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胎穿农家老来子,靠科举改换门庭 > 第48章 孙永康

第48章 孙永康


“小宝,茶楼里讲的好像是包公案,我听到了那说书人大喊沉冤昭雪。”宋虎道,他摸头,“上回好似也是说的这个。”

“咋没啥新意。”宋虎吐槽道。

他虽没进过茶楼听书,可却从旁人那听到好几回,这茶楼那人也常来。

这茶楼半月一旬的不换书,他可就不能听新的,可不着急。

宋溪点头。

自古以来,百姓多爱看这一类说书。尤其是行侠仗义的侠士风范,大受欢迎。

茶楼过后,没走几步便到了杂货铺,宋虎告别去里头送货。

两人分道扬镳。

宋溪继续朝前走,到了书店才停下来。

店里的小二看见他,忙笑着道:“宋学子,可是来交书?”

宋溪笑道:“是啊。”

他从几个月前便开始接抄书的活,因着字迹工整,不易出错。

宋溪每抄一本书的五百文到七百文之间。

他多是接《论语》,还有一些不常售出的《大齐律》《大齐令》。

前者是为了赚钱,后者则有私心。

了解此处法律,宋溪觉得还是很有必要。

懂法可帮助规避风险、合法维护利益,避免因不懂律例而遭受冤屈或损失。

而且说不定这于科举与仕途上有助力。

交完上次接的任务书《论语》,拿到酬金,宋溪转身向外城门处走。

靠近城门处的一处茶饮小摊,着青色道袍大约十二三岁的少年正独自坐着。

少年抿一口茶,不时朝一处望。

“宋弟。”孙永康轻声喊道。

宋溪瞧见了他,速度略快走过去,笑道:“孙兄。”

孙永康已然站起来,二人说笑着朝城门外走。

两人昨日散学时相约好一同去往城外最近的寺庙,青山寺。

寺庙环境清幽,远离市井喧嚣。

主持是位有名的大师,听闻与府城的汉南书院的多名教授关系甚匪。

当然,他们要去此,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书院提供藏书,可供学子们免费借阅。

不能带走,只能在寺庙内读书。

二人从前也相约来过几次,对青山寺的感观很好,遂而一有空便会来。

孙永康此人是在宋溪升入甲班之后认识的。

宋溪自三年前再经历两次月考又得甲上后便破例提早升至甲班。

他是甲班里年纪最小的,又因特殊,并不得多少人待见。

后是因宋溪在甲班中月考,也能屡次得甲上,同窗之间的关系才热络起来。

而孙永康则是宋溪的邻桌,在宋溪出入甲班时便态度热情,为人真切。

孙永康家中经商,宋溪与他关系熟了一些确定他的人品不错。

二人有了一些生意上的往来。

孙永康家中经商规模并不大,因此双方算是互惠互利。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几年前与李夫子的谈话。

卖草药的钱并不足以支撑他读书,宋溪早有预料,只不过读书比他想象的还要耗费更多银两。

宋溪最开始怕经商于科举一道有碍,只是家中实在没钱读书,他打听好了才做了药草生意。

大齐王朝并不限制商户之子的科举,只是这风气还未有多久,其余“正统”读书人都很排斥商户出身的读书人。

认为他们浑身沾满铜臭,丝毫没有读书人的风骨气。

读书人向来以两袖清风为自识,瞧不起这些浑身奢靡,穿金戴银的商户。

平阳县地处偏僻,能读得起书的人很少,因而私塾里的同窗才大部分都是商户出身。

若是到繁华地区,那些稍有名气的私塾,都不会收商户出身的学子。

宋溪也不知他做的这些算不算商户,后来了解多了,明白了他如今做的只是小买卖。

算不上商户,顶多是个小贩。

至于他人排斥,比起温饱算不得什么。

宋溪自来此记忆力好了以后时常会想起以前刷过的短视频内容,他思虑良久,考虑许多。

在接触了孙永康之后选择了制皂。

简易肥皂并不难。

材料只需要动物油脂和桔梗烧制出来的草木灰。

步骤也并不麻烦,草木灰与水混合静置,取上层澄清液体。

这一步为制备碱水。

而后是融化油脂,混合反应,成型固化。宋溪肥皂里加了一些干花植物,这种带着花瓣的肥皂,比起寻常的肥皂要更加受欢迎。

他与孙家铺子达成合作,三七分。由宋家提供肥皂,孙家售卖。

每块肥皂卖五文,和市面上的价格一样,走的是薄利多销。

宋溪只有最开始教家里人制作肥皂时累了一段时间,后来家里人都掌握以后,便没再怎么操心。

一天售卖二十块肥皂的利润在六十~七十文之间,三七分之后,宋家可得四十二到四十九之间。

利润不高,但也胜在此。

青山寺位于一处高山半腰的山林中,去往寺庙的路上用碎石铺了一条路。

上山,山路蜿蜒曲折,石阶爬满青苔。

除宋溪二人以外,还有不少百姓同往之。其中有妇孺,同他们一班的学子,还有上了年纪互相搀扶的老人家。

青山寺声名远扬,香火不断,来往香客络绎不绝。

宋溪与孙永康目的明确,到了藏经阁,二人借阅上回未看完的书籍。

日暮时分,两人意犹未尽。

孙永康相约明日再来,宋溪因有事要忙婉拒。

翌日一早,宋溪起来。

这段时日他常抄书,攒了一些银钱。

宋溪与李翠翠道了一声,便朝外走去。

他起得很早,有足够的时辰挑选。

宋溪来到集市上,日头尚早,街口已经摆满小摊。

宋溪走到一处珠翠滩前,商贩是一名中年男子,见他走过来立马堆着笑。

“小公子,你瞧瞧我这头花,都是新鲜货。这些可是府城过来的,别的摊上可没有!”商贩说着,拿起一株形似红梅的绒花。

花瓣层次分明,三朵娇缠在一起,边上还有一片绿叶点缀。

宋溪不懂这些,但他觉得挺好看的,大丫二丫她们应该会喜欢。

“这株多少文?”

商贩见他意动,未因他年纪小就狮子大开口,实诚道:“这绒花用的蚕丝,虽说是下脚料,可也是下脚料里顶好的。你瞧瞧,这色泽就同那些个便宜货不一般!”

“若是旁的绒花,最多也就十文,但这个花多,”商贩说着比出个数。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144/2283006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