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军事外交
依旧是新年时节,刚大年初一,北极武就在万象神宫召见使者。
阿岱海在太监的引领下来到神宫大殿,看到了武王北极武,以及前方那个巨大的金色神像。
“拜见武王!”
北极武微笑道:“请起,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阿岱海站起来恭敬回答:“今年部落下起了大雪,可汗的身体也有些不好了,我打算过几天就回去。”
“好。”北极武让开位置,“上柱香吧,下次过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
阿岱海露出欣喜的神色,作为草原上信佛的人,在看到这种几十米高的巨像时,确实是想着能不能上柱香。
“谢圣上恩准!”
阿岱海小心的走过去,对着神像虔诚的下跪,也不知道在祈祷什么。
在磕头后,阿岱海才起身用桌子边的香和蜡烛点火上香。
看着又跪下的祈祷的女人,北极武抬起头看着那个一成不变的神像。
虽然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神佛,但是灭掉西夏和吐蕃后带回来了不少金铜佛像。
吐蕃的战利品还没有完全运输回来,受制于交通和人力物力,需要持续一年多才能完全送过来。
金银还能存起来,珍宝阁就装不下了。
多余的佛像,自然就是化为了金汁铜水,变成了铜臭之物。
北极武等阿岱海拜完佛后,说道:“我给你准备了几尊佛像带回去,一共五车的礼物。”
“归化部去年从逃跑的吐蕃贵族那里缴获的战利品,算是我赏赐给他们的报酬了。”
“今后你们安稳过日子吧,草原不光是你们的,也是我的,我会在那里饲养战马牛羊,但是会给你们容身之所,也欢迎你们部落更多人学习我的语言和文字。”
阿岱海呆愣了一秒钟,但也很快反应了过来。
“我并不会说谎。”阿岱海根据山农人的直话直说习惯,也坦言道:“归化部很多人的想法是我们成为草原上的霸主,圣上您成为中原的霸主。”
北极武笑道:“草原并非弱者的寄宿之地,没有实力的人无法霸占一大片草场。”
“我暂时没有霸占那片草原的想法,也欢迎你们住下,同时中原也可以给你们种田的土地和居所,只要你们愿意使用我的语言文字习惯,那就可以。”
“我并不排外,也非弱者,我不喜欢成为强盗,也不欢迎强盗。”
“扩张是草原人和汉人都有的想法,契丹人吐蕃人,还有山农人都有这样的人性想法。”
“我会灭掉契丹人,夺下那片草原,我也清楚那片草原会召唤下一个突厥契丹还是什么人。”
“既然如此,我自然要让山农人过去占领。”
“谁愿意当山农人,谁就可以使用那片我暂时没有想法的草场。”
阿岱海点了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愿意代表归农部落加入山农国,取山农人的名字,使用山农国的文字,遵守山农国的习惯和法律。”
北极武满意道:“好,我任命你为归农城的世袭总督,不受归化部落的影响,而是由你来挑选下一代草原可汗!”
阿岱海迟疑道:“从孛儿只斤的孩子,还是从别的部落也可以?”
北极武点头微笑。
“都可以,你自己觉得合适就行,我无所谓,只要能继续维持和平,我愿意承认他是下一任归农省总督。”
阿岱海明白了北极武的野心。
这种野心并不是坏事情,对草原男人女人来说都是好事情。
不争不抢,就肯定不是好领导。
阿岱海询问:“您今年要攻打契丹吗?”
北极武看向门口外面的天空。
“我今年要去冀州幽州看看,视察粮食生产和道路问题,大概也许会在秋后顺便去一趟辽东。”
“看看谁会运气不好遇到我吧。”
北极武笑了笑。
阿岱海也露出了微笑,谁遇到北极武,都不会有好事情。
在北极武过去之前没有投降的,人尽杀。
“那么到时候我愿意带兵前去协助,我们草原的勇士,愿意追随您这样的英雄!”
北极武随意说:“不需要那么多人,估计也就三百万人了,我随便杀几万就行,主要目的是希望北方老实一些,别影响我种地养活那么多人。”
“算上今年出生的和打下来的吐蕃,以及大量投奔我的北方人,已经两千万了,未来人口会越来越多,我必须要应对接连不断的天灾,为我的子民提供一个美好的家园。”
北极武实际上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只是看有什么事情就随手做了。
并非强制,有时候想休息就休息,不想管就不管。
阿岱海看到的就是北极武勤劳的一面。
“圣上,归化部想向您寻求一个回复,西边的草场应该如何分配?”
孛儿只金的蒙古部和阿史那并真的突厥部实力并不对等,如今明显是改名为归化部的蒙古部更强一些,得到了山农人的供血支持,这才在频繁的灾害事件中壮大了起来。
云中突厥部距离山农人太远,再加上北极武无意攻略西北,导致草场势力很快和归化部重合了。
双方都在克制,突厥人主要是打不过,蒙古人则是不敢轻举妄动,优先去打北部草场。
大大小小的摩擦也发生了多次,最早北极武也想过灭了突厥,但是南方的事情太多,东西南北都有事情就撤兵先解决了内部事情。
“都向西扩张去,不要在我面前碍事。”
北极武给了一个大方向,“我允许云中部和归化部归农部并称归农省,省内不论是突厥人蒙古人还是契丹人回鹘人,只要有山农省的户口,会说山农话,那就是山农人。”
“山农人可以进入山农国交易,也可以获得我的援助。”
“依靠牧马放羊养牛,可做不到顿顿酒肉的好日子,你们两部把整个草原统一,然后分兵向西推进,我会根据你们带回来的战利品,赐予美酒、华服、武器、铠甲、药品、可以在山农族购买商品的钞票。”
“你们打下来的土地,我会花钱购买。”
北极武自己不想去征服世界,就选择花钱打发一群容易没事找事的人出去干活。
不干活也不听话,就怪不得武王过去走一趟了。
阿岱海正愁没有山农人需要的商品,如今山农人根本不缺牛羊,也不缺战马。
尤其是发展马耕之后,山农人更喜欢挽马,而不是蒙古人的战马。
这导致战马的价格越来越低,羊毛的价格也越来越低,比不上耐旱耐寒的棉花。
除了女人之外,蒙古人拿不出多少东西购买盐茶和酒了,欠的银子也越来越多。
如今有了一个收购土地的人,归农省的草原人立刻找到了草原致富之路!
打家劫舍吞并土地本来就是大家擅长的事情,以前没有人愿意花钱购买土地是因为太强了就没必要花钱,弱了花钱后也守不住。
不强不弱的时候双方对峙,都为了统一霸占更多土地,更不会做那种卖国土的事情。
再有就是诚信方面的问题,担心对方反悔不给钱,或者不给地,或者给了地之后又打了回来重新占领。
这些在山农国面前都不是问题。
山农国强到这些人不敢反悔的地步,同时也是这些草原人的老板。
下午时候,北极武接见了文国的使者。
梅毅夫和五个使者一起面见北极武。
五个使者都是西域小国的使者,因为北极武连续灭了两个国家,就都过来朝贡了。
北极武对三千里外的小国家没兴趣,主要是接见文朝大使。
梅毅夫按照山农人的规矩主动说话。
“大王,我主希望今年能继续购买武朝的粮食和煤,也希望能按照去年的价格购买。”
“可以。”北极武爽快的答应,“按照去年的价格的份量,继续下去。”
梅毅夫知道去年山农国大片地区干旱,但因为铁皮浇水车和大量引水渠的灌溉,保住了三分之二的收成。
“今年的茶叶和丝绸可能要少一些。”
梅毅夫叹了口气,对武朝粮食大面积减产的事情幸灾乐祸,对自家桑树茶树被低温冻死的事情却无可奈何。
北极武笑道:“无妨,茶叶和丝绸我这里也有,最近又在吐蕃养了千万头羊,以后没有桑树就用羊毛衣服,正好把土地省出来种地。”
南方最容易赚钱的茶叶和丝绸减产,瓷器方面也不如北方几个大省的产出,这样文朝的经济自然要出问题。
“羊毛做的衣服粗糙不堪,哪里比得上丝绸衣服?自古茶叶就是以江南为最,今年年景不好,忍上一年就好,我们会把最好的丝绸和茶叶献给大王。”
北极武抬起手制止,“大可不必,我们山农人自幼就是在田地里风吹日晒,要么是种地干活,要么是出门在外东征西征把来犯之敌消灭,太过安逸的生活会让人堕落,失去了体察民间疾苦,发现创造的能力。”
“羊毛就很好,一来不需要种太多桑树与粮食争水争地,二来羊肉也能改善伙食,三来也有助于和西疆省吐蕃,归农省草原各部的联系。”
梅毅夫询问:“大王为何灭了吐蕃?”
北极武摇了摇头,“吐蕃率十二万大军占领我国土,杀我子民,我若不把他灭了,以后暂时没心思管的西北地区就会进来一群虫子。”
“别人都动刀子了,我总不能还和你们汉人一样讲道理,顾全大局吧?”
梅毅夫又问:“大王打算如何管理吐蕃?”
北极武直言道:“不求盈余,但求安稳,我来回一趟用了九个多月,这些年内部事情不断,没心思理会西部事情。”
“这一次能留下来五分之一只是做个表率,若是还有人不知道死活,下一次就和灭了西夏一样,留地不留人,清扫干净一阵子再说。”
梅毅夫继续询问关键情报。
“大王今年可是要灭了契丹?”
北极武微笑说:“今年主要是视察平原省的农业状况,去年水患也没有来得及查看,还有胶东半岛也没有去过。”
“若是时间来得及,就去关外看看,如今只要不和关外贸易,关外自己就会乱起来。”
“我的一群手下只要守好现在的地方就行了,如果有问题我再过去处理也不晚。”
梅毅夫知道北极武的心思都在北方就行了,如今南朝上下都在装模做样给百姓看,并没有真的防御北方的想法。
“去年我主让朝中学士办报纸,出版了文华日报,大王可看过?”
北极武点了点头,“看过,也让人都给我听了,我对风花雪月,才子淑女之类的诗词不感兴趣,平时忙的厉害就没有看。”
梅毅夫微笑说:“诗词书画乃是瑰宝,大王应该学一学。”
北极武懒得理会他,直接找别人说话了,询问一些西域的事情。
***
文化日报很快刊登了梅毅夫和北极武的对话。
至于怎么说的,北极武根本不在乎,南朝人高兴不高兴,自豪不自豪,和北极武都没关系。
一群小丑,没有了瓷器茶叶盐铁的优势,粮食产出也比不上北方,手工业直接被发展四五年的北方吊打。
如今光是依靠文人骚客,可挽救不回来贸易市场。
就和蒙古、西疆等地区对山农国的贸易劣势一样。
当北极武不需要契丹人的战马、女真人的人参鹿茸后,这些地区的人就难以拿出来能交换盐茶粮食的商品。
以前可以自己找吃的,总归也饿不死。
如今北极武拿出了酒,短短几年就依靠走私烧酒获得了一群战斗力比较强的酒鬼。
蒙古人和其余草原民族不管是怎么称呼,也不管是哪个民族,只要是寒冷地区的男人都普遍好酒。
盐茶酒铁对于塞外关外地区的人影响非常大,契丹人打仗影响到了与山农国的贸易,其余人自然就要反对。
文朝在北极武眼里,也逐渐到了和契丹人一桌的地步了。
北方有多个茶叶产区,掌握了大部分盐场,最好的煤铁工业区,最大的粮食产地。
消灭吐蕃西夏两国后,丝绸之路上基本上就没有了马贼的骚扰,通往西域的道路再次打通。
丝绸刺绣之类的也有川蜀和洛阳内的绣女织匠,皇宫里最多的就是能干活的绣女,北极武不养闲人。
瓷器就更多了,在火候和金属器具提升后,瓷器的工艺也在快速提升。
南方最多的珍珠玉石珠宝等奢侈品,反而在北方不受欢迎。
北方从南方购买的东西非常少,南方从北方购买的东西越来越多,大量铜钱都流入到了北方。
目前南方最大的出口商品是船、漆器、药材、香料、糖、水果干、乐器、书籍。
笔墨纸砚因为武朝自己使用简体字,也开发出了专门适合墨水写字的纸和笔,所以并不进口传统的笔墨纸砚。
进口商品里最贵的是船,其余商品的一年也就上百船的进口量。
反倒是输送给南方的粮食和铁器、烧酒、战马、瓷器、玉石等,每年都是十几万船次。
南方今年的寒冬比北极武预想中的更难,只是北极武从梅毅夫那里感觉不到南方有多苦。
前年的时候江南就遭遇到了极端寒潮,百姓冻死无数,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文朝差点灭在这里,奈何北极武强行搀扶了一把让他过了一个安稳年。
到了夏天基本上恢复了一小口气,也通过购买粮食解决了小危机。
但是又遇到了小范围的干旱,好在因为靠海的关系也不严重。
等秋天还没过去的时候,提前进入了寒冬,直接把剩余不多的茶树桑树以及大片大片的果树都给冻死。
农作物蔬菜和过冬的小麦都被冻死,南方水牛和鸡鸭也难以招架这种极端天气。
果树和牛羊都需要时间成长繁殖,尤其是干活用的水牛,对农业至关重要,还无法从北方寻找替代。
一年受灾,数年绝收。
连续两年受灾,导致南方经济和农业到了快要崩溃的地步。
好在这次受灾最严重的不是江南地区,风水轮流转,寒流主要集中在福广地区。
这些地方更靠南,有些地方百年来都没下过一场雪,更加没有招架之力,一次就能让几十万人倾家荡产。
整个南方的将领也好,地主也好,官吏也好,都看出来文朝气数已尽。
尤其是对比武朝给钱给粮,不收税的前提下还能出了事情救灾发钱发粮,文朝这边却光收税不管事,出了事情收税收钱收粮更狠了!!
文皇急需要钱购买粮食,文皇的臣子们也需要钱购买北方的物资养活一家老小。
所以就朝着“受灾不严重”的地方狠狠收税。
说谁不严重,谁就不严重。
自几年前开始,南方投降请降的信件就没少过,但是武王理都不理。
北极武对大一统没有任何执念。
虽然后人肯定会埋怨没有征服全世界,但北极武又不在乎这些。
征服了全球也保不住,一个王朝都长远不了,更别说全球了。
北极武只在意三省之地,像是西域西疆出了事情也无所谓,反正两个地方加起来也不到百万人。
这种刚征服下来的边缘地区只有掠夺,没有任何投资,北极武等把那边的战利品都搬回来后撤军,不然高原反应会持续性的死人。
以后谁要总是逼逼打南方完成一统,就先把那些人发配西疆西域为国守几年边关,让他们体会地盘大的好处。
在南方人集体要投降的时候,北极武不光不接受投降,还严查户口,禁止人口流动,总之就是觉得自己地盘足够大,人也足够多,完全不想进步。
朝廷内外都没有人能逼他进步,不论是他老婆孩子,还是朝中那些所谓的“权臣”“重臣”。
***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南方加税!”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驰援南方同胞,今年再征朋友税!”
“卖报纸喽!二十文钱一份,看完十文钱回收!”
四九八双手揣在被窝里,坐在小小的木屋里,对着窗户外面开心的呼喊着。
小丫头才不关心南朝什么事情,只知道涉及到南方的事情,报纸就会卖得很快,复购率也会增长好几倍。
一天一百文保底,反复回收和出售,很容易卖到两百文左右,一个月轻松六两银子。
而且弟弟四九六的报亭也在赚钱,如今是妹妹小丫和帮忙的胡嫣一起轮流卖报纸。
胡嫣不想和哥哥一家下乡当自耕农,好说歹说留下来帮忙还在上学的小瓜卖报纸,不然光是小丫和小瓜也忙不过来。
一月十多两银子的收入,足够四个人过好日子了,可以花更多钱买衣服和吃的,以及雇人去劳动服役干活。
光是想想就觉得想不过来了,于是开始精打细算,在空白木板上用粉笔写字计算。
粉笔是买的,木板是盖房子留下的废料,平时卖报纸都会写好价格,也多好几个备用的板子。
四九八脑子里只有钱,但又不是只有钱。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27/1111095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