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挖渠


村民大会结束后,人们有拿着工具的,有跟着去看热闹的,一时之间,呼啦啦一群人朝河边走去。

向暖被苏氏拉着,也随着人群往那边走。

“奶,村长说的翻车是什么样子的?”

“就是用脚踏着就能出水的翻车,形似龙脊,因此也叫龙骨水车。”

“那不是还要专门有人在那里踩?”

“嗯,总比人力往外打水要省力的多,据说那东西不重,半大孩子就能踩得动,倒也不用占着个大人,没想到郑木匠居然也会做。”

“哦。”向暖了然,她前世好像是在网上看到过那东西,  只是不知道跟他们要做的是不是一样。

一群人来到河边,郑村长带着几个人沿着河边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

“选在这里吧,这里地势低,离水面近,翻车好上水。”有人提议。

“不行,地势太低回头水涨上来容易泡了,我觉得还是那处好,那处地势高,修好的水渠往下流水也方便。”

众人看着说话的人指的方向,有人摇头,“那里太高了,再旱下去水车怕是都够不着水面。”

“就选那处!”郑村长指着稍远一些的一个地方说道。

众人顺着他的手看过去,那边离这里有些远,地势倒是不高不低,只是,“村长,那里是不是有些远了?”

距离一远,需要挖的沟渠就长,用时就更多。

“也远不了多少,那边河道宽且水流平缓,河岸平整基座稳,地势也合适,”郑村长越看越觉得合适,直接拍了板,“行了,就那里了!”

众人听他这么一说,再看那处位置,觉得村长确实考虑周到,于是没人出声反对,纷纷表示赞同。

选好位置后,说干就干,村长一开始说的是一家出两个壮劳力,可真的干起来,就连闲着的老人孩子也都上了场。

看着村长带人选好位置,又楔好木桩确定沟渠走向后,一群老人孩子蜂拥上前,将途经路线上的石头块子捡起来扔到了一边,向暖也在其中。

苏氏嘱咐她自己小心些别乱跑,又交待林大山抽空关注着她一些,这才回了家。

两百来号人热火朝天的干了五天时间,那道在田地里蜿蜒而过,宽约三尺(以宋为例约95厘米),深4尺(约1.27米)的水渠总算是初具雏形。

这天傍晚,郑村长踱着步子来了郑木匠家,一进门就看到那架龙骨水车。

“成了?”

正在水车边忙活的郑木匠听到村长的问话头都没顾上抬一下,“还没,脚踏的地方再装上就可以拉出去试试了。”

郑村长背着手围着水车转了好几圈,最后还是郑木匠嫌他碍事语气委婉的把他给轰走了。

又是两天过去,郑木匠派了小儿子来报信,告诉村长说水车做好了,正沿着沟渠视察的郑村长一听,一刻都等不了,点了十几个壮年汉子,一起朝着郑木匠家而去。

巧的是这一日正好是处暑,诸事皆宜。

众人小心翼翼地将翻车抬过来,放置到选好的位置上安装好。

大家伙儿站在一旁看着郑木匠带着两个儿子下手鼓捣了一番。

然后就见他招手叫了两个半大孩子过来,告诉他们怎么做后,叫他们站了上去。

被选中的孩子满脸兴奋,认真地听老木匠讲清楚后,才慢慢的踩下去。

随着两个半大孩子踩动踏板,清澈的河水顺着三十六节"龙骨"奔腾而上,再汇入沟渠中欢快地流淌,然后朝着远处的田地间奔去。

周围的人群顿时一片欢腾,有那淘气地孩子跟着那水头往前奔跑,还时不时拿小树枝赶它一下,跑得快了还会停下来等那水头片刻,然后再齐头并进。

向暖没有跟着水流过去,她站在翻车的不远处细细的看着。

其实这东西的原理并不复杂,简单说就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工具。

其结构是用木板做成长槽,在槽中放置十余块与木槽宽度相称的刮水板,刮水板之间有铰链连接,首尾衔接成环状。

木槽上下两端各有一个带齿木轴,将翻车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木轴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辅以动力转动上轴,则带动刮水板不停转动。

同时将刮水板之间的水沿着木槽往上提,并从木槽上端流出,从而源源不断将低处的水汲往高处,真正实现了‘水往高处流’。

难的是这架水车几乎都是榫卯结构,每一处都严丝合缝,让向暖叹为观止。

正在她看得入迷的时候,感觉到身子被人拉了一下,向暖回头一看就见是苏氏站在自己身后。

“没事站那般近做什么?也不怕被人给挤到水里去!”

原来是她不知不觉的越凑越近,离旁边的大河也就几步之遥,也怪不得苏氏看到了会担心。

“那我去那边玩儿了!”向暖说着,指向不远处沿着水渠跑的孩子们。

“离那水渠远着些,别掉进去了!”苏氏不放心的嘱咐。

“知道啦!”话音未落,人已经跑远。

苏氏不由摇头,旁边的妇人玩笑道:“你家这孙女养得真是精细,瞧着不像是咱农户人家的,倒像是城里大户人家的小姐似的。”说完还咯咯笑出声。

她这动静引得附近正在看水车的村民纷纷看过来,听了她的话,再看看那跑远的小丫头,脑袋上的红带子随着她的跑动一荡一荡,煞是好看。

几个妇人也顾不上再看那水车,朝苏氏围了过来,“我说嫂子,你家这孙女以后是不是打算嫁到城里?瞧这模样,嫁到村子里可就白瞎了!”

“  就是,话说这丫头也有七八岁了吧?你可快要跟着享福喽,也算没白养她一场。”

不等苏氏说什么,又一道不和谐的声音插了进来,“话也不是这么说的,就林家往那丫头身上花的银子也不老少了吧?

能不能回本还不好说呢!要我说呀,给口吃的拉拔大,到嫁人的岁数嫁出去拉倒,也能赚些聘礼回来。”

说着,三两句话又转到她那宝贝孙子身上,“我跟你们说,还得是带把儿的,能传宗接代不说,将来有个什么事还得指着他们。”

苏氏听着这些话直皱眉头,再看那说出这番话的不是刘根生他娘又是谁?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638/2265882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