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 第203章 去学习的消息!兵工厂的大发展!

第203章 去学习的消息!兵工厂的大发展!


指挥室内,陈铭和旅长大眼瞪小眼。

    “旅长,您来得有点晚了,刚刚总部和师部的电报已经到了,现在咱手里真没多少东西了。”

    “现在咱都快变成穷光蛋了,部队人多粮少,同志们吃穿用度都紧巴巴的,好不容易富裕了一些。”

    “旅长您大人有大量,总不好意思插一脚吧?”

    陈铭苦着脸说道。

    独立支队这次是发了大财不错,但这并不妨碍陈铭哭穷啊。

    “什么大人大量,能值几个字儿?”

    “你以为老子不知道?打下了大同,缴获了巨量的物资,还好意思跟老子哭穷。”

    “老子带了三万多人给你打掩护,利息就不要你的了,至少本钱得收回来吧?”

    “少扯淡,这次大同的缴获,我至少要四分之一。”

    旅长开口说道。

    旅长口中的四分之一,不包括机床,工业设备以及钱财等东西。

    大同的工业对于八路军来说,是能实现跨越性提升的战略物资。

    机床和工业设备的决定权不在陈铭,也不在旅长,而是由总部,后方的首长们决定。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那些工业设备布置在四分区的可能性很高。

    因为四分区的根据地稳固,鬼子不敢轻易进入,几乎不会受到鬼子的骚扰。

    而且四分区在晋西北,晋北,塞外等地区掌握大量的矿产,包括但不限于煤炭,焦煤,铁矿,铜矿,盐碱等等矿产资源。

    拥有丰富的物料来源,可以供应工业设备的原材料生产。

    至于钱财,大部分则直接上缴了上去,让总部进行统筹。

    独立支队只留了部分经费,不过这个部分也是一笔很大的数字,足足二十万大洋!

    二十万大洋,听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只占了缴获黄金价值的1%不到。

    这还仅仅是缴获的黄金,加上大洋,法币,以及鬼子发现的货币之外,二十万大洋真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旅长开口要四分之一,这对于海量物资的大同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陈铭不可能轻易松口。

    不然旅长要四分之一,师部能落后?还有总部呢?

    “唉,翅膀硬了,总归是翅膀硬了,孩子大了不由娘啊。”

    “罢了罢了,就当老子没带过你吧。”

    眼见用强的不行,旅长开始打起了感情牌。

    唉,偏偏陈铭就吃不了这套。

    “给,我给还不行吗?不过四分之一不行,可以在枪支弹药上多给一个团的。”陈铭开口说道。

    “行,老子还要一些马匹,你这次在塞外没少搞到马匹吧?许你搞一个骑兵支队,不许我搞一个骑兵团?”旅长笑着说道。

    他都打听到了,陈铭这次去从武城北上后,顺手搂死了一个半的伪蒙骑兵师。

    马匹少说搞到了两千多匹。

    “行行行,给,我给!旅长您搞个骑兵师都不过分,一个骑兵团而已。”陈铭无奈的说道。

    不就是一些马吗?给。

    反正现在已经有了一个骑兵支队,编制规模已经够用了。

    要是再养两千多匹马,陈铭家大业大也养不起,还不如直接送出去。

    一个半伪蒙骑兵师,是独立支队先头部队在进攻的同时,主力部队顺手给收拾的。

    总共两个伪蒙骑兵师,让对方跑了半个,只打死了一个半的伪蒙骑兵师。

    不过是一些伪军而已,对于独立支队的主力来说算不得什么。

    要不是因为对方是骑兵,屁股下面有马匹,可能只会变成战报上的一串数字,入不了陈铭的眼。

    从陈铭手里搂到了一个骑兵团的马匹装备,旅长的笑容无比灿烂。

    他也知道四分之一的物资肯定不现实,不过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嘛。

    不这么说,陈铭能这么痛快的给东西?

    “对了,这次我来,除了恭喜你发财,还有一件事给你露个底。”

    “总部已经决定将独立支队从师部调离,归属总部直辖。”

    “活动范围也从晋省拓宽到晋察冀绥四省。”

    旅长开口说道。

    归属的改编,加上活动范围的增大,意味着独立支队已经从普通部队变成了总部直辖的机动部队。

    听到旅长的话,陈铭说不高兴是假的,不过也没有太过高兴。

    在哪打仗不是打?

    归属师部和总部,只不过指挥结构改变了而已,同时以后协同兄弟部队作战的时候,更方便统一指挥。

    “对了,还有一件事,等你处理完战后的工作后,总部决定派你再去学习几个月。”旅长再次说道。

    “真的?”陈铭问道。

    “真的。”

    “哈哈哈,那感情好。”陈铭笑着说道。

    这个消息让陈铭高兴无比。

    这次指挥作战,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犯了一些主观主义错误。

    正好这次回后方学习,可以弥补自己的错误,进一步提升自己。

    思想上的学习,什么时候都是必要的。

    “看把你高兴的,等回去后方后,记得替我问个好。”旅长笑着说道。

    这个让陈铭回去后方学习的建议,其实是旅长提出来的。

    师长给他一年时间解决陈铭个人问题的任务,旅长怎么都摸不着头绪。

    在前线的时候,陈铭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旅长想找机会都没有办法。

    就算旅长强行制造机会,给陈铭做思想工作也没用。

    陈铭奉行着“日寇未灭,何以为家”,他要把有限的精力,投身到伟大的革命事业当中去。

    面对陈铭的各种大道理,旅长没有办法,想着在前线你没时间,让你脱离战斗岗位,回后方学习总有时间了吧?

    到时候工作强度一弱下来,不就有时间了吗?

    自己再撮合撮合,请首长们多安排一下,旅长不信解决不了陈铭的个人问题。

    他可是军中“第一红娘”,还搞不定一个陈铭?

    旅长离开后,陈铭开始继续安排着战后的工作。

    这次独立支队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但自己的损失也不小。

    牺牲了两千一百名战士,受伤的人数是牺牲的三倍。

    对于独立支队来说,这个伤亡数字已经算得上伤筋动骨了。

    这些伤亡主要来自于攻坚战和巷战,这两种类型的战斗,伤亡一直很难控制下来。

    要是换成野战的话,就算这些鬼子全加起来一起上,也不会给独立支队造成这么大的伤亡数字。

    大量的伤员需要安置,好在独立支队缴获了大量的药品,每名受伤的战士都能用上药。

    一些轻伤员用药的时候,还不想上药,说什么留给其他更需要的战士,他这点小伤没什么大碍,养几天就好了。

    没办法,咱们以前穷惯了,药品是比黄金还贵重的东西。

    轻伤员们舍不得用很正常。

    但这怎么能行?要知道我军的战士们,在这个时期,非战场上减员的数字要远远高于战场上直接牺牲的数量。

    细菌这种东西,别看它小到看不见,但发作起来是真要命。

    很可能一个看着不重的伤口,就能带走一名战士宝贵的生命。

    陈铭知道后,直接去医院逮着这些伤员就是一顿骂。

    “给老子装什么他娘的英雄好汉,别看只是小伤,要是不治疗严重了就得截肢,到时候你让战友抬着你上战场吗?”

    “与其在这里扭扭捏捏,不如等伤好了之后,多宰几个鬼子抵药钱。”

    在陈铭一顿反向激励,道德绑架,责任转架的语言艺术之下,不愿意用药的伤员们乖乖配合了治疗。

    开玩笑,陈铭以前可是团长政委一肩挑的干部,政委张正则都得向他学习。

    治一治这些不愿意用药的伤员还不是简简单单?

    陈铭的这种“粗暴关怀”广泛存在于敌后战场的医院当中。

    伤员们集体沉默配合治疗,因为他们知道,每片药都沾着同志们的血。

    处理完医院的事情后,陈铭接着处理缴获的物资。

    重要设备比如机床,工业设备已经在送往总部的路上了,等待总部的统一统筹处理。

    其余的像铁,汽车,油料,火炮等等物资,一部分上缴,剩余的则留在了独立支队。

    毕竟是独立支队缴获的物资,对于能打的部队,多点资源倾斜很正常。

    好刚要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干大事。

    像兵工厂需要的原材料,陈铭统一把东西批给了兵工厂,鼓励兵工厂加大生产力度,生产出更多的武器弹药打鬼子。

    其中陈铭最关心的是火箭炮的生产。

    这次武城外的首战,火箭炮成功展现出了巨大的威力,是独立支队压箱底的底牌。

    大同一战,独立支队完整的拿下了鬼子的大同糖厂,缴获了整套的制糖设备。

    意味着以后他们可以拥有一个稳定的糖来源,不用冒着危险从鬼子手上零星缴获,从地下黑市高价购买。

    有了稳定的原材料供给后,意味着火箭炮的生产速度能大大提高。

    陈铭准备搞的火箭营已经有了先决基础。

    除了大同糖厂外,大同机床厂,大同电厂,大同石墨厂,大同轧钢厂的设备同样非常重要。

    机床厂提供大量机床,增加兵工厂的设备数量,提升生产效率。

    大同电厂提供动力源,产出稳定的动力供给兵工厂的生产已经日常使用。

    大同轧钢厂及配套设备可以提供钢铁等材料,保障原材料的供给。

    大同石墨厂提供关键部件,比如电刷和电极,防毒面罩滤芯,火箭弹耐高温喷嘴和鼻锥等。

    可以做润滑剂减少枪械,坦克,汽车等设备的机械磨损,尤其适用于高温高压环境。

    还能支持冶金和兵工厂的生产。

    例如炼钢炉电极,铸造模具生产武器,耐高温石墨保证武器制造所需高温环境。

    除此之外,石墨厂还能生产电池电极,为军用通讯设备,手电筒等提供电池能源,保障战场联络。

    可以说,当初陈铭以为没多大用的石墨厂,价值竟然不必其他任何一座工厂低,用途广泛竟然是一座关键的工厂。

    “到底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啊,要是石墨厂出了什么意外,老子大腿都能拍肿。”陈铭感叹道。

    “报告首长,这是我们兵工厂的炮弹生产方案,请你过目。”

    陈铭的办公室内,兵工厂负责人贾工敲门进来汇报道。

    大同的石墨厂缴获了两台500吨级的压力机,贾工得知消息后高兴的直接睡不着觉。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自己生产炮弹,不仅局限于迫击炮炮弹,可以生产步兵炮炮弹,山炮炮弹甚至于重炮炮弹。

    同时还能制造炮弹引线接触片,确保引信的触发可靠,意味着兵工厂生产的炮弹,哑弹率将会大大降低。

    就连鬼子《蒙疆矿产报告》中都称高纯度石墨制造的炮弹引信接触片为“防哑弹神器”。

    陈铭看着高兴的贾工,就知道又有好消息了,接过报告看了起来。

    “有把握吗?”看完报告后,陈铭开口问道。

    “只要设备到齐,原材料充足供给,我敢保证,每天能生产出这个数的山炮炮弹。”贾工伸出了三根指头。

    “三发?”

    “是三十发,每天至少能生产出三十发山炮炮弹,或者一百五十发迫击炮炮弹,亦或者一百发步兵炮炮弹。”贾工激动的说道。

    能生产出山炮和步兵炮的炮弹,对于兵工厂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意味着以往打一发少一发的步兵炮和山炮炮弹,以后可以稳定供给了。

    “很好,需要什么我全力支持,你说的这个500吨级压力机,我不敢打包票两台都搞到手,但最起码也保证搞一台回来。”

    陈铭笑着开口说道。

    两台压力机,以陈铭如今的面子,不说两台都搂回来,但一台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其他需要的设备,搞回来也没多大难度。

    毕竟独立支队现在掌握着大量的原材料供给地,还有武器弹药的优先供给的待遇。

    就近原则,武器生产放在四分区非常合适。

    不然大老远的运输原材料过去,生产出来再大老远的运回来,人力物力财力总不能这么浪费吧?

    “对了,现在能造150毫米榴弹炮的炮弹吗?”陈铭开口问道。

    相比迫击炮,步兵炮,山炮的火炮,他更关心重炮的炮弹。

    实在是大黑粗太对陈铭胃口了,有了重炮后,步兵炮迫击炮看起来也就那样吧。

    “报告首长,目前榴弹炮炮弹还在技术攻克中,暂时还不能生产。”贾工回答道。

    “不过咱们从鬼子工厂里俘虏了很多鬼子的技术人员,他们掌握了一些钢材的生产技术。”

    “只要把这些技术搞到手,咱们就能自己生产优质钢材,造出火炮了。”贾工补充道。

    “嗯。”陈铭点了点头,“这点我会和敌工部的同志们沟通,让他们重点攻坚改造鬼子的技术人员。”

    PS:我的运营官大人居然把我禁言了,可恶的权限狗!快给我解开!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25/1111092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