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 章 卧槽!老魏果然不愧为千古第一谏臣,这战斗力杠杠的!
李世民面色不变,目光扫向林平安:“小子,你有何话说?”
林平安神色自若的跨步出列,朝李世民拱手说道。
“陛下,二位御史弹劾臣之条款,臣,不敢苟同!”
“臣与公主殿下之事,乃臣与殿下之间私事。夫妻争执,古来有之,只因发生在天家,便成了罪过?”
“臣搬离公主府,并非怠慢,实乃情非得已,欲暂时分开,使双方冷静思过,避免矛盾激化,此乃处理夫妻争端之一法!”
“何来‘恃宠而骄’、‘大不敬’之说?莫非天家夫妻便只能恩爱和睦,不能有丝毫口角?有了口角,便是臣子的罪过?此理,恕臣愚钝,不能理解!”
他巧妙地将皇室颜面问题,拉回到夫妻私事的层面进行辩解。
“其次!”他继续道:“公主殿下情绪激动,臣心亦痛!”
“然则,情绪宣泄乃人之常情,公主殿下亦是凡人,自有喜怒哀乐!”
“外界闻声而议论,乃好事者捕风捉影,传播流言。臣亦是此事的受害者,为何御史不去弹劾那些传播流言、损害公主清誉之人,反将罪责归于臣身?此莫非本末倒置?”
“最后!”林平安语气转为郑重:“臣之一切,皆陛下所赐!臣时刻感念陛下天恩,从未敢有丝毫居功自傲之心!”
“臣之所为,无论是于户部推行新政,还是于家中处理私事,皆秉承本心,力求问心无愧!”
“若因与公主殿下之私事争执,便被冠以居功自傲、忘却臣子本分之罪,臣,实难心服!”
这小子的嘴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能说!
殿内百官见他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都不由嘴角一抽。
权万纪怒声反驳:“强词夺理!天家无小事!尔之私事,既已波及皇室声誉,便不再是私事!尔身为臣子,便该谨言慎行,岂能如寻常百姓般任性妄为?”
柳范忙出声附和道:“正是!无论如何,致使公主悲伤至此,便是尔之过!”
(你们这两个老逼登!老子给你脸了是吧!)林平安看着两人不依不饶,脸色顿时冷了下来。
李世民:“……”
就在这时,房玄龄跨步出列,朝李世民拱手道:“陛下,老臣以为,此事确系长安伯与高阳公主之家事!”
“夫妻龃龉,实属平常,林平安暂离府邸以求冷静,方法或可商榷,然其心未必如御史所言那般不堪!”
“若因此等家事便严惩一位有功之臣,恐寒了天下为官者之心,亦恐让公主殿下处境更为难堪!”
“故,老臣以为,陛下稍加训诫即可,令其二人自行缓和为宜!”
长孙无忌见状,眼珠一转,出声附和道:“陛下,房相所言有理!年轻人气盛,有些口角难免!”
“陛下可私下召见,训诫一番,令其早日回府向公主赔罪便是,无需在朝堂之上大动干戈,反而将家事扩大!”
(赔罪?我赔个得儿,高阳向我赔罪还差不多!)
林平安瞥了长孙无忌一眼,撇了撇嘴。
这狗东西还想让高阳上门赔罪!李世民脸都黑了。
“微臣附议!”见两位大佬都表态了,百官纷纷出声附和。
“好了!”李世民出声打断了殿内百官的嘈杂议论声。
大殿瞬间一静。
李世民看向林平安:“尔与高阳之事,虽属家事,然既已引起朝野议论,便是有失检点!”
“朕罚你俸禄三月,以示惩戒,望你深刻反省,早日与高阳和好,勿再使朕与皇后忧心!”
(二凤,子不教,父之过,你女儿如此刁蛮,难道你这个做爹的就没责任吗?)
林平安心中骂骂咧咧,不情不愿的躬身谢恩。
“臣多谢陛下体谅!臣定当时刻反省!”
李世民:“……”
李世民又看向权万纪和柳范:“二位爱卿风闻奏事,是其职责,然,亦需明察虚实,勿要以偏概全,此事,便到此为止,莫要再提!”
“喏!”柳范和权万纪满脸不甘的躬身应喏,退回了队列。
魏征朝温彦博使了个眼色,温彦博会意,跨步出列,朝李世民拱手道。
“陛下,长安伯思维敏捷、辩才无碍、洞察力强,不畏强权,乃是御史的不二人选,老臣建议将其调入御史台任职,以免明珠蒙尘!”
嘶!
此言一出,百官都不禁齐齐变色。
若让林平安进入御史台,就凭他那张利嘴,那他们还有好日子过吗?
李世民更是脸都黑了,毫不犹豫的摇头拒绝道:“不可!林平安在户部做得很好,火耗归公、绩效考评等事刚有起色,不宜轻易调动!”
(二凤敢罚我3个月俸禄,我若是成了御史,老子喷不死他!)林平安撇了撇嘴。
这狗东西还真记仇啊!
李世民嘴角狠狠一抽。
众人见他拒绝,心头顿时一松,可就在这时,魏征跨步出列,朝李世民说道。
他声音洪亮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
“陛下!长安伯之才,岂止于理财算账?”
“其人之机辩,洞察世情,尤擅抓住要害,发诛心之论,使其立于言官之位,正可纠劾奸佞,肃清吏治,匡正君过!”
“此乃人尽其才,于国大有裨益!陛下岂可因区区户部琐事,而弃此谏诤奇才不用?”
李世民一听诛心之论,匡正君过,这八个字,就觉得头皮发麻。
想到林平安那张嘴,再加上魏征这块硬骨头,两人一左一右站在朝堂上对着自己开喷的场景……那画面太美,他不敢想。
“玄成啊!”李世民试图用比较缓和的语气说服他。
“林平安确有辩才,然其言辞过于锐利,有时失之刻薄,御史风闻奏事,需持正公允,而非逞口舌之快,朕看他还是更适合在户部做实事!”
魏征又岂是那么容易打发的?
他神色一肃,立刻反驳道:“陛下此言差矣!言辞锐利,方能刺破虚伪!洞察诛心,方能看穿奸邪!”
“如今朝中,尸位素餐、阿谀奉承者岂在少数?正需要长安伯这等利剑,去其腐肉,壮其筋骨!陛下莫非是嫌忠言逆耳,故而不愿将此等利剑置于身边?”
这话就有点戳心窝子了,暗示李世民怕听批评,喜听马屁。
李世民脸色骤沉:“魏征!朕何时嫌忠言逆耳?朕若怕听谏言,你还能日日在此与朕争执吗?”
魏征毫不退缩,反而昂首道:“陛下既纳臣谏,为何拒纳长安伯?”
“莫非是因臣之谏言尚可忍受,而长安伯之诛心言论,恐让陛下更难堪乎?”
“陛下曾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如今有明镜在此,陛下为何反而畏其光亮刺眼?!”
这逻辑一环扣一环,直接把李世民推到了怕难堪,畏光亮的位置上。
(卧槽!老魏果然不愧为千古第一谏臣,这战斗力杠杠的!)林平安看着被魏征怼的一脸猪肝色的李世民,不禁大受震撼。
千古第一谏臣!好啊!这田舍翁竟然都千古留名了!李世民脸色更难看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288/2274861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