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剑冢饮酒十二载,一步问剑武帝城 > 第36章 北莽文武

第36章 北莽文武


就在殿内气氛因洛阳之事而变得肃杀凝重,拓跋菩萨眼中寒芒隐现之际。

一道略显苍老,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雍容气度的女声,自殿门外缓缓传来,打破了这片沉寂:

“哦?今日我这龙庭宫里倒是热闹。拓跋,黄府主,还有第五貉……真是难得,竟将你们几位都聚齐了。”

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仿佛就在身边响起。

闻听此声,原本端坐的拓跋菩萨立刻站起身来。右侧的黄青也是神色一凛,迅速离席起身。

就连那重伤难以动弹的第五貉,也挣扎着想要从软椅上爬起,面露惶恐与极致的恭敬。

吴来和轩辕敬城对视一眼,也随之上站了起来,目光投向殿门方向。

只见在数道气息深沉如渊的身影簇拥下,一位身披明黄色龙袍的老妇,缓步走入殿中。

她年约六旬,鬓角已然花白,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但身姿依旧挺拔,眼神锐利如鹰隼,顾盼之间,自有一股执掌万里江山、生杀予夺的帝王气度。无需任何言语,她便是一切目光的中心。

正是北莽女帝!

在她身后,紧跟着两人。

左侧一人,身着朴素道袍,手持拂尘,面容清癯,眼神温润平和,仿佛与周遭天地融为一体,正是北莽国师,道德宗宗主,麒麟真人袁青山。

右侧一人,则是一位文士打扮的老者,蓄着长须,面容儒雅,眼神却深邃如海,仿佛藏着无穷智慧与谋略,乃是北莽帝师,太平令。

再之后,则是四五位气息丝毫不弱于天象境的武道一品高手,如同沉默的影子,护卫在侧,眼神警惕地扫过殿内所有人,尤其是在吴来和轩辕敬城身上停留片刻。

“参见陛下!”

拓跋菩萨与黄青同时躬身行礼,语气恭敬。第五貉也在软椅上艰难地低下头颅。

女帝目光扫过场中,在吴来和轩辕敬城这两个陌生面孔上略一停留,并未立刻询问,而是先看向拓跋菩萨三人,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却令人捉摸不透的笑意:

“都平身吧。拓跋,你常年闭关,黄府主居于乐府清修,第五貉更是守着你的提兵山难得下山一次。今日是什么风,把你们三位都吹到朕这宫里来了?莫非是约好的?”

她语气看似随意,却带着一丝探究。

北莽朝堂与江湖关系微妙,这三位堪称北莽武道和一方势力的顶尖人物齐聚,由不得她不多想。

拓跋菩萨沉声道:“陛下,臣等并非约好,乃是因一事相继而来。”

黄青也恭敬补充道:“正是,陛下,此事关乎重大,涉及魔头洛阳……”

女帝闻言,那双锐利的眼睛微微眯起,点了点头,似乎并不意外:“洛阳?朕也听闻了一些风声。看来,这江湖又要不太平了。”

她这才将目光正式转向吴来和轩辕敬城,尤其是在吴来那显眼的酒葫芦上停留了一瞬,语气平和却自带威压:“这二位先生面生得很,气息却是不凡,不知是?”

不等拓跋菩萨介绍,吴来自己嘿嘿一笑,提着酒葫芦随意拱了拱手:“离阳野人一个,姓吴,路过宝地,讨杯酒喝。”

轩辕敬城则执儒家礼,不卑不亢道:“离阳徽山,轩辕敬城,见过北莽皇帝。”

女帝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离阳之人?还能让拓跋菩萨容他们在宫中饮宴?

她微微一笑:“原来是离阳的贵客,远道而来,皆是客,不必多礼。”

国师袁青山与帝师太平令的目光也落在两人身上,前者眼神温润中带着审视,后者则深邃难测,不知在思忖些什么。

殿内气氛,因北莽女帝与两位最重要谋臣的突然到来,变得更加微妙复杂起来。

北莽女帝的目光并未在吴来和轩辕敬城这两位“离阳贵客”身上过多停留。

她心知能让拓跋菩萨容其列席,此二人必有非凡之处,但眼下,显然有更紧迫的事情。

她缓缓走向主位,拓跋菩萨微微侧身,将主位让出。

女帝安然落座,袁青山与太平令一左一右立于其侧后方,那数名一品护卫则无声地散于殿内阴影角落,气机却如同蛛网般蔓延开来,笼罩全场。

女帝指尖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目光再次投向黄青,直接切入核心,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黄府主,你既一路追踪洛阳而来,以你估算,那魔头……何时会抵达我这龙庭?”

殿内所有目光瞬间聚焦于黄青身上。

黄青神色凝重,微微躬身,沉吟片刻后,谨慎答道:“回陛下。洛阳此行,一路并未刻意隐藏行踪,甚至可称得上张扬。但其身法诡异,速度极快。臣与第五貉兄分别遭遇她时,相隔已有数百里。以她最后显露的方位和速度推断……”

他抬起头,语气肯定了几分:“最快今夜,最迟……明日黄昏,她必至龙庭!”

“今夜……明日……”

女帝轻声重复了一遍,那双阅尽世事的眼眸中掠过一丝极复杂的情绪,有凝重,有忌惮,甚至还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惋惜。

她沉默了片刻,整个大殿也随之寂静,只有壁炉中火焰燃烧的噼啪声和第五貉粗重艰难的呼吸声。

良久,女帝才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充满了感慨:“洛阳……此女确是天纵奇才,魔道称尊,一身修为鬼神莫测。放眼天下,能与之放对者,不过寥寥数人。”

她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宫殿的穹顶,望向了更遥远的南方,语气带着深深的遗憾:“只可惜,此等人物,心比天高,性如寒冰,终究不能为我北莽所用。当年朕亦曾动过招揽之心,却连她的人都寻不到。若她愿助我北莽,何愁南下大业不成?踏破离阳国门,或许能省去我北莽儿郎十年血战。”

这番话,她说得毫不避讳在场的吴来和轩辕敬城,既是感慨,亦是一种毫不掩饰的霸气和野心的流露。

吴来没有说话,他并不在意这些争霸。

至于轩辕敬城,则是有些震惊于这位北莽女帝的野心,并暗暗为离阳未来担心。

拓跋菩萨闻言,眼神微动,沉声道:“陛下放心,有臣在,洛阳掀不起风浪。”语气平淡,却自有睥睨天下的绝对自信。

女帝收回目光,看向拓跋菩萨,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有军神在此,朕自然安心。”但她随即又看向黄青和第五貉(尤其是后者凄惨的模样),语气转冷,“然其一路杀我北莽武者,重伤提兵山主,此番更是直闯龙庭,视我北莽如无物。此风,不可长。”

“袁天师,”女帝侧首看向身旁的道德宗宗主。

袁青山手持拂尘,微微稽首:“陛下。”

“龙庭大阵,还需天师多费心。”

“分内之事。”袁青山语气平和。

女帝又看向帝师太平令:“太平先生,城防与百姓疏散事宜?”

太平令抚须缓声道:“陛下放心,已安排妥当。”

最后,她的目光扫过全场,定格在虚空某处,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正踏风而来的身影,声音恢复了一国之主的冰冷与决断:

“既然如此,那便让她来吧。”

“朕倒要看看,这魔道第一人,究竟能否撼动我北莽龙庭的铁壁铜墙!”

宴席间,北莽女帝与拓跋菩萨、黄青等人商议应对洛阳之事,气氛肃杀凝重。

然而,在场有两人,心思却并未完全聚焦于那即将到来的魔头身上。

国师袁青山与帝师太平令,这两位北莽王朝最具分量的谋臣与修士,他们的目光虽看似随意扫视,实则却不约而同地、多次地落在那位自称“离阳野人”、提着朱红酒葫芦的落拓男子身上。

酒剑仙,吴来。

这个名字,对于站在北莽权力巅峰、时刻关注离阳动向的他们而言,绝非陌生。

甚至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伴随着一系列堪称传奇乃至恐怖的事迹。

袁青山道心通明,早已达到古井无波的境界,但此刻,他温润平和的眼神深处,亦不禁泛起细微的波澜。

他“听”过太多关于此人的传说:曾与那新晋剑神邓太阿于吴家剑冢大战,剑气撕裂百里云海。

曾孤身登上武帝城,与那天下第二王仙芝交手,虽胜负未知,却能全身而退,王仙芝事后只评了“逍遥”二字。

更曾因一桩旧怨,单剑匹马闯上龙虎山,与那位羽衣卿相互换一招,惊得满山黄紫贵人冷汗涔涔……

在离阳江湖与朝堂的暗册中,此人常被冠以“大魔头”、“无法无天”之名。

在袁青山的预想中,这等活了不知多少岁月、修为通天彻地的人,纵使不是仙风道骨,也当是气势迫人,令人望之生畏。

然而……眼前此人。

一身洗得发白的旧袍,落拓不羁,翘着腿,毫无坐相,对着北莽的烤羊腿和奶酒挑三拣四,时不时抓起那醒目的大红葫芦灌上一口,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

面容看起来更是年轻得过分,若非那双眼眸深处偶尔流转过的、历经沧桑看透世情的逍遥意,简直与市井街巷里的浪荡酒鬼别无二致!

“返璞归真……还是游戏风尘?”

袁青山心中默诵道号,暗自惊叹。

他能感觉到,对方并非刻意隐藏气息,而是其存在本身就已与天地大道某种逍遥真意相合,故而显得如此“普通”,普通到令人心悸。

这等境界,已非寻常武夫所能揣度,近乎于“道”了。他暗自沉吟:“天下武运,竟能蕴出如此人物……不可思议。”

另一侧的太平令,虽不通武道,但其智谋如海,观人识物的本事更是天下无双。

他同样在细细打量着吴来。关于吴来的诸多骇人战绩,他比袁青山知晓得更多、更详细,甚至包括一些离阳朝廷极力掩盖的秘辛。

在他心中,此人的危险程度,绝不亚于一支无人能制的万人铁骑。

可眼前所见,实在与他心中构建的那个“大魔头”形象相去甚远。

如此年轻的面容,如此惫懒的行止,偏偏又给人一种深不见底、无从拿捏的感觉。

太平令抚着长须,眼神深邃,心中飞速盘算。

是真性情?还是大伪装?

若为真,此人心性超然物外,难以常理度之,利弊难料。

若为假,则其城府之深,演技之精,堪称恐怖……

无论哪种,都是极大的变数。

他此刻出现在龙庭,意欲何为?

仅为看热闹?还是另有所图?”

两位北莽巨擘,心思各异,却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此人,绝不可等闲视之。

袁青山最终微微颔首,以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轻叹:“不愧是能與王仙芝论道之人,已近天人矣。”

太平令则是端起酒杯,借着饮酒的动作,掩去眼底深处的凝重与算计,心中暗道:“变数已生,须得重新谋划了。或许……祸福难料?”

他们皆未说破,但宴席之上,因吴来的存在,那原本针对洛阳的紧张氛围中,又悄然混入了一丝更为微妙难言的意味。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051/2285715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