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上山


吃过粗粮粥,宋溪跟着宋虎出门。

出门前宋溪朝织布房喊道:“娘,我们走了。”

宋虎见状接着一句,“娘,我带小宝走了。”

李翠翠忙着织布,“哎”了一声,人没出来。

兄弟俩走在路上没遇到什么人,这个点宋家村的人要么都下地去了,要么在家里织布。

宋虎步子跨的大,宋溪小短腿根本跟不上。

他道:“二哥,你慢点走。”

宋虎回头一看他都落了他两个身位,想都没想直接抱起宋溪。

宋溪不愿意想下去,宋虎大大咧咧道:“小宝,你太慢了,还是二哥抱着快。”

宋溪道:“二哥,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快放我下去。”

“你才三岁,肯定是小孩子啊。”宋虎挠了挠头。

哎。

宋溪在心里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宋家村靠近陕南地区,这边气候比较温润些。

宋家村的后山地处秦岭,一眼望过去山高谷深,波浪起伏。

后山高耸,山脉连绵,山势陡峭,峡谷幽深。

大部分宋家村的人都不敢往深处走,哪怕是村里的猎户也只敢到半山腰活动。

到了山下,宋虎才把他放下来。

正值四月中,气候回温,山脚下植被繁茂。蒲公英随处可见,随着微风摇曳。

宋溪从前喜欢摘几朵凑在一起然后一吹,瞧着蒲公英随风飘远,算是童年的乐趣。

后面年岁渐长,也再没有玩过。

蒲公英也是一味草药,宋溪按照记忆里便蹲下身,用手轻轻刨开根部泥土。

宋家没有专门采药的工具,只能徒手。

蒲公英连须带叶挖起,轻轻抖掉上面的土,宋溪扔进背着的篓里。

“二哥,你跟着我学。”

宋虎看着他漫山遍野的白草,这居然是药草?

以前和二狗来后山玩时不知道脚踏了多少,他心里忽然升起恍惚和负罪感。

宋虎认真的看着宋溪的动作,眼睛过了一遍,脑子还是迷迷糊糊的。

宋虎又学了好几遍才搞清楚怎么做,他头一回采药,手法比较生疏。

宋溪摘了小半筐就停了下来,他不清楚这边的药草价格,不过估计蒲公英也不会贵到哪里去。

太常见了,山里几乎一抓一大把,都用不着怎么找。

宋溪又看见了艾草,学着刚才的模样就摘了小半筐。

正准备起身,突然发现旁边的石头有缝。

他又蹲下来仔细观察,有些惊喜道:“居然是它。”

宋溪又想起来身边没有工具,怕是不好搞出来。

细辛长在石缝里的,一般得用镰刀小心撬松石头,弄断根茎就没那么值钱。

宋溪站起来,环顾四周,附近有不少村里人踩出来的小道。

错综复杂,杂乱无章。

原本后山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就变成了路。

宋溪想要往上面走一些,看看能不能有其他发现。

宋虎看着他道:“小宝,娘说了我们不能上去,这山脚下不是有很多这个草吗?咱们摘这个就成。”

“二哥,我想到那块石头那边看看,我记得昨天见到的那个人就在翻石头。石头里面肯定有药草,我不上山,就到石头那边就行。”宋溪道。

宋虎一看也不远,就几步的路,他点头。

宋溪狡黠一笑。

到了石头这里,宋溪装模作样翻开石头看了几遍,遗憾道:“二哥,这里没有草药。”

他忽然眼前一亮,看向上面一些露出紫色的地方。

“二哥,那边有草药。”

宋虎顺着看过去,只看到一片落叶草地。

那边是北坡林,有着一片阔叶林。

宋溪赶过去,没想到能在这里看到鱼腥草。

鱼腥草喜温暖湿润、阴凉的环境,通常生长在山林中的湿润低洼处、背阴坡面等。

这落叶从避免强光,摸着土地也是湿润,难怪会有鱼腥草。

宋虎跟着过来,看到宋溪挖出来的东西有些惊讶。

“这不是侧耳根吗?我在溪边也看见过。”

宋溪没想到宋虎也认识,问道:“二哥,咱们这边的人吃它吗?”

“吃它干什么?臭臭的,也就猪喜欢拱。”宋溪有些嫌弃道。

宋溪道:“这也是一味草药,可以卖银子。”

宋虎顿时变脸,丝毫没有刚才嫌弃的模样。

两人挖了不少,宋溪的背篓已经填了一大半。

他若有所思的看向另外一处山坡,柴胡喜阳。

“二哥,别装满了,还有其他草药要采。”

宋虎听到这话停下手,跟着已经迈步的宋溪走向另一处。

此时的他完全将昨天和在山脚下保证不上山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乐呵呵的跟着宋溪跑。

向阳的山坡上宋溪果然发现了一丛柴胡,他蹲下身子用手开始刨土。

忙活了好一阵子,小心地将柴胡连根挖出,轻轻抖落根部的泥土,仔细去除杂质后放入背篓。

宋虎不用提醒,每次都是认真的观察宋溪怎么做的,心里有个大概才动手。

他忍不住感慨道:“小宝,你咋突然懂这么多勒。”

宋溪心里突突,脸上不动声色。

“都是看那个采药人学会的,二哥你知道我从小记忆力就好。”

“那是,你六个月就会说话了,我们村就没有比你更聪明的。”宋虎煞有介事道。

不怪娘喜欢小宝,他也喜欢,要不然可不会记着给他鸟蛋。石头他都没给。

从前小弟生下来那些人都说早产儿指定没多少好活,可现在小宝都三岁了。

宋溪背篓已经装满,他去看宋虎的背篓也已经差不多装满。

原本还想着到山谷的阴湿处看看,说不定还有些收获。

等下已经没地方装,想了想还是决定回去。

明日再来也不迟,总归附近也没什么人采药。

“二哥,我们回去了。”

“啊,这么快。”宋虎还在挖,赶紧收了手。

两人满载而归。

李翠翠还在家里织布,宋溪带着宋虎开始处理药草。

刚采回的药草摊在院里的屋檐下,去除泥土、杂质和枯萎部分。

宋溪根据药草特性分开处理:叶片类(如艾叶、蒲公英)摊薄晾晒,避免堆积发热;根茎类(如柴胡)则洗净泥土后切段,放在通风向阳处晾干,防止霉变。

折腾完两人都是满头大汗。

宋溪还小,精力和力气都有限,主力还是靠宋虎。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144/2283010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