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还好我重生了! > 第110章 同行相轻

第110章 同行相轻


这个刘增铖,有点东西。

    这一天,他用自己的辅助软件拉出了八张个股的K线动图,同频观看,然后逐渐卖出6张。

    也就是说他挑了8支股出来,卖了其中6支。

    判断几乎准确无误,都在他上场以后的高点或次高点顶点靠后的位置出手。

    有的股一天几十段波浪,他就是能找到高的那个波,果断出手。

    而且有几次陈学兵看到他把手都放到回车键上,紧盯屏幕悬了许久,最后没卖出去,而后又在其他时段找到了高出几分钱或者一角钱的浪头,点下卖出。

    陈学兵心里啧啧称奇,这人单说操作上真的比他高出若干段位,他自己不要说寻找最高的浪,就是在同一个浪里都不一定能卖到最高点。

    而对刘增铖来说,短波似乎已经是他的绝对领域。

    这种天才近妖的判断力,起码能把总体盈利提高几个点,就算其他地方再弱,陈学兵也打算要了。

    买股方面,入了一支航天动力(600343),然后把上午抛出去的茅台尾盘又低位捡回来了,做了个T。

    还给了一句让陈学兵哭笑不得的话。

    “这股票股性不错,回弹能力挺强,就是转股又分红的,价格涨不起来,我看向上做不了就向下做,你信我,就是跌得再多,它也能回来。”

    一个没有预知能力的麻瓜跟陈学兵安利茅台,还要向下做T,吃反弹波段。

    不过就今年下半年来说,茅台的表现确实一般,年初37块开局,扛着大盘下跌不断波动上涨,四月份就涨到了50块,到了6月大盘触底翻盘后反而没什么动静了,上周才到53块新高位。

    能看出茅台的回弹能力,陈学兵也算他答了个半对。

    下午收盘之前,吴自胜再次从8楼下来,主动找陈学兵聊了一会。

    主要是公司位置的问题。

    吴自胜如果应下陈学兵的邀请,就得跟着去重庆,孩子要上学,老婆要上班,他只能孤身前去。

    陈学兵对此没有做太多承诺,只说去了那边给他中高层管理的位置,解决租房补助,而且两年之内肯定要向外发展,总部也大概率会移到深圳。

    “两年时间,如果你老婆足够体谅你,你也足够努力的话,我说的四个证,你至少能考出来两个,到时候你拿着接近三万的月薪和公司高管待遇去回馈你的老婆和孩子,我相信你和你老婆都不会后悔现在的付出。”

    “三万?不是一个证多一倍吗?”

    “是在现有基础上多一倍。”

    “那…那也应该是两万四…”

    “你忘了,工资逐年增长10%,也是复率增长,你如果能考过三个证,就是六万左右,你放心,我们公司的高管要是足够努力,肯定不会比操盘手赚得少。”

    “六万…?”

    陈学兵微微点头,笑道:“除了工资复率和考证复率产生的倍数以外,你的基础工资也有可能上调,同行涨,你就涨,只要你跟着我干十年,考出三个证,年薪一定能过百万,甚至两百万。”

    他挣钱的速度非常快,用滚雪球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但他并不愿意上来就给员工一个高价,而是采用复利的方式,让长久跟着他的员工获得一份跑赢通胀的保障。

    他几乎跟每个员工都谈过每年工资上涨10%,却没人真实领悟过他的意思,也没人问过他。

    他给的这10%,其实是“工龄加成”,与基础工资的调整无关。

    也就是说,基础工资参照同行,另外,还要乘以“工龄倍数”。

    1.1的10次方,是2.59。

    20次方就是6.7。

    在他手下干满20年,薪水就是同行同级别的6.7倍。

    这套体制,将是所有员工与他风雨同舟,绝不下车的坚实基础,也会成为陈学兵不断精简编制,提高下属战斗力标准的源动力。

    以后想成为他的下属,要抢,想长期干下去,要争。

    一个跟着他20年的基层员工,可能拿到比其他公司主管还高的薪资。

    当然,也要扛得住20年的淘汰。

    所以20年后,他手里会有一批绝对的精英。

    激励要从现在开始。

    所以这一次,他给了吴自胜一个绝对夸张的上涨空间,就是买了一次千金马骨,让他所有的手下看看复率的力量。

    让大家都知道,在陈学兵手下打工,自己的青春没有一分钟在浪费,价值在不停增长。

    吴自胜带着震撼走了。

    ……

    第二天早上,陈学兵开门时,出现在门口的吴自胜背着个背包,穿着身十分休闲年轻的T恤和短裤。

    之前的吴自胜打扮是十分稳健的,提的包也是个黑皮公文包。

    “哟,这是要轻装上阵了。”陈学兵笑侃了一句。

    “陈总年轻,跟着您干,我感觉一夕之间年轻了好几岁。”

    吴自胜似乎已经进了职场状态,笑意满满,称呼也用上了“您”。

    陈学兵对他的状态很满意。

    “快进来。”

    吴自胜身后跟着的一个中年人也很热情,主动向陈学兵伸出手。

    “陈总你好,我是徐进,早听吴老师说陈总年轻有为,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这位说话有点港腔,格外客套,外型有些出乎陈学兵的意料。

    并非他想象中的精英阶层形象,微胖,有一层明显的双下巴。

    神似香港无线的秦煌。

    就是那个83版《射雕》和《神雕侠侣》里两度饰演周伯通的,再往后,演过陈小春版《鹿鼎记》里的茅十八。

    看着比吴自胜年纪还大点,笑起来带点慈眉善目。

    陈学兵与他握了个手,让他进屋。

    房间里,刘增铖在炒股,任颖也退了房,坐在沙发上。

    今早谈完,中午便准备走了,这也是吴自胜背着背包来的原因。

    “任颖,倒茶。”

    陈学兵招呼了一声,便坐下跟徐进聊了起来。

    “徐经理以前在德隆,操作的都是大盘子吧?”

    他听说徐进以前是个基金经理,就以这个职位称呼他。

    徐进笑得很憨厚,还有两份勉强:“呵呵,资金推资金而已,不聊这个了,不是什么光彩的经历。”

    陈学兵淡淡点头,看来七个月的监禁生活把人劳教得挺好,他就怕对方自视过高。

    “那我就开门见山了,徐经理觉得现在的行情怎么样?”

    徐进斟酌了一番,答道:“行情是随时都有的,过往几年股市也不是没有板块在涨,现在德隆这个天下第一大庄倒下,把抽干的流动性还给了股市,应该说是一种滋养,不过今年几次大的利好政策对股市仍然没有达到想象中的刺激,典型的信心不足,接下来的发展,还要看这次股改政策的执行力度。”

    说到点子上了。

    陈学兵有了一些赞同,继续发问。

    “如果给你一个亿,现在怎么操作?”

    徐进想也没想:“大盘没上1500,局势不明,最稳妥的方式,应该还是联合上市公司坐庄。”

    他说完发现陈学兵眉头抖了抖,立马接了一句:“手法隐秘一些,吃相别太难看,风险并不高。”

    陈学兵还是微微摇头:“一千万呢。”

    徐进意识到对方没有坐庄的想法,很想说空仓,但恐怕也不是对方所想。

    空仓还招什么人?

    他思索再三,道:“那…肉搏战吧。”

    陈学兵愣了一下。

    “什么肉搏战?”

    话音刚落,电脑边的刘增铖忽然抢了话。

    “宝钢。”

    徐进嗓子卡了一下,还是道:“对,宝钢权证,8月22号挂牌上市,存续期一年,是个肉搏的好机会。”

    两个人竟然都提起这件事情,陈学兵皱着眉头仔细回忆。

    宝钢他知道,是支股票。

    权证他也知道,是一种做多或做空的证券工具。

    但两件事合在一起,他真不太清楚。

    徐进看他年轻,以为他不知道,解释道:

    “陈总,权证,市场上已经9年没人发过了,证监会以前是叫停了的,这东西的运作模式你可能不清楚。

    “权证分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认购是做多,认沽是做空。

    “假如认购权证的交易价格为0.1元,发行时的上市价格是4块,那么花1毛钱买下一份权证,存续期结束,股价如果涨到5块,那么中间的差价就是行权利润,也就是挣9毛。

    “如果股价没涨,那么认购权证一毛不值,反过来认沽权证就值钱。

    “关键是这种权证可以在上交所交易,执行T+0规则,每天可以无限次交易,就跟期货一样,却又没有期货的爆仓风险,一年的存续期限内只要权证在手,无论价格多低,都还有反弹上涨的机会。

    “这次宝钢发行的就是看多的认购权证,总共3亿8千万份,每份基础价1毛,我可以肯定,只要我们开盘集合竞价在3毛以内抢到,肯定有得赚,后续炒到5毛8毛,甚至1块都有可能。”

    陈学兵耐心听他说完,转头对电脑前的刘增铖问道:“宝钢现在股价多少?”

    刘增铖笑了一声。

    “炒权证,现在股价多少根本无所谓,赌的是存续期结束以后,行权收益就是水中花而已,宝钢股票一周前已经停止交易了,目前股价5.05元,真正的行权价要以8月22号开盘那天为准,老板,期货模式我在行,快速交易没几个玩得过我,交给我做,肯定给你挣笔大的。”

    话落,一声冷哼。

    一直跟个弥勒佛似笑呵呵的徐进竟然站了起来,沉着脸指着刘增铖道:

    “期货?T+0就是期货了?幼稚!里面的内幕,不是你能想象的!玩股票,靠的是消息!陈总,听说这个人要你25万年薪?一个交易员,凭什么敢要这个价?我聘用交易员,月薪不会超过三千五!给我半年时间训练,个个都是顶级!”

    “顶级?”刘增铖垮脸了,一拍桌子也站了起来:“你到底懂不懂什么叫交易?是猪是狗都能成顶级?老头儿,你别吹,要不要现在和我比比?”

    “呵,真把自己当人物了,我带出来的徒弟,比你强的不少于十个。”

    俩人肆无忌惮地吵起来了。

    陈学兵转头,瞥着带俩人来的吴自胜。

    吴自胜却给陈学兵递了个眼神:让他们吵。

    陈学兵这下明白了,吴自胜是嫌刘增铖昨天忽然漫天要价,于是今天带了徐进这个杀威棒过来挫他的锐气。

    要不徐进怎么知道刘增铖的要价?

    或许吴自胜也在表明立场:徐进更合适当这个操盘手。

    只是吴自胜并不清楚自己的意图,短线交易和长线操盘的人才,他都需要,如果能结合起来最好,如果没有这种面面俱到的奇才,那么他就各招一个。

    不过徐进说的“培养交易员”,他挺感兴趣。

    陈学兵站起来抬手,止住俩人话声。

    “徐经理,如果你操盘,用公募模式炒股,资金一个亿,需要多少人的团队?”

    公募模式,那就是信息完全披露的正经炒股了。

    徐进愣了一下,随后道:“无论公募私募,我的团队最好状态都是六到八个人,一千万或是十个亿,我都能操控。”

    陈学兵转头看向刘增铖:“你呢?”

    刘增铖冷笑一声:“我的交易模式你看见了,一个屏幕能装得下几支股,我就能炒几支股!资金不限,大资金和小资金,各有各的打法!”

    陈学兵心里有了判断,正常的老板这会都会优先选择徐进,刘增铖只懂交易,却不太懂庄家规则。

    “刘增铖,我按说好的给你25万年薪,徐进,我也给你涨5万,35万,前提是要绝对听指挥。”

    这下,两个人都有点不服不忿地想开口。

    “他也配…”

    陈学兵却背着手道:“我劝你们别急着贬低对方的价值,好好思考怎么表现自己的价值,这三个月我只发工资不签合同,三个月后工薪重定,我按你们的价值给钱,不接受的可以走。”

    说罢,他冲着俩人一笑。

    “万一你们都不值呢?”

    一阵沉默。

    陈学兵微微笑着走到电脑前坐下,打开了他们都没见过的洪永强账户,打开收益界面。

    而后把电脑一转,对着他们。

    明晃晃的红色,23%正收益。

    “这是我近两个月的收益,要是做不到比我高,就别吹了。”

    三人都皱眉凑近。

    刘增铖立马打开交易记录,密密麻麻的红色收益记录,往下拉了半天都拉不完。

    “唔…”

    一阵惊叹。

    23%不牛逼,运气好跟上一支暴涨的股,两个半涨停板就能拉到,但两个月分散投资,大量做T,还能挣23%可就牛逼了。

    股市有句话:一年三倍者众,三年一倍者寡。

    就是说,大量交易后还能挣钱的,才叫实力。

    刘增铖还想仔细查看操作实盘。

    陈学兵却勾起淡淡微笑,扒开刘增铖的手,不让他看自己的实盘买卖点位图。

    他知道,自己这么操作还能挣钱,靠的是心中那张大盘图。

    以自己的微操实力,买卖点位一定会被他们吐槽。

    他关了电脑,淡淡笑道:

    “我的核心理念是做长久复利,1.01的一千次方是两万一,每天只要赚到一个百分点,股市每年250个交易日,四年就能翻两万一千倍。”

    三人怔怔。

    “每天挣1%…哪个神仙做得到啊?”心高气傲的刘增铖也不住咋舌。

    “每天也不一定只能挣1%嘛。”

    陈学兵说着起身,看向三人。

    “要是同意我的条件,我现在就让人买下午的机票,不同意,我也得走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23/1111102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