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 章夫大国者,当有雄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是吐蕃!是那禄东赞!”李道宗声音发颤,几乎是吼着说道。
“那厮在朝堂上,当着陛下和文武百官的面,指名道姓要小女去吐蕃和亲,那些腐儒和文臣都纷纷附议!”
“陛下…陛下似乎被他们说动了,说要两日后再议!这分明就是要答应了啊!”
他越说越急,虎目之中隐有泪光闪现:“谁不知道那吐蕃乃是苦寒之地,蛮荒不堪!雪雁她自小体弱,怎受得了那等折磨?”
“此一去,无异于羊入虎口,此生再无归期!老夫可就这么一个女儿啊!”
“长安伯,你素有急智,求你想想办法,救救小女!”
“只要你能保住雪雁,不让其远嫁吐蕃,我江夏王府上下,必感念你的大恩大德,日后但有所需,老夫万死不辞!”
说着,这位沙场骁将、大唐郡王,竟对着林平安这个后辈深深一揖,姿态放得极低,全然不顾一旁还有小兕子和柳如烟在场。
林平安连忙扶住他,心中已是波涛汹涌,果然,历史的原有轨迹不会因他而改变,该来的还是会来!
“王爷不必如此!就算王爷不说,我也不会让禄东赞得逞!”
李道宗闻言,顿时转忧为喜,急声问道:“长安伯可是想到法子了?”
林平安点头,接着附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好!我这就去安排!”李道宗闻言点头,转身快步离去。
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一向是大唐武将的风格。
林平安对此早就习惯了。
“兕子,时候不早了,走,我送你回宫!”林平安朝李明达微笑说道。
“嗯!”李明达乖巧点头。
她虽然极为不舍,但也知道林平安有要事在身。
…………
暮色渐浓,林府后院书房。
林平安将刚刚写好还散发着墨香的小册子递给了柳如烟。
“如烟,明日一早,找个口齿伶俐、最懂煽情的说书先生,让他就在我们醉月楼的大堂说这个故事!”
“告诉先生,不必添油加醋,只需照本宣科,将故事里的悲凉与无奈原原本本道出即可,尤其最后那几句,务必字字清晰,送入每个食客耳中!若讲的好,酬劳四倍结算!”
柳如烟接过册子,指尖拂过“王昭君”三字,又看到末尾那几句惊世之言,心中已然明了。
“郎君放心,妾身知道轻重,此事关乎郡主终身,更关乎我大唐颜面,妾身定会办得妥当!”
她顿了顿,轻声问道:“是否需要妾身安排些人适时引导…”
林平安微微一笑,摆手打断:“不必!真情实感,最能动人!”
“虚假的引导,反而落了下乘!你只需确保这故事能完整传出去,剩下的事自有公论!”
他深知,来自现代的那些凝聚了民族气节的话语,在这个时代拥有何等震撼人心的力量。
柳如烟郑重点头,将册子小心翼翼收入袖中:“妾身这就去办!”
…………
翌日,午时刚过,长安城,东市,醉月楼。
正值饭点,酒楼内人声鼎沸,香气四溢。新式的炒菜和美酒“醉仙酿”吸引来了大量食客。
其中不乏文人墨客、殷实商贾,亦有看似普通却眼神锐利的精壮汉子——他们便是江夏王府的护卫,早已得了吩咐,今日特意来此“用膳”。
大堂中央,摆上了一张方案,后面坐着一位精神矍铄、须发花白的说书先生。
众人正推杯换盏间,忽见那老先生拿起醒木,“啪”地一声脆响,压下了满堂喧哗。
一众食客好奇的目光齐齐投了过来。
老先生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和沧桑感。
“今日小老儿受东家所托,不讲那神怪志异,也不说那才子佳人!”
“只为诸位客官,说一段尘封旧事,讲一位远嫁塞外的苦命红颜——”
他语调沉缓,开始了讲述。
从汉宫春色,讲到画工贪贿,从君王误选,讲到孤女离乡。
他没有刻意渲染悲情,只是平铺直叙,将王昭君被迫离开故土,踏入茫茫草原的彷徨与无助细细道来。
“那匈奴单于,年老体衰,昭君公主青春正盛,语言不通,习俗不同,终日面对黄沙孤月,唯有以泪洗面!”
老先生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一楼大堂渐渐安静下来,原本的谈笑声消失了,不少人放下了酒杯,眉头微蹙。
当说到呼韩邪单于去世,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习俗,王昭君被迫再嫁给自己名义上的“儿子”时,堂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吸气声!
“这…这成何体统!”
“岂有此理!简直有悖人伦!”
…………
在场的一众文人士子已是面露怒色,愤慨不已。
老先生适时地停顿,让这种愤怒和不适在人群中发酵。
继而,他用更加沉痛的语气道出王昭君曾上书朝廷,苦苦哀求归乡,却只得到汉成帝冷冰冰“从胡俗”三字回复的绝望。
“…最终,这位绝代佳人,终是思乡成疾,郁郁而终,香消玉殒于那苦寒异域,至死…未能再看一眼长安的柳色,再听一曲故国的乡音!”
故事讲完,大堂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许多感性的女食客早已掏出绢帕拭泪,即便是八尺昂藏男儿,此刻也觉胸中堵闷,鼻尖发酸。
王昭君的悲剧,跨越了数百年时光,在此刻狠狠地击中了他们的心灵。
就在这片悲愤的沉寂中,老先生再次开口,声音陡然拔高,变得铿锵有力,如同金石掷地。
“故而,有血性者言:夫大国者,当有雄魄!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此方为华夏脊梁,煌煌气节!”
每念一句,他的声音便高昂一分,食客们的眼睛便瞪大一分,血液便沸腾一分!
最后,他几乎是吼出了那震古烁今的两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啪!”醒木再次重重拍在案上,声如惊雷!
整个醉月楼仿佛被这声惊雷劈中,短暂的极致安静后,轰地一下炸开了锅!
“好!说得好!”
“不称臣!不和亲!这才是我大唐气概!”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壮哉!当浮一大白!”
“凭什么让我大唐的女子去那苦寒之地受罪?!”
“吐蕃狼子野心,岂是一个郡主能喂饱的?!”
…………
群情激昂,怒吼声、赞同声、拍案叫绝声几乎要掀翻醉月楼的穹顶。
那些江夏王府的护卫们更是恰到好处地“情绪失控”,红着眼眶,高声痛陈和亲之弊,将现场气氛推向顶点。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288/2250803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