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胎穿农家老来子,靠科举改换门庭 > 第25章 租房子

第25章 租房子


按照往年的习惯,宋荷会在这日去两位大伯那拜年。听了李翠翠的话,她自然没再去。

整个下午都陪着李翠翠说话,两人多是聊村里发生的稀罕事。

宋荷就爱听这些。

晚间,薛明杰拿出来带过来的一壶好酒,这酒在这边不常见。

薛明杰还是走镖的时候尝过觉得不错特意带了两壶回来,手里这壶专门留着带过来宋家。

宋大山闻见味道心情不免有些激动,他虽不馋酒可这酒可是好东西,平常想喝都喝不到。何况还是女婿特意带过来的。

县里一小壶最便宜的酒都能割一两斤肉来吃,谁舍得。

宋大山记忆里,也就成亲那日喝过一次。

这一想来,他更加难掩心中激动之色,心想待会一定要好好喝几杯。

薛明杰给宋大山和宋柱都倒上了一大碗,一壶酒倒去大半。

宋大山小心的捧起酒碗,抿了一口酒,烧喉滋味,脸上泛起一阵酡红。

他们几个男子在院子里摆了个小桌,妇女孩童照例坐在里屋。

宋虎坐在里屋目光斜视,频频看向外面围坐的几个汉子,筷子几次夹空。

一看就知心思已经飘远,估计早到了外面那桌。

宋溪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酒味,有股米香味,比啤酒好闻。

宋溪只喝过几次啤酒,味道有些犯苦。

宋虎又一次看向院里那处,忍不住嘀咕道:“怎么都不叫我,我还没喝过酒呢。”

次日一早,宋荷一家赶着牛车,来的时候装满了牛车的年货全都放了下来。

回去的时候则轻松了很多,只带了一些李翠翠准备的东西。

家里给了宋荷两只老母鸡,李翠翠到底是心疼女儿,刚搬出来肯定什么都缺。

带两只能下蛋的老母鸡过去,好歹每天还有点进项。

宋荷感动的不得了,没想到娘会给她两只老母鸡。

她可是知道她娘把家里这几只老母鸡看得有多严,往年回来的时候家里可是连都快不能下蛋的母鸡都舍不得杀。

李翠翠的原话是:它就是三日才生一个蛋,那也是宝,都甭想吃。

今年不仅杀了鸡,做了一桌子好菜,临走时还让她带了两只下蛋的母鸡。

“娘。”宋荷坐上牛车,怀里抱着薛岳,依依不舍得唤道。

薛明杰赶着牛车,憨厚的脸上露出爽朗的笑容。

“岳父岳母,小婿走了。”

李翠翠目送着女儿一家离去,虽什么也没说,却也能看出不舍。

宋虎道:“娘,你真大方。”

他到现在还是不敢相信他娘居然送给了姐姐两只正值壮年会下蛋的母鸡。

要知道往年他去鸡窝里转一圈,稍微逗两下母鸡都要挨骂,要是那天没下蛋还会怪他吓到了母鸡。

“你懂什么!”李翠翠瞪了一眼宋虎。

要不是家里日子好过了些,她可舍不得让女儿带两只老母鸡走。

哎,如今女儿一家刚出来住,定是不容易的。

又是远嫁,娘家想帮都帮不上。

想着,李翠翠送出两只老母鸡心疼的心情缓解了很多。

到了初七这天,宋溪和宋大山带着年礼去往县里。

这份礼准备的异常丰厚,李翠翠整理时脸上不见丝毫心疼。

两人来到济世堂,卖过草药以后将年礼拿了出来。

宋溪道:“江叔,祝您福如东海,事事顺遂。”

江师傅笑道:“小宝,有心了。”

从去年开始逢年过节宋溪都会让李翠翠准备一份礼送于江师傅,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升温。

到如今,宋溪也是唤对方一声江叔。

拜访完江师傅,宋溪和宋大山买了一些来时李翠翠嘱咐过的柴米油盐。

来回都没有牛车坐,宋溪回来感觉腿酸的厉害。不过他什么都没说,回到房间独自揉着酸胀的腿肉。

宋大山提过背他,不过宋溪瞧着他有些佝偻的背影摇头拒绝。

正月十一,宋大山带着李翠翠给的半两银子带着宋溪来到人牙处。

只有县城有私塾,为着宋溪读书的事情,他们打算在县城租一个小房子由李翠翠过来照顾宋溪。

牙人惯会看人下菜碟,见他们并不富裕,想来不会租太好的房子。

听着宋大山的要求,他心里暗叹,果然如此。

脸上露出标志的笑容,牙人道:“客官,符合你要求的我这里有五六处,眼下带你去瞧瞧可好?”

“好,多谢小哥。”宋大山道。

看过房子,宋大山最后听从宋溪的意见选了租金一百五十文带院子的四间房。

虽说是四间房,其中包括一间柴房和茅厕合并,一间厨房,能够住人的只有两间房。

院子不大,租房距离私塾约莫一炷香的时间。

陕南地区常住人口不多,平阳县空了许多房子,租金向来不贵。

看好房子以后,两人回到宋家村。隔天李翠翠带着陈小珍一起来打扫租房,收拾好以后两人坐牛车回村。

房子空置两天,透透气,李翠翠带着宋虎从家里带了好些东西规整。

铺好床,当天就让宋溪和宋大山住下。

隔天刚好正月十五,宋大山带着宋溪从租房出发去往县里提前看好的私塾。

来之前他们已经准备打听好要的东西。

私塾距离药堂只隔了一条街,是一个一进的小院,前面有三间房子组成。

两处为展开的房子,另一处瞧着像书房。

后面则是李夫子的私人区域。

看门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伯,据说是夫子的远房亲戚,无子年纪又大了才来帮工。

“私塾分为甲乙班,乙班为启蒙,甲班则是由夫子决定是否可再进一步。”

“通常都是由在乙班的前三甲升入,这为考察学识。”老伯带了些读书人的气质,许是在私塾耳濡目染,说话间也带着读书人特有的词条语调。

宋大山认真的听着,心里紧张。

此时的夫子正在乙班,外面还站着好些个人,都是来带家中小辈入学。

瞧着穿着都还不错,应当都是县城里条件好的。

宋大山忍不住看向旁边的小儿子,好在他们村妇女都擅长纺织,穿着虽是粗布但也没有补丁。

老伯带着他们一起到跟前,与他们说了详细的流程后,重新返回前院门口。

“小宝,别紧张。”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144/2283008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