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 第202章 皇帝只是伪装,副业才是王道

第202章 皇帝只是伪装,副业才是王道


永乐年间

“宣德十年,洪熙一年,老大,你们两父子加起来才11年?”

金豆子都不用手指头一个个加,这么简单的数学题他还是会算的。

没时间理会朱高煦的嚷嚷,胖胖连忙让陪侍在旁的太医给朱瞻基查看身体,他儿子的身体壮的跟牛一样,怎么会因病而亡?!

”闭嘴,老二,让太医先给瞻基诊治。“

朱棣和朱高炽紧张的看着太医,这时候他们不敢打扰,生怕会影响太医的诊治结果。

等到太医停下手,朱棣父子迫不及待的问出声:“皇太孙身体如何?”

“皇上、太子殿下,按照臣的诊断,太孙殿下的身体只有些气血亏空,无其他问题。”

朱棣、朱高炽长舒一口气,看来可能是什么疾病导致的,朱瞻基现在身体很好。

既然没有什么病症,下一秒朱棣的大脚就贴向朱瞻基的屁股,痛的朱瞻基弹射起步。

挨打虽迟但到,老头子朱棣的大脚早就饥渴难耐,一个个的没有一个能让他省心的。

朱高煦在一旁各种小动作,试图引起老头子朱棣的注意,向其表达自己身体超级棒,选他,选他包赢的。

但朱棣好像沉迷于打孩子的快乐之中,没有看到朱高煦的表演,就是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故意的呢...

.....

天幕中,气氛开始欢快起来,因为接下来迎来的是大明之光,大明高质量男性。

【众所周知,大明的皇帝各个身怀绝技,乞讨的、修仙的、木匠的、玩蟋蟀的、开动物园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

【朱家天子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他们的主业皇帝可能做的不咋地,但各自副业开展的是如火如荼。】

【而其中又以大明堡宗为其中翘楚,其副业之多,涉猎之广,打遍大明十六帝无敌手。】

【明太祖朱元璋只敢望其项背,明成祖朱棣来了都得喊一声既生瑜何生亮。】

【他就是明堡宗---朱祁镇!】

明武宗时期

“好玩,非常好玩。”

“张永,朕记得没错的话,朕太爷爷的庙号是英宗吧,不过这堡宗朕觉得更合适。”

朱厚照笑的肚子疼,后世子孙太会形容了,直接戳肺管子啊。

作为打了应州之战的马上天子,蒙古人也就那样,他真不明白太爷爷手握五十万精锐是怎么翻车的?

要是让他朱厚照来打土木堡之战,保证让瓦剌人知道什么叫做大明不可侵犯。

“回皇爷,您记得真清楚,奴婢佩服。”

“狗奴才,嘴真会说话,想办法让朕再过过武将的瘾。”

“皇爷,您就别为难奴才了,前朝大臣盯得紧的很,他们不会再让皇爷身处险境。”

“哎,要是刘瑾在就好了,他一定会给朕想到办法的。”

朱厚照有点怀念自己的贴身大伴刘瑾,虽然是贪了点,但却是一把好用的刀。

张永恨得咬牙切齿,狗东西刘瑾已经死了这么多年了,还让皇爷对他念念不忘,他一定要夺回皇爷得心。

“皇爷,您给老奴一个月时间,老奴去想办法。”

“好奴才,朕等你得好消息。”

朱厚照笑的很大声,看看这不目的达到了。

秦始皇时期

嬴政的嘴角不停的抽搐,他本以为自己定下皇帝的标准。

后世就算达不到朕的高度,起码有一颗追赶的心吧。

可现在朱家天子不断的在拉低下限,修仙、乞讨、木匠这都是什么鬼东西?

什么时候皇帝的评价标准不是功绩?不是为天下万民做了什么?

而成了你是否发展副业,并且副业的专业程度超越了大师水平?

嬴政觉得自己创造的皇帝职位脏了,他想换个名字,换一个无法被模仿的名字。

嬴政要做独一无二,无法被沾边,独属于祖龙的称号宝宝。

鞑清

顺治、康熙、乾隆所有鞑清的皇帝都停下手头事情,甚至就连卷王四爷雍正都歇下来,叫奴才端上糕点,准备吃一吃朱祁镇的瓜。

鞑清一直致力于抹黑大明,抚平天下百姓反清复明的念头,保证他们鞑清的统治。

就连修一个《明史》都修了95年,用将近百年时间来进行抹黑行动。

可唯独明堡宗不用抹黑,那整个就是一个黑煤球,编修《明史》的时候还得悠着点,维护一下天子的形象。

毕竟他们鞑清现在入主中原了,当了皇帝了,屁股已经坐在天子这一边,总不能让皇帝失去神圣性。

......

【现在绑在你面前的是集华夏历史上历代昏君,所有劣迹于一身的昏庸皇帝。】

【被异族俘虏、宠信奸佞,残害忠良、祸乱朝政....]

【放眼华夏从黄帝到溥仪几千年历史,绝无一人能出其右,典型的虎父犬子,犬父虎子代言人。】

【作为老朱家的副业之王,大明第二代战神、外交型留学人才、反向和亲第一人等是他的代名词。】

【用副总指挥评价李云龙的话来讲:朱祁镇同志还是个多面手,副业没少干,是个专精人才!】

汉高祖时期

邦子无法相信一个能集合所有亡国的缺点,这他娘的比胡亥还离谱。

“萧何,这大明除了这么一个昏君还没亡国吗?”

“陛下,之前天幕讲过大明亡国之君是崇祯,且大明十六帝,这怎么算才是第六个,后面还有十个。”

萧何边算边说,他也有点无法相信这是真的,按天幕的宣传这都是亡国之君的征兆。

就这样大明还能再续十代君主,这大明朝的生命力也太顽强了吧?

“来人,给朕好好记录,乃公倒要看看大明是怎么在这种情况下存续下去的。”

刘邦太需要这种看不见的东西,他前面除了秦始皇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对象。

大秦还是一个二世而亡的朝代,他只能用分封+郡县的模式弥合着华夏,但这样的隐患还是很大。

天幕出来之后,刘邦、萧何、张良他们如饥似渴的吸收着养分,他们通过天幕在学习后代的治理办法。

汉武帝刘彻的思想大一统,唐太宗李世民海纳百川的举措,科举制、丞相制度的变化...如这些都是将华夏九州凝聚为一体的细节。

现在朱祁镇这个完美的反面教材出现了,他如此之多骚操作都没将大明玩垮,可见大明能借鉴的地方不少。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498/2254608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