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火铳和土豆
“王爷,老臣心生佩服,这大同府有王爷在,老臣终于能放下一颗心了。”
“还请王爷移步,去府衙当中坐坐,若是这府衙内有贪官污吏,王爷还请一并处置。”
大同知府年明海上前拱手说道。
“年大人说笑了,大同府在年大人的治理下本王放心。”
朱桂笑容文和,丝毫没有刚才的杀意凌然。
仿佛判若两人一般。
什么叫做一拉一踩。
朱桂一脚踩着都指挥使司,而另一只手却拉了一把年明海所在的大同府。
众人都心知肚明。
此乃平衡之道。
都指挥使司的官员已经是惊弓之鸟,虽然害怕,但却一定会和朱桂保持一定距离。
但年明海所在的大同知府朱桂却没有动手。
反而一两句话便拉拢在身边。
身为仅次于周立的都指挥同知,汪兴祖在一旁看得明白。
从今天往后,这大同府的天……怕是要变了。
不管其他人是如何想的,现在朱桂的嘴角犹如AK一样难压。
因为就在杀了那些贪污官员后,耳边再次传来了系统的提示音。
【叮!恭喜宿主声望达到50点,奖励三套火铳图纸,奖励土豆种子一万斤!】
在中国古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荒年,还不是因为粮种的脆弱,无法适应大自然的天气变化。
而且这些粮种的产量又不高。
可土豆就不一样了,对土壤的要求不算高,而且对于恶劣的天气也比其他的粮种适应强上不少。
有了土豆,不说让自己封地里的老百姓吃穿不愁,最起码不会再饿死了。
至于火铳……
对比前世的火器来说简直就是垃圾,可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大杀器,只要能成规模,那就能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支无敌之师!
是夜。
喧闹了一整天的大同府迎来了夜幕。
这一天,几乎整个大同府的百姓都沉浸在喜悦当中。
新王就藩。
这种事对于百姓来说,虽然触不可及,但却也息息相关。
天下人都知道,朱皇帝平民出身,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十分节俭。
而诸王在京没有就藩之前,吃穿用度都也差不多很简朴。
而一旦亲王就藩,就会将这些年压抑的情绪爆发。
比如同为山西省的西安府。
那里是秦王的藩地。
秦王就藩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大兴土木,然后暴力敛财。
短短几年的时间,整个西安府哀嚎遍地,百姓苦不堪言。
状告秦王的奏折如同飞雪一样的进入应天府。
也因此,就在去年太子朱标前往西安勘探地形的时候,将秦王带回了应天府被责问了一番。
一个亲王虽然不能带领一个府强盛。
却可以轻易的祸害一方。
但今天,大同府的百姓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
这位前来就藩的代王,让大同府的百姓看到了青天。
……
代王府。
钟志灵手中按着一封请帖来到存心殿旁的静心阁中。
“王爷,大同知府年明海送来请帖,邀请王爷赴宴。”
钟志灵将请帖送上。
朱桂接过请柬看了下,便丢在了一旁,说道:“去给年明海回话,本王稍后便去。”
年明海虽然清廉,但不代表此人不通人情世故。
严氏在元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为官,说是官宦世家也不为过。
这样的出身注定了年明海在官场上的觉悟还是很高。
而自己今天对周立一系的打压已经是昭然若揭。
一打之下必然会有一拉。
踩掉旧的派系,扶持新的可用的派系,这才是王道。
年明海代表的大同府,便是他朱桂扶持的可以听话,可用的势力了。
打开系统,朱桂看向了今天的奖励。
虽然没有超过六品的官员。
但蚂蚱也是肉,而且这次一次抄了这么多。
也算是收获颇丰了。
随即便叫来侍从换上了一身常服,坐上马车后,便在钟志灵等人的护卫之下朝着年明海的府邸而去。
……
年明海的府上此时张灯结彩。
府邸中间的仪门大开。
四名侍女站在门口两侧。
而年明海则是带着大同府的一众官员静候朱桂的到来。
同知,通判,以及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六房官员尽数到位。
一府之制同中枢六部一样,设六房,分管钱粮民户礼邢兵事。
便如同一个小朝廷一般。
除了迎接朱桂的众多官员之外。
府宅内此时也是热闹非凡。
酒宴所用的菜肴不断从庖厨内送出。
精美的酒具还有菜肴不断上桌。
一名年芳二八,正值花样年华的少女此时身着锦袍,端庄秀丽的站在门廊处。
“青儿,今年父亲是要宴请什么人?。”
少女问道。
那身后的侍女小声的回道:“回小姐,听掌事说,今晚好像是要宴请就藩的亲王呢。”
“是那个刚一就藩,就杀了十几名官员的代王?”
一旁的侍女点了点头,表情好像还有些害怕。
“听说是的,那个亲王好吓人的,刚一来就杀了那么多人,小姐我有点害怕啊。”
侍女的话让少女也有些担忧。
“放心吧,不会有事儿的,父亲为官清廉,想必那个代王也不会与父亲过不去的。”
少女虽然嘴上这般说,但心中也难免升起担忧。
而接下来侍女的话,却也让少女更添几分担忧。
“小姐,正是因此,奴婢才担心啊,奴婢听同乡说,他们西安府的那位秦王就藩之后,就开始大肆的索要钱财。”
“有些官员正因为清廉没有钱财,听说都被下狱了呢。”
“老爷为官清廉,家中清贫,若这代王和秦王一般,那可怎么办呢?”
侍女的话音刚落,府门前就传来了一阵同传的声音。
“代王到!”
“代王驾到。”
伴随着一阵同传的声音,换下了一身蟒袍,穿着常服的朱桂从马车上走下。
身后钟志灵紧紧跟随。
“王爷万安。”
“王爷万安。”
“叩见王爷。”
一众数十名大小官员纷纷见礼。
知府年明海还有几名年明海的五品副手站在最前面。
朱桂微笑的挥了挥手:“并非当值时间,大家都放松一点,不用跪拜。”
年明海沧桑的老脸上满是笑容。
“王爷亲至,下官府中蓬荜生辉,王爷快请入府,下官略备了一些菜肴薄酒,还请王爷不要嫌弃。”年明海说道。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061/2251902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