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李白:我哥成了安西大都护杀疯了 > 第235章 ‘那个人’以及‘你的功德,佛都看在眼里!’

第235章 ‘那个人’以及‘你的功德,佛都看在眼里!’


岷江的浪涛拍打着凌云山崖,凿石声混着船工的号子,在雾气中回荡。

十八岁的王忠嗣一身戎装,按剑独立于江畔高岩上,眉峰微蹙的凝视着前方——上百名工匠腰系草绳,悬在崖壁上凿击石壁,铁钎与岩石碰撞的火星,碎石坠入山下。

他望向下方,二三百名衣衫褴褛的挑夫正在下方捡滚落山石放入竹筐中。更远处,几名农妇跪在江边,将野菜混着最后一捧粟米倒入“功德锅”中,锅中稀粥映出她们浮肿的脸。

海通禅师面色悲苦的立于远处不能靠近,看着眼前这位肃立于此不言许久的将军,以及他身后牵着战马,全身甲胄,腰挎横刀极为彪悍的几个亲兵。

“将军,嘉州刺史率众来迎!”  亲兵指向山道上一队华盖仪仗。

王忠嗣冷眼望去。那刺史圆领袍衫簇新,身后跟着十余名绫罗裹身的属官,正小跑着趋近。更远处,豪商捧着礼单,绢帛上墨迹未干,写着“捐粮千石”“助军钱千贯”的字样。

···

海通禅师,嘉州刺史以及众属官,豪商已然立于王忠嗣身后,全都躬身行礼后不敢言语。

这位可是当今圣人的养子,如今的剑南道防御使,募兵使,兵马使,岭南道,剑南道的副监军,刚刚募齐的两万大军现在可就驻扎在戎州,义宾县左近(宜宾)。

如今不去打南诏,却轻骑简装来到这里是为何?

“每日耗费多少钱粮?”  王忠嗣望着凌云山,突然发问。

“回王将军,海通禅师募化十年,得粟五千石,钱三万贯。眼下三百匠人,日耗米二·······”

嘉州刺史赶忙上前一步说道。而海通禅师面色却变得更为悲苦了。

“可以顶的上我南征军士卒打几个月的仗了,也能让本将给一千士卒发一两年军饷了,也顶的上我······”

王忠嗣话未说完,突然听到一阵隐隐的哭嚎传来。

见王忠嗣扭头,众人也扭头望去,只见远处几个武僧正从茅屋拖出个白发老妪,她怀中死死搂着半袋糙米,其中一名武僧挥鞭抽打跪地的老农:

“你种佛田,就该上缴功德,这是天经地义的,你看远处那凌云山的佛,看到那佛睁开了一只眼了吗?”

“你就不怕佛看见你不缴纳功德,让你下十八层地狱?”

那武僧肥头大耳,一边抽,一边指着远处正在开凿的大佛像大声的骂道。

如今整个佛头的轮廓已经微微显现,尤其是佛头,一只佛眼已经开凿了出来,似乎那只独眼佛正慈悲的看着下方的众生。

突然,那肥头大耳的武僧又看到远处几十个人立在那边,看衣物似乎都极为华贵还有官员在,他稍微思索一番顿时又抽的更凶了。

应该是禅师正在募捐,正好让这些贵人知道凿大佛钱粮紧缺才是。

而正在此时,从地里跑过来一个农妇,那农妇怀中幼儿哭嚎,背篓里也滚出几个瘦小的芋头,正在求那武僧别打了。

王忠嗣握紧剑柄,手上青筋暴起,向旁边的亲兵命令道:“让那僧人住手!”

然后,王忠嗣转头,冷笑盯着海通禅师,一股怒意直冲天灵盖。

本来想以父皇刚刚训示的抑制佛田,令僧尼还俗的政令停了这大修佛像。

在以此借口让刺史服软,在征得万担粮草和钱帛来找民夫修整扩宽五尺道,并准备在进军前往军中多招募一些医师。

王忠嗣认为自己是个军中天才将领,他这个天才当初是经过他的父皇,杨思勖,郭知运,薛纳等等名将都认同且极力夸赞的。

他也是如此认知的。

但是,自己这个天才自从被‘那个人’接连踏着名声崛起后,成为父皇心目中的冠军侯后,他就有些迷惘并开始怀疑自己了。

毕竟赵括前车之鉴他又如何不知?

所以自十五岁起,他就自请去军中带兵历练,前两年他是真的不服气的,因为他自从踏入了军中,各种兵书战策让他随着时间推移很快地融会贯通。

他以不到弱冠之龄,接连几场大战让他的底气真很足,这战绩虽没五百破两万耀眼,但也足以是不输于‘那个人’的天才名将了。

所以,他真的不迷茫了,他认为自己真的就是天才中的天才,不输于‘那个人’的天才名将,他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就是与他同样年龄的时候就要超过他!

但是,就在他自认为并不输于‘那个人’后,并开始策划个大的时候。

‘那个人’又出手了!

与张守珪配合,几千里奔袭,与张守珪合作以七千人破二十万,而且他的战损几乎做到了忽略不计的地步。

他不知道,他真的不知道‘那个人’是如何做到的,他真的不相信到一个人可以天才到这种程度。

奔袭几千里,覆灭几十倍之敌,自身战损做到微乎极微,还一战彻底拔了突骑施这个大边患,扩地百万里的战略决战,这不是开玩笑吗?

然后他就开始疯狂的研究‘那个人’,那个让他差点自闭的人。

但越是研究,他的心就越沉到谷底,他甚至还从战报中研究出来。并向父皇指出了张守珪在战略决战时,肯定是暗中相助了张守珪一万人,如此才能解释的通。

这让他再次有了自我认知。

他确实是天才,但不是‘那个人’几乎天生就为打仗而生的天才。

当初他父皇说的太对了,他真的就差了一点灵性!

然后他就开始疯狂研究‘那个人’的战例,但越是研究越是迷茫,因为......越研究他越觉得他用的根本不是所谓的兵法。

确切的说,他真正的兵法并不在战略决战的时候,而是在他从开始把你当敌人开始,那么战争就已经开始了。

最后一战,不过就是‘那个人’积累到了足够碾压敌人的实力之后,最终所收获的胜利果实。

五百破两万为什么用了二十几天?不就是他通过仆从军,通过天气,通过疾病,再通过夜袭最终解决掉的吗?

七千破二十万用了将近三年,就是他不断的种田,不断的增加人口,不断的增加张守珪和他手中的牌,最终又选择一个突骑施认为不可能的时间解决掉的吗?

而现在,他手中的牌越积越多,多到暗中布局了好几年时间,直接把大食这个千万里大国直接分裂的地步。

多到直接自北而下,几乎都是他所培养的部将在打仗,而他则在准备他的下一场。

他还发现‘那个人’,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做的,他是从刚开始一两战之后才开始不冒险了,几乎都是以强击弱,这也几乎就是他读透《孙子兵法》所领悟的:

战争根本没有以弱胜强,全都是以强击弱,至于那些以弱胜强的,不过也是以自己所长击敌所短罢了,不管是什么,只要能不断增加自己所长,并扬长避短就是真正的好兵法。

所以,他也开始学‘那个人’,宫里的兵书战策,查找古今的岭南战役,还专门调查了李牧去天竺所做的准备。

所以,他自然也就清楚岭南等地烟瘴丛生,也清楚不准备好到底会有什么后果,如今冬天还好些。

如战事稍微不顺拖延到夏日,那将会有大麻烦,自然需要多做些准备才能开始进军。

所以,这也才有了今日之事,才有了今日之怒。

毕竟,他如今太清楚‘那个人’如今在做什么了!

军心民心本就是一体两面,得民心的军人自然都有宁死不退之心,这比什么赏赐都管用,得民心之军.....才能真的无敌啊!

这是他越研究李牧,心里也越是觉的他做的太对了!

仁者.......才能无敌!

而海通禅师看事已至此,面色似乎虔诚、执拗、悲悯起来,双手合十道:

“将军,这里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有蛟龙作祟,常年打翻商船,正是需我佛镇水,才能化解此水患!”

“而这开凿不易,需要几十年时间,如果没有固定收入等老僧死后就难以为继,如此就只能苦一苦百姓了,这些功德,佛都看在眼里,定会我佛保佑的!”

而那民妇看到主事人之后,顾不得孩子哇哇大哭,也顾不得公爹被抽的皮开肉绽,顾不得差点一口气上不来的婆婆,跑到王忠嗣跟前,一边跪地磕头一边祈求:

“将军,俺家丁三郎就在您新募的军中啊,今年收成实在是不好,家里有孩子要养活,这功德收的太多了,我孩子怕是要饿死的,我家三郎回来如何向他交代?”

“还请您给禅师说说,等俺家男人领了军饷肯定交‘功德’,家里如今真的就剩这点余粮了,求求您了将军,给俺家一点活路.......”

(三千字,今天还有一章三千字,补昨天欠的,越到后面越不好写,写书不易,三两在这里跪下各种求啊!)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611/2246679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