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 第198章 安南,勿谓言之不预也

第198章 安南,勿谓言之不预也


汉景帝时期

刘启看到“文景之治”眼前一亮,自从知道他儿子刘彻是千古一帝汉武帝之后,刘启内心是有一些焦虑感的。

他自认为无法达到先帝那样三代以来最贤的君主,也无法达到未来儿子刘彻用武力证明自己一生。

但是作为文帝的儿子,武帝的父亲,他总不能真的当一个小透明?

他刘启也是汉氏天子,操天下万民之权柄!他也想做出来一番成绩,来证明刘启不是一个无能的君主。

刘启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君主,天子刘启也是有一番作为的。

如今文景之治就是对他最大的认可,他的一生虽然不可能超越父亲,但是能跟在父亲之后,被史书记载就是最大的成功。

.......

【但明宣宗朱瞻基偏偏是大明盛世的分水岭,在他之前是明君在位,贤臣满朝,大明东西万里之疆,是十六世纪世界秩序的制定者。

在他之后,大明帝国是昏君频出,奸臣当道,甚至于朱瞻基本人也放弃安南,收缩九边防御,致使大明王朝再无战略主动,风雨飘摇。】

朱瞻基眉头深深的皱起,天幕的意思是说他已经算是大明最后的明君?

太子不仅葬送了大明几十万精锐,连大明的国运也葬送了,太子的后代没有一个明君吗?

朱瞻基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大明社稷将何去何从?

【宣德元年大明南方也发生了一场战事,成山侯王通率军五万赴安南平叛,却在  “应平之役”  中被黎利击败,大明军队死伤惨重。

同年十二月,安南叛军在黎利的带领下又在  “昌江之战”  中歼灭大明援军,大明彻底丧失在交趾的军事主动。】

【宣德二年,朱瞻基决定战略收缩,放弃安南,撤回所有明军,废除交趾布政使司,承认黎利建立的  “后黎朝”  为明朝藩属国。】

【源自于永乐六年的二十年安南反抗,以大明的退缩为终点。大明自此放弃了这块自古以来的“宝地”!这块自秦始皇时期就是华夏版图的土地!】

【放弃交趾的原因是文臣主和派认为维持安南耗费巨大,需要占据朝廷税收支出的十分之一,是一个无底洞。】

贞观年间

李世民现在觉得自家的小妈选手、儿媳选手眉清目秀,虽然一个个都身怀绝技,父慈子孝。

但大唐在开疆拓土这件事上,一点也没给自己丢份,

大唐的版图扩张的自己都有点不认识了,要是他们能少气自己,别让自己血压那么高,朕觉得他们还是好孩子。

别的不说,起码比朱老四家这几个强,朱棣才死多久,这领土就在不断地缩水。

痛,太痛了,朱棣你要坚强啊。

永乐年间

“废物,五万大军打不过一个叛军?这王通就是个废物!张辅去哪了?怎么不起用张辅为帅?”

朱棣内心心疼的要死,那可是五万大明的儿郎,整整五万啊.

一个小小的安南,竟然能让大明如此损兵折将,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啊!

“还有你朱瞻基,你是不想执行老头子的战略规划?老头子打下交趾,不仅仅是为了开疆拓土,也是为郑和在南方建立停靠点。”

“皇爷爷,我冤枉啊,可能是真的因为赋税支出太大了,暂时进行战略收缩,以后等大明富起来还会打回去的。”

朱瞻基有些底气不足的解释道,打回去只不过是一个愿景而已,就连他皇爷爷如此雄才大略,也是派遣张辅多次征伐,才彻底拿下安南。

指望后世的承平之君武力拿下安南,除非大明出一个汉武帝刘彻那样的雄主。

“好好好,学会了给老头子偷换概念。一个你爹想要复都金陵,一个你放弃交趾。老头子做的那点功绩,都不够你们两个败家的。”

朱棣对着朱高炽父子二人疯狂输出,他为了证明自己,不敢停下来歇息一天。

但他朱棣尸骨未寒,自己生前一个个得意的功绩,就被这帮不孝子卖了个一干二净,真就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

【大明的傲慢不允许他们俯下身去看看这块宝地,这是一块不输天竺印度河流域的产粮地。】

【交趾地区的平原和河流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地基本都是一年三熟,甚至个别地区可能存在一年四熟。】

【交趾地区极其适合种植水稻大米,如今在安南猴子国内年产大米将近五千万吨,而猴子国家版图却非整个交趾。】

【交趾故郡所在的中南半岛,所有国家全部加起来的年产粮食超过一亿吨!】

【大明在宣德二年放弃了交趾,华夏自此再也没有实际控制过交趾。

1885  年《中法新约》签订后,交趾脱离华夏藩属体系。】

【安南猴子更是狂妄的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向华夏发起了进攻,挑衅华夏试图占领华夏领土。】

画面中,中南半岛稻田中无数机器在忙碌,湄公河、湄南河三角洲的水网滋养着这片土地。

丰收的季节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禾秆,机器镰刀划过之处,金黄的稻束堆叠如小山,那是属于大米的清甜,属于一年劳碌的收获。

而交趾这边土地还没有被开发到极致,存在着大量的浪费,安南猴子们霸占着这片属于华夏的宝地。

天幕下

又一次所有人被按下了停止键,如果说天竺对很多朝代来说很陌生,那交趾从秦始皇时期就有记载。

几千年了,对土地爱的深沉的华夏人,却没有发现开发这块近在咫尺的产粮地,甚至认为这是蛮夷之地。

他们到底是错过了什么?错过了让无数人可以吃饱饭的土地,那是上天赐予华夏的瑰宝。

华夏人从古至今最朴素的追求就是吃饱饭,现在知道了近在咫尺的产粮地,还没等各个朝代的中央反应过来。

桂省的老表们已经成群结队准备向南进发,出国只要妈祖同意的闽地老表已经开始掷圣杯....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498/2262013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