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交浅言深围炉谈话,屡得秘事再闻“故人”
第622章交浅言深围炉谈话,屡得秘事再闻“故人”
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
气候渐冷,对温度最为敏感的候鸟群深觉深冬将至,开始集体迁徒,或储食以备冬。
随着海拔的渐高,与地面的温差渐大。
在地面尚有一丝暖意之时,山上的凉意已不啻于深冬。
当风伏纪以役神召影形成的人体与无魂铁卫一同来到碧落瑶光所处的高山半山腰时,竟隐约有点点雪花落下。
草木黄落,蛰虫咸俯,犹如霜降。
且已至半山腰,依旧丝毫不见碧落瑶光部族人活动的身影,让风伏纪殊感奇异。
及至快来到山巅之际,这座响誉大渚的大族才有阵阵喧嚣声传来。
入目所及处,有一座大城隐立于山巅霜雾云海之中。
厚重的大门毫无顾忌地敞开,且有两队身背弓箭,腰挎长剑,手持枪盾,身着碧落星辰轻甲,浑身上下皆释放着浓重肃杀之意的精锐族兵肃穆以待。
见到风伏纪两人的身影后,这两队族兵立即整兵列阵,神情肃穆,齐声大喝道:“碧落瑶光部,恭迎羲皇驾临!”
果然!
自从向击天、夔霆处得知他们知道自己已成羲皇业位以后,风伏纪便已有了预感,大渚九泉五尊怕是全部都知道。
且可能便是羲皇之位的缘故,才让夔霆如此“好说话”,以近乎无条件的条件,让夔雷部疆域加入东华的统治。
向击天虽有他外曾祖父姜业同行,且尚未明确态度,明确四个月为限,怕是也不例外。
当然,这只是他的猜想,真实情况如何,或可在师北辰处得到一定的验证。
在风伏纪内心暗忖之际,一袭朴色剑袍,剑眉星目,长发披散,颇有魏晋风格,通体剑骨内蕴的师北辰便一步一丈,阔步来到他面前。
来到风伏纪面前后,他并未开口说话,而是先打量了风伏纪一阵,剑眉直挑,而后才道:
“羲皇的役神召影竟用得如此纯熟,如此悟性着实令北辰羡慕!”
见对方一来,便如此直接了当,风伏纪内心微动,微微一笑道:“星尊谬赞了!朕不请自来,还望星尊海涵!”
师北辰微微摇首:“无妨,羲皇之来意,北辰略已知晓,且先入族内喝杯茶酒,再行议事,请!”
“请!”
对方态度如此温和,着实出乎风伏纪意料之外,却也从善如流,当即答应。
师北辰亲自引领,带着二人径直来到碧落瑶光部内。
虽是部族,碧落瑶光部的风格却与夔霆部、九泉有所区别,整个部落以类似于汉白石的大块巨石砌成的高墙筑成了一座耸立于云巅的大城。
城池占地极广,几乎快占遍大半个山巅。
入城内后,原本目之所能及的空间一展再展,明显对方动用了类似于扩展空间的手段,使整座城池显得越发广阔,且分出了层次感。
内部到处是人头攒动的瑶光部族人,粗略望去,明显划分出了居民区、易物区、活动区、休闲区等区域,极为有序。风伏纪内心好奇使然,问道:“贵部现在还实行以物易物?”
师北辰颔首道:“然也!金银我等不缺,瑶鹿山脉周边有不少矿脉,储量丰富。
灵脉也有几条,且因开采有度,储量尚丰,以我部目前仅有的百余万众,足够使用数千年之久。
因族人甚少,为激发塑造他们之间的团结之心,不以财富修为出身论高低,我便下令只要我在的一日,便只能以物易物,各取所需。
不喜此令者,可退出我部,转投他族。
也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只有外出的时候才会带些许金银灵石,以备不时之需。”
原来如此!
风伏纪恍然,慨声道:“能以百万之众,却成为主宰大渚的五大部族之一,可见星尊的能力!”师北辰微微摇首:“一切不过机缘使然罢了!
喜我这套制度者,终究是少数。不然在大渚这么多年,我部也不会始终只有百余万众。”
众人边走边谈,一路前行,所过之处,见到师北辰难得现身,一众瑶光部族人都极为激动,纷纷给予部族最高敬礼,躬身以对。
师北辰不厌其烦,一一点头致意。
待来到他的住处时,时间竟过去了一个时辰之久。
而他的住处,相比起外表恢宏大气的城池,则显得极为朴素,谓之剑庐也差不多。
而事实上,在他住处里屋横梁上,还真悬挂着一块仿佛随意从山中截取的木头,制成的“碧落剑庐”的牌匾。
风伏纪对于这等奇怪做法颇是诧异,问道:“此牌为何不悬挂在外面?”师北辰微微一笑:“对于某来说,方寸之地,便是世界。
外屋算是我部管理者的居所,以及日常处理族中事务的场所,只有里屋才是我真正的住所,也是日常闭关之地。”
闻言,风伏纪摇头直叹:“星尊之高洁,让朕汗颜难对!”
师北辰轻笑连连:“我与羲皇位置不同,不可相提并论。
来,请坐!”
说罢,他随手一挥,先是起了一具高达三米左右,弥漫着淡淡香气的香炉,随后便有一副古色古香的茶具出现在斑驳不堪的桌上。
他看了一眼无魂铁卫,问道:“这位兄弟可能饮与食?”
风伏纪颔首一笑:“可!他之身体构造虽与人族不同,日常只需以五行灵气滋养,品尝食物之类的倒也可做到,只是会消化成他所需的各类养料罢了。”
“如此倒也奇异!”
师北辰看着一幅憨厚状的无魂铁卫,眼里浮起一丝诧异,旋即敛去,慢条斯理的泡好茶后,分别为两人斟上,并奉上了些许明显刚出炉不久的点心,笑道:
“我少与人有交流,也懒得学人作排场,之前欢迎羲皇之举已是我的极限,些许点心,还望羲皇不要见怪!”
风伏纪先饮了一口茶,细细品味后,才轻笑一声回道:“无须如此,朕平时也最喜饮茶,此茶初饮时仿若翠竹之雅,清新爽口,入喉后,却渐显浓郁,使人精神一振,更隐有渐生宁静之感,此乃何种品类的茶种?”
见对方也是好茶之人,师北辰眼神一扬,笑道:“羲皇果没有妄言,一饮便道出此茶精髓。此茶谓曰:翠竹醒神,产于瑶鹿山巅,饮霜雪晨雾、朝阳紫气而生长,多饮几口,心旷神怡之感渐生,颇有人让忘却尘嚣之感,是我最为喜爱的茶种。”
在他说话之际,风伏纪已接连饮了三口,边喝边颔首道:“无论此次结果如何,待朕离去时,星尊可不要吝啬,务必赠朕几两茶叶!
作为回礼,朕也会把最喜欢的茶叶回赠!”
“自无不可!”
师北辰感知着风伏纪的脉络起伏,心知他并不是客套的虚言,乃是真正的好茶之人,心中愈喜,当即同意。
两人就茶叶之事,迅速交谈起来,气氛倒也颇为活络。
及至一壶茶饮完,茶杯落桌时,师北辰终是一笑,开门见山说道:“羲皇此行来意,我已从夔霆、向击天处了解过。在表达我部态度前,先问一句,羲皇可知叶准之、卓玉瑶与我之间的关系?”
见终于进入正题,风伏纪心神微凛,摇头道:“只是略微听说星尊与二人颇有纠葛,详情却是未知。
观星尊之性情,想来当也不是关乎生死之类的纠葛,而是另有原因。”
师北辰微微一笑:“羲皇谬赞!”
说完这一句,他脸上也浮起了一丝复杂的情绪,继续道:“准确来说,且外人皆不知的是,我、卓玉瑶与叶准之师出同门,曾经关系极深,彼此之间也有不少情感羁绊。
在吾成长起来后,因道路选择不同,与二人渐去渐远,遂带着部分人从苍梧古脉中独立出来,立碧落瑶光部。”
闻言,风伏纪有些意外,“贵部原先竟也是苍梧古脉中的一支?”师北辰微微颔首:“此事就连向击天也不知晓,夔霆可能知道,但这位老先生历经世事,眼界高远,胸怀宽广,只要不涉及他原则及部族生死存亡之事,外事几不计较,自然也不会把我部的来历广而宣之。
想来也是他透露我等三人之间颇有纠葛,羲皇才会亲身来到此地,以做说客!”
风伏纪面不改色,笑道:“此事夔霆前辈也没遮掩,但也没明说,说得极是模棱两可。
只说,若无法同时取得你们双方的同意,怕是即时便要开战。”
师北辰点头道:“此言倒也无差!
除我们三人之间的私人纠葛以外,我带人从苍梧古脉里独立出来一事,惹得古脉诸多隐世长老极是不满,视我为叛徒,也使我们两部之间,屡有摩擦。
在我部成立初期时起,我等两方斗争剧烈,死的人不在少数。
若不是叶准之后来上位,与我达成了默契,没有了之前那般生死相斗的情况,可能我们之间的关系还会愈发恶化。
不过从我部独立起,哪怕叶准之上位后,苍梧重新收回我部之心,从未改过。
想来,这便是夔霆如此说的最主要的原因!”
是这样!
风伏纪若有所思。
半晌又问,“那幽篁古脉与贵部的关系又是?”
“此事不提也罢!”
师北辰沉默半晌,吐出一句话,方转移话题道:“不过,我部以斗争起家,但我部因我之故,上行下效,实则是从内心里厌恶争斗的。这也是我部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人数始终不多的另一主要原因。
不斗不立,不斗不存。
一时的妥协虽然也能生存,因我的存在,我部可能还会生存得极好,却也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上的“投降”罢了,与我准则道路不一致。
如席天域等人,看似有着自己的主张,实则不过是打不过,便选择加入罢了。
且一选择加入,形成了自己的阵营,便首先反过来迫害自己人,迫害抨击一切跟他们意见持反方向的人,比他们之前害怕的敌人还残酷。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得到心理安慰,认为自己没错。
表面说得再大义凛然,为寿元、为长生,打累了,归根结底,不过是他们自己心气丧了,意志大失,自暴自弃,畏惧大千那邪物,畏惧要与天行界持久斗争而不自知罢了。若是有这样的人在羲皇座下,且身居高位,羲皇怕是也要坐立不安。
一旦战事大起,此类人绝对会在第一时间把羲皇之国给卖了,连小孩子都不如。”
此言看似顾左右而言他,且大肆抨击帝庭中人以及平时常见的那一类总是口上说着,打不过就选择加入,且在行动上反过来迫害与他们无关的普通人,却也隐约表明了师北辰对风伏纪此行前来的态度。
只有与他们道路一致者,双方之间才有和平共存的可能。
否则,唯有斗。
而他们也不怕斗!
从其言语中,碧落瑶光部看似高居大山之巅,出尘独世,却也是一路斗争而来的,跟他们所处环境的宁静怡然,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与反差。这人的心性,倒是比向击天的脾性更坚定,比夔霆的莫测老练更直观。
风伏纪深深思索,半晌突然问道:“星尊,那你觉得我东华之道路如何?”
师北辰微微一笑:“羲皇可知羲皇二字的含义?”
风伏纪内心一动,表面却依旧摇头道:“不瞒你说,朕目前只知羲皇业位有着种种不俗的威能,修至巅峰处,可跳出三界外,不受天道束缚。
除此之外,尚不理解为何羲皇业位为何会如此特殊!”
师北辰微微颔首:“羲皇毕竟年纪尚小,才二十二岁,不知也正常。
在我们那时,羲皇位远比天道位来得重要。
盖因,此位修成极致时,乃是人皇之位,不是与天道比肩,脱离它束缚这般简单,乃是人族共主。
羲皇陛下,诸天世界浩瀚如尘沙,人族就算不是其中最强的,其数量也无可估计。人族共主称号之重,可见一斑。
而想成为人族共主,身上的责任有多重,多大,也由此可推。
因此陛下问我可知东华道路如何,于我等知道此位之重的人而言,算是一句无用之语。
你能初步成就羲皇之位,便足以证明你正在向人族共主的方向与道路走着,且目前看来,至少是正确的,已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也因此,你麾下的子民、臣子乃至那些不满现状的有志之士才能对你产生信任,前仆后继地朝你投奔而来,从而使你汇聚起融合羲州核心之力。”
如此解释,可谓是风伏纪自得知羲皇之位以来最为详尽的一次,思忖半晌后方轻叹一声道:“朕起初不过是想带着我麾下的子民一起有尊严,安全的活下去,且发展东华,使人人如龙。却没想过能得人族共主之位,如此位置,未免太过重了!
不过,照你所言,羲皇之位为何与羲州核心关联如此之深?
若是因道路问题,朕就算没有炼化羲州核心,想来也可成就此位,可对?”
师北辰微微颔首,思虑许久,方回道:“如此说也可!
也罢,到了帝君这个位置,有些事情告诉帝君也无妨。
此界的羲皇之位,据我师门记录,其实乃是一位叫风苍茫的外界先贤首先走出,而不是广为流传的大羲皇灵。
风苍茫经与寰宇天道屡次争锋而不败,从而得到承认,不再施加干预。后传至大羲皇灵手中,此位之重要性,逐渐为人所知。
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让一些不明真相之人,以为此业位乃其所创,这也是时间的魅力与恐怖所在。
然羲皇位极难成,就是大羲皇灵,也屡次受到华章天道的针对,直至传到风氏帝朝的最后一代帝王风胤手中时,也不过只传了五代,你是第六代。
且除风苍茫以外,羲皇的能力一再削弱,及至胤帝时期,他虽与你一样,初步身具羲皇之位,也拥有诸多神通,然道路的选择与治理,却不成章法。
加之有外敌入侵,内外交困下,羲皇业位大崩,继而引起帝朝崩溃。”
风伏纪眉宇紧皱:“听你之意,就算无外敌入侵,风氏帝朝也会因内部治理失败而崩溃?”师北辰微微颔首:“风氏帝朝的真正内事如何,外人不得而知。不过,他们崩溃的征兆从风胤的某些作法来看,也可见一斑!
毫无疑问,胤帝他是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君主,不然当初不会他一到来,我等也只是初次见面,寥寥数语,交谈甚欢后,便定下协议。
然他个人的人格魅力能影响到的人毕竟是少数。
他在国家的治理上,并没有如其祖父风乙那般广纳群才,不拘一格,为此延续了早已呈现出老迈之象的风氏帝朝的活力。
他在上位后不知为何,重启了古法,不断提拔跟风氏有关的人,且大封帝子、乃至诸侯国,最终尾大不掉,使整座帝朝失去了新鲜血液。
看似帝朝,若不顾情面来讲,不过是一个由无数从风氏分离出来的部落组成的联盟国度罢了,完全失去了早期风氏帝朝的大一统格局。而由此产生的利益纠葛,肉眼可见将极其复杂,有人被腐化,也是理所必然之事。
这也是风氏在最后一役中,颇有众叛亲离,除姜氏姬氏以外,几乎得不到援军的主要原因。
太多人想他们死了,只有他们死了,这些人才能在这座延续了万余年的帝朝的尸体上吸血,从而壮大自己。
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观察与总结,真正内情如何,或许只有曾经的红尘帝子,如今的飞云洞主风玉缙,或那些尚存着的被迁往天外的风氏遗老知道。
新一代的风氏中人,怕是不太可能知道往事的内情。”
风伏纪从没想过此次碧落瑶光之行,竟会得知关于风氏帝朝破灭的部分内情。
且内情如此简单粗暴,却也让他震惊过后,竟也有理所当然之感。之所以会如此,自然是华夏的历史轮回就在史书上,知之不难,能取长补短做出改变者万难。
利益资源如何分配,从原始时代起,便能从各种已知的考古现场及史书上窥见端倪。
看似越发文明了,衣冠楚楚,不过是弱肉强食的另外一种体现。
唯一的区别,谁能把这个过程较为平和的延缓下去,减缓矛盾,且最终解决,方能呈现出大同治世。
但这个过程,太难了。
老祖宗有云:人定胜天。
然风伏纪一直觉得,人要定的,首先是人,其次才能万众一志的胜天。
但“定”人,可比胜天难多了!
许是太久没有说如此多的话,师北辰心情颇为畅快,收起了茶具,转而呈上了酒水,继续道:
“综上所述,羲州核心看似与羲皇道路关联不深,却也可以说是极深,因包括帝君在内的六代羲皇,皆出自此地。
炼化掉它,既如传国玉玺一样,名正言顺,也可使帝君探索出诸多神通护持己身,一举两得。
对了,羲皇在最初时,并不叫羲皇,而是叫东皇,谓之东皇帝君!
是到了大羲皇灵手里,又因此业位者皆诞生于古羲州,后人才逐渐把此位称之为“羲皇”。”
此言,终是让风伏纪眼睛一张,身体微震,极是惊异:“东皇?道友师门传承竟如此久远?连三万年前东荒时期的事情也知晓?”
“咦,帝君看来也知道!”
风伏纪情绪的起伏,让师北辰颇是讶异,想了想,便叹道:“我之师门谓之“碧落星门”,传承于曾经的西荒,我之所以把部族取这个名字,便是怀念缅怀之意。
且因我三人分道扬镳之故,虽有传承,但传承一分为三,已然不全,故师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是名存实亡。”
风伏纪眉头紧锁,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许久方道:“既然道友师门传承于西荒,据朕所知,当时的环境极其险恶,极少有人敢横渡荒兽齐聚的大海,遑论知道东荒之事,道友师门为何对东皇之事如此清楚?”
闻言,师北辰脸上笑意不止,却在不经意间说出了一个让风伏纪极受震动的名字:
“来自东荒的东荒宗主弃神锋,与我三人的太师伯相交莫逆,此事便是我太师伯古神霄从他口中听来,亲手记载。
说起此事,也是一件小趣事。据我太师伯所说,他与弃神锋乃是不打不相识。
起初他认为弃神锋竟敢以浩大“东荒”为自己的宗门取名,过于狂傲,着实看不惯,遂与他争斗。
岂料两人打了三年,却是难分胜负,从字里行间,也依稀可以看出我太师伯该是稍逊一筹,为此不得不心服口服,反而与弃神锋成为了生死莫逆的好友……”
(感谢书友云海仙界之主的打赏!)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381/2271146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