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还好我重生了! > 第194章 招商半小时

第194章 招商半小时


“你个小伙,还跟我讲起历史了!那个时候,你还没出生,我是亲身经历过的!”

    阚治冬哈哈一笑,跟大家讲起那个苏联老大哥变苏修的时代。

    1953年斯大林去世以后,赫鲁晓夫逐渐掌握苏联领导地位,走上修正主义路线,意识形态出现分歧。

    并且试图在我国建立军事基地,遭到言辞拒绝之下,双方关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69年,苏修百万军队囤兵北方,紧张关系达到顶点。

    中央决定“京校外迁”政策,战备疏散。

    中科大首先到达河南南阳。

    南阳表示土地有的是,但没有接收一所大学的能力。

    什么叫接收能力?

    物资匮乏的年代,粮食紧张,养不起这么多人的吃喝和应急物资。

    后来谈了几个地方,辗转到了安徽安庆,同样没有供给。

    再后来,到了合肥,在省和市的共同努力下,把原合肥师范和省银行干校搬迁,把校址移交给了中科大,粮食优先保障,电力保障优先级高于市政府,还建立了安徽首条供暖线,给所有校舍安装暖气,后来还推动合京专线的交通建设。

    70年代以后,将省立医院划给中科大,创办中科大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和合肥用全部的热情留住了中科大,以至于后来高校纷纷回京时,中科大已经跟合肥深深融合在了一起,没有回迁,留在了合肥。

    阚治冬讲着讲着,发现了陈学兵的笑意。

    “你说这个,是想再成就一段佳话?”

    “正有此意。”

    老阚悠悠道:“京东方可不是中科大啊。”

    “当年的中科大,也不是现在的中科大嘛。”陈学兵微笑。

    中科大,国内排名没赢过,国际排名没输过。

    只针对理科招生,创校前三届就培养出了29个院士。

    专注成就专业。

    后世,最权威的学术论文发布地《自然(Nature)》期刊给出的排名,中科大登上世界顶级科研大学第二名,仅次哈佛。

    合肥高科技产业模式的发展,离不开这所顶尖大学的支持。

    总设计师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高端人才的蓄水池,不是单纯一个钱字能决定的。

    这是陈学兵决定去往合肥的重要原因。

    另外,还有一点隐秘的原因。

    他想带陈学瑾去中科大看看。

    前世陈学瑾的天才被视野所耽误,导致后来选择了文科,大概是想当个官让老妈扬眉吐气,以高分进了人大。

    所以他回到这个年代便有意让陈学瑾往理科方向发展。

    那会辛梦真帮他悉心教导陈学瑾,他一直怀揣着一丝感谢,才会很干脆地给了她一张点读机的图纸。

    她.现在在干什么呢?

    靠,怎么会突然想到她。

    妈的,受过的气,没几天又忘了,她在自己心里怎么又温暖起来了?

    陈学兵回神,晃了晃脑袋,暗骂自己好贱。

    他轻轻拍了拍桌:“就这样吧,我尽快准备,去一趟合肥。”

    阚治冬啧了一声:“合肥我可不认识人啊。”

    “行了。”陈学兵笑道:“您来这一趟,我已经非常感谢了,哪能什么都找你帮忙?字你签了,人也来了,这一趟,我自己去办,如果项目成功,咱们还是按照之前的条件,管理费我给你一半,你的东方资管以后操作项目要是缺钱,我给你参一股。”

    阚治冬闻言,老脸暗红。

    他愈加愿意跟陈学兵走近关系,是因为他自己也干私募,突然冒出这么一个私募新星,最近基金收益还蒸蒸日上,他老阚也想证明自己的眼光犹在,并未受南方证券破产的影响,出了体制,依然培养了一个业界新贵。

    干金融,搞融资,名声就是全部。

    他是来蹭名声的。

    陈学兵重庆项目失败,去合肥他也帮不上什么忙,按理说之前的条件也不必再提了,陈学兵这么爽快,让他暗叹这年轻人有格局。

    “你这小伙,我怎么能白拿你的钱。”阚治冬摆摆手:“合肥那边,你先去接洽,如果不成,我另外给你找地方,你要是谈成了京东方这边,我帮你跟他们总部接上头,另外他们还在跟深圳谈判,现在夏普进来,他们吃了冷板凳,我会帮你看着的,如果有什么新的动向,我通知你。”

    俩人的共识在于应该先跟政府谈,谈好了出资事宜,跟京东方接洽就会顺利许多。

    “行,老将出马,一个顶俩。”陈学兵笑道。

    阚治冬想了想,又问道:“想好怎么去了吗?别跟没头苍蝇似的乱撞,人家经济虽然一般,省会的级别可不低,领导不是说见就见的。”

    陈学兵略作沉吟。

    放弃重庆,也就是两小时前的决定,至于怎么去合肥这事,他还真没想过。

    不过他还是以一个资深网民的习惯做出了决定:“老吴,你现在安排人上网搜一下合肥的招商办资料。”

    “好。”吴自胜立马起身走到了旁边的工位。

    陈学兵安排下去,也开始想新的办法。

    这年头互联网信息毕竟还不算发达,很多城市都没有官网,更别说招商办了,如果查不到.

    “查到了!”老吴喊了一声。

    陈学兵眼睛瞪大了。

    我特么思绪都没这么快!

    “这么快??”

    吴自胜走过来,也有些不可置信地咂咂嘴。

    以往要查什么政府相关信息,尤其是带电话地址什么的,都要一顿好找,合肥招商办的电话上网一搜就搜到了,他也十分意外。

    “他们.应该是在百度买了竞价排名,招商办的信息就在第一个,排在他们政府官网前面,信息还很全,联系人,电话都有.要不要打一个?”

    “呵。”陈学兵不禁笑了。

    人家这工作做得不错啊,做了网站,还买了排名。

    靠在椅子上消化了一下震惊,他又有些得意起来,对着阚治冬道:“怎么样,瞧人家这个积极性,我的选择没错吧?”

    阚治冬不清楚竞价排名是个什么东西,摇摇头,道:

    “别高兴得太早,这就是个门槛,你先打了电话问问再说吧。”

    “打,现在就打,报我们公司名称,问问他们需不需要液晶面板方面的上市龙头企业,需要政府投资那种超大项目,最好能让招商办主任直接联系我们。”

    “.”

    “太直接了吧?这听着有点像骗子。”

    陈学兵摆摆手:“去楼上用那个登载到网上的集团座机号打,他们都知道在网上登载信息,自然知道在网上查我们。”

    吴自胜这才点点头,上楼去了。

    陈学兵转头望向蔡志坚:“蔡总,这些事,以后就要交给你来办了,你过来,有没有带管理团队?待遇好商量。”

    蔡志坚是打算出来攒一笔钱自己创业,肯定会带一些人出来的,这些人大概率是他的老同事,要么是普华永道的,要么是花旗银行的,国际一线的会计事务所和银行,这些人只要来,他肯定要接收的。

    蔡志坚一直在打量周围的环境,觉得挺舒心。

    这位年轻的陈总挺有品味,比香港公司的环境还好,以后的办公环境应该也不会差,这次回去,跟团队也有个交代了。

    “有的,确定的有四个人,多的话可能五六个,不过我还没办完离职,工作交接还需要一些时间,刚好公司要搬迁深圳,要不等年后,我们深圳汇合?”

    陈学兵却摇了摇头,笑道:“长征资本搬迁还要时间,年后我们要给投资人开个分红会,走之前,有些事要讲清楚,否则投资人还以为我们携款跑路了呢,你这边还是尽快离职吧,我到合肥等你,这么重要的项目,你得过来跟一下。”

    “那没问题,我的项目已经结束了,随时都可以离职,就差一些财务手续。”

    蔡志坚心里有些兴奋,以前都是审计项目,他还是第一次参与到推进投资和主动投资的工作。

    陈学兵笑着跟他介绍了一下公司的业务。

    陆晓春见他们聊起工作,起身准备回去了。

    阚治冬也说出去随便逛逛,明天早上的飞机回程深圳。

    陈学兵留他俩吃下午饭,说吃完送他们回酒店。

    刚客气了两句,吴自胜下来了。

    “董事长,他们要了我们的地址和我的电话!”

    陈学兵侧头:“啥意思?”

    “那边说很快会有人联系我们!”

    “很快是多快?”

    “让我稍等,应该…”

    正说着,吴自胜手机响了。

    吴自胜接起来,嗯嗯啊啊几句,眼神突然直了。

    “你,过来?!”

    “你在哪?”

    “你在江北嘴?!”

    老吴一句比一句大声。

    旁边几人也有些发懵。

    ……

    二十多分钟后。

    谁也没有走。

    皆坐在纽约45楼。

    没别的,就是好奇,想看看。

    合肥一个市而已,以前还是个穷县城,难道还有驻重办?

    “你好,找一下你们吴总。”

    一个年轻的声音出现在门口。

    “尹馨,把人带进来。”陈学兵招呼了一声。

    尹馨带着三个人进了大厅,一老二少,穿着普通,个个背着挎包,像个什么地质考察队。

    领头的是个年轻人,打量着身穿小香风的漂亮前台和精英味道浓厚的办公室,步伐有些拘谨。

    好像没来过这么好的环境。

    但发现了大厅中央大圆桌几个西装革履的男人也在打量他们,神情立马恢复了自然,带着笑意快步走过来,问道:

    “你好,哪位是吴总?”

    “是我!”吴自胜迎了上去。

    “你好吴总,这是我的工作证!”

    年轻人双手交过来一本皮夹子,吴自胜看了看,眼神有些怪异,立马转身交给陈学兵。

    “小张同志,你好!这是我们董事长!”

    陈学兵接过的时候还有点奇怪,按说很多行局是没有工作证的,尤其是招商局这样的事业编单位,需要用到证件的时候基本都是临时配发证件卡。

    结果皮夹子打开一看,尼玛,还有国徽。

    检察院的。

    “你们这是…”陈学兵有些疑惑道。

    “哦!我是临时抽调到驻外招商小组的!”年轻的小张笑着解释道:“我们每个组两到三人,都配了一名编制内的工作人员携带工作证,我们单位有证件,我就没带招商证件!这个工作证,就算是我们市的公派证明了!”

    “哦…”陈学兵看了看另外二人:“他们不是你们市政府的?”

    “我们市里外派了一千人招商团,人手不够,公开选聘了一些招商人员!黄工是财政局退休的,他叫刘焘,学证券实务专业的!我叫张旭!”

    张旭介绍完,一帮人又是瞠目结舌。

    阚治冬走过来,有些疑惑地开口了:“一千个人的招商团?那重庆.就你们三个?”

    “不是!”另一个年轻人刘焘看到阚治冬,眼神一亮,接话道:“我们是离你们最近的一个小组,县里还有6个组!.您是阚老师吧?阚治冬老师?”

    阚治冬听到“老师”这个称呼,略微皱眉地打量年轻人,发现不认识,但还是点了下头。

    刘焘有些兴奋了:“我在大学看过您的报道!还读过您的商业案例!申银并购万国!”

    阚治冬听到这个,咧了咧嘴,没有接话。

    申银和万国合并,可不是什么成功商业案例。

    95年的“327国债”,那是个悲剧。

    做空主力万国管金生8分钟内违规砸出1400亿无根空单,多头全线爆仓。

    后上交所尉文渊发布决定公告,最后8分钟异常交易无效,万国证券空单爆仓,破产被申银重组。

    那时他在深圳参加中西药业的董事会,后来去了香港办事,才躲过了那场悲剧。

    他的两位老朋友,一个坐牢,一个免职。

    陈学兵听到这话,也是哑笑。

    期货的残酷,就是能在几分钟内把对手盘打到爆仓。

    327万国巨亏,成就了多头一方的BJ首富袁宝景,上海首富周正毅,四川首富刘瀚,如果那天管金生赢了,恐怕后来会少了很多故事。

    如果他早重生十年,真想亲至上海看一看那场鲸落盛宴。

    张旭感觉到气氛好像有些沉默,赶紧笑着解释道:“我们招商团有452个驻外招商小组,全国每个市都有我们的「招商大队」,所有市区范围,我们的人都能在两小时内到达,像重庆这样的大城市,只要有投资意向,半个小时,我们就能到。”

    陈学兵回过神,有些咋舌。

    证券市场的波谲云诡固然波澜壮阔。

    招商发展的风起云涌却更加气势恢宏。

    一个市的招商队,全国大城市,半小时内就能到

    他突然感觉合肥很适合干快递。

    外卖说不定也行。

    “你们招商团有多大的决定权?能不能找你们领导谈谈?”

    “啊,我们就是来看一看。”张旭立马从包里掏出一个本子,“陈董,我们刘主任说你们有一个液晶面板方面的龙头项目,我们合肥现在已经有七十二家家电企业入驻,我们市长现在也在珠海考察格力集团,家电是我们主要的产业方向,很多厂家都需要玻璃面板供应,不过据我们了解,国内液晶面板厂家较少,不知道您说的是哪家?能不能带我们去生产现场?”

    陈学兵不禁笑了,一个检察院的,能说出这些也不容易。

    “纠正你一下,国内液晶面板,不是较少,是几乎没有。”

    “我也不是做屏幕的,是做投资的,我这儿有点资金,想跟你们领导谈一谈合作投资,如果要见你们的主要领导,需要多久?”

    张旭看了看周围,很干脆地回答:“你能给我看看你们公司的营业资料吗?算是考察一下,如果你们公司的实力没问题,明天中午就可以见我们领导。”

    “明天?”陈学兵诧异了一下。

    “对,合肥明天上午有一班飞机到重庆,中午饭之前,我们王主任就可以到这里。”张旭笃定地道。

    陈学兵愣了:“…上门谈?”

    张旭表情自然:“对,为了投资商方便,只要业务保真,我们的相关领导都可以到地沟通。”

    咝!

    陈学兵吸了口气。

    又叹了口气。

    这口气,叫服气。

    合肥今天给他太多震惊了。

    一直在桌边坐着不打算插嘴的陆晓春都背着手走近了,仔细听他们说话。

    他觉得这绝对是个奇闻,回上海遇到什么招商领导之类的,可以聊一聊。

    上海的招商团队也没这么大力度吧?

    肯定没有。

    “对了,您的投资标的有多大?什么规模的厂子?”张旭提问后拿起本子准备记录。

    “我还是跟你们领导谈吧,你想看什么营业资料,我给你。”

    “您跟我详细说一说,我好汇报。”

    “好吧,京东方科技集团,以前叫BJ电子管厂,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6代线厂房,投资规模…应该一百多个亿。”

    陈学兵说罢。

    张旭笔停住了。

    他抬头,开始重新打量这里,语气迟疑了。

    “您…准备投资多少?”

    陈学兵想说“十五个亿”,这就是他对自己接下来半年内融资能力的保守评估,但合肥的情况比重庆困难得多,他犹豫了一下,道:

    “看你们市政府能出多少吧,我尽量和你们达成一比一配资。”

    张旭转头,和另外俩人相觑。

    “您…您等我一下,我跟领导汇报!”

    他说着,匆忙转身往外走。

    陈学兵喊住了他。

    “你刚才说,你们市长在珠海?”

    “嗯…在格力集团。”

    陈学兵看向阚治东,笑了笑。

    “还真赶巧,阚总,就一百多公里,你名头大,一起跑一趟吧?”

    他说的一百多公里,是深圳到珠海的距离。

    阚治东沉吟了一下,道:“多久?”

    陈学兵抬手看了看时间:“就今晚吧,飞深圳八点前应该都行,休息一下,明天一早就去珠海。”

    “你比他们还急!行吧!”阚治东摆摆手。

    张旭立马就要出去打电话。

    刘焘跟着出去了。

    “阚治东!跟王主任说,阚治东!”

    “阚…”张旭回头看了一眼。

    俩人耳语。

    张旭猛地昂头,加快了脚步。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23/1111093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