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来之不易的幸福
“廷文,” 方允发完朋友圈,收起手机,跑到他身边,自然地挽住他的胳膊。
仰着小脸问:
“腊梅林在哪儿?现在去找找看?我刚才好像闻到香味儿了。”
“嗯,就在前面栈道尽头。”
赵廷文点点头,任由她挽着,两人并肩沿着清扫过积雪的栈道,向更幽静的梅林深处走去。
警卫员们依旧保持着精确的距离和警戒,无声地守护着这份冬日山林间的宁静。
他们的存在如同空气,必要而无形。
与此同时,赵家四合院老宅。
暖阳透过玻璃窗,慵懒地洒在古朴雅致的厅堂。
沈明薇正坐在紫檀木的中式沙发上看书,一旁的赵瑾禾捧着手机,刷得津津有味。
“妈!妈!快看!”赵瑾禾突然激动地坐直,几乎将手机怼到沈明薇眼前,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小叔!是小叔的朋友圈!天啊,我眼睛没花吧?!”
沈明薇放下书,带着疑惑接过手机。
屏幕上,赫然是方允刚发的那条朋友圈。
照片里,赵廷文那张素来如冰封深潭的脸上,竟挂着一抹……堪称柔和的浅淡笑意?
旁边那个憨态可掬、略显歪扭的雪人,更是充满了童稚趣味,与他惯常的肃穆深沉形成了石破天惊的反差。
“这……”沈明薇也怔住了,仔细辨认,“是小允发的?你小叔他……竟会与雪人合影?”
这画面,几乎颠覆了她对这个深沉小叔子十余载的认知。
“对啊!是小婶婶发的!我天!”赵瑾禾一脸发现新大陆的表情,凑近母亲,压低了声音,带着促狭的笑意。
“妈,您说小叔这算不算……千年铁树开花了?居然会配合拍这种照片!简直比新闻联播换片头还稀奇!”
沈明薇凝视着照片中赵廷文那抹虽淡却真实的笑意,以及他身旁那个烙印着方允鲜明个人印记的雪人。
思绪却倏然被拉回数月前,同样是在这间暖意融融的客厅里,那场看似寻常、实则暗流涌动的家庭闲谈。
那天,老爷子赵振邦精神矍铄,正与赵廷文叙着几位旧部故交的近况。
话题不知怎的,便转到了几个适龄世交子弟的婚事。
老爷子呷了口茶,带着长辈的关切,状似无意地提了一句:
“老李家的那个小子,在总装倒也干练,就是性子……还需磨砺。”
老爷子目光扫过端坐如松的赵廷文,慢悠悠道:
“廷文啊,你也该上上心了。成家立业,家是根基。”
赵廷文神色未动,依旧是那副山岳般的沉稳,微微颔首,声线平稳无波:
“父亲说的是。” 他并未接关于李家小子的话茬。
厅内一时只闻老爷子手中核桃缓慢摩挲的沙沙轻响。
沈明薇坐在稍远处的沙发上,正娴熟地削着一个苹果,果皮连成长长的一条。
她偶尔抬眼,目光温和地掠过这对父子。
短暂的静默后,赵廷文端起手边的青瓷盖碗,杯盖轻轻拂过水面,动作从容不迫。
他垂眸,看着杯中碧叶沉浮,仿佛只是在专注品茗。
片刻,他缓缓开口,语气如同在分析一份政策报告般客观、冷静:
“方老将军,身体依旧硬朗,前些日子还见他在院里打太极。”
他略作停顿,语气依旧平淡无波:
“方家门风清正,家风严谨,是几代人的根基。”
提到方允时,他的语调没有丝毫起伏,如同提及任何一个世交晚辈:
“方家那位小孙女,听闻即将擢升律所权益合伙人,行事果决,颇有章法。”
他轻放下盖碗,杯底与红木几案接触,发出轻微的“嗒”声。
目光平静地转向赵老爷子,继续用那种陈述事实、不带丝毫个人情感倾向的语调说道:
“如此家世底蕴,教养出的孩子,心性定是沉稳可靠的。若论‘合宜’二字……”
他微微一顿,仿佛在斟酌最精确的措辞,才清晰吐字:“方家小孙女,倒是一位难得的、方方面面都极为‘契合’的人选。”
话音落定,客厅里那核桃摩挲的沙沙声,极其细微地滞涩了一瞬。
赵老爷子原本半阖的眼帘,缓缓掀开些许,目光如古井无波,却带着洞悉一切的锐利,看似随意地扫过自己这个心思深似海的小儿子。
老爷子没言语,只是那眼神深处,掠过一丝精光,如同老猎人嗅到了蛛丝马迹。
他端起自己的茶碗,呷了一口,喉间发出一声模糊的“嗯……”。
另一边,沈明薇手中削苹果的银刀,微不可察地一顿。
她抬起头,目光先是落在赵廷文平静无波的侧脸上,随即下意识地投向老爷子。
作为在这个森严门庭浸润多年的长媳,她多少是了解这个小叔子的。
他素来惜字如金,更极少在家庭闲聊中,如此条分缕析、逻辑缜密地点评一个“世交晚辈”的“门风”、“底蕴”、“行事章法”、“心性可靠”以及“契合度”。
这……绝不仅仅是随口一提的闲谈!
沈明薇心底瞬间雪亮。
她精准地捕捉到了那份过分“周全”与“客观”的分析背后,潜藏着一份不同寻常的、近乎刻意的指向性。
尤其是那句“难得的、方方面面都极为‘契合’的人选”。
这简直像是在为某个重大决定做背书!
她不动声色地继续削苹果,但削皮的动作明显比刚才慢了些,眼神也多了几分深意。
她与老爷子交换了一个极其短暂、却心照不宣的眼神。
那眼神里,有惊讶,有探究,更有一丝“原来如此”的了然。
老爷子放下茶碗,手指在太师椅扶手上轻轻敲了两下,脸上慢慢漾开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看着赵廷文,终于开口,声音洪亮了几分:
“老方家的允丫头?嗯!那丫头是块璞玉!灵透得很!”
没有直接点破赵廷文的心思,但这份对“允丫头”的明确肯定,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态度。
沈明薇也适时地微笑接话,语气带着长辈的慈和与恰到好处的肯定:
“是啊,小允那孩子,从小就是美人胚子,聪慧剔透,方老教导有方。”
赵廷文听着父亲和大嫂的话,面上依旧波澜不惊,只是微微颔首,仿佛只是在认同他们对世交晚辈的公允评价。
再次端起茶杯,垂眸轻呷,浓密长睫完美地遮掩了眸底深处那一闪而逝的微光。
思及此,沈明薇看着女儿手机屏幕上那张堪称“惊世骇俗”的合影,脸上的讶异早已褪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阅尽千帆后的通透与深沉的理解。
她将手机递还给女儿,声音温和而笃定:
“傻丫头,这哪儿是什么开窍。”
她望着女儿写满好奇与兴奋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地揭开了那层厚重帷幕:
“这怕是……来之不易。”
这四个字,道尽了那惊鸿一瞥后的漫长蛰伏,步步为营的缜密筹谋。
道尽了那份将“合宜”与“契合”的冰冷标准,最终淬炼成掌心滚烫珍宝的艰辛与深沉情愫。
照片中那抹罕见的笑意,便是这“来之不易”最无声却最震撼的注脚。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157/2282757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