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 第228章 站稳脚跟,进东北的前哨站

第228章 站稳脚跟,进东北的前哨站


随着土匪和物资被陆续运下山,先遣队内的政工干部们立刻动了起来。

    负责宣传的同志开始到周边村子通知,八路军已经剿灭了作恶多端的黑风寨土匪。

    从此祸害乡里的黑风寨土匪就再也无法危害老百姓了。

    同时还宣传,我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是一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的队伍。

    从黑风寨上缴获的粮食,将会无偿分给受难的老百姓。

    邀请老百姓们一起前来审判土匪的地方,参与公开审判土匪,揭露他们的罪行。

    有冤诉冤,有仇报仇,八路军是他们的靠山,来这里就是为了老百姓做主。

    说一千句话不如踏实的做一件事。

    先遣队进入赤峰地区后,就是用实施打开群众基础。

    先解决群众的“生存难题”,从吃,穿,住,安全方面提供帮助。

    打土匪分粮食和衣物,就是解决吃,穿,安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不过,这些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

    赤峰地区沦陷已经近十年,处于鬼子关东军的残暴统治之下。

    加上关东军占领前的时期,他们对于军队并不信任。

    哪怕宣传的同志们说得再好听,他们也不敢轻易相信。

    “咱们要不要去啊,那什么八路军说剿灭了黑风寨的土匪,还要给咱们分粮食呢?”

    一名身材消瘦的男人说道。

    “我不知道,反正我不敢去,谁知道他们在憋着坏。”

    另一名村民开口说道。

    “可是你看村子外面扛着枪的兵,虽然他们对着咱们笑,但我感觉他们的笑好瘆人。”

    又有一名村民说道。

    “我们要是不去,不配合他们,会不会他们生气了,就会派兵冲进我们村子把我们的东西全抢了。”

    “到时候我们村子又要遭罪了。”

    一名村民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战乱时期,老百姓们对军队的恐惧,远比土匪更甚。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

    这句话可是经历过千百年来反复验证过才成为的一句俗语。

    像咱们党,咱们的八路军这样的军队,放眼古今中外都是极少数的存在。

    他们才是真心实意一心为了老百姓的军队。

    等宣传的同志宣传完后,村民们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对于宣传同志口中所说的事情有非常大的怀疑。

    但又担心要是不配合,这支军队可能会开始对付他们。

    最终,他们无奈想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每个村子选出几个人去参加,采用抽签的形式。

    被抽中的人要是遭遇了不测,他的父母妻儿由全村共同照顾。

    这是村民们在兵荒马乱中的无奈生存之策。

    先遣队公审的地方,这里捆绑着十几名土匪和一袋袋的粮食。

    由一个班的战士看守,其中还有一个政工干部负责待会儿的公审大会和分粮食。

    会场,一名战士看到村民们稀稀拉拉只来了七八个人,心里有些郁闷。

    想他们在晋省的时候,八路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

    可到了这个地方,老百姓竟如此的害怕他们。

    前后的巨大落差让他心里有些失落。

    “小赵,别耷拉着脸了,咱们初到赤峰,老百姓还不熟悉咱们八路军,这种反应是正常的。”

    “我们不必灰心,只要用实际行动让老百姓们都知道咱们八路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到时候他们就会支持我们的。”

    小队内政工干部眼多尖啊,一眼就看出了失落的战士心里在想什么。

    说实话,从零开始创造群众基础,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晋省地区,有了前辈们打好的基础,老百姓们或多或少的知道八路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

    可赤峰地区属于伪满洲国的土地,被鬼子关东军统治了近十年之久。

    群众基础非常薄弱堪称是负数,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不过万事开头难,有些事情只有做了才能有收获。

    而剿灭黑风寨的土匪和待会儿的公审,就是先遣队做的第一件事。

    打谷场的会场上。

    堆起了两座黄澄澄的粮山,小米粒滚圆饱满,玉米面泛着暖黄的光,都是昨天从黑风寨寨土匪窝里搜出来的。

    十几个战士背着枪站在粮堆旁,裤腿上还沾着昨晚剿匪的泥点和硝烟味,可手里的粮袋却攥得紧紧的,没人敢随意挪动。

    打谷场的土埂边,挤着十来个村民,老的拄着拐杖,小的被妇人按在怀里,一个个都缩着脖子。

    眼神像受惊的鹿,瞟一眼粮堆就赶紧低下头,交头接耳的声音比蚊子还轻。

    “他爹,你说这伙人真能给咱分粮?”

    穿补丁衫的妇人拽了拽男人的袖子。

    “以前‘二皮鬼’也说给粮,结果把咱最后半袋糠都抢走了。”

    男人皱着眉往地上啐了口唾沫:“谁知道是不是另一伙土匪?你看他们背的枪,跟黑风的人没两样!”

    人群最前面的张老汉咳嗽了两声,浑浊的眼睛盯着粮堆旁那个军帽的年轻人。

    那是先遣队政工干部石砚。

    石砚刚想往前走两步,张老汉突然把手里的拐棍往地上一顿:

    “站住!你们到底是哪路的?要是想要粮,俺们真没有了,都被黑风寨抢光了!”

    石砚立刻停下脚步,把手里的粮袋放在地上,慢慢举起双手示意没带武器:

    “大爷,俺们是八路军,昨天夜里刚把野狼寨的黑风给灭了,这粮都是土匪从你们各家抢来的,现在还给大伙。”

    他说着朝身后喊了声:

    “小柱子,把那袋小米打开!”

    被称为小柱子的战士赶紧解开粮袋绳,金黄的小米哗哗倒在竹簸箕里,香气飘得老远。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盯着簸箕,肚子饿得“咕咕”叫,刚想往前跑,就被娘一把拽回怀里捂住嘴:

    “别去!”

    石砚看着这一幕,心里发酸。

    他拿起一个粗瓷碗,舀了半碗小米递过去:

    “小姑娘,过来吃点?这是你家被抢的粮。”

    可那妇人抱着孩子往后退了好几步,脸都白了:

    “俺们不要!你们快走吧!”

    周围的村民也跟着往后缩,有人甚至转身想往家里跑。

    战士们都攥紧了枪,却被石砚用眼神制止了。

    他蹲下身,把瓷碗放在地上,轻轻推到土埂边:

    “老乡们,俺知道你们怕,被土匪、被坏军队坑怕了。

    但俺们八路军不一样,你们看,昨天剿匪的时候,王二柱他爹被关在山洞里,是俺们把他救出来的;

    李大叔家的牛,也在寨子里找回来了,等会儿就送过去。”

    这时旁边战士们搀扶出了几个人,正是早上从黑风寨解决的人质之一。

    解救人质后,经过政工干部的心理疏导,这些人质已经初步信任了先遣队。

    当干部们提出送他们回家时,他们激动无比。

    打谷场的老百姓们看见被产妇出来的王二柱父亲,立即有认识的人认了出来。

    “真是二柱他爹,他爹一个月前就被土匪绑了,没想到居然还能活着回来。”

    “大花,你快回村子通知二柱,他爹活着回来了。”

    一名村民大声的说道。

    这时,王二柱的父亲开始说话了,阐述自己今天的遭遇,以及被八路军救下后的待遇。

    他说,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支部队,对待他就像自己儿子对待自己一样。

    不仅悉心照顾他,给他的病用了药,还从黑风寨上背着他下山背了十几公里。

    回到先遣队的营地后,战士们还给他吃了一顿饱饭,那是他过年都吃不上的东西,把他给吃撑了。

    说着,王二柱的父亲忍不住的打了一个隔。

    王二柱父亲的语言是发自内心的,身为亲身经历者,先遣队的战士好不好他能不知道吗?

    有了王二柱父亲这个熟人的现身说法,在场的老百姓们心里初步有了一丝信任。

    别看村民们没文化,但一个人到底有没有说谎,特别是这个人还是熟人的情况下,他们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初步获取信任后,石砚指了指打谷场角落绑着的十几个土匪:

    “这些人是黑风寨的土匪,平日里祸害乡里,你们要是认识,就来说说他们的罪。”

    “这粮,你们啥时候信得过了,啥时候来领,俺们就在这儿等。”

    风卷着薄雾掠过粮堆,小米的香气混着泥土的味道飘在空气里。

    村民们还是没动,但交头接耳的声音小了些,有几个老人悄悄探出头,盯着地上那碗小米。

    又看了看绑在角落的土匪,眼神里多了点犹豫。

    这时,还是王二柱的父亲站了出来,开口道:

    “八路兄弟,我能不能说出他们做的坏事,然后领粮食啊。”

    说着,王二柱父亲心里还有些愧疚。

    先遣队不仅救了他,还给他上了药让他吃了顿饱饭。

    自己现在又想要粮食,实在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不过想到一个月前自己被土匪掳上山后,家里为了救自己砸锅卖铁筹了钱粮。

    结果土匪不守信誉还是没放了自己。

    想到一个月前家里为了自己都已经断粮了,王二柱的父亲就算心里有愧,也想获得一份粮食让家里的儿子儿媳妇和孙子有一口饭吃。

    石砚听到王二柱父亲的话,心里高兴无比,笑着开口道:

    “当然可以,无论是谁遭遇到了土匪的残害,只要说出来我们八路军都会为他做主。”

    得到了石砚的承诺,王二柱的父亲开始述说自己的遭遇,以及土匪犯下的恶行。

    他说完话,一名战士用小本子记下后,用斗分了二十斤粮食递给了他。

    “这是二十斤粮食,虽然不多,但省着点吃应该能撑到秋收了。”

    石砚把粮食交到王二柱父亲的手里,紧紧的握着对方的手。

    王二柱父亲捏着粮食袋子,眼含热泪。

    二十斤粮食,搭配野菜,省着点吃足够撑到秋收时候了。

    手里的粮食袋子,它不仅仅是粮食,还是一个人活下去的希望,是一条命。

    “谢谢,谢谢八路军了,我给你们磕头了。”

    王二柱父亲激动的想要给战士们磕头,这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这时候能想到的唯一感谢恩情的方式。

    石砚连忙拦住了对方,开口到:

    “为了老百姓做主是我们八路军的宗旨,咱们不兴这一套的。”

    “你家中还有人的话,就把他们交来吧,他们也可以分到粮食。”

    说罢,他又转向了众人,大声道:

    “只要愿意揭露土匪的罪行,我们八路军按人头分配,大人二十斤粮食,孩子十五斤,现场分粮食。”

    看到粮食真的交到王二柱父亲的手上后,村民们心里按耐不住了。

    王二柱的父亲是村子里的人,村子里还有他的儿子和孙子,总不至于骗他们。

    再说了,要是没有粮食,家里的家人很可能会饿死一两个。

    反正他们已经一无所有了,就剩这一条命,就算是死也要吃一顿饱饭再死。

    于是,在粮食的诱惑之下,村民们踊跃的开始一个个上台述说黑云寨土匪们的罪行。

    拿到粮食后立马跑回家中将粮食藏起来,然后叫上家人一起来领粮食。

    石砚看着已经被调动起来的老百姓,心里非常高兴。

    万事开头难,走出了第一步,之后的事情就顺利了。

    随着赶来的人越来越多,打谷场上的粮食也慢慢见底。

    负责记录的战士的小本本上已经写满了字。

    看着本质上的罪证,政工干部石砚心里出现了一个词——恶贯满盈!

    这样的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这支小队在打谷场上召开了公审大会。

    村民们来了很多,打谷场里挤满了人。

    黑狼放在土匪头子和十几个罪大恶极的土匪被绑在柱子上,低着头,不敢看村民们的眼睛。

    “现在,公审大会开始!”

    石砚站在土台上,高声说道,押出了第一个被审判的黑风寨大当家黑狼。

    “先请被土匪欺负过的老乡们,说说他们的罪行!”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王二柱的娘:

    “黑狼这个畜生,去年抢了俺家的粮,还把俺男人抓走当苦力,要是八路军不来,俺男人早就被他打死了!”

    她说着,指着黑狼,气得浑身发抖。接着,一个老汉站出来:

    “俺家的牛被黑狼抢走了,俺老伴去拦,被他们推到沟里,摔断了腿,到现在还不能走路!”

    “俺妹妹被他掳走,糟蹋了之后,还被卖到了外地,至今下落不明!”

    一个青年哭喊着说。

    村民们一个个站出来,诉说着土匪的罪行。

    台下的愤怒声越来越高,有人喊:

    “杀了黑狼!杀了这些畜生!”

    黑狼吓得面如土色,哆哆嗦嗦地说:

    “俺错了……俺再也不敢了……求你们饶了俺吧!”

    “饶了你?你抢我们的粮,杀我们的人,凭什么饶你!”

    村民们怒吼着。

    群众的怒火已经被点燃。

    石砚摆了摆手,等台下安静下来,说道:

    “查罪犯黑狼,为黑风寨土匪!

    据查证,其部杀害无辜百姓××人,劫掠粮食××吨,奸污妇女××人……。

    今依《边区汉奸惩治条例》第三条,判处死刑!”

    先遣队的任务非常特殊,经特批具有特殊时期判处死刑的权利。

    对于初到赤峰地区开展群众工作的第一次公审,可以从简从快从严判处,顺应民意。

    “毙了他!毙了他!”

    下面的群众呼声非常高!

    “下面,对匪首黑狼,执行枪决!”

    “砰!”

    随着一声枪响,黑风寨匪首黑狼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好!”

    村民们齐声叫好。

    枪决了黑狼等人后,石砚又说道:

    “乡亲们,现在土匪被打跑了,但鬼子和伪军还在,我们要建立根据地,做老百姓们的靠山,保护老百姓们的权利不受侵害。”

    刚公审完黑风寨的土匪,获得了救命的粮食,村民们已经开始慢慢接纳了先遣队,心中初步认可了他们。

    石砚站在老槐树下,看着眼前的景象,对之前失落的那名战士说:

    “你看,只要咱们真心为老百姓做事,老百姓就会真心拥护咱们。”

    “这根据地,算是扎下根了。”

    战士点了点头,望着远处的山峦,坚定地说:

    “下一步,咱们就准备打击伪军和汉奸,让赤峰的农村成为咱们的稳固根据地!”

    “一定可以的。”石砚坚定的说道。

    最困难的第一步都走了过来,接下来的道路还会远吗?

    汉奸,伪军,鬼子,这些敌人在有了人民群众的帮助后,就是纸老虎。

    就算是鬼子关东军又如何,还不是爹生妈养的?

    晋北的鬼子都被他们打得连碉堡都不敢出,难道鬼子关东军就多长了几个脑袋?

    刘腾杰得到下面干部汇总上来的情报后,高兴的拍着桌子。

    只要在赤峰地区站稳了脚跟,就能以这里作为前哨站,下一步可以慢慢向兴安岭地区渗透了。

    到时候,他就能出色完成陈铭交给他的这份光荣的任务。

    晚上。

    刘腾杰将先遣队的情况通过电台汇报到了独立支队的指挥机关。

    收到消息后的政委张正则高度赞扬了先遣队的功绩,认可他们的决议,肯定了他们的成绩,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励。

    同时,他也根据电报内再派一批政工干部的请求做出了回复。

    请示了总部机关后,四分区的新一批培养出来的干部。

    在骑兵支队一部的保护下,踏上了前往赤峰地区,加强根据地建设的道路。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25/1111090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