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原始积累以及收割
“大食之事算是了结,如此便能专心向南,瓦罕城,镇南关也是修筑好了,伊犁城今年的移民也已安顿好了。”
“吐蕃少了大食相助,如今确实是进攻大勃律国(克什米尔)的良机,这块我们进攻吐蕃的跳板,也是吐蕃进入安西的跳板必须要夺取!”
张孝嵩了结情况之后,指着亭中的地图上瓦罕走廊以南,兴都库什山脉以东的区域,其中名为孽多城的地方敲了敲。
李牧点头道:“确实,大勃律国所控制的印度上游河谷,象雄河谷,以此便可直接连接雅鲁藏布江的源头阿里地区,过了其源头便是其核心控制区,直插其一江三谷的最核心之地。”
他有地图,自然知道这条道路要怎么走。
话说,他穿越前,巴基斯坦所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大概范围便是如今的小勃律国,而印度所控制的一部分则是大勃律国。
带英结束其殖民统治后,搅屎棍的特性直接发挥到极致,让他们自己选择跟印度还是巴基斯坦。
而这里几乎全部都已经被伊斯兰化了,但其统治阶层却是印度教化。
这就造成了普通民众想要归属巴基斯坦,王公贵族想要归属印度。
李牧自然是知道这是汉人不可分割的领土,自然就想要对其进行实控,而非藩属国化。
过了大勃律,象雄河谷(阿里地区)便是吐蕃西北部藩篱,这里的其实就是雅鲁藏布江的源头所在,顺流直下,便可进入其最核心的林芝河谷,拉萨河谷(逻些城所在),以及他们的龙兴之地雅磐河谷。
这一条是吐蕃向安西进攻的路线非常难走,尤其是阿里地区的高海拔以及其中好几条河流阻挡,路线过长,吐蕃在此驻军等等不利因素,可谓是一条最为艰险的进攻路线。
这条西线只是备用路线,最主要的路线他要从列城,唐克班公错,日土这条通道。
没错,就是班公湖地区,这条是穿越前的热点地区,李牧自然就知道的更多一点。
如今进攻吐蕃只是剪除羽翼,提前准备阶段,在恒河流域,在这远离吐蕃所在的大勃律这边打还好。
如果进攻对方的核心区,那么就要面对其高原近乎三十多万的吐蕃的核心兵马,在加上高山地形佯攻几千米的高海拔,根本不可能打进去的,李牧也不是神,就如现在,他还需要提前培育红景天,制造葡萄糖等等都是为其提前准备的。
灭吐蕃这是需整个大唐以全国之力进行统筹的,从剑南道,南诏,陇右道的羌塘草原,安西的大勃律,恒河流域的班公湖方向,并且还要提前在外消灭对方大量的部队,这才能开始发起真正的灭国之战。
他只能是通过天竺攻略,通过打大勃律国等等措施,借机发展安西之余,让李三郎保持着旺盛灭吐蕃的信心。
只有灭了吐蕃,去除了这个腹心之患,才能毫无顾忌的解决大唐身体内各种交织的阶级矛盾。
所以,必须在天宝年之前,在李三郎这个千古半帝还有作为的时候,聚集全大唐之力,并以此来灭掉吐蕃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现在整个攻灭吐蕃还是布子阶段,还远远没有到官子阶段的时候。
而且如今安西的重要性根本不需要多讲,需继续西拒伊斯兰势力,一直向西打,还需不断的从本土抽调汉人移民,深入汉化,向南殖民天竺,向东南方向的吐蕃继续施加压力。
防止伊斯兰化很重要,汉化更重要,就如他在安西立了法律,直接把其教定为邪·。
李牧最善于的就是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并不断的给己方创造优势,这才是真正的打法。
指望一两次突袭对一些非农耕的部族还有灭掉的希望,对吐蕃这个如大唐双生子一般,专门与大唐作对的百年大势力,非是细火慢炖所能料理的。
如今是开元七年的九月二十七日,离天宝年还有二十年,他,还有时间的。
“进攻大伯律其他不难,最难的是要翻越高山雪岭,从连云堡,公主堡,在经过坦驹岭,最后在到小伯律的孽多城,需要翻越五六座容易发生冷障(高原反应)之地,这才是最难的!”
“我听说你提前做了准备?”张孝嵩在安西都护府几十年,自然知道进攻大勃律的难度真正在哪里,他转头向李牧问道。
“我培育的红景天数量并不多,如今只能供应咱安西的汉军,而且此物还必须提前七日服用,并在之后不断服用才有效果,在加上这种特殊的糖水,应该····问题不大!”
李牧自然无法展示红景天,从旁边拿来一个有着塞子的小瓷瓶递给张孝嵩。
瓷瓶是黑色,介于酒壶和酒杯之间大小,他疑惑的拔出木塞闻了闻,喝了一点还吧唧了嘴,疑惑道:“这不就是糖水?似乎没有糖水那么甜。”
如今大宛镇的制糖,尤其是制作白糖在大唐可谓是独树一帜,张孝嵩的府邸中自然不缺。
这段时间李牧也对他手中的汉军大量供应白糖,他还发现就算士卒两三天不吃饭,只要身上有糖,吃了之后便立即有了力气。
也怪不得李牧这小子直接把糖供应军中,虽然只能是行军打仗之时才配发供应名为‘月饼’的军粮,这简直对长途行军,对打大仗的好处巨大。
这相当于直接把战力给提升了一截!
李牧随即笑了笑道:“确实是一种糖水,我将其命名为葡萄糖,它相比比普通白糖更易被身体吸收,其实糖本身就有作用,我为保险起见,专门让工坊制作出来的这个!”
张孝嵩并不太懂这些,李牧为医药大家他说什么自然就是什么了。
接着他一口把全部灌进嘴里,一点也不浪费道:“杜暹给我密信说从长安来的商贾正想办法对付你,是不是对他们的限制太死了?”
张孝嵩喝完后向李牧言道。
“哼,这些猪猡在关中打压丝绢价格,先是扒了百姓,扒了大唐税收一层皮,现在还想在我们的地盘在扒下一层皮,甚至还想以丝绢入股大宛的制糖业,兼并大量土地,铜矿,甚至是金矿。”
“尤其是周边这些大量的土地,全都是为移民准备的!”
“我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地方,却要全便宜了他们来做种植园,哪有这样的好事?”
大唐的锁边政策其实非常严厉。
《卫禁律》:
诸越度缘边关塞者,徒二年”(私越边境罪)。
共化外人私相交易,一尺徒二年半”(禁民间外贸),而且出入关需“具言姓名、年岁、行李、往何处”等等。
当初玄奘前往印度,就是因为这条法律只能偷渡过去,丝绸之路大多数都是阿拉伯人,粟特人等等,也都是因为这条法律。
如今葱岭以西已然是大唐统辖,他们自然有能力在金城,碎叶等地开设货栈并对外进行互市。
李牧也在这些地方开设了很多市场,并直接开征市税,但你们互市可以,丝路不太畅通不想赔本就打安西这片土地的主意,李牧就只能把境内的土地等等交易全部停止,就看谁先顶不住。
上千万匹丝绢进入大唐。
大食如今正被李牧挑动开始内战,这一条能够消化掉占一半的丝路根本消化不了,杜暹无奈,正向西北地区打通的乌克兰,东西欧的商路,但如何又会那么快?
如今安西这种丝绢的价格大跌,甚至他们几个月的运输路途,人吃马嚼后,现在根本不赚钱不说,甚至跌破了他们在长安的收购价。
李牧这又是关门打狗,就是要用极低廉的价格来收割他们。
反正葱岭以西这块地方,总会慢慢的涨价的,以前粟特人也是在此大发横财的。
而且,他南下天竺,正要准备用大量的丝绢来倾销,摧毁他们的白叠布产业,把整个印度的棉花加工业全部掌握在大唐的手中。
大唐是铜本位与丝绢本位的法定货币,如能够把周围各个藩属国,乃至整个亚洲大陆的交易货币全部以丝绢来结算。
那么丝绢就会如后世的美元一般,如潮汐一般不断的收割周边。
而更妙的是,美元是人印的,丝绢是大唐百姓用蚕丝生产的,政府也没有能力大量印刷来洗劫底层民众,除非进行产业升级。
这也就相当于百姓直接参与收割。
只要保证粮食产量,保证社会稳定,那么便可以保证丝绢一直处于高价值。
而高价值,也就意味着大唐百姓每个人都参与收割整个世界。
产业升级更是李牧所希望了,造更多的丝绢自然也有周边的国家进行消化。
大唐,也会因此而慢慢完成工业化之前的原始资本积累。
西欧,北美当初工业化直接羊吃人,有无数的童工死在了纺织机之下,用奴隶经济的累累尸骨来进行工业化。
北极熊是工农业剪刀差,以饿死上千万农民的代价进行工业化。
穿越前,中国是用几代人埋头苦干,几代人筚路蓝缕,几亿的农民吃不饱饭,无数便宜的工业品被世界收割才最终完成的。
而他,希望大唐能够以不太痛的方式来完成工业化,百年,千年的立于民族之巅!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611/2266069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