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 第142章 李三郎

第142章 李三郎


【如果说唐隆政变是牛刀小试,确立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二分天下的地位,但双方矛盾已经埋下。】

【唐隆政变后第三年,此时大唐朝堂仿佛重现了武德九年的情况,无能的皇帝试图在两方势力之间寻求平衡。】

【712  年,李旦为避免儿子与妹妹火并,主动禅位给李隆基,改元  “先天”,太平公主借此继续干预朝政,形成  “太上皇  +  公主”  牵制新帝的局面。】

【作为大唐新一代太上皇,李旦和高祖李渊有太多的话题可以聊,就李旦这一手“以退为进”就够李渊学一阵。】

武德年间

李渊满脸问号,我学习李旦,我学他个仙人板板,这曾孙有哪一点能比得上朕?

“老二,你个逆子,老子现在成计量单位了!”

“爹,这怎么能怪我,李旦这臭小子以退为进挺好。”

李世民嘟嘟囔囔的道,咱大孙子多聪明,自动退位,避免了父子之间兵戎相见。

他都不敢想李隆基有多幸福,父亲主动为儿子让位,老登你就学吧!

“逆子,你那眼神什么意思?你还想老子给你主动让位?受死吧!”

李渊拿起父慈子孝棍,开始父子之间的亲密互动游戏。

“父皇,你不要太敏感,我可没说这话。”李世民边躲跑边说。

李建成在旁边微笑看着,太极殿内父子深情互动,其乐融融。

追了半天,追不上二凤的李渊,棍子一扔,朝着看戏的李建成道:

“建成,你管管老二,他欺负你爹我啊!”

“父皇,我们小时候贪玩不用功,你也是这样追着我们,那时候好开心。”

闻言,李渊和李世民一愣,相视之后大笑了起来。

……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明争暗斗,大唐的棋盘之上已经容不下两个棋手,大唐需要一个胜利者站出来结束这一切。】

【太平公主计划于  713  年七月初四发动政变,废黜李隆基,另立傀儡皇帝。】

【李隆基通过亲信王毛仲、高力士提前获知了计划,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李隆基决定不装了,效仿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李隆基率亲信王毛仲、郭元振等,以  “诛逆贼”  为名,先控制宫门,斩杀太平公主党羽常元楷、李慈,迅速掌控禁军;】

【五位追随太平公主的宰相,除陆象先中立免死之外,窦怀贞自杀,其余人全部被斩。】

唐隆元年

已经成功救下上官婉儿的太平公主,二人看着天幕中的先天政变,心中有些戚戚然。

大唐容得下一个武皇,却容不下第二个武皇,7人宰相5人出自太平门下都输了。

难道真的要走到武皇那种地步,杀掉一切反对的人,使用酷吏来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

太平扪心自问她没有母亲那样的政治手段,也做不到母亲那样为了政治目的妥协和牺牲。

“婉儿,你说本宫该何去何从?”

“公主,先清除韦后的势力,将禁军力量掌握在手中,然后与李旦和李隆基父子谈判。”

上官婉儿思索片刻便给出建议,如今临淄王李隆基欲除自己而后快,但李隆基还不是未来的太子。

太平若掌握韦后的势力,再加上自己本身拥有的势力,就有实力影响大唐的格局走向。

之后不论是自保,还是更进一步登基为皇,或是作为远征海外,都将由太平自己来决定。

宋仁宗时期

“诸位臣工,本宫想在临死之前进太庙,拜一拜先帝。”

刘娥看着身前跪倒的众位臣子,想到太平公主的结局,她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回,她不想带着遗憾离开世间。

自己为大宋呕心沥血十余年,她只是想要去给先帝赵恒说一声,他想错了,她是赵恒的刘娥,她为他守住了大宋。

“太后,以您之功祭拜先帝乃天经地义之事,您当以先帝皇后之身份祭拜先帝。”

“若本宫会穿着衮服去太庙祭祀,去告慰先帝,本宫将大宋平稳的交到当今天子手上。”

大宋臣子眼带震惊、复杂、惶恐的看着刘娥,难道太后要效仿唐武后之事吗?

太后若只是想试一试天子衮服,他们可以接受,甚至不过分的说,以太后十年之功,虽无天子之名,但有天子之实。

但若是太后想更进一步?他们不敢去想,大宋难道也要经历一场腥风血雨?

刘娥看着朝堂臣子,没有人反对那本宫就当他们默认了,本宫不是武后,也不是太平,她是刘娥。

……

【太平公主闻讯逃入终南山佛寺,三天后被李隆基赐死家中,其家族除次子薛崇简因支持李隆基外,全部被杀。】

【先天政变后,李隆基告诉太上皇李旦:“自今军国政刑,一皆取皇帝处分”,李隆基实现完全亲政,次年改元  “开元”!】

【先天政变为大唐带了一位半神半鬼的君主,他的上限之高和下限之低远远超出了世人的理解。】

【李隆基李三郎,开创了封建时代史无前例的“开元盛世”!

这是华夏2000年封建史唯一被称为“盛世”的时代,这是独属于大唐的盛世华章!】

天幕弹幕:

“唐玄宗二十多岁就诛杀韦后,赐死太平公主,栗末靺鞨、回纥、南诏皆拜服,三十多岁泰山封禅,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刘皇叔一辈子都走不完的路。”

“看了唐代的历史后,不得不承认李隆基是个天才,当时国家那么多能力出众的武将文臣都被他基本拿捏的死死的,可能一直太顺利,导致他觉得自己会一直很顺利。”

“大唐巅峰也就二十九年的开元,因为安史之乱衰退了一百多年啊,唐朝末年更是太惨了,因为皇朝起义节度使都不听大唐的了。”

天幕下,不知道开元盛世的人,看着被称为开元盛世的大唐,露出了向往的神色。

汉代文景二帝的治世,隋代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时代都不能被称为盛世,为何李隆基的治下被称为盛世。

到底什么才是盛世啊?怎么才能被后辈子孙称为盛世?

嬴政、刘邦、刘彻、杨坚全部放下手中的国事,开元盛世多陌生的词语?

他们要看一看盛世华章,是否有他们能学习借鉴的东西。毕竟抄作业谁不会啊,而且他们才是祖宗,这叫首创!

贞观年间的李世民咧开了嘴,本以为稚奴的大唐是巅峰了,没想到这才是大唐的开始!

盛世啊,连朕的贞观后世都只评价为贞观之治,而开元却被评为盛世!

开元之后知道这段历史的人无不在叹息,那可是被盛唐最璀璨的时代。

那是无数人梦中的大唐啊!

李白、杜甫、公孙大娘、裴度、张旭、颜真卿无数文人骚客,强臣良将造就了华夏历史上的盛宴!

开元之后,华夏再也回不到那个巅峰的时代!

打遍天下无敌手,称霸亚洲,世界的中心,无数异族人以成为大唐人为荣,地球的灯塔——大唐!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498/2268547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