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竞价
拍卖师在上面细致的介绍着这位画家的背景,在听说他才三十来岁时,温书意有些吃惊。
这幅画以她的眼力,也绝对算得上是一副佳品了。
不过也是,能够上拍卖会的作品,能差到哪里去呢?
Fred Sid是最近丹麦名气最大的年轻画家,在国际上获得了不少的奖项。而他创作欲并不强,因此成名后的画作不过十指之数,算得上比较罕见了。
但在场的人,似乎都对一个当代的画家并没有什么兴趣,举牌叫价的人寥寥无几。
最终,温书意以十三万的低价便将这幅画收入囊中。
秦远峰徐惠兰夫妇对此没说什么,毕竟他们二人对此一窍不通,给不出任何建议。
时间悄然而过。
顺着拍品一件件过去,温书意只稍稍出手几次而已。
这场拍卖会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品拍卖会,大部分都是些珍稀少见的古董藏品,最高价甚至达到了近千万。
但这引不起他们一家三口的兴趣。
温书意对古董没什么兴趣,而另外两人更是,他们可没什么收藏爱好。
好在还是有一两副现代名家的画作,能给她未来的画廊当做镇店之宝。
即便最后没开成画廊,这两幅画作也同样具有极高的收藏意义,不至于浪费。
小几百万就这么随便花出去了,温书意皱皱眉,有些心疼。
不过一想到是秦屿川买的单,她又很快放轻松。
就当是,他报了自己的救命之恩吧。
心里默默想着,温书意微微抬眸,忽然怔住了。
“接下来这件雕塑,是已经故去的简蓉大师的遗作,名为《新生》。”
两个壮汉小心翼翼的抬着一个半人高的玻璃箱走上台,揭开上面的红布,一件白陶雕塑作品显现在众人面前。
一双巨大的手交叉,在其中,是一个小小的,尚未睁开眼睛的小婴儿,安静的躺在双手职中。
“是蓉蓉的作品?!”
徐惠兰低呼一声,连带着她身边的秦远峰都坐直了身子,紧盯着台上的雕塑。
“是,是妈妈在车祸中遗落的那件作品......”
温书意眼角浮现出几丝泪意,语气哽咽。
她抓紧了座椅的扶手,心情激动。
爸妈就是在取回这件作品的路上出了车祸,只是当时场面混乱,导致这件作品最终不知去向。
为此,秦远峰夫妇还特地四处打听,托朋友寻找,但都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
没想到,机缘巧合之下,今天在这里见到了。
一时间,温书意十分庆幸,幸好自己前几天拒绝参加拍卖会时徐惠兰十分坚持,否则就与母亲的遗作擦肩而过了。
她的父亲是画家,所遗留的画作并不少。
可母亲简蓉是雕塑家,雕琢一件作品需要的时间很长,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三五年。
尤其是这幅作品,名为《新生》,实际上就是因为有了女儿之后有感而发,设想三年,细细打磨了十多年,这才达到简蓉的要求,彻底完成。
偏偏就是这一次,让温书意失去了她的父母。
因此,《新生》对她来说,不仅仅是母亲的遗世之作,更蕴含着某些特殊的意义。
“起拍价,三百万。”
拍卖师的声音刚落下,温书意毫不犹豫的举起牌子。
一旁的徐惠兰夫妇理解她的心情,同样眼含激动地看着《新生》,在心里默默打定主意,不管多少钱,一定要将这件作品拍下来!
由于是近几十年国内最出名的雕塑家的遗作,对《新生》有兴趣的人不在少数,纷纷举牌叫价。
不过几分钟,价格就已经逼近了千万。
没办法,去世的艺术家作品就是更值钱。
当价格叫到一千两百万时,温书意手中的动作停了一瞬,她迟疑了。
对于拿回母亲的遗作这件事,她原本时打算用父母给自己留的遗产来支付。
就算秦屿川早上说过要给她报销,可她也不能厚着脸皮真不把对方的钱当回事,随意挥霍。
只是,算了算自己银行里资金,其实加起来也就不到两千万而已。
简蓉夫妇二人虽然颇有名气,但到底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并不在意身家多少,因此遗留下来的现金并不多。
更多是他们的作品。
可这些不能当钱花,温书意当然也不会舍得拿父母遗物去换钱。
“两千万。”
响亮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徐惠兰收回手,递给温书意一个放心的眼神。
这孩子,这个时候怎么还能犹犹豫豫的呢?!
一听到她直接将价格提到两千万,先前还火热竞价的人都沉默了一瞬。
遗作归遗作,能达到千万已经够高了,再高,似乎就有些不划算了。
说到底,简蓉只是一个才去世没多久的当代雕塑家而已,完全比不上那些在历史上更有名气的艺术家。
她的遗作,肯定也没那么值钱。
两千万的价格,让所有人都却步了。
正当拍卖师准备落锤时,异变突生。
“两千两百万。”
一道略带挑衅的声音忽然传出,引得不少人纷纷看过去。
哪家的傻子?这还加价?
温书意三人顺着声音看过去,一个头发稀疏的中年男人坐在前排,瞧见他们的目光转了过来,眼中的挑衅十分明显。
“是吴江那个混蛋!”
秦远峰气急败坏的低声骂了一句,旋即又举起牌子,将价格叫到了三千万。
看见温书意的一脸茫然,徐惠兰同样面色难看的小声给她解释了一番。
这吴江,是吴氏集团的董事长,也是秦氏的头号劲敌。
吴氏与秦氏在许多领域的业务都是相同的,因此一直都是竞争对手的关系。
当初秦氏还是个小公司时,吴氏压根没把他们放在心上,直到后来秦远峰将公司壮大,能与对方平起平坐,这才引起吴江的重视。
等他反应过来想打压秦氏时,为时已晚了。
两家公司争斗了数年,尤其是在秦屿川掌权后,这样的形势更加严重。
两家公司几乎是前后脚的开始改革转型,不巧又撞上了,矛盾愈发深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601/1111111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