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考题
而后则是检查试卷是否有残缺,污损。
确认无误。
一声铜锣响,考场学子才开始正式阅题。
县试作为科考入门的第一场考试,难度远低于后续其余考试。
考题为四书文两篇和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四书文要求考生围绕《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的内容进行阐释,需遵循程朱理学的注疏,行文一般采用八股文格式。
五言六韵试帖诗是一种格律诗,题目通常出自经书,需押指定韵脚,讲究对仗、平仄,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学功底与格律掌握能力 。
同时,考试有字数规定,全卷不得少于三百字,不得多于七百字。
李夫子于八股文一道钻研不深,他本身只有秀才功名。
齐朝是近些年才开始注重八股文,李夫子当初读书时八股文解题才盛行不久。
李夫子落榜多次,难说其中没有此缘故。
不过多年教书,自当钻研,教他们过县试的水平应是有的。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出自《论语·学而》。
当是试论君子务本之道与仁政根基。
宋溪一边研磨一边构思,他不着急写下。
八股文核心讲究固定行文结构。
如: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收结。
而后则是思想禁锢,答题不允许考生自我思维发挥,需引用儒家经典阐释。
待脑中构思完整,宋溪提笔。
从破题下笔。
“君子修身,必以根本为先;根本既立,则天下之正道自生。而孝亲敬长之德,实为践行仁道、奠定仁政之基石也。”
而后是承题。
“夫“本”者,事物之根源、行事之纲领也。君子之所以异于常人,非在才智之超群,而在其能辨主次、务根本。若舍本逐末,纵有小智小术,终难成正道;惟专注于根本修养,方能使言行合于道义,进而推及天下,成就仁政之业。”
写完手腕有些酸疼,宋溪停了下来,揉了揉手腕。
考场有不少衙役巡逻,尤其是在他们后面这片露天考场,比之前面的号房多了不少衙役。
宋溪停手的功夫就有衙役的目光在他身上流转,待宋溪继续提笔写才转开。
一个时辰过后,宋溪才将此题解完。
不过只写于草纸之上,后续还需再抄写一遍。
眼波流转间,宋溪看向第二题。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自《论语•卫灵公》。
“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之能全焉。”
“夫志士仁人,皆心有定主而不惑于私者也。以是人而当死生之际,吾惟见其求无愧于心焉耳,而于吾身何恤乎?此夫子为天下之无志而不仁者慨也,故言此以示之。”
“若曰:天下之事变无常,而死生之所系甚大,固有临难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见危授命,而杀身以成仁者焉。此正是非之所由决,而恒情之所易惑者也。夫所谓志士者,以身负纲常之重,而志虑之高洁,每思有以植天下之大闲。所谓仁人者,以身会天德之全,而心体之光明,必欲有以贞天下之大节。”
“是二人者,固皆事变之所不能惊,而利害之所不能夺,其死与生有不足累者也。”
“是以其祸患之方殷,固有可以避难而求全者矣,然临难自免,则能安其身而不能安其心,是偷生者之为,而彼有所不屑也。变故之偶值,固有可以侥幸而图存者矣,然存非顺事,则吾生以全而吾仁以丧,是悖德之事,而彼有所不为也。”
“彼之所为者,惟以理欲无并立之机,而致命遂志,以安天下之贞者,虽至死而靡憾。心迹无两全之勢,而捐軀赴難,以善天下之道者,雖滅身而無悔。”
“当国家倾覆之余,则致身以驯过涉之患者,其仁也!盖苟可以存吾心之公,将效死以为之,而存亡由之不计矣。值颠沛流离之余,则舍身以贻没宁之休者,其仁也!盖苟可以全吾心之仁,将委身以从之,而死生由之勿恤矣。”
“是其以吾心为重,而以吾身为轻,其慷慨激烈以为成仁之计者,固志士之勇为而亦仁人之优为也。以存心为主,而以存身为累,其从容就义以明分义之公者,固仁人之所安而亦志士之所决也。是知观志士之所为,而天下无志者可以愧矣;观仁人之所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
思路清晰,宋溪未有停顿,一口气写下来。
待放下笔才觉得手腕酸痛,抬头一望,已是日中。
宋溪前头还有一排人,瞧背影像是二十来岁的男子,此时正吃着撕得稀碎的肉饼。
或者说叫肉饼渣更为贴切。
腹部蠕动,宋溪后知后觉的饿意袭来。
他小心的整理好考卷与草纸,空出位置来吃面。
时辰过久,面条已经坨在一起。衙役检查时用了些力道,有些面条已经碎开。
大半碗面条里头放了一些葱花,卧了两个荷包蛋,还有一些肉。
面条是李翠翠自个拉的,粗细不一,用的纯白面。他娘原本还准备了一些肉饼,宋溪觉得够了,只留下两块。
现下都碎成了渣,瞧着实在难以入口。
好在还有一些肉干,到了晚间也能垫垫肚子。
不知是不是饿了的缘故,宋溪吃着觉得味道很不错。比他娘从前做的热乎面还要好吃一些。
吃过面条,身体有了一些倦意。
宋溪趴在桌上浅寐一会,再醒来眼皮和手腕的酸感都有了一些消减。
状态好了许多。
宋溪浅寐的功夫坐他后头的人焦头烂额之际看他心中百感交集,颇受影响。
宋溪先将两题四书文赋于正卷上,花了不到一个时辰。
再看最后的五言六韵试帖诗,赋得“春风又绿江南岸”。
出自王安石《泊船瓜洲》。
宋溪提笔写道:
《赋得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吹大地,又见绿江南。
草长莺飞处,花开水映潭。
蝶翻香蕊闹,燕语画梁参。
柳线牵游子,桃枝映酒帘。
千村披锦绣,万壑奏笙衫。
佳景催诗兴,清辉照梦酣。
愿随芳讯远,长醉水云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144/2283004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