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秦筝发力了
试镜结束后的第三天,网络上的风暴如期而至,并且比秦筝预想的还要猛烈。
一夜之间,各大社交平台、娱乐论坛,仿佛被人用钞能力精准引爆,涌现出大量标题惊悚的通稿。
《惊爆!<炽火要案>选角内幕:徐克明导演为何舍顶流而选“疯子”?》
《从吓哭影后到助警破案,演员陈言的“神级演技”背后,是危险的人格共情!》
《深度分析:当演员入戏太深,我们该警惕还是追捧?》
这些文章的笔触极为刁钻,它们并不直接否认陈言的演技,反而先是假意“称赞”一番...
称其为“百年一遇的体验派天才”,随后便话锋一转,将他所有的高光时刻都解读为令人不安的“危险信号”。
“......据《追凶》剧组人员透露,陈言在扮演劫匪时,其散发的真实恶意曾让同组女演员夏晚晴当场精神崩溃,拍摄一度中断。”
“......在短剧《面具之下》中,他对变态杀手的演绎,其专业程度甚至让道具组感到毛骨悚然。而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后续社会上竟出现了模仿其剧中手法的恶性案件!”
“......最关键的证据,来源于电影《悬案》。一个演员,竟能凭借对角色的‘揣摩’,帮助警方破获尘封多年的悬案...
这听起来是传奇,但背后隐藏的逻辑却让人不寒而栗——他究竟是与角色共情,还是与罪犯共情?”
文章的结尾,更是图穷匕见,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导演徐克明和《炽火要案》剧组。
“......我们尊重艺术创作的自由,但更应守住社会责任的底线。选择一个精神状态极不稳定、极易与犯罪分子共情的演员来饰演核心角色...
对于一部将要面向大众的商业巨制而言,这究竟是艺术上的大胆尝试,还是一场不负责任的流量豪赌?”
通稿之下,早已安排好的水军和被煽动的粉丝迅速占领评论区。
“太可怕了!这哪是演员,这是潜在的社会威胁吧?”
“支持顾辰!我们需要的是阳光正能量的偶像,而不是这种阴郁的疯子!”
“徐老怪这次真的看走眼了,为了博眼球什么人都敢用,电影还没拍就一股糊味儿。”
“抵制《炽火要案》!抵制劣迹艺人陈言!”
污言秽语如潮水般涌来,#陈言精神状态#、#炽火要案选角争议#等负面词条被迅速顶上热搜,大有将陈言彻底钉死在耻辱柱上之势。
出租屋内,王胖子气得脸红脖子粗,捏着手机的手指都在发抖。
“草!言子,这帮孙子!他们怎么能这么说你!什么叫与罪犯共情?那叫敬业!那叫演技!这帮收了黑钱的营销号,良心都被狗吃了!”
他看着一旁平静地喝着茶的陈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言子,你倒是说句话啊!秦姐呢?苏沐呢?再不回应,你就要被全网黑死了!”
陈言放下茶杯,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里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带着一丝看戏的玩味。
因为就在两个小时前,秦筝刚刚给他打过电话,电话里的声音冷静得像一位即将走上战场的将军。
“战争开始了。”秦筝的声音言简意赅,“他们会用你最强的武器来攻击你。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件武器,淬炼成他们永远无法企及的勋章。”
......
第二天一早,就在顾辰团队以为胜券在握,准备发动第二波舆论攻势,逼宫剧组换角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反击,悄无声息地打响了。
国内最权威、逼格最高的电影杂志《光影幕后》,其官方账号突然发布了一篇独家深度专访的预告。
标题是:《论悲剧角色的宿命感——与演员陈言的一次对谈》。
这个标题一出,圈内人先是愣了一下。
《光影幕后》?
这可是连一线影帝影后都未必能上封面的顶级期刊,从不参与任何娱乐圈的口水战,怎么会在这风口浪尖上,采访一个新人演员?
而当专访正文发布后,所有人都明白了秦筝的意图。
这根本不是一次公关洗白,而是一场居高临下的“学术降维打击”。
专访中,记者提出的问题个个犀利,直指舆论核心。
“陈言你好,最近网络上对你的表演方式有很多争议,有人认为你‘过于真实’的表演,可能会对观众产生不良引导,甚至美化犯罪,你怎么看?”
陈言的回答(自然是经过苏沐字字珠玑的润色)从容不迫,充满了理论高度:
“我认为,演员的职责不是去评判角色,而是去理解角色。尤其对于悲剧人物,他的‘恶’往往源于他‘善’的崩塌...
比如《炽火要案》中的‘阿文’,我从不认为他是一个单纯的复仇恶鬼。我更愿意将他理解为一个在信仰废墟上,用仇恨作为唯一支点,挣扎着想要重新站起来的可怜人...
“我承认,我是一个需要‘信念感’的演员。在进入一个角色前,我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构建他的世界,理解他的逻辑...
这个过程或许在外人看来有些‘疯魔’,但对我而言,这是对角色最基本的尊重。如果连我自己都不相信我是他,我又如何能让观众相信?至于混淆现实,我想恰恰相反...
正因为我能在开拍前,将角色的‘壳’完全穿在身上,我才能在导演喊‘卡’之后,将它彻底脱下。对我来说,这是一种专业训练,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表演是我的武器,而不是我的牢笼。”
整篇专访,没有一句辩解,没有一句对骂,通篇都在探讨表演艺术、角色塑造和演员的自我修养。
字里行间,一个为了艺术全身心投入、有着自己独特且深刻思考的“戏痴”形象,跃然纸上。
这篇专访如同一颗投入浑水中的净化石,瞬间让喧嚣的舆论沉淀了下来。
权威影评人和学院派的导演们率先下场转发,交口称赞。
“说得好!这才是真正的演员该有的思考深度!”
“把‘与罪犯共情’偷换概念成‘表演方式危险’,是何等的无知与恶毒。为《光影幕幕后》的专业和陈言的通透点赞!”
专业领域的风向,一夜逆转!
然而,这仅仅是秦筝教科书式公关的第一步。
就在顾辰团队还没从这记“文艺闷棍”中回过神来时,苏沐的反击第二波,接踵而至。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627/2266165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