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李世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魏征被后世政治家、历史学家赞誉为“千秋金鉴”!】
【李世民以“容人之量”铸就明君典范,魏征以“直臣之骨”树起谏臣丰碑。】
【贞观时代的光芒,正是源于君臣二人互相成就,共同谱写的信念!】
嘉靖年间
“太宗与魏征之间成就千古佳话,海瑞决定效仿魏征,为君父谏言,直言天下之事!”
海瑞像是对自己说,又像是对侍立在旁的老仆说。
“老爷,您真的做好准备了吗?这可是要掉脑袋的,当今天子可不是太宗文皇帝。”
老仆担忧的眼神看向海瑞,老爷要去做的是天下人不敢做的事情。
“老夫已备好棺材,与母亲告别,当为天下之事做些贡献了。”
海瑞正正神,一手圣贤书,一手明大诰,他要为天下人直言不平。
君父作为天下一等一的聪明人,就是太聪明了,不将心思放在天下,而放在一己私心上。
海瑞决定揭穿这层皇帝的新装,不知道君父做好准备了吗?
春秋战国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孔老夫子越读越觉得其中微言大义,当今列国伐交频频,伤害最深的不正是民吗?
若列国的民不支持打仗了,厌恶战争了,那是不是各国之间就可以和平相处。
这不是正是周礼中说的天下大同,也是吾等追求的梦想。
“颜回,你是否有所感悟?”
“夫子,魏征所言真正触及国家本质,此乃天下之福;后世子孙追求已经比回更高了。”
颜回看着魏征的身影满眼欣赏,他认为克己复礼为仁,魏征已经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思考何为“仁”。
但这正说明后世子孙没有原地踏步,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悟。
“善,时代不同,我们追求的仁义也不同,需要结合时代的需求。”
......
【魏征逝世后,李世民嫡长子和次子玄武门谋反,魏征推荐的侯君集参与谋反,杜正伦泄露禁中言语。】
【李世民开始怀疑魏征是否与这两人结党,故意隐瞒其劣迹。】
【心态爆炸之下,李世民下令推倒自己亲自为魏征撰写的功德碑。】
贞观年间
刚刚还热闹的朝堂,现在非常安静,看着刚才还眼泪汪汪的李世民,魏征两人,现在尴尬的拉着手手。
“魏卿,你听朕狡辩,不对,你听朕解释,不是这样的。”
“天幕他在污蔑朕,我不是,我没有,它毁谤我啊。”
魏征幽怨的眼神看着李世民,彷佛在看一个大渣男,否认三连都出来了。
“陛下,臣懂了,您不用解释,终究是臣做的不够好,让陛下生气了。”
“魏卿,你要信朕,那绝对不是朕做的,定是由奸臣作祟,我们之间的关系你还不知道吗!”
说着双手拉的更紧了,李世民怎么能让他的怼怼受委屈,眼泪攻势走起。
魏征看着李世民委屈的像个孩子,想想还是原谅他,谁让自己也在背后蛐蛐他。
那能怎么办,只能原谅他了,毕竟他们之间相爱相杀。
......
画面中音乐开始欢快起来,音色带着一丝调侃。
魏征脸色一变,不会吧,天幕要说他的那件事,完了.....
【魏怼怼是不是很气愤二凤干的事情?别着急,怼怼也留有后手。】
【正所谓:正经人谁写日记啊!但是有的人喜欢写。】
【魏征就爱写,喜欢写,不仅仅写,还整理成小作文。】
【与二凤“相爱相杀”多年的魏征,去世前将整理的谏言内容,交给了史官褚遂良。】
天幕中视频播放的是李世民玩鹞鹰被怼,魏征劝诫太宗切勿玩物丧志,导致鹞鹰活生生被憋死。
弹幕:“你写日记吗?我不写!我也不写,谁写日记啊,下贱!”
“魏征不仅写,他在自己去世前还交给史官,这不是要把二凤放在火上烤嘛(笑哭)。”
“魏征不愧对二凤是真爱,都用笔记记下来了。”
.......
贞观年间的群臣感觉今天的瓜太多了 ,吃都吃不完。
前一秒陛下推倒了魏征的功德碑,后一秒魏征反手就把蛐蛐话交给史官。
你们两是谁也不打算放过谁啊,要不你两过一起吧。
精彩,实在是太精彩了!
“陛下,我要是说天幕所言是假的,你信不信。”
李世民闻言想要把手抽出来,他魏征是把朕当傻子吗?
look my eyes,你看朕信不信?朕信你个大头鬼!
抽了几下,却发现手根本抽不出来,看着一脸真诚的魏征,李世民直接气笑了。
“魏征,魏倔驴,你说朕该信吗?”
“信啊,怎么不信!臣不也相信陛下说推倒功德碑的事是假的。”
魏征的小声蛐蛐让李世民脸色一僵,今天八字不顺,互捏把柄。
“朕信了,你后面将那些小作文都烧了吧!”
“算了,写吧,已经流传后世了。”
李世民一脸的生无可恋,累了,毁灭吧。
特殊时期
“娘希匹,写日记怎么了,怎么就下贱了?”
愤怒的奉化口音传出房间,还伴随着瓷碗摔碎的声音。
外面侍卫的武官站立的更直了,不然遭受怒火的就是自己了,他们可不想受无妄之灾。
天幕也是会说的,一句话就能让人破防。
......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受挫,想起魏征生前多次劝谏 “不可轻伐高句丽”。】
对左右感慨道:“若魏征在,必不令朕有是行也!”
【自狗狗祟祟推到功德碑后,首次派人前往魏征墓前祭奠。】
【想起曾经的君臣情谊,李世民下令修复功德碑,君臣关系以一种特殊的方式 “和解”。】
魏征和李世民拉着的双手终于放开了,扯平了,这件事到此为止。
魏征神色一变,谏言道:“陛下可曾忘了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前车之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498/2268554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