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还好我重生了! > 第129章 你需要什么公司?

第129章 你需要什么公司?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七律·长征

    ——————————

    如果说陈学兵只有一个偶像,那就是他爹。

    如果有两个,另一个非教员莫属。

    崇拜教员,有其地位的客观原因。

    当然不是崇拜他的地位,而是因其地位,他留存下的东西足够多。

    人很少有机会能从经历、诗词、思想、战略眼光,乃至声光电影等各个方面去了解一个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极其伟大的人,可以这么说,他的存在,让许多人有了通过学习一个人而让自身变得伟大的机会。

    许多成功人士到了40岁以后都在研究他的思想,陈学兵也只是刚刚入门。

    教员的诗,他最喜欢的就是这首《长征》。

    长征资本股份有限公司,他自广州回来以后就让代办公司注册,现在已经拿到牌照。

    长征,是个有意义的名字,也是一场经济战略的开始。

    ……

    陈学兵安排了一下开会的事,打电话安排深圳那边打来30万装修款,拉着胡莉回学校。

    胡莉一路上都在用她手机2.5G的网速搜索她刚才听到的“阳光私募基金”的信息。

    等加载好半天,结果啥信息都没有,张着小嘴无声的骂骂咧咧。

    陈学兵都看得发笑。

    “不用搜了,国内第一家阳光私募基金成立是去年,赵丹阳和深国投合作的,年收益13.98%,同期上证指数下跌26%,跑赢市场40个百分点,被评为【2004年最好的投资产品Top5】,还想知道什么?”

    胡莉听得更加惊讶。

    “40个百分点就top5,那你那个…百分之270多?”

    “那是意外,现在又不是什么大牛市,几个月的收益怎么可能达到这么夸张,之前我们经过了一场多空大战,收益很高。”

    “哦…那为什么叫阳光私募基金啊,私募不是不能公开募资吗?怎么能阳光?”

    胡莉昨晚到陈学兵公司参观,得知陈学兵做私募基金,离开以后她没有回酒店,而是去了网吧,做了不少功课。

    “所谓的阳光,就是资金账户由第三方托管,这个第三方可以找信托公司,也可以找券商,资金渠道相对安全很多,这样我们除了自己募资,也可以让券商和银行帮我们销售基金产品,另外,投资人可以通过第三方了解我们定期发布的信息,我们只需要对接第三方,可以省下向众多投资人解释的功夫。”

    “哦…你们还要找人帮你们销售?你们缺钱?不是说募到钱了吗?”胡莉抓住了重点。

    “碰碰运气而已,银行和券商推荐的投资人也都是一些小型投资人,不会有太多钱的,不过就像你说的一样,私募不能公开募资,所以更不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玩,要让更多人赚到钱,通过赚钱效应来聚集资金,我的一号产品已经把我的人脉耗光了,以后还要玩二号,三号,到时候我去哪里募资?”

    胡莉仍然不解:“不是有网站专门做基金排名吗?还有收益率啊!”

    陈学兵转头看她,似笑非笑:“我的收益率你不是看到了吗?千万级别以上的资金,我的收益率稳居全国前三,那你投不投?”

    胡莉嘻嘻笑道:“我没钱,有钱我肯定投。”

    “所以啊。”陈学兵悠悠笑道:“现在基金行业还在鸿蒙时期,缺乏公信力,每个人第一次投资一支陌生的产品都需要勇气,只有真在里面赚过钱的人,才能成为坚定的募资对象,我的第一个投资人只在我这里投了几百万,但三个月后我让他赚了几百万,然后他给我拉来了六千万,并且把他所有的流动资金全部投给了我,这就叫赚钱效应,我不小看任何一个投资人,即使他本身不是太有钱,但一个人的圈子所拥有的潜力,无法想象。”

    “我的妈,你在玩资金盘啊?”

    胡莉凝了凝眉,感觉陈学兵的话意有所指,身子往车门边挪了挪,双手抱着胸警惕道:

    “你…你不会真想让我拉我爸投资吧?”

    “要不然呢?”

    陈学兵嘴角微扬:“一两百万我也不嫌少,但他如果要投,必须亲自来一趟,我不接受你代投,帮你一个没有人脉的小孩子赚钱,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胡莉都懵了。

    “喂,你这话太霸道了吧?你这么确定你能赚钱?”

    陈学兵耸了耸肩。

    “说说而已,找不找你爸,随你,要不是你家在上海,我都懒得跟你说这些。”

    昨晚他和胡莉开诚布公,胡莉也分享了一些她家的情况。

    她爸开了个医药公司,主要产品是自研的非甾体消炎药和降血压药,最近还在筹划跟几个公司合作研究乙肝疫苗。

    家产她没说,陈学兵对医药行业也不太懂,但他晓得哪些专利比较贵。

    乙肝疫苗概念股他前世22年左右炒过,拥有相关专利的动辄都是几十亿的公司,可见研发费用之昂贵,敢去参加乙肝疫苗的研究,即使是如今这个年代,即使是合作研究,也绝不是小公司。

    人脉想必广阔。

    又在上海这个金融圣地,他才有几分兴趣。

    “你这个基金,有没有什么保本,优先赔付之类的?”胡莉很鸡贼地问道。

    陈学兵笑了:“有啊,我们还不收管理费,但收益提成我们要30%,如果要签保底协议也可以,收益我们要40%。”

    私募行情是两个点管理费,收益二八分成。

    他当然不图那点旱涝保收的管理费,但提成他得多要。

    至于什么保本协议,2021年暴雷了一大片金融产品以后,监管部门明令禁止承诺保本保收益,承诺了也没有法律效力。

    这年头倒没什么硬性规定,赎回期到了之后,拿着协议是可以保本赎回的。

    私募基金如今从无到有,全国还不到100支产品,募资总规模不到300亿,且大多在深圳上海,恐怕大多投资人对此还心有怀疑,所以他不得不提高中介成本,采用去年刚提出的阳光私募运作方式。

    保本协议也可以签,免得大家心中不安。

    其实这也符合他的利益,要保本,他就可以合理要求多分一些。

    “管理费都不收啊…”胡莉眼睛眨了眨,感觉陈学兵真的很有信心。

    根据她的了解,这种基金就靠管理费挣钱呢。

    “那我帮你问问我爸吧。”

    陈学兵摇头笑笑,对这话不置可否。

    帮我问问?

    现在不来,等过两年你爹再想找我投资,恐怕还得托你的关系。

    ……

    上午的旅行社业务课陈学兵没有回去上,这课他也不打算上,实在不感兴趣。

    下午的旅游发展史,粗听了一下。

    讲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

    掺杂了一些18世纪中叶开始的西方发展史,城市化进程,工作多样化,技术进步,阶级关系等。

    老师知识渊博,爱扯闲篇,陈学兵听得倒算挺有趣。

    心里打了个勾,这课闲来没事可以听听。

    其他的大一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英语》、《饭店管理》等,他准备翻翻书,以后捡点感兴趣的课程来听听算了。

    他翻过书,也查过校网的专业选修课表,这个专业的课程和选修课囊括了酒店、餐饮、酒吧、旅游社、旅游项目、会展策划的管理和评估,还有地理英语历史之类的基础课,有种什么都学,却什么都不精的感觉。

    深度不够,很难给他思考。

    跨专业学习也只能从大二开始。

    但好歹是刚当上的班干,样子还是要装装的。

    第二天,他便去了院团委办公室,把最近的党团资料拿过来看,准备给自己找点事干。

    万一“偶尔”不想上课,总得有点正当的理由吧?

    《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近年的两份党的指导纲领,基本就是团里工作的所有工作要点。

    具体活动就是乡村支教、环保创卫、志愿者活动、扶贫接力、青少年组织交流等。

    没找到什么灵感。

    这些活动太普罗大众了,没什么新意。

    结果下午的课刚下,徐安便在门口等他。

    “陈学兵,周院长找你。”

    “找我?咋了?”

    “呃…院里有个任务,打算找你帮忙,你那个公司…有没有办公室啊?”

    徐安这句话一出,陈学兵意识到,正当的理由来了。

    “当然有,不然不成了皮包公司了,我的竞选承诺还怎么兑现?”

    徐安听了露出笑容,问出了自己心里的好奇:“什么类型的公司?”

    陈学兵微微一笑:“你需要什么类型的公司?”

    “啊?”

    ……

    徐安神色复杂地打了个请示的电话,便把陈学兵带到了院长办公室。

    “周院长。”

    徐安敲门进了办公室,陈学兵走在后面。

    屋里散发淡淡的草木香气,地面卫生一丝不苟,对着门的玻璃盖板木桌反着光,桌上有些书件,也没台电脑,木质沙发,很有年代感的办公室。

    桌后面的院长是个女人,四五十岁。

    见人进来,她摘下眼镜擦了擦,重新戴上,没有起身,对着沙发抬了抬手。

    “请坐。”

    陈学兵第一次见院长,感觉对方气场还挺强。

    这位算算级别应该是个处级干部。

    不过陈学兵也没什么压力,他接下来要办的事,很多都得跟县区一把手接触。

    跟着叫了一声周院长,进了办公室径直到沙发坐下,看着她,等她开口。

    周院长也在想着用何种态度讲话,见陈学兵比较沉稳,语气正式地道:

    “陈学兵同学,你跟梁校长认识?”

    这句话,他已经晓得了周院长找他的来由,说明梁校长已经开始关注他了,这是个好的信号。

    他态度也好了一些,客气地点点头,道:

    “是,在乌江特大桥工地见过一面,我在那边有个小项目。”

    “那你开的是工程类公司是吧?”周院长扶了扶眼镜:“规模怎么样?”

    “有三个项目正在运行,项目总规模不到三千万吧。”

    徐安深深看了陈学兵一眼,内心吸气。

    他刚才说他有三家公司,目前主营金融服务,还有一家工程公司、科技公司。

    非主营业务就有三千万。

    “哦。”周院长却觉得已经超出了预期,神色正了正:“是你自己开的还是?”

    “我自己的。”

    “在重庆?”

    “嗯。”

    “盈利水平怎么样?”

    陈学兵开始有点不适应这种查户口式的对话,微笑道:“还行,院长,有什么事您说就行,能帮的我一定帮。”

    周院长沉吟了一下,说道:

    “是这样的,今年在中央指示下,教育部开展了「关注大学生就业」活动,近年大学毕业生增长幅度巨大,上级对毕业生就业问题比较关心,我们学校也面临明年升重,各项指标都有压力,我们想找一些企业进行走访交流,最好能进行一些实习双选之类的合作,你的企业有没有这方面的考量?”

    本来梁校长转达的话是让她落实一下走访企业的事情就行了,但她了解了几句之后,有了新的打算,把“走访”后面加了个“合作”。

    跟地方企业开口化个缘多难啊?院里就有现成的企业主,那不得一次多化点?

    上一届的几个条件富裕的学生家里可是主动给学校捐了不少,只是他们家里的企业都比较远,除了钱,也难有其他帮助了。

    陈学兵沉默了一下。

    所谓双选,就是校招,这个说法比较尊重学生而已,表示相互选择。

    他当然有人才需求,但不是人文学院这方面的需求。

    不过他既然来了,心理准备是有的。

    “就业岗位我们可以优先提供,不过要优秀的毕业生,我们也有面试流程。”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23/1111100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