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之何雨柱22岁结婚 > 第142章 何子明入红星轧钢厂

第142章 何子明入红星轧钢厂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下乡插队的浪潮席卷全国,几乎每个家庭都难以幸免。

95号四合院里,棒梗背着行囊远赴农村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而何雨柱的儿子何子明却依然留在城里,这自然引来了不少人的闲言碎语。

"柱子家的孩子怎么就不用下乡?"胡同口的老刘头叼着烟袋,眯着眼睛说道,"这年头,谁家不是把孩子往乡下送?"

"人家有门路呗,"旁边剃头的老李头接话,"听说柱子请李厂长吃了顿饭,这事儿就办成了。"

确实,何雨柱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儿子去乡下吃苦?

自己又不是没条件,有苦硬吃的事情做不得。

作为红星轧钢厂的后勤部副科长,他深谙人情世故。

一顿饭的功夫,李怀德厂长就爽快地答应了让刚满16岁的何子明进厂工作。

手续办得滴水不漏——何子明正好初中毕业,年龄符合招工条件,谁也挑不出理来。

何子明虽然学习成绩平平,但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在厨艺上有着惊人的天赋。

十岁就能独立完成一道像样的红烧肉,十二岁时刀工已经让不少老师傅赞叹。

如今十六岁的他,站在灶台前的气度丝毫不输那些干了十几年的老厨师。

1973年的四九城,红星轧钢厂的烟囱依旧冒着滚滚浓烟,但厂区里的气氛却比往常多了几分躁动。

"子明,今天的大锅菜你来掌勺。"何雨柱对儿子说这话时,厨房里的人都竖起了耳朵。

这可是考验真功夫的时候,大锅菜看似简单,实则最考验火候和调味。

若是无法满足工人的需求,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何子明挽起袖子,动作麻利地开始备菜。

切土豆丝的刀声清脆连贯,每一根都粗细均匀;炒菜时手腕的力道恰到好处,锅铲翻飞的节奏如同在演奏一曲厨房交响乐。

当第一锅白菜炖粉条出锅时,整个厨房都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尝尝。"何子明盛了一小碗递给父亲。

何雨柱抿了一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满意地点点头:"火候不错,咸淡正好。"

这评价从何雨柱嘴里说出来可不容易。

要知道,他可是连徒弟王杰和马华都很少夸赞的严师。

王杰和马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这个小师弟,确实有两把刷子。

"师父,您说小师弟这手艺..."马华朝何子明那边努努嘴,"我像他这么大时连炒糖色都掌握不好火候。"

何雨柱叼着烟卷没接茬,眼角笑纹却深了几分。

他当然记得那个暴雨夜,十岁的何子明踩着板凳学颠勺,被热油烫得满手水泡也不吭声。

如今看着儿子在灶台前游刃有余的模样,老父亲心里那点愧疚早被骄傲挤没了位置。

午餐时间,工人们排着长队打饭。

往常这个时候,食堂总是吵吵嚷嚷的,但今天却出奇地安静——所有人都被饭菜的香味吸引了。

"今天这菜味道不一样啊!"钳工车间的张师傅扒拉了一口白菜,惊讶地说。

"听说是何师傅的儿子做的,"旁边的人压低声音,"年纪不大,手艺倒是得了真传。"

消息很快在厂里传开。

厂办大楼里,李怀德端着茶杯站在窗前,正好将食堂前的纷扰尽收眼底。

他摩挲着兜里那包大前门——这是何雨柱上周塞给他的"谢礼"。

其实就算没这顿饭,他也会给何家行这个方便。

毕竟这些年何雨柱掌勺的招待餐,哪回没让他在领导跟前长脸?

这些弯弯绕绕,那些眼红的工友们怕是永远想不明白。

第二天中午,来三食堂吃饭的人比平时多了不少,都是慕名而来想尝尝"小何师傅"的手艺。

毕竟,何雨柱已经多年不煮大锅菜了,只专精小灶。

何子明站在大锅前,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但手上的动作丝毫不见慌乱。

"子明,累不累?要不要换人?"马华关切地问。

"没事,二师兄,我还能坚持。"何子明擦了把汗,继续翻炒着锅里的菜。

这一幕被路过的李怀德看在眼里。

他原本只是顺路来看看,没想到却看到了这样一个勤奋踏实的年轻人。

李怀德暗自点头,心想何雨柱这个儿子,确实不一般。

一个星期后,厂里举办劳模表彰大会,食堂要准备十桌宴席。

这是考验真功夫的时候,何雨柱却出人意料地把主厨的任务交给了何子明。

"师傅,这...是不是太冒险了?"王杰担忧地问。

何雨柱摆摆手:"让他试试,我在旁边看着。"

宴席当天,何子明凌晨三点就到厂里开始准备。

切配、炖煮、煎炒...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当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端上桌时,连见多识广的厂领导们都赞不绝口。

"老何啊,你儿子这手艺,再过几年怕是要超过你了!"一位副厂长拍着何雨柱的肩膀说。

何雨柱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这小子,还差得远呢。"

傍晚收工时,秦淮茹在保安室门前堵住了何雨柱。"柱子,姐知道你心疼孩子..."她话没说完就被广播声打断,喇叭里正播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倡议书。

何雨柱慢条斯理地系着中山装纽扣:"秦师傅,我家子明打六岁就跟着我练刀工,现在厂里两千多号人的饭食,他一人能扛下半个灶台。"

说着从兜里掏出张泛黄的纸,"这是去年区里厨艺比赛的奖状,您要觉得我以权谋私,大可以拿着这个去厂纪委。"

何雨柱知道秦淮茹是怪罪他不给棒梗走后门。

但棒梗是谁?

跟他何雨柱有什么关系,他可不是傻柱,这辈子的秦淮茹一丁点的便宜也别想占他的。

要是算上傻柱的情,何雨柱至少也要落井下石,毕竟,傻柱跟棒梗可有深仇大恨啊。

月光爬上轧钢厂食堂的玻璃窗,何子明还在案板前练习蓑衣刀法。

黄瓜在他刀下绽成连绵的翠玉珠链,这手绝活是今早父亲刚教的。

少年抿着嘴,下刀又稳又准。

他知道自己这份差事来得不寻常,但更明白在这年月里,真本事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窗外不知谁家的收音机飘来革命歌曲,何子明手上动作没停,心里却想着明早要去菜站抢最新鲜的冬瓜——父亲说过,大锅菜吃的是良心,掌勺的要是心里不干净,再好的食材也出不了正味儿。

食堂后门"吱呀"一响,何雨柱拎着网兜走进来,里头两瓶北冰洋汽水叮当作响。"歇会儿,尝尝爸年轻时候最得意的小灶。"

他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个铝饭盒,揭开盖是金黄酥脆的干炸丸子。

何子明咬破脆壳的瞬间,肉汁混着花椒香在舌尖炸开,这滋味让他突然懂了父亲常说的那句话:火候到了,该成的自然就成。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615/2246804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