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百岁妖道,血屠之迷
耶律洪基感到一阵阵绝望。
兵败如山倒,身边只剩一群恍若惊弓之鸟的残兵败将,身后是气势如虹的完颜决,哪还有什么翻盘机会?
在一处平平无奇的山坳,耶律洪基被完颜决追上,败兵一战击溃。
萧太后怒道:“哭什么!你是耶律阿保机的子孙,是契丹男儿,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怎能哭哭啼啼?”
耶律洪基闻言拔出弯刀:“诸位都是大辽忠臣良将,都是朕的好兄弟,随朕冲锋陷阵,契丹儿郎,只有战死,没有投降,血染沙场,死战不退!”
“血染沙场,死战不退!”
“血染沙场,死战不退!”
跟随到现在的士卒,都是忠心耿耿的精锐,是辽国最核心的力量。
随着耶律洪基主动冲锋,士卒鼓起最后的勇气,与完颜决以命搏命,怎奈师老兵疲,如何能打赢完颜决?
士气能提升战力,不能无限度提升战力,不能抹平绝对实力差距。
就在耶律洪基即将战败时,两队先锋大军同时赶到,领队的都是年轻英俊的小将,一个持刀,一个持枪。
狄青和杨宗保都是面如傅粉、年少有为的将军,赶路时暗暗较劲。
眼见耶律洪基即将溃败,两人同时带领士卒上前,杨宗保挥枪如风,枪锋绽放朵朵梨花,正是杨家枪,狄青挥刀横斩竖劈,井中八法炉火纯青。
以武道积累、功力渊深、战斗经验等方面而言,狄青不如寇仲,比起武道大成的寇仲有天堑鸿沟的差距。
但是,狄青在兵法韬略、行军打仗等方面的天赋,远非寇仲能比。
井中八法是从兵法领悟而来。
狄青参悟刀谱过程中,只修行有关兵法韬略、冲锋陷阵的部分,他不是一人敌的武者,他是万人敌的猛将,江湖事江湖了,将军只需带兵打仗。
大宋在这方面颇有优势。
每当外敌入侵、胡人南下,都有武林高手随军出征,要么冲锋陷阵,要么保护主帅,都是不怕死的硬汉。
狄青不需要练江湖武艺,以狄青的兵法天赋,练这些是浪费时间。
等到狄青学有所成,成为威名赫赫的面涅将军,行军打仗时,自然有无数高手主动来投,挡住敌方高手。
江湖武林,一方面腥风血雨,充满阴谋诡计,一方面有数不清的、不贪慕功名利禄的侠客,重义轻生死。
狄青和杨宗保麾下均有高手。
唐竹权、卫空空、左冷禅……
是不是混进去一个奇怪名字?
一点也不奇怪!
嵩山剑法端严宏伟,如长枪大戟,本就适合沙场,左冷禅心心念念让嵩山成为七大剑派,需要江湖声望。
有比战场更合适刷声望的吗?
武当杨昱乾,南少林洪熙官、方世玉等青年才俊,全都参与此战。
完颜决听过杨家将的名号,心说若是生擒杨宗保,必然声望大涨。
耶律涅鲁古的话非常有道理。
借兵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借,如果完颜决没有军功,威望不足,凭什么指挥契丹兵马?有几个小兵听他的?
完颜决挥拳轰向杨宗保,唐竹权等人主动迎上,高手对高手,各门各派的强招轰向完颜决,完颜决怒吼一声,功力爆发,拳风震荡,横扫千军。
“呔!完颜决!胖爷来也!”
天龙三叉戟刺向完颜决胸口,完颜决正想轰杀唐竹权,卫空空从唐竹权背后冲出,以唐竹权宽广、肥硕的身体作为掩护,卫空空已然完成蓄势。
“嗤!”
三尺青锋泛起浩然正气。
卫空空绰号“偷脑袋大侠”,平生只练过一门《砍脑袋剑法》,这门剑法是刽子手所创,招招砍向脑袋。
原本只是二流武技,无名无号,直到卫空空得到剑谱,以浩然正气加持这门剑法,惩奸除恶,剑斩邪魔,让这门寻常剑法焕发无与伦比的光辉。
卫空空手中宝剑并非神兵,而是寻常生铁剑,按理说,砍三五个人,剑锋就会卷刃,卫空空用了数年,斩杀上百邪魔外道,剑锋依旧锋利如新。
这是先秦剑客的练剑方式。
用自己的心血、剑意铸剑。
这把普普通通的青锋剑,用于砍柴都嫌钝,在卫空空手中却是比刽子手的斩首大刀更危险的神兵,以完颜决的浑厚根基,也不敢硬接斩首一剑。
完颜决下意识退了半步。
刚退半步,洪熙官的锁喉枪刺向完颜决咽喉,左冷禅抬手一记寒冰掌,方世玉蓄势冲撞,轰出一记重拳。
最让人感到危险的是杨昱乾。
杨昱乾在江湖历练一年有余,领悟太极无处不在的妙谛,除了太极拳,还能施展太极剑、太极棍等绝学。
完颜决连出两拳,都被杨昱乾轻描淡写的卸力,偶尔能借力打力。
完颜决体会到任道安的感觉。
这些中原武者不讲武德,以杨昱乾为核心,用游斗战术与之周旋。
杨宗保和狄青率领先锋军,把完颜决的三千兵马冲的七零八落,辽国士卒比大宋士卒勇悍,奈何这些人经历将近一月厮杀,身体疲惫不堪,带队冲锋的完颜决被拖住,没有主将,面对狄青和杨宗保,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唐竹权、卫空空、左冷禅、杨昱乾、方世玉、洪熙官,六人组成小六花阵与之游斗,局势越发焦灼。
完颜决头疼的看着六人,他先强行突破耶律洪基四层防线,随后轰杀数十辽国高手,又与任道安激战,不可避免有些疲惫,此刻面对的六位高手,都是武术宗师,根基浑厚,招数绝妙,更有搏命之心,敢与他一招换一招。
卫空空招招砍脖子,洪熙官招招刺咽喉,天龙三叉戟削铁如泥,杨昱乾以太极玄功卸力,方世玉虎鹤双形,就连左冷禅,都被激发久违的血气。
如果完颜决不顾一切出手,孤注一掷轰出强招,至少有六成胜算。
完颜决有这个胆色吗?
没有!
完颜决的性格就是如此。
该豪气的时候吝啬。
该斤斤计较的时候豪气。
该收买人心的时候凶悍暴虐。
该凌厉杀伐的时候妇人之仁。
该搏命的时候逡巡不前。
不该搏命的时候勇不可当。
完颜决的武器是拳头,但最适合他的兵刃,应该是雷损的不应魔刀,因为他总是在不应该做某件事的时候,做出错误选择,白白浪费大好局势。
在这种局势下,如果完颜决孤注一掷轰出强招,重拳轰杀耶律洪基,耶律涅鲁古绝对不敢轻易反悔,但随着局势陷入纠结,完颜决内心更纠结。
先前讥讽任道安太谨慎,导致耶律洪基的防线被攻破,如今这些话可以原封不动还给他,就在他纠结之时,三千精骑被狄青和杨宗保彻底击溃。
眼见局势被大宋先锋军稳住,完颜决虚晃一招,带着败兵们退走。
穷寇莫追。
杨宗保和狄青安营扎寨,把耶律洪基和萧太后保护起来,同时让卫空空回军营传信,让大军赶过来接应。
为何是卫空空传信?
因为卫空空有匹“猴子马”,是不亚于老酒的丑马,能日行千里。
……
军营。
李兆廷斜眼看向李南星。
“老头子,差点玩脱了吧!如果耶律洪基没跑,而是挥刀自刎,你这一局如何收场?难道要拥立萧太后?”
“你不会觉得,萧太后没有反败为胜的底牌吧?你以为只有耶律涅鲁古能结交高手,萧太后不能招揽吗?”
“萧太后为何不发动底牌?”
“对方要价太高、太狠、太毒,一旦放出疯狗,很可能万劫不复。”
“什么疯狗?”
“任道安的师父,贾世芳!”
“贾世芳?他不是死了吗?”
贾世芳是数十年前名传江湖、毁誉参半的妖道,原本在满清搅风搅雨,言出法随,甚至能以邪法“借命”,就连皇室成员,依旧能够推算命数。
占卜、推算之法,又或者是所谓的借命术,大多数针对普通人,根据相书的说法,皇帝是真龙天子,身上缠绕万民祈愿,推算皇帝会损伤运数。
就连袁天罡这种超级神棍,也是只敢推算幼年时期的武则天,给武则天续命之类的事,更是想都不敢想。
贾世芳推算的是什么?
先是算出科举前三甲,算出有人科举作弊,事后果然是一字不差。
仅止于此也就罢了,贾世芳给雍正时期的“常务副皇帝”老十三算命,老十三病危时,以邪法为他续命。
老十三吓得心惊胆颤,清醒过来第一件事是用蒙语与雍正交流,表示这个邪道太奇葩,皇兄务必杀掉他。
理由很简单。
今天能给王爷续命,明天就能给皇帝续命,皇帝的性命掌握在一个杂毛老道手中,皇帝岂不是处处受制?
雍正觉得很有道理,把这件事交给鬼心眼最多的李卫处置,李卫把贾世芳带到青楼,用美色乱其心智,趁机拔剑砍杀贾世芳,砍掉了他的脑袋。
砍掉脑袋,还能活命不成?
如果贾世芳还活着,这货怕是有一百多岁,就算锁住他的四肢,甚至把贾世芳做成人彘,也能凝聚魔种。
魔种离体,灌顶传功,用赤尊信给韩柏传功的方式,根据自己心意塑造一个新的贾世芳,有五成成功率。
听完李兆廷的话,李南星眼前闪过血雨腥风:“贾世芳何等人物,美人在他眼中不过是红粉骷髅,区区美色如何能迷惑他?当年为了对付贾世芳,李卫邀请密宗二十四位高僧出手,密宗法王级别的有五位,杀得血流成河。
就连康熙留下的两位绝顶高手,李德全和法印,也参与这场战斗。
此战把方圆十里变成废墟,无数百姓惨遭池鱼之祸,二十四位密宗高手全部被杀,贾世芳借血影遁逃跑。
李卫杀死的不是贾世芳,而是与贾世芳明争暗斗数年的妖道张德明,这货在九子夺嫡时,曾投靠八王爷。
血影遁会损耗自身半数精血,贾世芳身负重伤,逃到辽国,被萧太后用阵法俘虏,秘密囚禁,直到今日。
江湖排名,‘五邪’榜单一直没有把贾世芳除名,因为他还活着。
你以为山坳是胡乱选的?
贾世芳囚禁在十里外的小镇。
那座小镇名为……龙云镇!
具体情况,我知道的不是很多。
我只知道贾世芳所图甚大,希望借助王朝龙气,延长自己的寿命。
说是借命,实则是高利贷。
你现在的武功打不过贾世芳。
加上我这些儿媳妇仍旧打不过。
在你有消灭贾世芳的力量之前,不要去龙云镇,否则会死很多人。
江湖中有血屠百里,屠戮城池之类的传说,这不是传说,是真的!
有两人搞出过类似的事。
一个是‘魔僧’释杀善,被少林武当六扇门联合追杀,捕神定计,张真人亲自出手,把释杀善轰成齑粉。
一个是‘妖道’贾世芳,具体细节我不是很清楚,我只知道,当年满清与辽国激战,贾世芳暗中做手脚。
十五年前,辽国在宋辽边境屠戮了一个小镇,似乎与贾世芳有关。
皇城司没能查到更多线索。
为了不泄露信息,皇城司密探在传出情报后,装扮做平民百姓,死于这场血腥屠戮,事后派人去观察,发现小镇没有变化,所有人物一应俱全。
就连‘密探’也还活着。
姓名、年龄、容貌都一样。
但是,他们不记得自己是密探。
真是怪哉!”
李南星知道很多稀奇古怪的事。
让人怀疑他背后是不是有一条特殊情报通道,或者是天机阁首座。
“老爹,那个村子叫什么?”
“伏竹村!”
“什么破名字!”
“不要想太多,你只需要知道一件事就行了,辽国百姓大多信佛,但辽国供奉武者、国师,大多是道士,贾世芳在被关押囚禁的情况下,尚且能对辽国造成这般干扰,放出来会怎样?”
“老爹,你有没有办法?”
“没有!这是辽国的事,只要不损伤大宋百姓,我何必浪费脑力?”
李南星把李兆廷赶出军帐。
不能继续说。
再说,就该露馅了。
儿子太聪明不是好事。
很容易让做爹的有危机感。
李兆廷揉揉眉头,忽然看到军营外有道红色倩影,立刻追了过去。
“胜男,好久不见!”
“咱们前天刚刚见过!”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326/1111075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