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皇明 > 第73章 京营弊端,徐徐图之

第73章 京营弊端,徐徐图之


西沉冬阳将御辇的鎏金螭首映得煌煌刺目。

    仪仗司掌印太监一甩云帚,十六名抬辇太监齐刷刷矮身,辇杆上錾刻的龙纹恰似活过来般在暮色里游弋。

    “起驾!“

    王体乾的唱喙声一起,数百名大汉将军齐动。

    骆养性垂首疾趋在御辇左后方,教授皇帝武艺,激动之情现在还未散去。

    倒是张之极大剌剌缀在队尾,腰间绣春刀随着步伐轻晃,刀鞘上“忠“字银纹在暮色里忽明忽暗。

    骆养性见张之极兴致不高,当即上前,颇为兴奋的说道:“方才你见我招式了吗?陛下都夸我武艺高强。”

    张之极有气无力的瞥了骆养性一眼,说道:“武艺高强?”

    他嗤笑一声,撇了撇嘴,讥讽道:“托天的架势,倒像是醉春楼的小娘子踮着脚尖够葡萄架,只不过人家姑娘是罗裙底下藏春色,您这飞鱼服后头倒憋着个响雷!”

    “你那腰胯扭得比秦淮河的画舫娘还浪三分!赶明儿教坊司排演新舞,定要请您去做掌舵教习!”

    说着还捏着嗓子学起龟公腔调:“各位客官瞧好了,咱们骆教头这套'老树盘根式',保管您练得金枪不倒夜夜笙歌!“

    然而,讥讽两声之后,张之极又恢复有力无气,生无可恋的模样。

    刚才那几句话,不过是敷衍他这个小兄弟罢了。

    骆养性早就适应了张之极混不吝的模样,见这厮居然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赶忙劝导。

    “陛下向你问策,这是多好的事情,我要还没有呢!你倒是像是心怡的头牌姑娘被人强了一般。”

    好了,木头疙瘩也会说荤段子了。

    张之极白了骆养性一眼,没好气道:“你这榆木脑袋,陛下要是向你问策,那我大明该完了。”

    说完拍了拍衣袖,说道:“本千户的烦恼,你这臭百户这辈子都不会明白的。”

    京营京营。

    他为陛下心腹,又不能说假话。

    但说了真话.

    英国公府能好得了?

    愁啊!

    骆养性抱胸冷哼一声,傲娇的撇过头去,故意不理会张之极。

    不过是靠着国公府世子的身份得到的千户之位,好似靠自己本事挣来的一般,好不要脸!

    箭亭离乾清宫并不远,很快御驾便到了东暖阁,皇帝入殿之后,张之极紧随其后,骆养性却是被挡在殿外,只得满眼羡慕的看着张之极进去。

    朱由校在御座之上坐定后,喝了一口茶水。

    他眉头微皱,这茶水苦涩,一看就是陈茶。

    但他现今无心计较这些,转头看向张之极,问道:“英国公府掌京营多年,你在国公府耳濡目染之下,应知晓京营的问题,说说罢。”

    张之极张了张嘴,然而话还没说出来,就被朱由校提前预判了。

    “莫要再说这不懂那不懂了,这是欺君之罪!你乃功勋之后,要有些担当。”

    张之极口舌发苦,一副死了爹的模样。

    但此刻,他被皇帝逼上绝路了,却也只得迎头而上了。

    爹,苦一苦你,日后英国公府有儿子在,败不了!

    张之极在线卖爹。

    “启奏陛下,卑职以为,京营的问题有八。”

    朱由校颔首点头,示意张之极继续说下去。

    “其一,乃是军籍虚冒,空饷横行。京营名义兵力10万,实际不足3万,军官虚报名额冒领军饷。”

    空饷之事,英国公府自然有参与。

    但这是系统性贪污,只要是京营之将,就没有哪一个是不吃空饷的。

    对于这一点,朱由校早就清楚了。

    《明熹宗实录》卷12记载:五军营名册载兵3万,实存仅8000,参将一级的都能吞饷逾万两。

    见皇帝兴致勃勃,张之极咬了咬牙,继续说道:

    “其二,乃是训练废弛,战力低下,这一点,我父亲已经上过折子了。京营火器锈蚀,盔甲破损,战马老弱,士兵“执木棍充枪矛,持竹弓代火铳”。并且,士兵多市井无赖,操练敷衍,遇检阅则临时雇乞丐充数。”

    朱由校眉头微皱,但还是没有做什么反应,只是食指轻轻敲击御案,似在深思。

    张之极犹豫片刻,还是继续说道:

    “其三,便是将门世袭,腐败成风。”

    自己骂自己,张之极倒是第一次。

    然圣天子在前,他不敢藏私,只得一五一十说道:“京营提督、总兵多世袭勋贵,毫无军事经验。并且,监军太监克扣粮饷,插手人事,如之前司礼监王安党羽刘朝掌控神机营火药调配。”

    像是英国公,成国公,基本上都是娇生惯养的,武艺或许有练,但没有下过基层,具体的战法战术,也只是从兵书上习得而已。

    这样的人去带兵打仗,那结果可想而知。

    “其四.”

    张之极洋洋洒洒,竟说了八条京营弊端。

    朱由校听完之后,心中略微沉重。

    京营问题,其实就是大明体质腐化的直接体现。

    要想整治京营,要动的利益有点多。

    事关兵权,容不得朱由校不小心。

    他沉吟片刻,问道:“若朕要整肃京营,你有什么建议?”

    张之极早就知晓皇帝有整肃京营之心。

    实际上,只要上位的皇帝,都有这个想法。

    譬如正德皇帝,便通过重用边将,调宣府总兵江彬入京,统领四镇边军(宣府、大同、延绥、辽东)组建“外四家”,与京营混编,引入实战经验。

    并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亲赴宣府、大同督战,提振京营士气,掌控京营,清洗庸将。

    一度效果不错。

    世宗皇帝,神宗皇帝,皆有整顿京营之举。

    就不知道陛下要学谁。

    张之极深吸一口气,袖中手指掐得发白:

    “卑职有三策可徐徐图之。其一,令兵部与锦衣卫合查军籍,以实发饷银之数为饵,许虚报者自首减罪,抗命者连坐追赃;

    其二,于西山设新军营,选良家子另练精兵,待其成军再逐步裁汰旧营;

    其三,派文官巡视京营,弹劾贪腐将领!“

    不过,张之极也知晓此事非常敏感与危险。

    他撩袍跪地,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然京营牵涉二十六卫所、七十三勋爵,若操切行事,恐重演正德年间边军哗变之祸啊!“

    事关兵权,当慎之又慎。

    这是要砸人饭碗的事情,自然要往最坏的方面去想。

    “京营战斗力低下,朕心忧国家啊!”

    练卒必先除积弊。

    京营这块烂疮若是不拔除了,京营兵卒的战斗力,就绝对好不了。

    而且,他这个皇帝,急需要一支能打胜仗,服从指挥的军队,能为他改革撑腰。

    但要拔除,得手中有兵才行。

    朱由校眼神闪烁,心中却已经是有计策了。

    “陛下,此事需要徐徐图之。”张之极在一边说道。

    “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朕如何不知?”

    朱由校给了张之极一颗定心丸,说道:“英国公府乃是国之柱石,这一点,朕是知晓的。”

    张之极跪伏在地,说道:“英国公府,必定为陛下效死!”

    如今英国公府已经是彻底和皇帝绑定在一起,皇帝掌权,则其得势。

    若皇帝失势,那些文官必定将英国公踩死。

    如今英国公府是不效死,也不行了。

    尤其是他张之极,爹都卖了,哪还有其他选择?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32/1111106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