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旅长想给陈铭发老婆
两天后,这次战役的风波渐渐停歇,除了还有些地方还有小规模的战斗之外,局势已经陷入了稳定。
不过这次战役的影响不仅仅是陈铭歼灭了崞县的鬼子,缴获了四门重炮。
因为鬼子的疯狂增援,抽调了各据点的鬼子,只留下少量鬼子搭配伪军,甚至很多地方都只有伪军驻守。
伪军的战斗力什么情况,懂的都懂。
有鬼子看着的时候还能有点战斗力,一旦鬼子走了,立刻就拉胯起来了。
他们当伪军是为了捞钱,不是给鬼子卖命。
没有了鬼子监督之后,再拼命给鬼看啊?
反正没有了鬼子,据点肯定是守不住的,还不如痛快点还能增加活命的机会。
于是其他地方的部队趁机攻下了大量的据点,把很多小块的根据地连成了片。
其作战效果,不亚于发动一场大战役!
这次的战役,暴露出了鬼子的虚弱,根据地内的全体军民士气空前高涨。
二战区司令长官也发来嘉奖电报,祝贺八路军在晋省各部积极发动的攻势,取得极大的战果。
而作为核心作战单位的独立支队,以及这次主攻指挥的孔捷,也进入了全国人民的视野。
孔捷的悬赏金额也提升到了十万块大洋,都顶得上五分之一个陈铭了。
他孔捷现在走路都带风了,缴获重炮的影响非常大。
孔捷的悬赏一跃提升到了独立支队第二高,高于第三的何建新八万大洋。
不过距离陈铭的五十万悬赏还有着断崖式的差距。
不过陈铭本人对于鬼子的五十万悬赏颇为不满。
“悬赏什么数字不好,哪怕少一万变成四十九万也好,偏偏是个五十万,存心膈应我啊。”
“看来我还得给鬼子搞点惊喜,让他们给我提升悬赏金。”陈铭是这样说道。
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五十万的说法,但陈铭心里有啊。
敌占区的老百姓们消息相对闭塞,在日军的压制宣传下,对于陈铭的事迹并不清楚,反而非常惊讶五十万这个巨额悬赏。
被人叫做五十万,任谁都不会高兴吧。
“也不知道后世会不会因此而改变,把悬赏的金额改变。”陈铭突发奇想道。
那四门重炮的事情也尘埃落定了。
总部决定,将四门重炮留在独立支队,组建一支重炮连。
陈铭得知这个消息时,心中非常高兴。
“这下重炮有了,坦克装甲车也有了,就差飞机了。”
高兴之余,陈铭给旅长和师长两位领导打去了感谢的电话。
能把四门重型榴弹炮留在独立支队,陈铭认为旅长和师长应该出了不少力,必须要感谢。
而师长和旅长接完电话后,两人通了电话。
“陈啊,我们这样会不会不太好啊,刚刚陈铭那小子还在电话里感谢我呢。”师长朝着旅长问道。
“您别这样想,咱要看事实,你说我们是不是给陈铭说了话?”旅长在电话一头笑着说道。
“没错。”
“您说最终重炮是不是留在了独立支队?”
“没错。”
“您说这和陈铭求我们帮他说话,将重炮留在独立支队的请求一不一致?”
“没错。”
“这就对了,我们帮他说话了,算是出力了,最终重炮也留在了独立支队,成立了一个重炮连,这算不算给他把事情办到了?”旅长笑着问道。
“是这个理!”
旅长做通了思想工作。
“哈哈,这就对了,刚刚陈铭还在电话里保证,只要有用得上他重炮连的地方,一句话,他肯定帮帮场子。”旅长笑着说道。
“哈哈。”
师长是一个非常关心部下的人,也是个讲究人。
话锋一转,开始说起来陈铭的个人情况。
“现在陈铭都快三十二岁了吧?”
“应该是三十一岁四个月了,他是1910年12月出生的。”旅长开口说道。
旅长对于陈铭的个人情况非常清楚。
“那也快了,都快三十二岁了,个人问题还没有着落,这让其他干部怎么想我们组织?”
“陈铭的事你要多上上心啊,三十二岁,都成老干部了,还是个光棍,到现在也没个消息。”
旅长闻言,连忙说道:“我怎么没上心啊,您是不知道,我前前后后不知道往他陈铭的机关塞了多少优秀女青年,但他就是一个都没看上眼。”
旅长同样非常关心陈铭的个人情况。
在抗战时期的平均寿命仅有三十五岁,陈铭的年纪已经能称呼老了。
“这怎么行,你要再加把劲啊,帮他好好张罗张罗,陈铭十六岁参加革命,如今都征战十五年了,个人问题还没有着落。”
旅长听到此话,苦着脸说道:“这让我怎么加把劲,总不能把对象直接硬塞给他吧?”
陈铭的婚姻问题对于旅长来说真的是老大难,让他指挥打仗完全没问题,但让他给陈铭当月老,他宁愿多打两场仗。
“那我不管,我给你限定到明年的这个时候,要是陈铭还没解决个人问题,我要来打你的板子。”
“能不能商量商量,换个精通的人来啊,我真拿他没什么办法。”旅长说道。
“咱们部队,你可是出了名的“红娘”,难道还有比你更精通的?再说了你是他老领导,你不张罗谁张罗?”
“行了,就这么定了,我等你的好消息。”
挂断电话后,旅长开始发愁。
思考着怎么给陈铭发对象,他非常规手段都上过了,可还是没辙,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了。
陈铭也是真愣,塞到独立支队机关的那么多优秀女青年,愣是没有一个成的。
反而让独立支队的干部们成了好几个。
政委张正则也因为符合258团条例结婚了。
旅长在想,要是陈铭不能在师长规定的时间内结婚,他干脆加大非常规手段,直接把对象发到陈铭家里得了。
在独立支队的陈铭,自然不知道旅长已经在考虑给他强制发老婆了。
他现在正抱着他的重炮开心呢。
“大黑粗,真他娘的漂亮啊。”
陈铭看着面前的四门重炮,还有边上的炮弹。
这是好东西,一炸一大片,射程超过了十公里,绝对的男人浪漫。
不信出去问问,有这样一门重炮和一个婆娘,谁不会选重炮?
反正对于陈铭来说,老婆是什么东西?
有他的150毫米榴弹炮,射程11900米,23.6倍径,初速度540/每秒,炮弹重31.3公斤,绝对杀伤半径三十米的重炮漂亮吗?
别说一个老婆了,就算十个,也抵不上他的一门重炮!
“政委你看,又开始了。”参谋长王大飞指着陈铭,朝着政委张正则笑着说道。
“别管老陈了,他就这个样子,让他多开心会儿。”张正则也笑着说道。
这时,一个干事跑了过来。
“政委,旅长电话,指名了要找你。”
“找我?”张正则一头雾水,不清楚为什么旅长会指明了要找他。
独立支队能拍板的是陈铭,真要找也应该找陈铭啊。
不过张正则没有耽搁,放下手中的工作,跟着干事去接通了电话。
“是,是,是,明白了首长,我尽量。”
“我不要你尽量,是必须,这是命令!”
“是。”
挂断电话后,张正则开始抓头发了。
旅长刚刚在电话里给他下了命令,要求他必须在43年之前给陈铭解决个人问题(比师长给旅长的时间少三个月)。
张正则想起陈铭之前在存放重炮的仓库中的表现,心想这绝对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就陈铭那个样子,哪有半分想要找对象的想法啊?
没办法,张正则只能尽量想办法,和旅长一样开始抓头发了。
陈铭不知道旅长和自己的政委在为给他发老婆的事而抓头发。
此时他已经在安排攻打大同的计划了。
崞县的成功证明了坑道爆破是可行的,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不过崞县之战,也可能让其他地方的鬼子提高警惕。
“希望崞县善后的工作,能够瞒过鬼子吧。”陈铭心里想到。
撤离崞县时,独立支队的战士们对坑道爆破的痕迹进行了清理,希望能够延缓鬼子发现的时间。
岩松和驻蒙军的野音三郎关系非常差,加上这次岩松丢尽了脸,成了和野音三郎一样的难兄难弟。
就算对方发现了独立支队是用坑道爆破打下了崞县,也有很大的可能不会提醒野音三郎。
不过凡事都要做最坏的打算,陈铭要做好大同的鬼子有了防备的准备。
如果坑道爆破的计划不顺利,打下大同的时间就会延长。
主要驻蒙军原本是没有野战重炮的,鬼子也没有多余的重炮调给他们。
不过大同矿区一战,加上崞县缴获了四门重炮,独立支队凌厉的攻势把鬼子给吓到了。
为了加强大同的防御,华北派遣军直接给驻蒙军在大同增加了四门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
加农炮和榴弹炮不同,前者的射程远超后者。
鬼子的105毫米加农炮,射程达到了惊人的18.2公里,足够压制独立支队的重炮了。
这让陈铭很头疼,刚缴获的150毫米榴弹炮,却不敢投入到攻打大同的作战当中去,有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
重炮不像步兵炮,迫击炮,打几炮就能快速撤离。
要是在用重炮压制鬼子的时候,让鬼子根据炮弹落点和角度找到独立支队重炮的方位,派出飞机搜索,再用加农炮压制。
陈铭好不容易搞到的重炮,就有可能被鬼子摧毁。
这些都是陈铭的宝贝疙瘩,损失一门都能让他心疼到不能呼吸。
所以能不出动重炮,或者不长时间使用重炮,陈铭就不会用。
陈铭思考着的时候,吴有道给陈铭上报了一个方案。
“我们这次用坑道爆破打下了崞县,鬼子可能会发现,对此我对大同的坑道作业有一些想法想请示您。”
吴有道开口说道。
“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为了应对鬼子可能发现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多坑道同时作业,就算鬼子发现了,只要有一条坑道还完好,我们就能成功。”
“我们还可以利用地形,比如从民房地下进行挖掘避开监视,提高成功率。”
“可以设置假坑道吸引鬼子的注意力,真坑道在假坑道的下方悄悄挖掘。”
“同时,我们还可以用地面部队佯攻牵制,把鬼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地面上,掩护坑道的挖掘。”
吴有道一口气说了好几条应对鬼子可能发现独立支队坑道爆破大同的方案。
陈铭听完,心中思考了一下,发现可行性非常的高。
“到底是术业有专攻啊,专业的事情还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这些方案我同意了,我会给你加派人手,希望有道同志可以再接再励,再立新功。”
“要是利用坑道作业打下了大同,我记你的头功!”
陈铭鼓励道。
吴有道听到陈铭这么夸奖支持自己,身体站的笔直。
“保证完成任务,一定不负期望。”
陈铭摆了摆手,纠正道:“全国人民和组织都在等着我们的捷报,是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吴有道一听,立刻说到:“是,一定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哈哈,对了,你是怎么想到这些方法的?”陈铭好奇的问道。
一口气拿出这么多可行的方法,可不是突发奇想就能做到的。
“打完崞县后我就在思考了,我结合以前从我爹那里听到的倒斗经验,相出了这些方法。”
“以前我爹给我说过很多的其他地方的土夫子倒斗的事迹,有些有人看守的墓,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的避开那些人把墓里的东西挖走。”
吴有道开口说道。
“不错,把经验应用在战斗中去,这是创造性应用专长解决实际问题,值得鼓励。”
“你的说法很不错,大同就是鬼子的坟墓,我们要想方设法的把大同的鬼子埋葬在大同,把里面的好东西都带出来。”陈铭笑着说道。
吴有道听到陈铭这么夸赞他,有些不好意思,脸色是兴奋夹杂羞涩的红。
吴有道带着陈铭的命令离开了。
陈铭为了支持吴有道的这些方案,再次沟通冀中根据地,又抽调了一批地道战经验丰富的战士过来。
冀中地区的地势平坦,游击队的战士们想要应对鬼子高机动性的频繁扫荡,只能利用地道战这种以弱胜强的手段。
也因此,冀中地区的地道战经验要比独立支队根据地几座平原城市的游击队要丰富。
陈铭也不白借人,只要来帮场子的战士,来的时候可以空手来,回去的时候人手一杆枪带走。
这让冀中地区的干部们恨不得把人全塞到独立支队来帮场子,不放过这次“打大户”的机会。
解决完坑道爆破大同的事情后,陈铭收到了一份情报。
在独立支队把注意力放回鬼子第一军防区内后,晋西北地区的鬼子开始老实了起来,不敢去找独立支队麻烦。
不过他们也没有闲着,岩松在最后的任期内,加大了他“伯计划”的力度。
想让陆军高层看看,他的“伯计划”不是一无是处。
拉拢二战区长官的事情是不可能了,独立支队这么大的动作,让岩长官看出了鬼子的虚弱。
他已经开始端起来了,一直给鬼子模棱两可的态度。
岩松深知拉拢岩长官已经不可能,开始加大力度拉拢晋绥军下面的军官。
于是,伪军的数量开始大幅度增加。
楚云飞的358团一营长钱伯钧也被鬼子的拉拢条件动心了。
晋绥军358团是一个加强团,人数有五千之众,甚至还有一个炮营,档次都快赶上陈铭的主力大队了。
钱伯钧的一营,更是358团的主力营,有两千多人,比我军两个基干团的人数都多了。
别看他是个营长,但过的却是团长的日子。
358团的处境很尴尬,楚云飞是晋省五台人,属于是岩长官的老乡。
但偏偏又是黄埔军校出身,大队长的学生。
两种身份让他在两方都不受信任,358团能有如今五千人的规模,超过晋绥军一个师的兵力,都是楚云飞自己凭本事扩编的。
但明明兵力比一个师的人都多,楚云飞却还是个团长。
相应的,钱伯钧也只能是个营长。
打了这么多年仗,还他娘的是个营长,这谁能受得了啊?
同期的军官没战死的都奔着团长旅长去了,就他一个人是营长,出去放屁都不响。
后来也因为钱伯钧的事情,让楚云飞看清了跟着晋绥军没有前途,倒向山城后才得到了重用。
鬼子这次的拉拢,让钱伯钧想法愈发强烈。
鬼子全面侵华已经快五年了,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很多的军官已经忍受不住长期的苦日子了。
特别是晋绥军,前段时间极度缺少医疗物资,就连岩长官的嫡系都不能保障了,更别提楚云飞这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358团。
很多士兵因为缺乏药品,只能活生生看着伤口化脓,黄水顺着伤口流出。
最终的结局要么是截肢,要么是感染而死。
不过这个时期的国军伤残后,不像我军这般有保障,截肢后和死了也没什么区别。
这种苦日子让很多的军官动摇,加上现在鬼子还没有在中途岛惨败,抗战局势还不明朗。
不是所有人都有长远的眼光,能够看出抗战必胜的。
实际上,直到44年,鬼子都日薄西山了,还有很多人没看出来,还在投降当汉奸。
因为直到44年的豫湘桂会战,国军都能损兵几十万,这让很多的国军军官丧失了信心。
种种原因共同作用下,在鬼子的特务接触钱伯钧后,承诺他只要投靠过来,就会给他一个旅长的职位。
这可比原来给团长的职位要高了整整一个层次,让钱伯钧心动不已,二话没说就打算投降鬼子。
这一情况被四分区的情报人员截获,汇报到了陈铭这里。
晋绥军358团的防区和陈铭的独立支队,以及李云龙的独立团接壤。
加上八路军一贯的群众路线,大量的老百姓成了我军的眼睛。
鬼子派人去358团防区拉拢钱伯钧的事情怎么可能逃得过广大人民群众的眼睛。
在发现鬼子频繁派特务前往358团的防区后,四分区的情报人员们就开始盯上了鬼子的行动。
“一个营的装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去,把消息告诉丁伟。”陈铭开口朝着通讯员说道。
“是。”
这种小事,陈铭都懒得自己亲自去做了。
他现在的战略目标都是大同了,让他把目光放在一个小小的营级,这不是拉低了他的档次吗?
就算这个营级是一个两千人的大营也不行。
不就是超编嘛,搞得好像谁不是呢?
陈铭手下的何建新部,如今已经是七步二炮的编制,人数奔着八千去了。
一个358团一营,甚至是整个358团都不被陈铭放在眼里。
不过这个消息给丁伟的话,丁伟肯定看得上啊。
丁伟是个心思活泛的主,胆子还大。
原剧中,铁三角喝酒,李云龙说出他有八个营时,孔捷一副震惊的样子。
而丁伟却没多大的反应,足以看出丁伟也没少划拉,扩编的规模比李云龙只多不少。
甚至到了后来,丁伟竟然敢自己酿酒卖,可见他也不是个老实安分的人。
铁三角中就孔捷一个老实孩子,两个老战友的人员规模都是他好几倍,都过着旅长师长的生活了。
就孔捷还老老实实的是个团长。
丁伟收到陈铭传过来的消息后,心里顿时有了想法。
“这两千多人的装备,领导看不上,但我老丁看得上啊,得想办法让这些装备全都姓丁。”
丁伟看着358团的防区位置,心里开始琢磨着。
“命令,一营,二营加两个炮连,一个骑兵营,防区调动到岚县。”丁伟下达了命令。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25/1111094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