他们,接到那个名叫陈墨年轻上校特别参谋的命令时,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那个年轻人竟然命令他们,将辛辛苦苦,在山头的正面挖好的标准的野战工事,全部填平!
然后将所有的人力,都投入到山的背面去!
在那个敌人根本看不见的所谓的反斜面上,去挖掘什么“防炮洞”和“预备阵地”。
更让他们无法理解的是,陈墨还命令他们,在正面最显眼的位置,去故意堆砌一些,用稻草、烂泥和几件破军装做成的假人,和一些看起来漏洞百出的假工事。
“这是做咩啊?”
那个脾气火爆的老兵,当场就提出了质疑。
“我们把阵地修在山后面,鬼子冲上来的时候,我们怎么打?等我们从山后面跑出来,黄花菜都凉了!还有这些假东西,不是明摆着,告诉鬼子,我们在这里吗?”
面对质疑,那个年轻的陈上校没有发火,也没有解释什么大道理。
他只是平静地,问了那个老兵一个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炮兵。你要炸掉这座山头。你会先炸哪里?”
“当然是先炸我们看得见的工事和人啊。”
老兵理所当然地回答。
“这就对了。”
陈墨点了点头。
“我要的就是让鬼子的飞机和大炮,把他们所有昂贵的炮弹,都浪费在这些,不值钱的稻草人和烂泥堆上。”
“等他们以为我们都死光了,大摇大摆地冲上来时……”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容。
“我们再从山后面,钻出来给他们,送上一份大礼。”
这个解释虽然听起来有些道理。
但对于这些习惯了“寸土必争”、“阵地就是命根子”的传统军人来说,依旧是一种难以理解的离经叛道。
但军令如山。
在连长的严令下,他们只能将信将疑地,开始了这场在他们看来极其“窝囊”的“施工”。
而陈墨则像一个工头,背着手,在这片泥泞的阵地上,来回地巡视着。
他的身后跟着那个,像影子一样沉默的小女孩。
“这个防炮洞,挖得太浅了!”
陈墨指着一个刚刚成型的洞口,对里面的士兵严厉说道。
“至少要再往下,深挖两米!上面要盖上三层以上的圆木和厚土!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天亮之前,必须完成!”
“还有你!”
他转向另一个方向。
“你这个阵地射击孔,开得太大了!你是怕鬼子的掷弹筒,找不到目标吗?给老子,用石头和湿泥,重新砌!只留下一个,刚好能伸出枪管的小孔!”
“这边的陷阱,伪装得太假了!新土的颜色和周围的草皮,完全不一样!去!到山后面多挖一些青苔和灌木过来,给老子重新盖上!我要让鬼子,踩上去之前,连他亲爹都看不出,这里有坑!”
他要求每一个射击孔的角度,都要经过反复的测算,确保能形成交叉火力。
要求每一个诡雷的绊索,都要用泥浆染成和环境一样的颜色,并且高度不能超过脚踝。
甚至要求,士兵们将生活垃圾和排泄物,都集中掩埋在一个,远离主阵地的指定的深坑里。
他说那是为了防止,被日军的侦察兵,根据这些痕迹,判断出他们的真实兵力。
阿贵,就在这样一个,被陈墨亲自指导过的诡雷埋设小组里。
他正小心翼翼地,将一颗德制M24木柄手榴弹的拉火索,用一根细细几乎看不见的铁丝,连接在一棵小树的根部。
只要有敌人,不小心,绊到这根铁丝。
这颗藏在落葉下的手榴弹,就会被瞬间引爆。
“丢那妈……这陈参谋,脑子到底是什么做的?”
阿贵一边操作,一边小声地,对身边的同乡说道。
“这些阴损的招数,他是怎么想出来的?比我们村里,最会下套的老猎人,还狠。”
“谁知道呢?”同乡回答道,“不过,你还别说。他搞的这些东西,虽然麻烦,但不知怎么的我这心里,倒是踏实了不少。”
是的。
踏实。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虽然他们依旧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过明天。
但他们能感觉到自己不再是,像以前一样,只能被动地等着敌人上来。
他们正在亲手,将这座光秃秃的不起眼的小山头,变成一座充满了獠牙和毒刺的死亡堡垒。
他们成了猎人。
在等待着猎物上门。
与此同时,第九战区前敌指挥部
“也就是说,陈墨把第四军的一个主力连,硬生生地逼成了一支工兵部队?”
薛岳听着前线观察员的汇报,脸上露出了,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是的,总座。”观察员汇报道,“据三连连长反映,他们这三天挖的土方量,比他们过去三个月打的子弹还多。”
“哈哈哈哈!”薛岳忍不住,大笑了起来,“这个陈墨!有意思!真他娘的有意思!”
“他这是在用,我们华夏老祖宗传下来的,最土的法子来对付鬼子飞机大炮啊!”
“总座,”参谋长吴逸志,有些担忧地说道,“他这么搞,虽然看起来是有些章法。但是,一旦被日军识破,绕开正面,从侧翼或者后方,直接攻击他那薄弱的反斜面阵地。那后果不堪设设想。”
“放心。”薛岳摆了摆手,脸上的笑容,变得意味深长。“他不会给鬼子这个机会的。”
他指着地图上,石头岭两侧,那两片同样毫不起眼的茂密的丛林。
“我已经按照他的建议,把我们手里,最会打丛林战的,提前放进去了。”
吴逸志,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瞬间明白了。
那是第六十六军,叶肇麾下的两支,由客家子弟组成的,精锐山地步兵营。
他们的任务,不是防守,而是潜伏。
像两只,隐藏在草丛里的猛虎。
等待着,任何企图绕道偷袭的敌人。
“这个陈墨……”吴逸志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的心思,缜密到了可怕的地步。不仅仅是在设计一个阵地。他是在设计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多层次的杀局!”
“所以……”
薛岳眼中闪过猛虎般的杀气。
“现在,万事俱备。”
“就等,松浦淳六郎那条大鱼,自己上钩了。”
另一边,日军第106师团,先头部队。
侦察兵中村雄,正小心翼翼地,拨开身前最后一片,被雨水打湿的灌木。
石头岭,那座光秃秃的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山头,出现在了他的望远镜里。
他是师团里,最优秀的侦察兵之一。
今天他的任务,就是为即将发起进攻的先头大队,查清这座挡路的山头上支那军的真实兵力。
此刻已经在山下的丛林里,潜伏了整整一夜了。
他的望远镜,缓缓地,扫过石头岭的正面阵地。
然后嘴角勾起了一抹轻蔑的冷笑。
他看到了。
在山头的正面,稀稀拉拉地,挖着几条,浅浅的,一看就是样子货的战壕。
战壕里几个穿着支那军军服的“士兵”,正毫无警惕地,探着脑袋,四处张望。
他们的动作僵硬得如同木偶。
在战壕的后面,还有几个用烂泥堆起来的所谓的“机枪阵地”。
但那黑洞洞的射击孔里,伸出来的根本就不是机枪,而是一根被涂黑了的粗木棍。
整个阵地,看起来漏洞百出,简陋得可笑。
像是一群从未打过仗的民团,临时搭建起来的儿童游戏。
“目标阵地,防御工事,极为简陋。兵力初步判断,不超过一个排。战斗意志低下。抵抗预计将会非常微弱。”
他通过喉部的微型通话器,向后方的大队长,汇报着。
“哟西!”
后方,传来了大队长满意的声音。
“中村君,辛苦了。继续观察!师团长阁下,最讨厌的就是懦夫。等我们用一个冲锋,就拿下这座山头后。我会亲自为你请功!”
“哈伊!”
中村雄,恭敬地,回答道。
放下望远镜,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饭团,准备补充一下体力。
就在这时。
他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了什么。
下意识地,再次举起了望远镜。
这一次,他将镜头拉到了最大。
对准了,刚才那个被他忽略的阵地的一角。
在一个用稻草和破军装,堆起来的假人的脚下。
他看到,有一只黄色的蝴蝶,正停在那里,扇动着翅膀。
这本是雨后初晴,最正常不过的一幕。
但中村雄的瞳孔,却猛地,收缩了。
因为,他看到在那只蝴蝶,停留的那片看似普通的潮湿的土地上。
有一小块,大概只有指甲盖那么大的区域。
它的颜色与周围的深褐色的泥土,有着,极其微弱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色差。
那是一种更新鲜的,仿佛刚刚才被翻动过的颜色。
而那只蝴蝶,之所以会停留在那里。
是因为,从那块新土的缝隙里,渗出了一丝极其微弱的甜味。
那是……
手榴弹拉火索上,那层防水的桐油的味道!
这个猜想,在他脑海中突然窜了出来!
中村雄的后背,瞬间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
这太安静了。
也太完美了。
完美得像一个精心布置好的舞台。
他猛地调转望远镜,开始疯狂地,重新审视这座,他刚刚还无比轻视的山头。
这一次,他不再去看那些显而易见的工事。
而是去寻找,那些最不起眼的细节。
然后,他看到了。
在那条通往山顶看似最平坦的小路的两侧,有几棵小树的根部,缠绕着颜色与树根,一模一样细细的铁丝。
在那片,看似最安全可以作为炮兵观察所的山坡的凹陷处,有几块石头的摆放位置,不符合山体滑坡的自然规律。
他还看到,在那唯一的一条,可以作为退路的山谷的隘口处。
那里的植被,似乎比别处更茂密,也更新鲜一些。
一个又一个,极其微弱的却又充满了致命杀机的细节。
在他的望远镜里,不断地被放大。
最后,在他的大脑里拼接成了一幅,完整而又恐怖的画面。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简陋的阵地。
这是一个,由无数个环环相扣的陷阱,所组成的巨大的杀人机器!
“撤退……快……撤退……”
中村雄,发出了变了调的嘶吼。
他想通过通话器,将这个可怕的发现,告诉他的长官。
但已经晚了。
“噗嗤。”
一声极其轻微的声响。
从他身后的,那片他以为绝对安全的雾气中响起。
他感觉自己的脖子一凉。
紧接着,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
他想低头,却发现自己的脑袋,已经不听使唤了。
只能通过正在迅速变得模糊的视野。
看到,一张带着少数民族特征的、冰冷而又美丽的女人的脸,和那双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
为首的那人,缓缓地,将那把沾满了鲜血的,匕首抽了出来。
然后,对着身后,那几个同样如同鬼魅般的队员打了一个手势。
意思是:
“鱼。”
“已经,上钩了。”
“准备,收网。”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817/2260739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