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儒家
拓跋菩萨和曹长卿几乎同时将目光投向了那十二道飞剑奔腾呼啸的源头方向——那是皇宫深处一片相对僻静的宫苑。
两人再无睡意,也无需交流,身形几乎同时一动。
拓跋菩萨一步踏出,便出现在附近最高的殿宇穹顶之上。
曹长卿则身形飘忽,如同青烟般落于另一处高楼檐角。
两人遥遥相对,皆屏息凝神,驻足观看。
夜空为幕,飞剑作画
北莽龙庭的夜空,此刻已成为十二道飞剑的狂舞之地。剑光如龙,雷霆炸响,恐怖的剑压笼罩四野,令人窒息。
拓跋菩萨与曹长卿这两位离阳与北莽的顶尖人物,皆被这惊天动地的问剑景象所吸引,各自立于高处,凝神观望,心中波澜起伏。
然而,就在这十二飞剑的光芒最为炽盛,剑意交锋最为激烈之际——
龙庭某处客舍之中,原本正在打坐调息、回味今日所见所闻的轩辕敬城,也被窗外那璀璨夺目、凌厉无匹的剑意所惊动。
他推开窗户,仰头望去,恰好见到邓太阿那十二柄飞剑如同具有生命般,于九天之上勾勒出玄奥轨迹,每一剑都蕴含着指玄境的极致妙理与杀伐真意。
这等景象,对于初窥儒家剑道门径、急需磨砺与印证的轩辕敬城而言,无异于一场饕餮盛宴!
他看得如痴如醉,心神完全沉浸其中。体内那新成的浩然真气受到天上那纯粹剑意的牵引,竟不由自主地随之剧烈运转起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见天下剑!
此刻亲眼目睹当世两大剑道巅峰的无声交锋虽只看到邓太阿的飞剑,但能与之对抗者,其实力可想而知。
轩辕敬城只觉得以往读过的那些圣贤书中关于“勇”、“直”、“正”的道理,与自身温养的浩然剑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鸣!
胸中一股沛然之气难以抑制,直欲破体而出,一吐为快!
他眼中清光大盛,不再压抑,并指如剑,对着那剑光纵横的夜空,朗声吟诵出儒家至理: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话音落下的瞬间!
一道粗壮凝练、色呈青金、充满了中正平和却又坚不可摧意志的磅礴剑气,自轩辕敬城的天灵盖冲天而起!
这道剑气并非邓太阿飞剑那般凌厉杀伐,也非吴来剑意那般逍遥不羁,而是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如同一位古之圣贤执笔挥毫,欲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其中蕴含的仁义礼智信、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宏大意境,与漫天飞舞的杀伐飞剑形成了鲜明而奇特的对比!
浩然剑气冲霄汉!
这一道突如其来、风格迥异的强大剑气,瞬间打破了夜空原有的平衡,也立刻引起了所有感知到者的注意!
“嗯?!”
正全神贯注于邓太阿飞剑之上的拓跋菩萨,猛地转头,目光如电般射向那道浩然剑气的起处,脸上再次露出惊容:“又是何人?!这剑气……儒家路数?北莽何时出了这等人物?!”他感觉今晚令人惊讶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而另一边高楼檐角之上的曹长卿,反应更为剧烈!
他身为西楚旧臣,官子无敌,本身亦是儒道出身,于儒家经典、浩然之气的理解可谓登峰造极!
此刻感受到这道冲天而起的浩然剑气,其精纯程度、其与儒家至理契合的完美意境,让他这位心性早已波澜不惊的儒圣,也瞬间脸色一变,真正地大吃一惊!
“浩然剑气?!如此精纯正大!”
曹长卿目光瞬间锁定客舍方向的轩辕敬城,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讶与探究,“此等剑气,非大儒大贤不能孕育!此人是谁?观其骨龄不过中年,竟能将浩然气修炼至如此地步,化为实质剑意?!”
他能感觉到,这道剑气或许在绝对威力上暂不如邓太阿的飞剑那般杀伐果断,但其潜力、其与天地正气的契合度,却堪称恐怖!
这完全是另一条通往剑道巅峰的康庄大道!
轩辕敬城这无意间的一次气机勃发,因见识巅峰之战而心生感悟,竟让这位官子无敌都为之动容失色!
夜空中,十二飞剑依旧纵横,逍遥剑意隐于无形,此刻又添一道浩然正气贯长虹。
夜空之中,十二飞剑犹自龙吟般呼啸穿梭,浩然剑气亦如青金长虹贯日,两股截然不同的剑意交织碰撞,引得天地元气一片紊乱。
曹长卿心中震动难平,那道精纯磅礴的浩然剑气让他见猎心喜,更心生疑惑。
他不再停留于檐角,青衫微拂,身形便如一片毫无重量的羽毛,悄无声息地自高楼飘落,几个起落间,便已穿过重重宫阙院落,精准地来到了那道浩然剑气勃发之源——一处并不起眼的客舍小院。
院中,轩辕敬城正缓缓收回剑指,周身那澎湃的浩然之气渐渐内敛,但眼中那因印证剑道而生的明悟光彩尚未褪去。他察觉到有人到来,转头望去。
四目相对。
曹长卿看清院中之人面容时,先是微微一怔,觉得有些眼熟,旋即似想起什么,温润如玉的脸上再次浮现出一抹难以掩饰的讶异。
他仔细打量了一番轩辕敬城,尤其是感受到对方那已然内敛却依旧能感知到的、沉稳浩大的天象境气息,终于确认了对方身份。
他缓步上前,拱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儒家揖礼,声音中带着几分惊奇与确认:
“可是徽山轩辕世家的敬城先生?”
轩辕敬城见来人是曹长卿,也是一般不敢怠慢,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袍,还了一礼,语气平和:“见过曹先生。”
“在下曹长卿。”
曹长卿自报家门,目光却依旧带着探究之意落在轩辕敬城身上,仿佛要重新认识这位闻名已久的轩辕家长孙。
“其实昨天便以见过,但曹先生没有注意到我罢了。”轩辕敬城眼中闪过一丝敬意,官子无敌曹长卿之名,天下读书人谁人不知?
曹长卿脸上讶色稍敛,化为一种复杂的感慨,他微微摇头,叹道:“曹某久闻徽山轩辕敬城之名,只道是世兄乃是一位潜心典籍、不通武道的读书人,心中时常惋惜徽山武风鼎盛,却让长房嫡孙走了文道……今日方知,曹某乃至天下人,皆看走了眼。”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轩辕敬城,语气变得郑重而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世兄非但深藏不露,更是另辟蹊径,竟将这儒家浩然之气,温养淬炼至如此磅礴境地,更化为了自身剑道!观世兄方才剑气,中正宏大,根基深厚,已臻武夫天象之境!”
曹长卿顿了顿,语气愈发认真。
“虽境界或许因初入而略显青涩,不如曹某多年打磨圆融,但单以这浩然剑意的纯粹与潜力而论,世兄已是世间一等一的高手了!假以时日,前途不可限量。徽山轩辕氏,当真出了一条真龙!”
说着,曹长卿竟是再次郑重地拱手,行了一礼。
这一礼,并非出于客气,而是源于对轩辕敬城这份隐藏至深、却一鸣惊人的修为与剑道的认可与尊重。
在他眼中,此刻的轩辕敬城,已绝非那个传闻中只知读书的懦弱书生,而是一位足以与他平等论道、甚至在某些方面让他都感到惊奇的同道中人!
轩辕敬城被曹长卿这番极高的评价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侧身避让,谦逊道:“曹先生过誉了。敬城愚钝,不过是读了些圣贤书,偶有所得,胡乱练了些强身健体的功夫,岂敢当先生如此谬赞?与先生相比,敬城这点微末道行,实在不值一提。”
曹长卿闻言,却是微微一笑:“世兄过谦了。大道三千,皆可通玄。世兄这浩然剑道,乃正道之光,他日成就,未必在我之下。”
两位当世儒道修为皆至化境的人物,在这北莽异乡的深夜小院中,因一道剑气而相识相认,言语之间,已有惺惺相惜之意。
夜空之上,飞剑依旧,而地下,又是另一番风景。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051/2285713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