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捡大漏
下午两点钟,鉴定会正式开始了,所有人都移步到二楼,庄园的二楼全部打通,除了方便用的卫生间和茶吧,其他的地方摆放着十二米的长桌,两边没有放凳子,但是两边不远处都有沙发供人休息。
现在那长桌上摆放着一件又一件青花瓷器,粗略一眼扫过去,起码有七八十件,而且都是完整的品相,看来这次的沉船收获很是丰厚。
所有人上楼之后都没先找位置坐,而是围绕着长桌依次浏览品鉴。
“嘶,胎质细腻洁白、釉面光滑莹润,青花发色鲜艳明快,这应该是明代官窑出的。”
“也不一定,清雍正时期仿了不少明永乐、宣德青花瓷,造型和纹饰都非常逼真,和原型几乎很难分辨,也有可能是仿品。”
众人议论纷纷,苏默作为人群中少有的几个晚辈,并没有开口说话,他仔细打量面前的青花瓷,眼神在其中寻找着。
“这批瓷器的胎质细腻,胎色偏白,胎体轻薄却坚实,应该是‘糯米胎’,在看上面的青花,发色浓艳深沉,蓝中带黑,笔触间还有‘锡光’,花纹也大多是花卉动物,还有少量的人物故事,这应该是永乐、宣德时期的景德镇青花瓷。”杨文忠仔细打量着手里的牡丹盘,眼中带着欣赏和赞许。
说完,他放了一枚银币在这青花瓷盘的托盘里。
苏默看了一眼那银币,上面刻着一个杨字,材质很特殊,应该是特制的。
在看其他的托盘,有些里头已经放了银币,上头有不同的刻字,郑守义放下的银币上面刻的就是“郑”字,看来这种银币是每个人特有的,代表着各自的身份。
正想着,毕子安凑了过来,“苏默,看见那个银币了吗?这是古玩商会特制的银币,作为商会流通货币,他们每个人手里的银币都是花钱定制的,像今天这样的品鉴会,大家可以用手里的银币标记自己看中的物品,一般有人看中放下银币,其他人就不会再放。而放下银币就代表待会儿他们要花钱买下这件东西。”
说着,他拿出一枚银币递给苏默,“这是我外公给你的,他说你来一趟也不能白来,看看有什么喜欢的,挑一件。”
苏默接过银币,上面果然刻着“唐”字。
继续往前看,苏默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找到了!
苏默来到那个鬼谷子下山大罐前,这个青花瓷罐很大,图上用青花画的鬼谷子下山的场景,周围是花朵和树木枫叶之类的,在一众精致的碟盏和造型优美的瓶子中,显得有些过于笨重。
它面前的托盘是空的,苏默想也没想,直接将手里的银币放了进去。
毕子安看到他买定离手,疑惑的打量了一眼那个大罐,“苏默,你喜欢这个?这罐子……有点大呀,摆在家里没那么好看吧。”
苏默冲着他笑了笑,眼中狡黠。
等一圈走完,大家基本上都已经找到了自己心仪的物品,七八十件青花瓷器的托盘里,都已经放上了银币。
所有人坐到两边的沙发里,开始讨论这次的货。
“这批货真是值了,咱们当初一人出了十万块钱吧?出了七八十件明早期的景德镇青花瓷,算下来咱们不到十万就能拿下。”
“是啊,这批货确实优质,这七八十件保存完好的,竟然都是同一时期的官窑青花。”
“你看看我选的品,那个青花玉壶春瓶怎么样?”
“……”
在一片讨论声中,唐伯仁问苏默,“小苏,你今天可选到自己喜欢的了?”
苏默点头,将那边的大罐指给他看,唐伯仁看了大罐,倒是没像毕子安一样大惊小怪,他点头道:“不错,这青花大罐造型精美,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龙纹大罐最为出名,这个大罐虽然是人物故事,但做工精美,也是一件珍品。”
苏默笑了笑,道:“不,这个鬼谷子大罐,只怕大家都误判了。”
唐伯仁疑惑的看向他,“小苏,你这是什么意思?”
郑守义就坐在唐伯仁和苏默的后面,也听见他们的对话,好奇的问道:“小苏,你觉得这罐子有问题?难道是清仿的?不对呀,要是仿的,你选这个做什么?”
苏默回头冲他微微点头,然后转头对同样不接的唐伯仁道:“这个鬼谷子下山大罐,不是明代出品的,而是元代。”
“嘶!”唐伯仁倒吸一口凉气,眼中带着不解。
他专攻玉石,对古玩瓷器研究不多,此时也没说话,但是郑守义却知道,他摇头道:“不可能,小苏,这青花瓷最早也就溯源到明早期,元代根本就没有这种作品和技术。”
一直在前面偷听没说话的杨文忠也回头,对苏默道:“小苏,这次你怕是打眼了,你年纪轻,对这些历史可能了解的不太多,元代确实没有青花瓷,至今出土方面和打捞沉船方面都没有找到相关的瓷器。”
苏默压根没有被他们的话影响,他非常确定,这个鬼谷子下山大罐就是元代的青花。
原书中没有写的太详细,只说江枫见其图案与自己在书店看过的一本岛国书籍里头的插图一样,随后引导出这个大罐是元代的事。
但是苏默的依据可不是这一点,这个鬼谷子大罐跟他也算是缘分不浅,作者在写这段剧情的时候应该是查阅了现实的资料,而他,就是现实里这个大罐的买主。
当时这个鬼谷子大罐就是从沉船上发现的,被判定是明初的景德镇青花,苏默以120万拍下,结果到了05年,岛国书籍《新刊全相平话》插图曝光,这个大罐才被认定为元代青花,随后文物局那边开启了对元代青花的研究,这枚大罐算是有了回溯历史的意义,瞬间价格暴涨,最终苏默以1800万将其拍卖。
苏默自信的一笑,道:“我确定,这个大罐就是元代的青花。”
杨文忠看他自信的表情,皱眉问道:“小苏,你可是有什么依据?”
苏默道:“嗯,岛国的书籍《新刊全相平话》其中有一幅插画就是这个鬼谷子下山大罐,上面记录了它的年份,正是元代。”
他这一语激起千层浪,唐伯仁、郑守义和杨文忠都愣住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38/2287963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