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云州治边
云州的秋风带着砂砾,刮在脸上生疼。李恪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连绵的草原,手中攥着那枚刻有“东宫卫”的令牌——自那日从突厥大营搜出后,他便一直带在身边,令牌上的纹路已被指尖摩挲得发亮,可心中的疑团却丝毫未散。
“王爷,屯田的农户都已安置妥当,只是……”参军周瑾走到身边,声音带着几分犹豫,“北边的奚族部落派人来,说咱们的屯田区占了他们的冬牧场,要求咱们立刻撤走,否则就要派兵来抢。”
李恪转过身,目光落在周瑾递来的文书上——奚族首领的字迹潦草而强硬,字里行间满是威胁。他眉头微蹙,心中盘算着:奚族是边疆的老牌部落,虽名义上归附大唐,却一直与突厥暗通款曲,此次借屯田之事发难,怕是另有图谋。
“备马,本王亲自去奚族部落一趟。”李恪沉声道。
“王爷不可!”周瑾连忙劝阻,“奚族人心狠手辣,您孤身前往,恐有危险!不如派使者去交涉,若他们不依,再派兵镇压不迟。”
李恪却摇了摇头,指尖划过城楼下正在开垦的农田——几十户农户正弯腰翻土,汗水浸湿了粗布衣衫,却仍干劲十足。这些农户多是从内地迁来的灾民,屯田不仅能让他们安家,还能为云州提供粮草,绝不能因奚族的威胁而停滞。
“越是危险,越要去。”李恪语气坚定,“派使者去,只会让他们觉得咱们胆怯;本王亲自去,既能显露出诚意,也能探探他们的底细。”
次日清晨,李恪只带了张猛和两名侍卫,骑着马前往奚族部落。草原上的风越来越大,卷起的黄沙迷得人睁不开眼,远处的帐篷群渐渐清晰,帐篷外的奚族武士手持弯刀,眼神警惕地盯着他们。
“来者何人?”为首的奚族武士厉声喝问,弯刀直指李恪。
“大唐吴王李恪,特来与你们首领商议屯田之事。”李恪勒住马缰,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武士们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大唐王爷竟会亲自前来。片刻后,一个穿着貂皮大衣的中年男子走出帐篷,正是奚族首领耶律莫。他上下打量着李恪,嘴角勾起一抹嘲讽:“吴王殿下倒是好大的胆子,就带三个人来我奚族部落,不怕我把你们扣下?”
“本王若怕,就不会来了。”李恪翻身下马,走到耶律莫面前,“耶律首领,屯田区是朝廷划定的地界,并非你们的冬牧场。若你们真的缺牧场,本王可以奏请陛下,在东边的空地上划一块给你们,但若你们想借机生事,恐怕要失望了。”
耶律莫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显然没料到李恪会如此直接。他沉默片刻,忽然笑道:“殿下倒是个爽快人。不过,我听说殿下刚平定突厥之乱,手下兵力空虚,若是我现在下令拿下你们,云州城怕是无人能挡我奚族的骑兵。”
张猛立刻拔出佩刀,挡在李恪身前,眼神锐利如刀。李恪却抬手拦住他,目光直视耶律莫:“耶律首领不妨试试。本王身后虽只有三人,可云州城内有五千禁军,城外还有屯田的农户——他们若知道奚族扣押大唐王爷,定会拿起锄头与你们拼命。到时候,别说冬牧场,你们奚族部落能不能保住,都很难说。”
耶律莫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他知道李恪说的是实话——云州百姓刚经历突厥之祸,对保护他们的李恪极为拥戴,若真动了李恪,定会引发民愤。他深吸一口气,语气缓和了几分:“殿下的意思,本王明白了。屯田之事,我可以不再追究,但东边的牧场,还请殿下尽快奏请陛下。”
“一言为定。”李恪伸出手,与耶律莫击掌为誓。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安稳,奚族与大唐的矛盾根深蒂固,若想真正稳定边疆,还需从长计议。
返回云州的路上,张猛忍不住问道:“王爷,您就不怕耶律莫反悔吗?”
李恪勒住马,望着草原上的羊群,轻声道:“他不会反悔。奚族虽与突厥有联系,却也怕大唐的雷霆之怒。而且,咱们马上要推行互市,让他们用牛羊换粮食和布匹,他们舍不得放弃这样的好处。”
正如李恪所料,几日后,互市的消息传遍了周边部落。奚族、契丹等部落的牧民纷纷赶来,用牛羊、皮毛换取内地的粮食、盐巴和布匹。李恪站在互市的集市上,看着牧民们脸上的笑容,心中泛起一阵踏实——互市不仅能改善牧民的生活,还能拉近与部落的关系,让边疆的安稳多一层保障。
“王爷,您看那边。”周瑾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摊位,声音带着几分惊讶。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给牧民们分发种子,竟是之前在安州修水渠的陈匠人。
李恪走上前,笑着问道:“陈卿,你怎么来了?”
陈匠人转过身,脸上满是憨厚的笑容:“王爷,安州的水渠已经修好了,柳先生说您在云州需要人手,就让老奴过来,帮您教牧民们种庄稼。这些种子都是老奴精心挑选的,耐旱,适合草原的土地。”
李恪心中一暖,拍了拍陈匠人的肩膀:“有你在,本王就放心了。”他看着牧民们围在陈匠人身边,认真学习播种的技巧,忽然明白——真正的边疆稳定,不是靠武力镇压,而是靠民心相通,靠彼此的理解与扶持。
可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多久。一日深夜,云州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李恪披衣起身,只见一名禁军浑身是血地闯进来,声音带着哭腔:“王爷!不好了!契丹部落突然袭击了互市的集市,抢走了粮食和布匹,还杀了几个农户!”
李恪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快步走到地图前,指尖落在契丹部落的位置——契丹与奚族素来不和,此次突然袭击,怕是受了他人挑拨。他立刻下令:“张猛,你带一千禁军,立刻去追击契丹的骑兵,务必夺回粮食和布匹;周瑾,你安抚受伤的农户和牧民,严查是谁在背后挑拨;本王去奚族部落,看看耶律莫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赶到奚族部落时,耶律莫正坐在帐篷里,脸色凝重。见李恪进来,他立刻起身:“殿下,您来得正好。我刚收到消息,是突厥的残部挑拨契丹,说咱们与大唐合作,是背叛草原,让他们趁机袭击互市,破坏咱们的关系。”
李恪心中一凛——突厥残部竟敢如此猖獗,看来他们并未彻底覆灭,还在暗中策划着阴谋。他看着耶律莫,语气郑重:“耶律首领,突厥是咱们共同的敌人。若他们卷土重来,不仅大唐的百姓会遭殃,你们的部落也会被他们奴役。不如咱们联手,彻底铲除突厥残部,让边疆永享太平。”
耶律莫沉默片刻,终于点头:“好!我答应你!我这就召集部落的勇士,与你们一同夹击突厥残部!”
几日之后,李恪率领唐军,与奚族、契丹的部落联军一同出发,在草原上与突厥残部展开激战。突厥残部虽凶悍,却抵挡不住联军的进攻,很快就被击溃。李恪在突厥残部的营地中,搜出了一封密信——信上的字迹与之前在突厥大营发现的一模一样,落款处虽被烧毁,却仍能辨认出“东宫”二字。
“果然还是东宫的人。”李恪捏紧密信,心中满是沉重。他知道,太子李承乾若真的与突厥勾结,那朝堂的危机,远比他想象的更严重。
返回云州的路上,夕阳将草原染成一片金黄。李恪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边疆的安稳刚刚有了起色,朝堂的暗流却再次涌动。他不知道未来还会遇到多少挑战,但他知道,只要坚守初心,守护好边疆的百姓,守护好大唐的土地,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系统提示:宿主成功化解部落冲突,推动边疆互市与屯田发展,边疆民心指数提升至100%,解锁“民族融合系统”,可制定部落汉化、文化交流方案,促进边疆长治久安】
李恪看着系统提示,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他勒住马,转身望向云州城的方向——那里有等待他的百姓,有需要他守护的安稳,还有未完成的使命。他的传奇,仍在继续,而这一次,他要守护的,不仅是安州的新政,更是大唐的边疆,大唐的未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599/1111108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