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超新星扶持计划,确定人选!
第382章 :超新星扶持计划,确定人选!
新年伊始,苏牧便早早来到公司处理事务。
2005年官宣的“导演超新星计划”,公司也一直在砥砺前行着。
去年投资了一直扑街的宁昊的《疯狂的赛车》,也算是初见成效。
而在2006年,计划继续推进,经过编剧部门对众多投稿剧本的严格筛选,最终在年底确定了新一批扶持名单。
这份名单中,李瑞军、程贰、韩岩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些名字现在虽然听起来十分陌生,但是对于十几年后的影迷来说,却也是如雷贯耳。李瑞军的《隐入烟尘》获得了第7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程耳的《罗曼蒂克消亡史》也是在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中,拿下了首届“亚洲璀璨之星”最佳制片人;
还有韩岩的《翻滚吧,肿瘤君!》都是不错的电影。
《引入烟尘》虽然有些五代导演的余毒,用放大镜将某些痛苦情况扩大化。
但李瑞军跟真正五代导演不同的是,他并没有跟贾樟科、王全铵一样,专研于此类电影。同样拍摄了《有一天》、《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等公益片、剧情片。
而这也是苏牧最欣赏的地方,以此出名却并不以贩卖社会底层的痛苦为荣。
…
当然,这些人目前还只是新人,投递过来的影片也不是这些后世名声大噪的影片,大多都是他们的处女作,像李瑞军的《夏至》,程贰的《第三个人》,韩岩的《我把初吻献给谁》。
在苏牧的记忆中,这些作品本应在2006年就已完成拍摄,且质量不俗。
只不过这些导演都出身普通人家,又没有苏牧“梦中证道”的赚钱法门,为了凑出拍摄的经费,三人可谓是“十分凄惨”。
李瑞军卖房,又借遍亲朋好友,才七拼八凑出30多万元的启动资金;程贰、韩岩情况稍好一些,但也相差不大。
只是梦中倾家荡产拍电影是没办法,各个影视公司老总、地产商、煤老板虽然都在涌进影视圈,但是谁会把真金白银浪费在名不见经传,甚至是刚出道的新人手中呢?
虽然刘德哗发起了“亚洲新星导“计划,但内地仅有一个名额,根本是杯水车薪。
他们只能破釜沉舟,赌上全部身家。而这一世,牧神的“超新星计划“打破了名额限制——只要剧本过硬,就有机会获得扶持。
眼下这三人的项目已经到了最终审批环节,只等苏牧签字就能启动。
这份希望,也让他们愿意在焦灼中静静等待着。
但苏牧实在太忙了。表面上看他整日在京城闲逛,公司事务也由赵磊打理,实则他要处理的工作堆积如山:
从特效设备的采购运输,到海外人才的引进安置;从《健听女孩》的筹备,到《夺冠》的选角勘景——这部改编自女子射箭故事的电影,不仅需要确定各个年龄段的演员,还要在全国范围内挑选合适的训练基地和比赛场地。
所以,别看他整天和刘一菲在京城出双入对,实际上工作强度大得惊人。
正因如此,“超新星计划“的材料迟迟未能呈上他的案头。
直到2007年1月,临近春节各项事务告一段落,这三个项目的审批文件才终于摆到苏牧面前,签完字后他便匆匆飞往柏林,连面谈的机会都没有。
如今新年开工,是时候见见这些未来的中坚力量了。
在苏牧的规划中,李瑞军、程贰、韩岩这些人若能培养得当,将成为牧神影业征战国际影坛的王牌导演。
他脑海中那些适合冲奖的剧本实在太多,单靠个人根本无法全部实现。
不如以这些剧本为筹码,与青年导演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用五到十年的商业片拍摄,换取一两部冲击欧洲三大的机会。
这条件听着苛刻,但是想想——对于一个追求电影艺术的导演来说,工作五到十年就能换一个在世界影坛扬名的机会。
换做是你,你干不干?
而对于苏牧来说,脑海中国外入围的影片千千万,随便改变一两部即可,提供剧本对他根本不算什么难事。
能不能真的入围?
就算不冲“苏牧编剧”这个名号,就凭自己制片的电影,到时候亲自出席撑场面,欧洲三大哪个主席不给这个面子?!
《三枪拍案惊奇》这样的金扫帚大片都能入围主竞赛单元,自己抄袭的那些文艺片还怕不能入围不成!
至于说国外改编的文艺片能不能在国内拍,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刘姑娘现在可谓是实打实的澳岛影视圈小公主,澳岛电影协会不止一次的邀请刘一菲跟苏牧在澳岛发展一下电影事业。内地不能过审的,去澳岛还不是手到擒来~
而只要能入围欧洲三大,再在三大电影节上弄个首映,还怕全球片商会不出价购买?!
一般的文艺片票房能卖几个钱,版权费才是真正的高价!
…...
在牧神水晶,跟李瑞军、程贰、韩岩三人碰了个面。
三位“新人”导演,最年长的程贰出生于76年,99年从北影毕业,算上苏牧的嫡系学长;李瑞军跟韩岩都是83年,前者是山西传媒学院,也就是原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后者是是中戏的。
尽管论年纪,都比苏牧年长许多,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能亲眼见到苏牧,也绝对是他们人生中最难得的一次体验。
这种“圈内大佬”,往往只能在报刊跟媒体网站上看到,哪怕都是圈内人,也是久仰大名却难得一见。
也就程贰同为校友,且年长许多,勉强还能以平常心跟苏牧交流,探讨一下自己对于镜头语言的理解、电影拍摄的理念。
至于李瑞军、韩岩这种年龄就相差两三岁,成就却是天壤之别的青年导演,面对苏牧就非常拘束了。
不过再如何拘束,交流还是没问题的,勉强可以条理清晰的向苏牧阐述自己的拍摄风格与理念。
同时,也没忘记带上自己以前拍摄过素材、短片,让苏牧掌掌眼。
尽管包括程贰在内的三人,在影视圈都属于绝对的新人。
他们的导演水平也尚且稚嫩,但都在及格线之上。导演水平差一些不可怕,只要肯钻研、肯努力,喂一两部电影培养,总能成为一位还不错的导演。
起码他们日后的作品,证明了他们在导演一途还是有天份的。
…...
“面试”完之后,苏牧便确定了投资资金。
接下来就是三人自己的事情了:组建剧组、邀请演员、准备拍摄。
牧神只会也只能提供资金,不可能再提供剧组了。
牧神自己培养且签了劳务合同的剧组本身也就够同时开拍两三部作品,一般都只拍苏牧自己编剧的作品。
不可能为了一个超新星计划,再招募一批剧务、摄像。
当然,牧神不提供剧组,但还是会派遣制片人入驻三大剧组。
一方面是凭借着制片人的丰富经验,把控剧组的拍摄脉络;另一方面也是对导演的监督。
牧神提供的资金是用于电影的拍摄,绝不是给导演的私款,绝不允许发生导演中饱私囊的情况。
相应的,这些新人导演也只有牧神发的几万到十来万的导演片酬。
哪怕电影真的拍好了,无论是票房分成还是在国内外各大艺术节上名声鹊起,卖了一笔不菲的版权费,也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尽管听着有些艰辛,一点也不符合国内“导演中心制”对导演的器重,这就是对新人导演的常态。
要知道对于那些刚毕业,或者毕业了几年却仍没有拍出自己长片处女作的新人导演来说。
只要有人愿意投资,让自己能够独立执导一部作品,就已经可以激动的热泪盈眶了。
万一这部作品再获奖或者拿到了好票房,那他的前途注定是一片光明,怎么可能还会缺钱呢?!
就好比徐争,从演员转型导演以来,一共执导两部作品。
一部《疯狂的夜店》、一部《泰囧》,二者皆是低成本票房爆炸,这直接让徐争的身份发生惊天逆转,从一位普普通通的二线演员,直接成为各大影视公司老总的座上贵宾。
光线老王也愿意捧着他,投资他拍出自编自导的《港途》!
…...
一人五百万,这个数字不算多,但对于一部只有两三个人出演、且没什么大场面的文艺片来说,绝对是足够的。
在苏牧依稀还记得,这三部“处女作”似乎都并不简单。
李瑞军的《夏至》,获得第9届希腊国际独立电影人电影节最佳影片特别奖,并入围了第37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就冲这两个电影节跟奖项,在海外卖个几十万美金的版权不成问题;
《第三个人》跟《我把初吻献给谁》虽然没有在院线上映,但是在流媒体上的反响都不错。
就算这一世院线表现不佳,也可以留在“快播”里吸引观众。
无论如何,这一千五百万投资不至于打水漂。
就算真亏了,能让这些导演欠下人情,还怕以后帮牧神拍片子会不上心?!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382/2270987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