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短视频通古代,历朝历代集体泪目 > 第46章 冒死夺走洋人一根藤,让华夏人口增加

第46章 冒死夺走洋人一根藤,让华夏人口增加


声音虽小,却还是被身边的朱高煦听了个正着,“大侄子,这天幕可是神仙用仙法变换出来的,你觉得神仙会骗我们吗?”

    “当皇帝的都知道让史官夸大其词,神仙就不会吗?”朱瞻基反驳道:

    “再说了,天幕以前还说那什么‘高铁’,四个小时能从长安跑到成都,一日之内往返1500多公里,二叔你见过能跑这么快的马吗?”

    “大侄子,咱就能不能有点想象力。”朱高煦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笑道:“咱们跟后世隔了几百年呢,你怎么知道后世高铁不能跑那么快?”

    “还有啊,你再想想看咱们的红衣大炮,几千年前祖龙始皇帝能想象得到这玩意的厉害吗?”

    朱瞻基有些不服气,刚想说些什么,岂料被老爹朱高炽拉住:“行了行了,你少说两句,没看皇上正在想事情吗?”

    事实上,朱棣正在想着自家老二刚才说的话。

    随后,觉得颇有道理的朱棣点了点头:“老二说的有道理。”

    朱高煦得意看了大侄子一眼。

    朱棣继续道:“老二的话有道理,秦人见我大明红衣大炮,或许会把它当做神物,我们见后世,差不多也是这样,后世亩产3000斤的水稻,并非没有可能。”

    朱棣想了想,开口道:“粮食,乃百姓之本,更是国家之本,重中之重,既已知后世杂交水稻之产量,若固步自封,岂不让人笑话。”

    “朕思来想去,应当派一个用心之人亲自督办此事。”

    朱棣说着,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老大要留在北京兼国,不妥,老二老三要随朕出征漠北,也不行……”

    说着说着,最终,目光落在朱瞻基身上。

    “我?”

    朱瞻基指了指自己,不情愿道:“爷爷,我还要陪您一起出征呢!”

    朱瞻基之所以会不情愿,除了有点不太相信真能亩产3000斤以外。

    还有一点,担心耗时太长。

    没看后世袁老没日没夜,辛苦研究了将近十年才成功吗!

    后世尚且如此,更别提当今了,对于这一点,朱瞻基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万一搞个十年,几十年没有一点成果,还得被人诟病,完全就是出力不讨好嘛!

    他才不愿意去!

    “这里就你一个闲人,你不去谁去?”

    朱棣看了眼一脸不情愿的孙子:“出征有老二老三跟着就够了,不多你一个。”

    “回头朕下道旨意,让于谦跟你一起去南京任职,你就在那好好调养调养自个的身体,争取将来能多活个几年,替朕好好培养后世儿孙,朕可不想再看到大明再出一个战神。”

    “顺道着……找几个善于农事的人,给他们安排官职,把杂交水稻跟朕捣鼓出来,也算你大功一件,领旨谢恩吧!”

    听到‘领旨谢恩’这四个字,朱瞻基暗自叹了口气。

    他知道爷爷这是心意已决,只好跪下谢恩。

    边谢恩,边在心里吐槽……别看爷爷说的那么容易,还‘顺道’把杂交水稻捣鼓出来……

    真要有那么容易,后世之人也不会接连失败,研究了十年才成功。

    “真不知道那些后世人是怎么做到坚持十几年不放弃的。”

    朱瞻基心里低估着。

    人生有几个十年啊……特么的自己三十多就挂了,把这活交给自己合适吗?

    ……

    “一亩地产3000斤粮食?”

    李世民看着天幕中丰收的画面,羡慕坏了。

    “假如我盛唐能有如此神稻,人口赋税翻个三四倍绝无问题,要粮有粮,要人有人,我大唐领土再翻个两三倍也守的住啊!”

    李世民陷入到无限遐想当中。

    真要能做到亩产3000斤,要不了多久,大唐就能国富民足。

    到那时,由自己亲率大唐铁骑,定能建立不世之功!

    到那时什么汉武大帝,永乐大帝,如何比得了他唐太宗?

    还有那该死的突厥人,安敢再犯大唐边境?

    自己哪还用得着将宗室子女远嫁吐蕃?都可以直接发兵灭了这个心腹大患了!

    “传朕旨意!”

    “即日起,设神稻监,收天下良种,培养杂交水稻,朕要让这神稻,在我大唐现世!”

    ……

    汉末。

    蜀汉君臣同样震撼不已。

    “好一个后世神农!”

    刘备心惊不已。

    他都不敢想象,要是这神稻出现在大汉,大汉人口将会何等庞大,百姓将会何等富足!

    诸葛亮提醒道:“主公,当务之急,应当派人专人研究这杂交水稻,若能得此水稻,可保蜀地百姓富足,我等大业,方有机会实现!”

    刘备瞬间明白诸葛亮的意思。

    打仗打的是啥!

    后勤,人口!

    曹操盘踞北方,坐拥半壁江山,土地广袤,人口雄厚,所以一直处于优势。

    倘若自己能得此神稻,令百姓富足,加以休养生息,未必不能以一州之地抗拒曹操残暴之师!

    ……

    汉武帝时期。

    刘彻望着天幕中田间黄灿灿一片,且颗粒饱满水稻,情不自禁的咽了口唾沫。

    “亩产3000斤,后世水稻,当真有如此神奇?”

    要知道,大汉水稻亩产值不超过150斤左右。

    亩产3000斤的杂交水稻,可是现在二十倍啊!

    一亩地的产量顶得上大汉二十亩的产值!

    多么恐怖的数字!

    “难怪视频标题说以袁老的功绩,放在古代足以开宗立庙!”

    “若是放在先秦,其功绩可比神农……”

    “不……此人简直就是后世神农!”

    ……

    【冒死夺走洋人一根藤,让华夏人口增加3亿!】

    随着陈宇手指轻轻一划,又一个视频出现在历朝历代天幕之中。

    还没从杂交水稻的震撼中走出来的帝王们,看到视频标题的那一刻,再次惊了。

    ……

    “一根藤让华夏人口增加3亿,竟有此事!”

    老朱双眼闪烁着锐利的光芒,瞬间就对天幕中提到的事情勾起了浓厚的兴趣。

    ……

    “究竟是何物,竟能让我华夏人口增加三亿之多?”

    始皇、汉武、唐宗等人同样都一脸期待望向天幕。

    人口乃国家之根本,对于封建王朝来说更是重中之重。

    因此大家都想知道仅凭一根藤,如何能让华夏增加3亿这个恐怖的数字。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761/1111108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