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你要媳妇不要,四个呢 > 第122章 正名

第122章 正名


房玄龄皱了皱眉,拱手行礼说道,“陛下,无外乎还是闭店、涨价那一套世家惯用的手法。”

杜如晦缓缓摇了摇头,“自公子出世后,陛下拿出的东西越来越多,与之相配的谋略更是匪夷所思,不能小看他们,我等应当做好充足的准备。”

长孙无忌抚着胡须呵呵笑了起来,“陛下有公子,他们做再多也是无用之功,我等按照既定的计划去实行也就是了。”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这一个个都已经养成了没陈羽活不下去的习惯,以后还怎么搞。随即说道,“总不能事事都去麻烦小羽吧,”

魏征拱手行礼说道,“陛下,齐国公说的公子是夏国公?”

李世民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问道,“魏大人来此所为何事。”

魏征急忙说道,“陛下,微臣本想去陈家庄找夏国公看看红薯的,可刚进地界就被士卒拦了下来,说陈家庄一一带军事重地,未得到允许不能擅入,微臣只能来找您请旨。”

李世民很是无语,这个老小子嘴巴那么臭,到时候得罪陈羽回不来怎么办,随即说道,“你说的不错,那里的确是军事重地,工匠都是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工作,不能探听任何事,你若有什么疑问,问我等都可以,”

越是这样,魏征越是想一探究竟,说道,“臣无事,”

说完,也不出去,就待在一旁直接坐在地上,俨然没有平时那一副严肃的样子,倒有些程咬金之风。

李世民没好气的说道,“既无事,为何不离开。”

魏征拱手回道,“等陛下去陈家庄的时候跟着过去,臣就想见见大唐第一诗仙。”

李世民很是无语。

看向房玄龄三人,“想出来没。”

三人拱手齐声回道,“臣等愚钝,实在想不出,还请陛下恕罪。”

三人想着他们又不是陈羽,怎么能算出他们怎么想的。

李世民叹了口气,摆了摆手,“这次内阁成员,除你们三人外,世家和寒门各取一半。”

长孙无忌急忙说道,“陛下,寒门现在没有这么多可用之人啊。”

李世民皱了皱眉,内阁如果被世家霸占,那组建还有意义么,但他也知道长孙无忌说的都是实话,只能说道,“明天早朝后去陈家庄,问问小羽该怎么办,这事不能拖。”

说完,便站起身往外走,准备回后宫,魏征急忙跟上,李世民很是严肃的看着他,“朕不建议你去陈家庄,”

魏征心一凉,躬身行礼问道,“陛下,为何?”

李世民继续说道,“若你想去,需答应朕,不管看到什么,不可多言,”

魏征明显理解错李世民的话,当即直接应道,“陛下,微臣一定不会多言。”

李世民满意的嗯了一声。

翌日上午,陈家庄,城阳趴在陈羽怀里,眼眶红红的,“羽哥哥,我没牙齿啦。”

阿离和长乐公主轻笑一声,陈羽摸了摸她的小脑袋,轻声解释道,“这是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历的事,在五到七岁,就会掉第一颗牙齿。”

这时,长孙皇后的声音响了起来,“城阳换牙了?”

城阳转过身子,看着中院的门,直到看见长孙皇后,才嗯了一声,长孙皇后笑着走上前,缓缓说道,“说明城阳要长大啦。”

陈羽躺在摇摇椅上,打了个哈欠,李世民问道,“城阳,有没有不舒服,痛不痛。”

城阳摇了摇头。

李世民抚了抚胡须,笑道,“那就好。”

看到摆着果干,杜如晦和房玄龄快步走上前,吃了起来。

众人走进亭子,陈羽这才发现多了一个中年人,正是上次说要抄录百首诗的魏征。

魏征客套的拱手行礼,“拜见夏国公。”

陈羽看着魏征,咧嘴一笑,“世人都说你是喷子,最爱喷老李,一点点问题都能写三千字的谏文,还有说你自带显微镜,老李打个喷嚏都要分析三天是否有失君仪,今日看你这有神的双眼,估摸是做不了假。”

李世民一脸的委屈,魏征抚着胡须轻咳一声,“此乃身为臣子应有的职责。”

陈羽笑着摇了摇头,“还好你遇上的是老李,这要是搁在洪武朝,早被洪武大帝拉去九族消消乐了!”

消消乐?魏征很是疑惑,杜如晦问道,“公子,何谓九族消消乐。”

“就是诛九族,为首的可能还得剥皮萱草,挂在空中,”说完,陈羽继续说道,“老朱喜欢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成全他的名声,什么死谏,老朱一般都没有任何犹豫,当场就成全他,至于九族嘛,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含父、母、妻系核心亲属,比如自身家族、外祖家、岳家等等,”

听着陈羽的话,众人打了个哆嗦,李世民很是震惊,“他这么狠?”

“废话,洪武四大案,牵连百万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陈羽话音刚落,魏征直接脱口而出,“先不说有没有这个皇朝,就算有,那也是被人唾弃的暴君。”

陈羽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外号屠夫,刽子手,但他在史书的评价还是和老李齐名,只比秦始皇低半个身位。”

李世民暗自点头,自己一定要加倍的开疆扩土,超过秦始皇,成为真正的千古一帝。

魏征脸色有些黑,沉声说道,“秦始皇是出了名的暴君,怎能跟陛下相比。”

陈羽嗤笑一声,“你说说他怎么就是暴君?”

“严刑峻法、穷奢极欲、劳民伤财,焚书坑儒、穷兵黩武,罄竹难书,”魏征说的那就一个气愤,唾沫横飞。

但陈羽也没打算惯着他,收起了笑脸,缓缓说道,“那今天就让我来为其正名,灭六国一统天下,是他奠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基础,为后世的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供了历史依据,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奠定了后世王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现在的制度都是在其上面演化而来,面对百家争鸣的思想多元局面,他采取的思想统一措施,虽然手段激烈,但也是建立统一意识形态的必然尝试,”

“他建立的官僚体系首次打破贵族世袭制,为有才能的平民提供了晋升渠道,他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大大促进了经济交流与发展,为后世经济繁荣创造了最主要的条件,它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增强各民族认同感,他修建的驰道、直道等交通网络,直接促进各地的联系,让各郡县真正成为一体,体现道路就是沟通的桥梁,他南征百越、北击匈奴,扩大了中原王朝的疆域,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边疆,为后世边疆治理提供了借鉴。”

“至于焚书坑儒,那更是笑话,他主要针对六国史书、《诗》《书》和百家语,目的是消除六国文化认同,加强思想统一。但并非所有书籍都被焚毁,医药、卜筮、种树等实用书籍得以保留,至于坑儒主要是方士和部分儒生,人数约四百六十余人,并非针对所有儒生,他不过是继承了秦国先王的轻儒政策而已,儒家后世为了凸显德治的重要性,不停的夸大焚书坑儒的规模和影响,”

说完,陈羽拿起茶杯喝了口茶水,继续说道,“从历史背景看,焚书坑儒是必然的,面对六国旧贵族和儒生对新政权的质疑和反对,所有当权者必须采取严厉措施维护统治稳定,在当时的背景下,思想多元化一定会导致国家再次分裂,”

说着,陈羽看向魏征,“若无他,说不得现在的大唐还是小国林立,战事永不休停,若无他,现在还不知道有多少种文字,整个天下混乱成什么样子,若无他,异族南下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边疆百姓该何以生存,”

“你告诉我,若是你,你当如何?”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046/2285646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