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乾法医:开局惊懵当朝宰相 > 第36章 将作监

第36章 将作监


将作监,是大乾王朝一个非常特殊的衙门。

它名义上隶属工部,负责皇家及国家的各项工程营造。

但实际上,它内部最核心的部门,比如军器局,是由兵部和禁军直接管辖的。

这里,汇聚了整个大乾最顶尖的工匠,掌握着最核心的军工科技。

寻常时候,别说一个翰林院修撰,就是大理寺卿裴宣,想进去查阅点东西,都得经过层层审批。

但今天,不一样了。

钦差卫队的大旗,在将作监门口一亮。

整个将作监的官员,从将作大臣到下面的主簿吏员,全都吓得两腿发软,跪在门口,恭迎圣驾。

将作大臣,是一个姓刘的,脑满肠肥的胖子。

他跪在最前面,头磕在地上,连抬都不敢抬一下。

“下……下官刘承,恭迎钦差大人!不知大人驾到,有失远迎,罪该万死!”

陈景云看都没看他一眼,径直从他身边走了过去。

裴宣和御史大夫孙文博跟在后面,也是一脸严肃。

只有顾长风,像个好奇的游客,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个充满了焦炭和铁屑味道的地方。

这里,就是古代的“军工厂”。

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力量的味道。

“刘大人,起来吧。”

陈景云的声音,在大堂里响起,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本官今日奉陛下之命前来,不是来听你们请罪的。”

“是来查案的。”

刘承战战兢兢地从地上爬起来,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是,是。不知大人,想……想查些什么?下官一定全力配合!”

“把你们军器局,近三个月来,所有的物料出入库账册,工匠名册,成品清单,全都给本官搬上来。”

陈景云一开口,就直捣黄龙。

刘承的脸色,“唰”的一下,白了。

“这……大人……军器局的账册,乃是军中机密,按规定,是……是不能外泄的……”

他话还没说完,陈景云就冷笑一声。

“怎么?刘大人是觉得,本官这身钦差的官服,是假的?”

“还是觉得,陛下亲笔书写的圣旨,也是假的?”

他身后的侍卫,“噌”的一声,将那卷明黄色的圣旨,举到了刘承的面前。

刘承吓得“扑通”一声,又跪了下去。

“下官不敢!下官不敢!下官这就去办!这就去办!”

他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那肥硕的身体,此刻却显得异常灵活。

很快,十几名吏员,就抬着一箱箱落满了灰尘的账册,走进了大堂。

整个大堂,瞬间被一股陈腐的纸张味道给充满了。

御史大夫孙文博,象征性地拿起一本账册,翻了两页,就放到了一边,开始闭目养神。

他很清楚自己今天的角色,就是个摆设。

裴宣则走到顾长风身边,低声问道:“这么多账册,如山如海,从何查起?”

“不急。”

顾长风摇了摇头。

“账册,是死的。人,是活的。”

他走到那个还跪在地上,浑身发抖的刘承面前,蹲了下来。

“刘大人。”

他的声音很温和。

刘承浑身一哆嗦,抬起头,惊恐地看着他。

他不知道这个跟在钦差大人身边的白衣书生,是什么来头。

但直觉告诉他,这个人,比那个疾言厉色的陈大人,还要可怕。

“我只问你几个问题,你,如实回答。”顾长风看着他的眼睛。

“是……是……”

“第一,将作监里,谁的手艺最好?尤其是做木工活,能把硬木,雕琢得跟豆腐一样?”

刘承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问这个。

他努力地想了想,试探着回答:“回……回公子的话,若说木工手艺,当属……鲁工坊的钱老。”

“钱老?”

“对,钱开山。他家祖上就是鲁班门的大师,一手绝活,神乎其神。不过……他年纪大了,这几年已经不怎么亲自动手了,只带几个徒弟。”

“把他所有徒弟的名单,给我。”

“是。”

“第二个问题。”顾长风继续问道,“近三个月,军器局可曾入库过一批,来自辽东的,铁桦木?”

“铁桦木?”

刘承的脸上,露出了迷茫的神色。

“这个……下官……下官平日只总管全局,这些物料入库的细节,都是下面的人在办。下官……得查查账。”

“那就去查。”

顾长风站起身,不再理他。

他走到那堆积如山的账册前,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去翻那些出入库的记录。

而是直接抽出了最下面的一本,看起来最不起眼的——《工匠日常考功录》。

这是一本记录工匠们每日工作内容,以及考评的册子。

寻常人查案,根本不会注意这种东西。

顾长风却看得津津有味。

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一页页翻得飞快。

他的大脑,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将每一个工匠的名字,工作内容,甚至请假的记录,都分门别类地储存了起来。

裴宣和陈景云,都好奇地看着他。

他们想不通,这个年轻人,到底想从这本枯燥的流水账里,看出什么花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刘承那边,已经满头大汗地,带着几个主簿,在几百本账册里,疯狂地寻找着“铁桦木”的记录。

钱老木匠的徒弟名单,也已经送了过来。

顾长风看都没看一眼,只是随手放在了一边。

他的目光,依旧死死地盯着那本《考功录》。

突然,他的手指,停在了某一页上。

那一页上,记录着一个名叫“赵四”的木工,在二十天前,连续请了三天病假。

这本是很正常的事。

但顾长风的目光,却落在了给他批假的那个人的名字上。

军器局大使,王通。

而在另一本《物料采买录》里,顾长风清楚地记得,这个王通,在同一个时间段,也因为“家中有事”,请了三天假。

两个不同部门,负责不同事务的人,在同一时间,因为不同的理由,请了同样天数的假。

这可能是一个巧合。

但顾长-风,从不相信巧合。

他放下《考功录》,又抽出了另一本《军械成品出库单》。

他飞快地翻阅着,大脑中的数据,在飞速地进行着比对和连接。

终于,他找到了。

在赵四和王通请假回来的第二天。

有一批总数为五十柄的“虎爪手甲”,被一个陌生的名字,从武库中提走了。

提走这批手甲的理由是:禁军演武,旧品耗损,需更换新品。

而负责签批这次出库的,正是那个刚刚销假回来的,军器局大使,王通。

所有的线索,像一串被串起来的珍珠,瞬间在他的脑海里,变得清晰无比。

“找到了。”

顾长风缓缓地合上账册,抬起头。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兴奋,只有一片冰冷的平静。

“什么找到了?”

陈景云和裴宣立刻凑了过来。

“回大人,铁桦木的记录,找到了!”

就在这时,刘承也连滚带爬地跑了过来,手里捧着一本账册,像捧着救命的稻草。

“在……在一个月前,确实有一批铁桦-木,从辽东运抵京城!但……但这批木料,没有入我们军器局的库!”

“那去了哪里?”陈景云追问。

“这批木料,是以‘东宫采办’的名义,直接被……被羽林卫的人,给提走了!”

刘承的声音都在发颤。

“提走木料的校尉,名叫张赫!”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37/2287937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