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很讲道理的李牧!
昏暗酒馆中,昏暗油灯还在摇曳,包裹在节杖底部的铜质尖刺,刺入酒馆的青砖地缝,也同时刺在在场众人心底。
在前汉,持节而行便是代天子意志远赴他乡,不管前方是否是刀山血海,也必须前行!
持节而行的使者如被他国所杀,这便是为国成仁!
苏武说:屈节辱命,虽生,何以归汉?
他的意思是说,辱节,比死还要屈辱一万倍!
持节而行去他国邦交,便代表着大汉的天命去他国,自是要高高在上,你是臣服,还是挑战大汉天命?
蛮夷根本不懂,所以,前汉持节使者总是被杀,大汉,也不得不出兵为其报仇,并在史书上为其留名,子孙封爵,以及成就他“杀身成仁”的身后名。
而后,汉人很快发现了这个能“青史留名”的漏洞,但是周围的蛮夷也学聪明了,他们要堵住这个漏洞。
但汉使还总是被杀,因常以“天朝上国”姿态凌辱他国:
比如,玩南越的太后,抢匈奴的老妈,砍朝鲜的王子,斩楼兰的国王.......
当然,如后世还能这么玩的话,肯定会有人就是死,也要当驻倭大使,为争这个“去死”的职位,甚至还要打个头破血流,然后去倭国花式作死,比如:学老祖宗把能用的花样都用上,然后他爽死,倭国核平!
这头香的诱惑,能受得了的人,应是没几人个人能抵御。
汉人总是很讲道理的,不能无缘无故和别人打仗。
当然,这也造就了旌节在汉家人心中的神圣:使者受命不受辞,身陨不惜,惟国格,不可辱!
在大唐,旌节不但代表国格,还代表权利,代表大唐所赋予的权利信物。
旌以专赏,节以专杀!
卜天寿所持为单旌单节,一般赐予三品大员以上文官,用以抚慰地方,显然,它的主人便是张九龄。
而护节使团,除非全部成仁,不然便要保证旌节不失。旌节,代表国格,代表大唐天威,也代表他们全部的命都系在旌节上,同生共死。
所以,在卜天寿说完话,那表示从现在开始,这旌节,便是这一群人的命根子。
“在我走出酒馆大门前,尔等不想去可退出!”
“等我出去后,及半路退出者.......斩!”
卜天寿说完,扫视猛虎酒馆众人,此次护送旌节是军事,自也要行军法!
旌节垂下的五束白色牦牛尾,被酒馆门外微风吹动,在他周身飘荡,犹如一根根向上爬的通天梯,又犹如厉鬼索命的绳索,让大厅中一个个大唐渣子们喘不过气来。
从康城到天竺王舍城,最少有四千里,要通过敌国,和无数的艰难险阻,他们中很多人肯定活不下来。
一盏茶后,卜天寿在走出猛虎酒馆前,突然转身向里面众人笑道:
“我想起节帅讲过的一句话。”
“那应是个.....会议,有人反对节帅对安西屯边的百姓太过优渥,会助长其其不劳而获之心,应多养兵马,以此来维持安西周边稳定!”
“节帅却说:安西人一定会为安西土地与大唐荣耀而战,不管是安西的兵还是安西民众。”
“还说,安西军,本就是安西人的子弟兵,不分彼此!”
“节帅的这句话我彻底信了,从你们身上,刚刚看到的。”
“明日清晨,南城城门集合出发天竺,去王舍城。不成功,便成仁!”
卜天寿说完便走了,街上行人空荡荡,从酒馆送出卜天寿的十几人,看着所持旌节远去的他,血色残阳披在他们肩上,没人说话。
就是影子,拉的老长老长。
………
汉人总要讲道理的,不能无缘无故的和别人打仗!
李牧就因经验不足而被人参了十几本,还被鸿胪寺连送好几封问责文书,把他骂的是狗血淋头。
并认为他不学无术,是个野蛮之人,还开了很坏的头。
李牧当时不懂,先是大怒,无缘无故骂我做什么?
直接给从三品的鸿胪寺卿回信,说:让他在等着,等他进了长安,第一时间先打掉他满嘴狗牙,并表现出一副青年人该有的脾气。
毕竟,打了这么大的胜仗,刚刚升为二十二岁正四品上的安西副护府,又持双旌双节,整个葱岭以西都可专赏专杀,威福自享!
表现出跋扈骄纵才合理,如表现出一副心机深沉,那岂不是平白让李三郎怀疑?
后来,这才发现真是错怪人家鸿胪寺了。
他还真的是一个野蛮人,一个不管不顾大局的野蛮人。
他灭了突骑施在内的十四个藩属国,仅有两个国家找了个勉强还过的去的理由。
石城国王那俱车鼻施,反叛大唐灭之确实在理。
灭康国时候,以十世之仇理由也算勉强。
但其他十二个呢?
嗯,包括突骑施在内,没理由!
他把活干的实在是太糙了,就像高仙芝灭石国一样。
人家鸿胪寺指着他鼻子骂,确实在理。
你就是指示一个士兵,说士兵被杀了也好过没任何理由啊,这样做岂不是让那些归化胡人心惊胆战,一个不好就弄的作反?
现在葱岭以西的安西的势力范围倒是不用担心,但消息传到北庭,传到单于都护府,传到安东都护府,传到内迁的胡人部落......
所以,李牧认为错了就应该改,刚好有朝廷使者来安西,一是给他封赏,二是给张九龄这个李三郎所爱之人该有的权利。
李牧和使者沟通后,使者也是很明白他的苦心,便有了卜天寿征召乌合之众护送旌节之事。
嗯,他从后世《西游记》唐僧取经得到的灵感!
卜天寿就是他选的唐僧,目的便是送旌节。
话说,王舍城真的是佛门圣地啊!
核心是三十名大宛军中精锐。
这个护节使团必须要看上去很弱。演戏,总要演的像一点,二三百安西精兵,他害怕那些藩属国不敢动手。
妖怪要是不吃唐僧肉,唐僧一句一个大威天龙,特么的还怎么过九九八十一难?
这才有卜天寿被告知大宛无兵可用,需他自己去寻找“护节使团”的原因。
邦国不敢动手,李牧从哪里去找那么多出兵的理由?如何能名正言顺?
总不能每灭一个,就消耗一个士兵吧?这也太假,太没深度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611/2266075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