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 第149章 安史之乱!

第149章 安史之乱!


一座破败的城池出现在画面中,残垣断壁的城池上一群乌鸦盘旋着,破败的木匾上写着“长安城”。

长安城早已不见开元的盛世金辉,满目望去都是未褪尽的烟火黑痕,烟雾散去露出底下的焦土,大明宫墙角堆着烧焦的帷幔残片,风一吹就化作纸灰飘散开。

朱雀大街上路面裂成蛛网,街边光秃秃的树上挂着破旧的旌旗,在风中飘摇的布条隐约看到“唐”字。

几只乌鸦落啄食着嵌在木缝里的碎肉,血红的鸦目透露出一股妖邪;

曾经繁华的东西两市早已没了叫卖声,几只野狗跑过残破的小巷。

长安城一百零九坊巷被大火烧得只剩门框,焦黑的梁木,坍塌的屋顶,坊间瓦砾四处散落,巷口的井台被砸塌,偶尔闪过一道人影,再也不见盛世长安的热闹。

城外护城河水中漂浮着腐烂尸体和断矛残箭,河边的芦苇遮掩着墙根下堆积的白骨,长安城被死寂笼罩,无数亡魂在哭泣。

“安史之乱”

血红的大字在破败的长安城上空浮现,那是大唐百姓以血为墨,以骨为笔写下的悼亡。

开元之前的大唐朝臣们,只觉得从骨子里面的冷,大唐的国都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长安怎么会因为一场叛乱变的如此混乱!

李隆基去哪了?大唐的将士去哪了?长安的百姓去哪了?

那是长安啊,那是大唐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是无数大唐文武奋斗一生的长安!

那里诞生了盛世巨唐,诞生了几千年唯一的“开元盛世”!

“谁能告诉朕,大唐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渊、李世民、李治咆哮的声音响彻了太极殿,怒火淹没了理智,大唐天子现在想砍人!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李隆基和杨贵妃的好儿子安禄山以“奉诏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造反。】

【此时的安禄山在“好爸爸”李隆基的宠爱下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率领三镇兵马及奚、契丹等部兵力共15万,向河北进军。】

【安禄山叛军势如破竹,河北大部分地区很灵性的沦陷了,以超乎所有人想象的速度。】

武德年间

看到河北沦陷的速度,李渊脸色隐隐发白,他大概已经猜到是什么原因了。

百年之后河北世家还在跟大唐对抗吗?

杀了窦建德为大唐埋下了一颗隐患,百年之后直接摧毁了大唐吗?

“难道朕真的做错了吗?”

李渊内心拷问着自己,当初杀窦建德有多爽,现在他就有多后悔。

早知道就听二郎的建议,留下窦建德一命,也许就不会有什么王世充,安禄山这些事情的发生。

……

【同年十二月,安禄山叛军攻陷洛阳的屏障荥阳,包围洛阳。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攻克洛阳称帝,国号“大燕”。】

【天宝十五载正月,驻守潼关的帝国大将高仙芝、封常清因主张固守潼关,宦官边令城与高仙芝有仇,直接诬陷,李隆基下令处死二人。】

【李隆基派遣另一帝国大将哥舒翰率20万大军驻守潼关,作为名将哥舒翰采取了与高仙芝同样的操作。

但宰相杨国忠不愿意,他认为安禄山不过一得势胡人,逼迫哥舒翰出关野战,导致大军在灵宝被埋伏全军覆没,潼关失守。】

【玄宗李隆基得知潼关失守,他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白天安抚人心,晚上直接带着杨贵妃、皇子皇孙及亲信大臣放弃大唐国都长安,逃亡蜀中。】

【由此开启了大唐“天子九逃,国都六陷”的名场面!】

天幕弹幕:

“如果不杀封常清,高仙芝,安史之乱3年内必定平叛,为什么前期如此英明神武的李隆基,后期糊涂到这种地步!”

“从一日杀三子开始,到治罪王忠嗣至其不明不白死去,再到一日斩高,封二将,自断手臂,至其无人可用!这中间又重用李林甫,杨国忠两位奸臣。”

“安禄山第二年就被儿子杀死了,真正厉害的是史思明和背后的河北集团。”

天幕下,许多心思细腻的人不敢再看天幕。

刚刚还是一派盛世景象的大唐,现在已经是风火飘摇,随时有倾覆之危。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只有经历过和平,才知道和平的珍贵。

盛唐的富足安逸是无数朝代百姓羡慕的时代,但如果代价是战乱,是死亡,是杀戮。

那许多人宁愿将其当作一场美梦,一场名为“开元盛世”的梦。

贞观时期

看着忠心大唐的帝国大将接连被李隆基冤杀,作为天子放弃国都,直接选择逃亡。

而长安城百姓还不知道他们的帝王放弃了他们,李世民仿佛听到了长安城中的悲鸣声。

“都该死,李隆基他该死,他怎么活的这么长?”

“天子九逃,国都六陷,这帮不肖子孙到底干了什么?”

“大唐啊,长安啊,朕对不起你们!”

李世民双目流出了血泪,这是他李世民的子民,是他为之奋斗的大唐。

作为社稷之主,大唐的天子,他李隆基是怎么敢放弃的?

大唐无数次可以稳扎稳打,快速消灭叛军,平息叛乱的机会被李隆基全部毁坏。

到最后他放弃百姓连夜跑路?

“你几次玄武门政变时的英明果敢去哪了?你还是那个造就盛世的雄主吗?”

“大唐都到了悬崖边上,还叫不醒你的昏庸吗?不懂军事,你玩什么斩杀大将?阵地微操?”

李世民一声声质问着,问着天幕中的李隆基,他不懂啊,大唐是怎么了?

难道开元盛世只是一场梦?到了梦该醒的时候。

……

【天宝十五载六月,李隆基在逃亡蜀中途遭遇兵变,禁军将士以“杨国忠谋反”为由哗变,杀死杨国忠,在陈玄礼周旋下,以杀死杨贵妃为代价平息哗变,史称“马嵬坡兵变”。】

【同年七月,兵变之后选择跑路的太子李亨逃到灵武称帝,尊李隆基为太上皇,大唐进入双帝并立时代!】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498/2268547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