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还好我重生了! > 第286章 信灯塔者皆为养料

第286章 信灯塔者皆为养料


吴光正说着李嘉城的故事,陈学兵也思绪回转。

    后来李嘉城逐渐吞下和黄,长江跟和记黄埔合并,变成了长和集团。

    在座的似乎都喜欢听这样的故事,听当事人说完香港两代第一富豪的交接班,大家还在久久回味。

    柳传倒是很有气氛地倒了一杯酒,抬起杯笑道:

    “吴总选择来大陆做生意,明智之举!迟早能反超李先生!这两年,中国变化多大啊?我记得前年的时候吧?我们还没收购IBM!当时马云和我才认识,跟我吹牛,说他要把淘宝做到一千亿的销售额!我当时被吓着了,还骂他,说你识数吗?一千亿多大规模啊?结果你看看现在,短短两年!联想的年销售额,今年就能破千亿了!马云呢?也一百多个亿了吧?都超过沃尔玛中国区业务了!”

    言间万分豪爽,似乎超过李长江近在咫尺。

    陈学兵却内心轻笑,联想的财报他看过,研发支出仅占2%不到,净利却只有1%多一点,处于同行低水准。

    一千亿的销售额,10亿的净利润。背后是代工,高额分红,高管高薪,这么多参与分钱的人,利润点自然是抓不到的。

    话说麒麟的销售利润率也是个问题。

    如今线上渠道展不开,线下家电连锁渠道商要收20多个点的费用,而且是从售价上收,大头都被他们赚去了,价格根本打不下来。

    三千多的BOM(物料成本),加上组装费用,再贴20%-25%渠道费进去就超过四千块了,还有广告费,负责支持的部门工资,不卖个4999,都收不回本。

    自己开店吧,好像产品又太少了,一个店总不可能只卖一款手机。

    第一代手机,也只能为大战略服务了,赚背后的长链条。

    现在是越看越明白,一台先进手机的链条,外国技术在挣钱,供应链在挣钱,渠道商在挣钱,厂商要投入研发,卖不完就积压,卖完还得上税,最可悲的一个。

    必须一家一家的打过去。

    “金融方面,你看咱们段总,陈总,不仅在国内挣钱,还出海斩获!”

    柳传继续“扬我国威”,段永平却忽然开口:“吴主席,你们香港有没有收到美国房地产方面的消息?”

    刚才陈学兵说的做空美国次贷,他仍有些不敢置信。

    但也没有直接说做空的事。

    这下,柳传停了下来,郭广昌和卢志强也来了精神。

    主要是陈学兵说的几十倍,太玄乎了,加上其历史收益,他们不动心是假的。

    当然,怀疑的成分更多。

    吴光正被这个问题问得也有点迷。

    “美国房地产…你指哪个方面?”

    “房价回调,是否会对ABS(资产证券化)市场造成冲击?”段永平直接道。

    吴光正沉思一阵。

    “额…美国最近房价是有盘整回调,不过应该是比较正常的事情吧?今年6月底开始美联储利率连续下调,美国房贷成本下降,对房价确实会有很大影响,但是你说ABS市场,美联储里的钱放出来,ABS的流动性应该会更好才对,买房者的还款压力也会减小,对那些通过证券打包的贷款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这话一出,泰山会几人都是神色莫名。

    关于对美国市场的分析,这年头在大陆少有听到。

    终究是人家香港的专业,把这个问题解释得明明白白。

    陈学兵本不打算说话的,去趟厕所腾空了肚子正在跟一条清蒸鲥鱼较劲,想自己的事情。

    见几人看自己,他才放下筷子笑道:

    “吴主席知道CDO吗?”

    吴光正其实早注意到了陈学兵,一场宴席,大家都热情,唯独有一人态度较为冷淡,热情的人他不一定记得,但冷淡的人他是很容易看见的。

    尤其这人还年轻得不像样,按这个岁数,大概得是某些家族的子弟才有可能登上这个桌。

    他没立即回答,而是向旁边的柳传询问道:“这位是”

    “哦,这是股安集团的陈总!陈总可是我们大陆金融行业的翘楚!他的长征资本,在私募领域排名第一!”

    吴光正没说话,等着柳传继续介绍。

    大陆的私募,刚刚起步而已,体量又不大,排个第一也并不代表什么。

    “陈总在通信行业也颇有建树!他的展讯,奇点,现在和我们的大唐电信共同创建国产TD标准!我们信产部开完会对陈总非常重视,今天我可是把他从张副部和移动王总的桌上拽过来的!”

    柳传可不想自己邀请的嘉宾弱了自己的脸面,于是拼命鼓吹。

    实则他也不知道陈学兵和那两位到底谈了些什么。

    “哦”听到这两个名头,吴光正终于正色,心道果然是个有背景的人物,脸上再次笑起褶子:“陈总年轻有为,久仰久仰。”

    陈学兵却已对这场谈话失去了兴趣,敢情今天要是没人给自己扯几张大皮出来,自己连聊两句天的资格都没了。

    他索性端着杯酒站起身告歉:“柳总,我公司还有点事,你们吃,我先走了。”

    仰头一饮而尽,陈学兵拉开座椅。

    资本界早就没人能拿捏他了,现在搞定了通信产业,他压根不需要在意一帮搞企业的人对他作何看法。

    “诶?”柳传赶紧站了起来,连忙压了压手:“陈总!坐坐坐!这么晚了能有什么事!你这不是不给我面子嘛!”

    他说着又对陈学兵身旁的马云使眼色:“马总!”

    马云心中暗叹陈学兵果真是有脾气,不过这样的脾气,也确实让他爽快。

    大家都是有着蓬勃未来的人,共同掌握着互联网的发展,何须在外低三下四?

    但浙商联盟的郭广倡也在给他使眼色,他还想创建自己的圈子,也不得不起身拉了拉陈学兵。

    “陈总,咱们的生意还没聊完呢!再坐坐,我的面子你总得给吧?”

    老马说着暗抬了自己一句。

    林惠香本来准备劝的。

    对面是谁啊?

    继承了包船王一半遗产的二女婿!包船王可是比李嘉城还要老牌的香港大富豪,世界船王!她的父辈都是听着包玉刚的故事长大的!

    但见陈学兵一站起身,一桌大人物都来劝,她忽然觉得这男人也太帅了。

    梦真找到他,以后还担心她家里那些人的态度干什么?

    吴光正今天是来跟大陆这帮富商搞关系的,自然也不想把场面搞僵,早年HK大家抢地盘没规则,玩得野,即使是顶层的商业圈子,吃饭时谈不拢了翻脸威胁都是常事,更何况此刻就是个话结而已,他并不慌忙地起身道:

    “陈总!你刚才说的CDO,我知道!债务担保债券嘛!咱们坐下聊!”

    陈学兵并未坐下,只是态度平静道:“那吴总说说,什么是债务担保证券?”

    “就是.”吴光正两手来回交换比划了一下:“一堆不同信用评级的贷款借条,打包进一个盒子里,捆绑销售出去,陈总你说的不是ABS,是ABS的ABS,次贷。”

    陈学兵这才点头,似笑非笑:“那为什么要做这个次贷呢?”

    吴光正也露出了略有深意地笑容:“资本游戏。”

    陈学兵则道:“超级地租,银行贷款收到30年以后,而且还要一次性兑现未来利益,回笼资金做更多的贷款,其他的人也帮银行传这个地雷,只要有人接下一棒,所有经手的人都有利润,最后在谁手上爆炸,谁就倒霉。”

    吴光正此时摇了摇头:“不一定会爆,养老基金、保险公司最终会拿下这些长远收益的资产包,他们可以接受远期利益回报,这些公司背后站着美国财务部,社会保障署,税务局,是有安全阀的,美联储会配合他们”

    “美联储的钱花不完,随便印,全世界买单,对吧?”陈学兵打断道。

    吴光正噎了一下,但又摇摇头:“那倒不是,我只是说利率政策配合调节,可以给还款者更多的空间。”

    “金融机构的杠杆玩得太大了,30-50倍的杠杆,稍有波动,恐慌情绪一点就燃。”

    陈学兵扫了一眼泰山会的几人,尤其是卢志强,而后接着笑道:“美国房价过去为什么一直涨?因为只有美国民众认为「即使无力还款,卖房也能盈利」,才心甘情愿被绑架去负债买房,房价别说降,就是一段时间不涨,对市场信心都是一种莫大打击,别小看这次房价回调,我想很多机构现在已经感觉到断贷压力了,只是谁也不敢说,都想着继续接鼓传花,但接过鼓的人知道这鼓已经快蒙不住了,所以传出去就不愿意再接,市场很快会发生变化。”

    这话,也可作为对在场几位房地产商的提醒。

    尤其是泛海,以及柳总暗中操作那位门徒:融创的孙红斌。

    后世都是几千亿的地产盘子。

    泰山会几人都发现这位香港的吴总好像被这逻辑打动,皆有些心惊。

    难道是真的?

    几十倍的杠杆,美国玩得这么狠?

    但吴光正沉思一会,又笑了起来:“陈总未免思虑过重,百年的成熟金融体系,背后有一套非常复杂的调节体制,不会这么简单就崩塌的。”

    “呵呵,信灯塔者,皆为灯塔下的养料。”陈学兵轻笑,不想对这事情继续争辩。

    再争下去,难免要提到操作逻辑的问题了。

    美国房地产要崩盘,他可以随便说,反正在座的人摸不到做空的门道,也不敢贸然去碰,前世连高盛都被阴了一手。

    “不过吴总,刚才你还有一句关于李嘉诚先生的话,我不能认同。”

    吴光正眉头一挑:“哦?”

    “你说李嘉诚是时也命也,但我认为他的成功是在关键的时候站对了队,那时候他选择你们,就是站在了新资本汇丰那边,这才是他成功的基础,也是你们家族延续到现在的根本。”

    “站队,很重要。”

    “大陆奥运腾飞在即,需要一个稳定团结、爱国的香港,吴总现在坐着香港贸易发展局的位置,担任服务制造贸易商,搭建商贸平台的重任,如果站好这个队,未必不能成为香港未来的功臣。”

    话锋凌厉,让全场的心里都是一惊。

    我擦这年轻人。

    你教人家做事?

    但这话代表着一种绝对正确的立场,在场的没一个反驳的。

    陈学兵其实也就是随口一提,连这个劳什子贸易发展局的职责都是刚才用手机查的。

    吴光正却很认真地思索,而后苦笑着叹了一声:“香港的制造业如果这么好发展,我们也不用来大陆找机会。”

    他这么说,是认为陈学兵背后有大背景,代表着什么人在招安他,但手里确实又没什么权力,遂辩驳了一句。

    香港的金融化和地产化,带来的势必是制造业的空心化,这格局是各方势力形成的,哪这么容易改变。

    他这个职务,根本没什么能干的,只等同于一个身份阶层的认同而已。

    这个队,他就是想站,都不知道怎么站才好。

    陈学兵明白了他的话,也思索了一番,而后道:

    “香港的数码港和矽港计划,都变成了房地产计划,对吧?”

    十几年前香港半导体还是不错的,有很多外资,香港政府也有意让这个成熟业务继续发展起来。

    一连出了两个半导体产业计划。

    矽(硅)港计划引进了张汝京,被一些“民众”说是炒地皮而赶去了上海,不准动香港的地皮。

    数码港计划又被李嘉城的儿子强势参与,把填海造陆的地变成了房地产项目。

    至今只留下了一堆没有辨识度的科技小企业。

    “我也不是太清楚,陈总,香港的制造业空心化,原因还是很多的,大家也尝试了很多办法,只是金融和房地产业太强了,压制了一些行业发展。”

    吴光正只提正面,他在外提一提李嘉城发家往事,抬一下自己可以,但说到人家的负面情况就有点得罪人了。

    “我没说什么,也没觉得这是某个人的责任。”陈学兵放宽了语调:

    “不过.既然香港人做不好高科技,就放开姿态,让咱们大陆的企业来嘛,也不需要多大的地方,一个园区,或者是几栋大楼,让我们进入香港的互联网市场,积极改变民众的生活方式,我想,大陆企业都会很感兴趣。”

    他说罢,看了一眼马云。

    马云先是愣了一下,而后内心逐渐激动。

    香港,可是高端市场啊!

    只是受CEPA协议限制,外来平台需与本地企业合资经营,淘宝的运营根本进不去。

    陈学兵提的几栋楼,不止是几栋楼,而是一个打开香港市场的缺口。

    这个缺口,大陆是不能主动开口的,必须由香港自己创造。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23/1111084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