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情感自足的人不会总在守望
愿我们自筑精神城堡,拥有精彩壮年、不被同情的老年。
1
曾经热恋的时候,有一个毛病一直改不了,那就是患得患失。
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总是梗在心里,梗在两个相爱的人之中,时日渐久,就有一些不舒服了,严重硌应的时候还会伤人伤己。
他今天没有给发信息打电话,在忙什么呢?
他以前说过不久带我去那玩的,肯定又只是说说而已。
他答应周末陪我的,难道又忘记了?
憋在心里久了,有时会闹情绪,他看到我突然间又不高兴了,又生闷气了,摸不着头脑,恋爱36计先道歉为上计,总之就是各种赔不是,明明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有时也会一吐为快:
“最讨厌失联的感觉!尤其是前一天还你侬我侬,第二天就音讯全无。”
“难道你就那么忙吗?微信上发一个字就有那么难吗?”
说出以上的话时,头脑中还在自动脑补各种情感鸡汤:真正心里有你的人,从来都不会很忙……
面对质问,他一般是先将这些天的行踪报告完毕,然后沉默回避,总要转移话题。
那时不明白那种沉默是在回避什么,还是的确心里发虚。
直到有一天,爸爸在我们一家人的微信小群里,发了一个消息。
“你们真的有那么忙吗?”
我心头一惊,多么熟悉的句子和语气啊。
妹妹发了一个问号表情到群里,只见爸爸又说,“连一点上微信的时间都没有吗?”
我们顿时哭笑不得,不知道自己哪里又做的不好了。
妹妹当下发了一个流汗的表情到群里。
我也立刻在心里回想,上周周末有没有跟爸妈视频聊天?好像有又好像没有。
呀,到底有还是没有,竟不记得了!平时每天上班忙着应对甲方的种种要求,下班后看书、写稿,更公众号,又不时的打打羽毛球,和某些个朋友聚聚餐叙叙旧。
感觉时间过得飞快,一天24小时完全不够用啊。
曾经对自己默默要求过,每周末要和爸妈通一次视频电话,难道上周忘了?我忘记了一次还是两次?这么一想,有些心虚又有些愧疚,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好笑嘻嘻地在群里发了个小红包,再闲扯几句。
此后,机智的妹妹找来了一个“签到”的表情,每天往微信小群里这么一发,我和弟弟跟着效仿,每天发那个“签到”的表情,不时再发个小红包活跃气氛,久而久之,没听到爸爸再说什么言辞激烈的话了。
但是偶然有一天,我加班到很晚,忘记了签到,看到爸爸在群里发了个红包,没见我领,就在艾特我,“在干嘛,红包都不要呢。”
……
我想我和妹妹,都能理解爸妈突然的情绪以及隐隐的期盼,我们也想尽善尽美地做一个让他们满意的子女,但在那些长久期盼的眼神里,我们不得不承认内心深处感到过压力。
这时候,我突然能理解我的他,当我指责他时,他为什么要回避。我想我肯定也在无形之中,给他施加了莫大的压力。他也尽力想让我开心,但并不能总尽人意。
2
很长一段时间,我试图找出感情上的问题症结,让它得到比较妥善的处理方式,都苦于不能对症下药,因而事倍功半。
前不久,我有一个老同学结婚,夫妻俩都是我大学同班同学。我们前去参加婚礼时,大家一边恭喜着这对新人,一边感叹真不容易,现在还能从校园恋情走进婚姻的本来不多,更何况他们毕业后一直身处异地。
毕业六七年来,女同学一直在长沙某学校当老师,男同学在北京打拼,因为所学的专业相对高新,北上广能接触到最前沿先进的技术理念和资源。
他们异地恋这么多年,也不是没吵闹过,每一年男同学都说过了年就会回长沙,年年说,年年拖,一晃就过了好多年,旁人不便多说,但看好他们的肯定不多。
我们都明白异地恋很辛苦,我就自认谈不了异地恋。我的同学前后折腾近十年,终于熬到了结婚,我想除了感情和意志在支撑,肯定还有某些积极的精神力量在指引着他们。
我和妹妹属于留守儿童,中国成千上万乡村留守儿童的那种,与五六个堂兄弟姊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父母只会在年底春节回来,有时候春节也不会回来,难得见到他们一面,偶尔打电话。打电话的间隔时间也不是那么固定,有时长有时短。
那时候也许是年小懵懂,也许是心底清楚很多时候自己也无能为力,对爸妈虽说也很想念,但我们不会过于期盼,也就没有期盼落空时的怨愤与难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逐渐长大,父母回到老家,我们外出闯荡,我们与父母的角色渐渐转换了,小时候我们盼望他们,现在他们盼望我们。
轮到了父母在一天天期盼着我们的联系与探望,稍有疏忽便感觉委屈、被怠慢了,就像是恋爱中的我,觉得不被重视、从而上升到不够爱的层面上了。
我开始思考,是什么产生了我们与父母的守望关系转变。除了身处地域的转变,还有感知年岁匆匆滑过的危机感,从而在心理的自我暗示上,让自己处于被动的守望方:等、盼、等……
亲情里如此,爱情里亦如是。
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在情感上不能自给自足,缺少安全感,早早在心理上做了“我们是弱势的守望一方”的自我暗示,因此对期待情感给予的一方冷眼观察、盼望、期待、意不平……
3
我渐渐尝试让自己做了一些改变,首先是让自己忙起来,将最大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兴趣上。我喜欢写作,一直梦想成为自由写作者,要实现这一梦想,得付出相应的一步步努力,一点一滴去实行。
除了写作,我还有其它很多爱好,阅读、电影、插画、羽毛球、花花草草、山河大川……
还有,深知自己的渺小与浅陋,对这世间仍有许多探索与求知的欲望,渴望学习,渴望修复自身的一个个缺陷,让自己变得更好一些……
以上这些都足够费去我许多精力,而不会总将时间消耗在无意义的揣测与情绪上。
另外,我也不再总盯着对方没做好的地方,更多的在心中铭记他付出的部分。
作出改变之后,世界陡然开阔,与他的关系也更加融洽,真心相待的爱意与温暧,莫大的幸福感犹如得到了神的眷顾。
有一次听到某心理老师说两性关系,关乎“三心两意”:三心即:关心、开心、同理心;两意为善意与诚意。
是啊,相爱的人们,互相关爱,遇到事情从对方的角度上多想想;善待对方,不作恶意揣测,同时付出我们相应的诚意,在一起自然会感到开心。
遇到过许多优秀的人,其中一部分人的特质让我为之欣赏:不管在什么状况之下,他们都从容不迫,活得神清气爽。我想他们肯定是在情感上人能够自给自足的人,不会总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总在守望。
在感情问题上,女性通常会比男性更为纠结。
如果我将来有个女儿,我必将告诉她一定要独立、上进,做一个在情感上能自给自足、不总在守望的人,生而为人得将自我实现做为毕生追求,不管是活得伟大或平凡,都要活出自己的味道来。
而当我老了,我想我也会老有所乐,有所追求,而拥有一个精神世界丰富、果实累累的老年,不会所有的时日,都在数着日子盼儿女归家、又漏打了几次电话。
人和人,不管哪种关系,相遇是缘纷,也终归是经过,我们经历了子女的成长,已然感到幸福。
还认同著名编剧六六的观点:为老年,我时刻准备着。一个总在学习和工作中努力的人,不会觉得老之将至。
愿我们自筑精神城堡,拥有精彩壮年、不被同情的老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745/1111112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