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开荒:逍遥山农 > 第157章 汇聚

第157章 汇聚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西凉请降,突厥称臣,鞑靼受封!”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夏秋无雨,江南大旱!热病死万人!”

    听到报童的呼喊声,附近的人都看向了这边。

    来洛阳复命的柴伯施走向卖报纸的女孩。

    “来份报纸。”

    “四小姐,给我一份报纸。”

    柴伯施刚开口,就听到身后有一个人喊什么小姐,回头看过去就看到一个书生打扮的短头发文人。

    文书墨和柴伯施的眼神对上,文书墨客气的点了点头。

    柴伯施笑道:“公子有礼了。”

    文书墨知道他误会了,“在下江南人文书墨,先来后到,先生请。”

    柴伯施并没有误会,“公子客气了,在下也是汉人,这位四小姐肯定是山农人,瞧着就不一样。”

    四九八递过去两份报纸,“给你们报纸。”

    在先给了柴伯施报纸后,四九八奇怪的看着文书墨。

    “姓文的你怎么天天来我这里买报纸?你家又不住在这里,隔壁街不是有卖报纸的?”

    文书墨客气道:“因为有的地方报童什么话都不说,搬个椅子坐在那里就卖了报纸,只有四小姐你这里喊着最卖力,我就习惯多走几步过来买一份。”

    柴伯施很少来洛阳,听到后哈哈笑道:“原来如此,换成是我,我也愿意过来这里买报纸。”

    四九八眨了眨眼睛,“原来这样,不过我们以前都是喊着卖报纸的,不喊哪有人买报纸?”

    文书墨微笑说:“城中的报纸卖的都很快,供不应求,听说早开始不少人也喊着,后来卖的快了就不费劲了,有的人还要多收钱才愿意卖一份报纸,或者是留下来给有钱人,不像四小姐这里晚点过来就真的没了。”

    四九八摇了摇头,“我可不和他们一个样子,被抓到了就惨了,听说现在纪律管的很严,圣上提拔了很多判官御史。”

    文书墨和柴伯施听到后都笑了笑,很快发现身边的男人也是一样的微笑后,顿时心中都是一惊!

    “公子是在哪里高就?”

    柴伯施有一种感觉,为官多年,主抓各种案件的同时也和不少官吏打交道,对很多事情都有一定的察觉。

    文书墨客气道:“随便做点事情。”

    四九八这两人要在自己这里聊天了,不耐烦的催促说:“别在我这里站着,我得赶紧卖完报纸,还一堆事情要做!”

    “是。”文书墨笑了笑,朝着一边走去。

    柴伯施主动跟上,两人走到了一处摊点前坐下。

    “来五根油条,一碗豆汤。”

    “我也来一样的。”

    柴伯施笑了笑,身材魁梧的他坐下后就拿起了报纸,看着报纸上的新闻。

    新闻并不新,尤其是涉及到一千六七百里外江南地区的大部分事情,都已经是两三个月前的事情了。

    农业新闻:

    江浙湖广暑旱连月,稻花焦,田裂如龟,热病死万人,昼不敢出,人喝死。

    淮南区域因无耕地,暂不受影响,因同属干旱区,水利尚未修建,农业部认为暂时不适合恢复此地耕作。

    西北持续干旱,平原省草木茂盛,水资源与生态逐步恢复,旱灾与蝗灾已经得到有效缓解,为了预防南方地区干旱扩大至黄淮省,今年在平原省耕种冬小麦一千万亩,调集十个万户队进行安置。

    山农省人口过多,已经濒临三百万,为了给孩子们预留出活动空间,人口将稳定在四百万以内,提前迁徙出部分西北华北地区人口返回家乡,加入万户队进行垦荒。

    为提前解决粮食周转,水资源调配等问题,各地牧民和农业工作者应及时注意本地降雨,春时若旱,立刻有序转移牲畜,具体以到时各地降雨量和牲畜数量为准。

    ……

    柴伯施看了一会儿,这个时候小二端来了豆腐脑和一盘子油条。

    古代油水少,买油很花钱,也舍不得用好面炸油条。

    但就和集资吃牛肉,买上一头牛的百分之一一样,买几根油条解馋并不是太大的事情。

    只有城市里才会有这种炸油条的摊子,使用的油也是那种用了再用的祖传热油。

    没人在乎油条的颜色,早就习惯油条就是这种颜色了。

    柴伯施放下报纸,拿起筷子开始吃饭。

    这个时候,隔壁空桌来了一对二十多岁的男女。

    男人短发,穿着体面但是不怎么合适的山农服,看起来不像是山农人。

    女人明显是有一定家底的大家小姐,就是给人的感觉有些落魄,看起来沉闷不太想说话。

    “来六根油条,三碗豆腐脑。”

    王道济看向附近,目光放在了比较显眼的柴伯施和文书墨身上。

    在看到两人身边的报纸后,王道济主动对柴伯施客气的行礼。

    “这位兄台,在下来得匆忙,路上没买到报纸,可否借我一观?这顿饭我请了。”

    柴伯施抬起头看了他一眼,正要说话的时候,文书墨忽然道:“王兄?”

    王道济和房怀蕊看向文书墨,略微有些迟疑。

    文书墨无奈道:“我是文书墨,王兄怎么来洛阳了?”

    王道济迅速想起来了文书墨和他老婆,窘迫道:“过来看看,找找出路,发生了一些事情,如今家中难过,不能再什么都不做等着破败了。”

    文书墨点了点头,正要说什么,对面的柴伯施笑道:“相逢既是缘分,拿去看吧,不必客气。”

    王道济忙道:“多谢兄台。”

    因为自家的事情,王道济不好意思说出名字。

    文书墨也清楚王家的事情,对着王道济和房怀蕊客气的点头。

    之前就不是多熟悉,如今也就是泛泛之交。

    大家都剪了头发,互相之间也仿佛是有了隔阂。

    王道济看了看报纸,很快关注到了农业板块,脸上露出了沉思之色。

    房怀蕊轻声询问:“怎么了?又是坏事情?”

    “可能是好事情。”王道济抿着嘴,努力微笑安慰最近跟着一起吃苦挨骂的妻子。

    房怀蕊迅速好奇了起来,好事情?

    “这个多少钱?”

    旁边传来小孩子的声音,房怀蕊看过去,就见三个短发孩子站在卖油条的摊子前面眼巴巴看着。

    小贩见这三个孩子年纪不大,都留着短发,穿着裤子和单薄的小袖长衫。

    “油条四文钱一个,豆腐脑七文钱一碗。”

    沐林摸了摸口袋,就在小贩和房怀蕊都认为这孩子没钱的时候,他掏出来一枚银子。

    “这个行吗?”

    文书墨和王道济都看着沐林手里的一两银子。

    正在吃饭的柴伯施注意到了附近几个人的表情,回过头也看到了沐林小手里的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钱,对在场的几人都不算多。

    但是一个拿着一两银子的小孩子,要么是偷来的钱,要么就是家里很有钱。

    沐林的声音有些发怯,身后两个男孩子也都是紧张的看着卖油条豆腐脑的老板夫妇。

    老板立刻板着脸说:“我看看,这钱是你们偷的吧?”

    一两银子被老板拿在了手里,三个小孩子都露出了紧张害怕的表情。

    老板立刻道:“把你们大人喊来,小小年纪就不学好?这还了得!”

    三个孩子哪里有大人可以请,慌乱间就见沐林大声喊:“快跑!”

    牛儿柱儿迅速跟着一起跑了。

    请家长这种事情,对三个小孩子太可怕了。

    老板看三个小孩子跑了,把钱揣进怀里,不客气的骂道:“小逼崽子,不学好!”

    柴伯施笑了笑,对着老板笑道:“你这无赖摊上事情了,那三个娃子都是晋北口音,多半是真正的山农人,可不是剪了头发的假山农人。”

    老板呆滞的看向柴伯施,很快挤出微笑,“怎么可能……山农人哪有不认识银子,不知道花钱的。”

    文书墨和王道济也都觉得奇怪,有些认同老板的话。

    柴伯施笑眯眯的说:“真正的山农人都是包吃包住,不来洛阳,根本没有花钱的地方。”

    卖油条的老板顿时被吓得嘴巴都发抖了起来,怀里的银子,比锅里的油水都要烫人。

    ***

    三个小孩子跑了两条街,看到没有人追上来后才松了口气。

    “这里是哪儿?”

    “不知道。”

    “找人问问。”

    三个小孩子垂头丧气的四处看着。

    沐林对两人叮嘱说:“这事情别说。”

    “嗯!”柱儿和牛儿都不想说这个丢人的事情。

    三人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就听到附近的呼喊声。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还有最后两份,要买的快点!”

    三个小孩子看到前面有个差不多大小的姐姐在卖报纸,就一起走到了姐姐前面。

    比三个小孩子高出两头的四九八看到了三个小孩子。

    “买报纸吗?两份十文钱,你们有钱吗?”

    沐林迅速点了点头,又赶紧摇了摇头。

    四九八没好气的看着三个没事找事的小男孩,“你们哪个队的?”

    “1001。”沐林说了自己所在的大队。

    四九八皱起眉头,仔细打量着三个小孩子。

    “骗人,1001不是在武州山农村吗?”

    沐林回答说:“没有啊,我前阵子在同州干活。”

    四九八顿时来了精神,“我以前也在同州,你是在农州农村吧?我在同州城里。”

    沐林辩解说:“我在同州城里。”

    “我也是。”艾牛也和姐姐说了一句话。

    四九八看他们不像说谎,就好奇道:“我是115队的四九八,你们知道115队吗?”

    三个小孩子都摇了摇头。

    艾柱对着沐林和艾牛说:“她是卖报纸的。”

    得到提醒后,沐林迅速说:“我认识一个在同州卖报纸的,姓金的女的,后来换成一个男人了。”

    “那是我们队长,现在不卖报纸了,就知道管人。”四九八随意吐槽了一句,又立刻问:“你们叫什么?”

    “沐林。”

    “柱儿。”

    “牛儿。”

    柱儿牛儿因为别人都这么叫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还有姓氏,在被问起名字的时候就下意识地说了自己认为的名字。

    姓氏对大部分小孩子都无所谓,而四九八也同样抛弃了姓氏。

    看着三个有名字,使用名字而不是编号的三个小男孩,四九八终于相信他们是1001队的了。

    也就是最早的那批山农人,而不是自己这种后来收编的归化山农人。

    时至今日,四九八依然记得自己和弟弟妹妹都是汉人,并不是真正的山农人。

    “你们是来买报纸的吗?送你们两份吧,这两份算我的,不要钱。”

    四九八开心的把报纸给他们,很高兴认识这三个山农人。

    沐林摇了摇头,“我们迷路了。”

    四九八好奇道:“怎么会迷路了?”

    艾柱说:“刚才去买油条,老板收了钱说我们偷钱,还要找我们爹,我们害怕跑了就迷路了。”

    四九八义愤填膺,撸起袖子说:“走!我带你们去那个卖油条的地方给你们出气,把钱拿回来!”

    沐林小声的说:“你打不过他。”

    “哼!”四九八傲气的说:“我随便一声,就能叫来好多人!走,不用怕,这里山农人是老大!”

    三个小男孩跟着十多岁的大姐姐往前走。

    路上不少人都认识四九八,看四九八气冲冲的往前走,就笑道:“四九八,你干什么?看起来要打人。”

    本来是取笑这个小丫头,不想小丫头大声喊:“去打人!走!有人欺负我们山农人小孩!去教训他们!”

    附近卖报纸的大人走过来,“谁欺负你了?”

    四九八看到这个男人,立刻道:“496!走,帮我打人去!”

    作为大人的四九六根本不想管小孩子的事情,随意道:“不去,我还有事情。”

    四九八恼怒道:“我要去找队长举报你!看到山农族小孩子被欺负你躲着不管!孬种!”

    四九六有些下不来台,又不能真的不管,就问了一句,“谁又调戏你了?说你几句话,你就要打人家。”

    “不是我!”四九八立刻一手放在沐林的肩膀上,把这个矮很多的小弟弟推出来,“他们三个被卖油条的欺负了,卖油条的抢了他们的银子还欺负他们!我们山农人,要保护山农人!!”

    “谁不帮山农人!谁就是山农人的叛徒!”

    四九八在大街上高声呼喊,她嗓门大,又自认为是山农人,怒气冲冲的话语吸引到了附近大街上的路人观望。

    带儿子孙子出来吃饭的李唐卿也注意到了这边的事情,走过来看热闹,也看着四九八和那三个看起来很害怕的小孩子。

    四九六看着三个山农人打扮的小孩子,“看着眼生,小孩,你爹是谁?哪个队的?”

    沐林快要被吓哭了,“我爹叫沐传亮,1001队的。”

    看沐林说了,艾牛说:“我爹叫艾大可,也是1001队的。”

    艾柱跟着说:“我也是。”

    1001的读音是幺零零一,不是一万零一,也不是一零零一。

    因为读音发音的问题,只有少数人才知道这是一开始的初始队,如今的皇家队。

    李唐卿同样不知道这个编号有多靠前,但是能明显感觉到这个事情会闹大。

    “这几位小兄弟出了什么事情?我是洛南县的县令,若是出了事情,我帮你们处理就好。”

    李唐卿站出来,并不是为了山农人主持公道,而是担心山农人和汉人的纠纷会越演愈烈,到时候矛盾扩大化,引起汉人不必要的伤亡。

    山农人和汉人发生矛盾,还是山农人的小孩子受到了成年汉人商贩欺负,必定会闹大。

    察觉到这一点的李唐卿,立刻站出来解决事情,越快越好。

    四九八看到一个老头出来了,就立刻说:“有个卖油条的抢了他们的钱!”

    李唐卿觉得商贩不会在光天化日之下抢钱,就对着三个孩子说:“我正好也想去吃油条了,等下带你们一起买油条吃,那人抢了你们多少钱?”

    沐林摸了摸口袋,从裤子兜里拿出了本打算豪爽请兄弟吃饭的私房钱。

    “这么多。”沐林拿出一个,比划了一下。

    看到沐林拿出一两银子,李唐卿就大致猜出了怎么回事。

    “是不是你们没零钱?这里吃饭都用的铜钱,老板找不开就问了你们几句是不是?当时怎么说的?”

    沐林小声的说:“问我们是不是偷的钱,还要找我爹,这是我干活攒的钱,婆婆给我换的,说是好带。”

    李唐卿笑了笑,“没事了,我带你们去把钱要回来,让那老板请你们多吃几根油条赔罪,那人在哪里?”

    沐林摇了摇头,“忘记了,我们跑了一会儿就到这里了,迷路了。”

    李唐卿笑道:“你们是刚来洛阳的吧?我大致猜到你们住哪里了,我先送你们回去,等下让卖油条的带着油条和饭桶银子去给你们赔罪,这样可好?”

    武王入城的事情并不是秘密,而李唐卿却知道北极武最近根本没出去过。

    沐传亮和艾大可虽然在武朝没什么存在感,但是作为文官体系的李唐卿,也知道这两人属于文官里比较靠前的千户。

    这两人上战场不行,在洛阳也没什么才能,一直都是在青州那里稳定金矿和盐茶产出,或者是在武州处理一些事情。

    事情已经非常清晰了,李唐卿要做的就是淡化这个事情,减少山农人和汉人的矛盾。

    三个小孩子都不想惹事,也都想赶紧回家,就都迅速点头。

    想给三个孩子出气的四九八更想去打人,去证明山农人不能被欺负。

    李唐卿对着儿子说:“去问问哪个卖油条的多收了一两银子,让他收摊别做生意了。”

    李唐卿又对着三个小孩说:“你们要是不想见他,我就让人把油条和吃的,还有赔罪的银子换回来给你们,这样可好?”

    三个小孩子都不想见那人,也都想快点结束,迅速点头,“好!”

    李唐卿微笑说:“好,跟我来,我带你们回去,其余人就散了吧,别聚集了,也别跟着去管家那里。”

    四九八和四九六都想跟上去,但是又被李唐卿拒绝,只能看着那三人去了官署区和几个巡逻的侍卫说了些什么,然后三个小孩子就一溜烟的跑进巷子里回家了。

    李唐卿在看到三个小孩子回家后才放心,又去处理那个被吓坏了的市井小贩。

    柴伯施、文书墨、房怀蕊、王道济、李唐卿、李安民、李询等人在热闹的街上相遇,一起的还有跟了一路看热闹的四九八和四九六。

    一条街上的不光是这几人,还有许多跟过来看热闹的男男女女。

    山农人和汉人之间早有摩擦,但之前都是小打小闹,大部分山农人都是投降没几年的汉人,也没跟北极武南征北战过,更没有山农人亲戚。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人会相信自己是山农人。

    1001队的绝对是真正的山农人,被欺负的也是北原的千户之子,这种为主子出头耀武扬威的事情,不需要组织就迅速有成百上千人过来助阵。

    “是谁欺负我们山农人?!”

    “是汉人!砍了那个汉人!”

    “汉人都是奸商!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

    “把他的脸按进油锅里!”

    李唐卿刚回到这里,刚看了一眼儿子身边的几个人,就发现附近穿着裤子褂子的短发军民蜂拥聚集过来。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27/1111097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