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刑部之主,不科学破案 > 第146章 破解!冯木案真相!杜英到来,刘树

第146章 破解!冯木案真相!杜英到来,刘树


房外夜风阵阵,吹打着窗柩咣当咣当直响。

    房内却静的可怕。

    随着刘树义拮据之问的问出,吴辰阳彻底哑火了。

    他站在书案前,双眼惊恐的盯着刘树义,全身冷汗倏地流下,将光滑的丝绸里衣紧紧地粘黏在皮肤上,十分难受。

    可他顾不得这些,喉咙里不断咽着吐沫,想对刘树义说些什么,却又根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今夜的交谈,完全出乎了他原本的预料。

    在他的设想里,应是他先发制人,以气势与官位压制刘树义,然后牵着刘树义的鼻子走,让案子的调查,按照他的想法进行。

    谁知,在自己批评完刘树义,刘树义开口回应的那一刻起……一切,就完全不受控制了。

    以至于现在,他只觉浑身冰冷。

    “吴中丞怎么不说话?”

    刘树义看着蹭的起身,然后就如木头桩子一样站在自己面前的吴辰阳,表情仍是最初的平静沉着,眼皮都没有多眨一下,就好似吴辰阳此刻的反应,他早已料到一般。

    这让吴辰阳内心更加冰冷,他终于明白,这一切都是刘树义的阴谋,刘树义故意一开始让自己放松警惕,然后一步步,将自己逼到绝境。

    他深吸一口气,勉强压下心中纷乱的情绪,道:“除此之外,刘郎中还查到了什么?”

    刘树义似笑非笑的看着吴辰阳:“吴中丞这话问的很是有趣,明明是下官在根据案子情况,询问吴中丞,吴中丞怎么反问起下官来了?”

    吴辰阳眉头紧紧皱着。

    他死死地盯着刘树义,想知道刘树义除了拮据问题外,还查到了什么。

    可刘树义坦然与自己对视,脸上尽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从容笑意,他根本无法辨出刘树义的心思。

    他心中一沉,眼球转了转,突然捂着心口,脸上露出痛苦神情:“本官心口忽然绞痛起来,有些喘不过气,恐无法继续配合刘郎中……”

    看着吴辰阳前一刻还中气十足,结果下一刻就好像大限将至的病弱模样,刘树义眯了下眼睛。

    旋即,他直接大喊:“来人!”

    守在门外的赵锋与崔麟听到刘树义的声音,连忙将门打开,走了进来。

    然后他们就都是一愣。

    只见此时的吴辰阳,正用手捂着心口,额头冷汗刷刷的流着,地面上都是汗水滴落的痕迹,他大口的喘着气,好像马上就要不行了一般。

    他们明明记得吴辰阳刚刚进来时,腰背挺直,气势慑人,比那金吾卫精气神都好,这才多久,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刘郎中究竟询问了吴辰阳什么问题?能把人问成这样?

    刘树义快速道:“吴中丞身体突然不适,你们立即将吴中丞送到刑部司空闲的房间休息,同时以最快速度去找杜姑娘,让杜姑娘来为吴中丞医治。”

    吴辰阳本来都要昏倒了,结果突然听到刘树义不仅不赶紧把自己送出刑部,反而还要让杜如晦的女儿给自己医治。

    他仿佛一瞬间多了一丝力气,声音虚弱道:“不必……不必麻烦杜姑娘,将本官随便送到一个医馆,随便找个郎中便可。”

    “那怎么行!”

    刘树义来到吴辰阳身前,他双手用力抓着吴辰阳的手臂,道:“吴中丞可能不知,杜姑娘虽然年轻,可她师承药王孙思邈,一身医术出神入化,吴中丞刚刚如此配合下官,下官十分感动,如今见吴中丞身体不适,自然要为吴中丞找到最好的郎中才可。”

    “吴中丞放心,杜府距离刑部不远,杜姑娘很快就能到来,她一定能治好吴中丞。”

    说完,刘树义不给吴辰阳反对的机会,直接看向赵锋,道:“赵主事,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把吴中丞送到房里休息?”

    赵锋虽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刘树义的话,对他来说就如圣旨一般,根本不需要多做思考。

    他二话不说,直接背起了吴辰阳,在吴辰阳无力的“不用”声中,快步跑出了办公房。

    看着吴辰阳挣扎的身影,崔麟眼眸微微眯起,道:“这吴辰阳……应该没病吧?”

    刘树义重新坐了回去,笑呵呵道:“为何这样说?”

    崔麟道:“正常人若如他这般突然不适,必然希望找医术最好的人来为自己治疗,结果刘郎中为他去找名声在外的杜姑娘,他却推三阻四,甚至赵主事背他去休息时,还用力挣扎,想要拒绝……这可不是一个生病之人会做的事。”

    刘树义端起水杯,笑了笑:“崔员外郎果真观察敏锐。”

    崔麟闻言,忍不住看向刘树义:“刘郎中究竟问了他什么问题?把他问到都不得不以装病来躲避回答?”

    刘树义抿了口水,看着杯中水面荡起的涟漪,缓缓道:“我其实没问他什么,只是把你为我查到的消息,告诉了他而已,结果他就这样了。”

    崔麟能从下州一路升迁至上州司法参军,最后又来到长安成为六品员外郎,自身的查案能力十分出色,此刻一听刘树义的话,他便迅速明白了什么。

    他脸色不由一变,回头看了一眼空荡荡的院子,压低声音道:“难道冯木等人,真的是被冤枉的?”

    刘树义摩挲着杯子,双眼仍旧看着上下起伏的水面:“至少以目前我们得到的线索,以及吴辰阳的反应来看,冯木及其下属,应是被冤枉的。”

    “竟真如此!?”

    崔麟虽然心里已经确认这个猜测,可当刘树义确切说出真相后,他仍是感到背脊发寒,双眼瞪大。

    想他堂堂清河崔氏之人,又在诸州历练十余年,也算见过大世面,也自认见过人心黑暗……可一想到震惊整个大唐,号称武德第一大案的饷银案的偷盗者,是被冤枉的,内心也久久无法平息。

    毕竟,因饷银案所谓真相而惨死的人,可有足足上百人!

    被牵连流放者,更有上千人!

    如此多条人命,如此多破碎的家庭……结果,竟然是被冤枉的!

    如果他们被冤枉,是真正的贼人足够阴险,调查的官员被蒙骗,那他多少还能接受一些,可是从他们打听到的消息,以及吴辰阳刚刚的反应来看……事实恐怕根本不是如此。

    他忍不住看向刘树义。

    崔麟不是一个懂得隐藏自己情绪的人,他的所有想法,都写在了脸上,所以哪怕崔麟没有开口询问,刘树义也能明白崔麟的意思。

    他说道:“我在想一件事。”

    “什么?”崔麟下意识询问。

    刘树义道:“你说……我们一直苦苦追寻的真相,在其他高高在上的官员眼中,真的重要吗?”

    崔麟抿了抿嘴,道:“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在我眼里,真相十分重要!”

    他看向比自己还要年轻俊朗的刘树义,就好似看到了当初离开崔家,意气风发,但很快就被那残酷现实磋磨的自己。

    他沉默了一下,道:“刘郎中追寻真相的信念动摇了吗?”

    刘树义抬眸,看着双手握紧,双目紧张盯着自己,生怕自己摇头的崔麟,笑了笑,淡淡道:“他人之选择,与我何干?”

    他两世为人,也算走过一遭黄泉路。

    若因为这点小事,就动摇了自己前世一辈子一直追寻的信念,未免太过可笑。

    他说道:“我只是很感慨罢了,从目前我们掌握的线索来看,当年调查饷银案的三司高层,几乎是所有高层,都为了自身的利益,选择对真相视而不见。”

    “或者说,为了不被太上皇责罚,为了获得这震动天下案子的功劳,不去寻找真相,反而制造真相,明知冯木等人是被冤枉的,却一脸正义,义正言辞的在天下万民面前,痛数冯木等人那不存在的罪行……”

    “之后眼睁睁看着冯木等人因他们而惨死后,还弹冠相庆,以此自得,享受着侦破案件带来的荣耀……”

    刘树义摇头道:“我很想知道,他们身为三司高层,嘴里时刻以正义自居,可真相对他们来说,究竟算什么?”

    崔麟冷笑道:“还能算什么?当然是为他们牟利的工具!助他们往上爬的台阶!”

    刘树义身体向后仰去,缓缓闭上双眼。

    冯木案,现在他大概了解了全貌。

    李渊因为太过震怒,给三司的要求太过苛刻,一旦无法完成,主要官员全部都要贬官……这种代价,根本不是三司高层所能接受的。

    所以,为了避免自己贬官的结果,他们商议过后,选择了制造一个真相,来完成李渊的任务,给李渊一个交代。

    因所有高层团结一致,便是李渊也被蒙骗了过去……或者说,李渊也许也曾察觉到什么,但天下万民以及大唐军队需要一个交代,稳定胜于一切,因此李渊哪怕察觉到什么,也没有理睬,选择了对他最有利的选项。

    那所谓的冯木收买将士的钱财,其实是吴辰阳等高层自己掏的腰包。

    谁想领多少功劳,就要自掏多少腰包。

    只是钱财实在太多,哪怕吴辰阳他们身居高位,也拿不出那么多钱财,或者不愿拿出过多的钱财,不想让自己赔本。

    因此,他们这才对外说,只找到了一部分将士藏匿的钱财,没有找到其他钱财……他们当然找不到,毕竟他们自己不舍得掏这个腰包,怎么可能会凭空出现钱财?

    而冯木……这个被他们诬陷的无辜中郎将,不仅承担了偷盗饷银的主谋之罪,更是在死后,还被他们污蔑声誉,说他心狠手辣,要对手下将士杀人灭口,连手下将士的钱财都偷……

    好好一个为国征战的将领,就这样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叛国之贼!

    如此真相……多么可笑!

    刘树义嗤笑一声,亏得李世民登基,将三司高层清理了一遍,否则若抬起头都是那些家伙,他会感觉十分的恶心。

    刘树义长出一口气,无论怎样,他知道了冯木案的真相,再有李世民的支持,吴辰阳等人的好日子,也便要到头了。

    不过,关于此案,还有几个问题,他没有弄明白。

    第一,是自己兄长刘树忠,是否知道冯木案的真相?他发现暗格,究竟是巧合,还是必然!

    如果是巧合,任兴他们为了功劳都制造了这样一桩冤案,岂会让刘树忠一个小小的流外官,分得如此大的功劳?

    可如果是必然,刘树忠一个流外官,又凭什么被任兴等人看重,允许他来分一杯羹?

    要知道,饷银案真正立功的人,也就是任兴往上那寥寥十几人,品级最低的,就是任兴了。

    无论怎么想,刘树忠都不该得到这个功劳。

    第二,还是同样的逻辑,任兴在这批立功者中,品级最低,凭什么最大功劳,要给任兴?

    就算任兴正好在豳州,适合说出看到冯木在豳州的事,可若他们有心诬陷,随便收买一个在豳州的人,让其说看到了冯木,也有同样的效果。

    任兴并非必须之人!

    更别说,后续搜查冯木宅邸,发现牌位与信件的事,他们也完全可以自己去找……

    他们打定主意要诬陷冯木,就必然知道一定能发现“铁证”,这种情况下,谁带人去找,大功就归谁,为何他们将这个机会拱手让给了任兴?

    第三,为何要选冯木?

    冯木身为中郎将,地位不低。

    诬陷冯木的难度,要比其他将士难得多。

    而且冯木骨头最硬,到死也没有承认自己偷盗了饷银……这其实让饷银案并不完美,算是留了一个能让人浮想联翩的机会。

    他们在选择诬陷目标时,难道没有想过这些?

    当然,他们或许认为敢做偷盗饷银这种事的人,地位必须得高,否则不能服众……那也可以找冯木的副将啊,冯木的副将地位仅仅比冯木低一点,当时队伍里还有监察御史,也不算小人物。

    冯木并非唯一选择,而是难度最大的选择。

    所以,他们为何要选冯木,也是一件值得考虑的事。

    这三件事,刘树义目前还没有想通,刚才他想套吴辰阳的话,吴辰阳见状不妙,直接以生病为借口逃避回答,想让吴辰阳他们主动告诉自己答案,难度很大。

    除非自己能将他们直接捉拿起来,以犯人的身份进行审问。

    可现在自己还没有足以证实一切的铁证,虽然知晓他们那段时间过的拮据,但吴辰阳等人府里那两个月究竟少了多少钱财,时间太久远了,很难确定具体金额。

    无法确定具体金额,就无法与吏部的账册完全对应。

    要抓这些重臣,或者曾经的重臣,证据就显得不够。

    所以……

    刘树义指尖轻磕书案,还是要找任兴!

    任兴与这三个问题,都有直接联系,若能找到他,让他开口,或许这三个问题,能一次性解开!

    想到这里,刘树义重新睁开眼睛,他看向崔麟,道:“崔员外郎,接下来可能还要麻烦你一次。”

    崔麟冷峻的脸上没有任何迟疑,直接道:“刘郎中需要下官做什么,尽管吩咐。”

    刘树义不和崔麟客气,道:“我需要尽快找到任兴,虽然长安县衙和万年县衙都已出手,可他们找了数个时辰,也没有丝毫收获……”

    “任兴是大理寺少卿,很熟悉朝廷找人的手段,他若是刻意针对朝廷的手段进行隐藏,那么长安县衙和万年县衙现在找不到,未来恐怕也难以找到。”

    “所以,我想让你试试非官方的力量。”

    崔麟沉思些许,点头道:“我明白了,我会动用崔家的力量,去寻找。”

    世家同气连枝,通过姻亲,使得彼此之间盘根错节,所以崔家的力量,不仅仅代表的是清河崔氏,同时也是崔麟能动用的,与崔家有关的其他世家的力量。

    刘树义道:“有劳了,让你一次次的动用家族力量。”

    崔麟摇头:“比起刘郎中对我的提携,这不算什么,而且家族并不介意我动用家族的力量,家族只看我能否通过这些力量,获得利益,只要结果是好的,他们巴不得我多用,所以刘郎中也不必觉得我会因此为难。”

    听着崔麟这怕自己多想,专门解释的善解人意的话,再回想第一次见到崔麟时,崔麟那臭屁又狂妄自大的样子,还真是判若两人。

    不过这世家培养子弟的方法,也确实够冷酷与现实的。

    他微微颔首:“那就去做吧,虽然我们已经知晓了冯木的真相,可缺少关键证据,距离戳穿他们的真面目,将他们捉拿归案还尚早,而且更重要的是……”

    “饷银案,到目前为止,他们没有哪怕一丝一毫的进度,我们也是一样。”

    “想要真正完美完成重查饷银案的任务,除了给冯木他们洗刷冤屈外,还要找到饷银案真正的偷盗者才行。”

    “可饷银案已经过去了近四年,我们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东西,哪怕连一个有用的卷宗都没有,比起冯木案,这才是真正的难关。”

    崔麟赞同的点头,但又笑着看向刘树义,眼中的神色和刘树义第一次看到他一样,充满着近乎狂妄的信心:“虽是难关,可我相信一定难不住刘郎中,刘郎中可是我大唐神探,这世上就没有你查不出来的真相!”

    刘树义没想到崔麟对自己有这么大的信心,他笑着道:“那为了不让你失望,我也得拼命找出真相才行。”

    崔麟哈哈一笑,他不再耽搁,道:“下官先去调查任兴的下落。”

    说完,便快步离去。

    看着崔麟离去的身影,刘树义微微点头,崔麟虽然性格上有些小毛病,但瑕不掩瑜,足以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重新看向书案上的卷宗,但这一次他没看多久,便将卷宗直接合了起来。

    如他对崔麟所言,这卷宗完全是为诬陷冯木等人编造而成,对饷银案毫无半点帮助。

    他想要破解饷银案,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

    可如何入手?

    最了解饷银的冯木等人,已经被斩杀,其余人也都被流放。

    就算自己现在派人去流放之地寻找押送饷银的将士,一个来回,少说也得八天。

    而八天……时间太久了。

    吴辰阳他们肯定不会束手就擒,必然会反扑对付自己,若自己不能尽快找到任兴,就只能以饷银案真相对付他们。

    故此,自己不可能干巴巴等七天,更别说那些将士在流放之地,还有多少人活着,也是未知数,能否帮到自己,更是未知。

    “没有人证,没有线索,没有有用的文字记录……”

    “该从哪里着手呢?”

    饶是刘树义经验丰富,这一刻也有些犯难。

    他忍不住心里暗骂吴辰阳等人,这么多人查了十几天,丁点线索都没查到,真是废物!

    可骂这些狗官没用,关键还是要找到着手点……

    “刘郎中。”

    这时,门外传来了杜构的声音。

    “进来吧。”刘树义道。

    嘎吱——

    门被推开。

    杜构走了进来,而在杜构身后,身着厚厚绒衣的杜英,也拎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

    刘树义有些诧异:“杜姑娘,你来的这么快?”

    杜英英气又清冷的眼眸白了刘树义一眼:“你是觉得你的手下是飞毛腿,还是觉得我飞毛腿?”

    刘树义摸了摸鼻子,笑道:“也是,再快也不至于这么快,那他们是正巧遇到了杜姑娘?”

    杜构见两人半天说不到正点上,他直接道:“舍妹听说你为了查案,晚膳都没用,所以专门在家里给你做了晚膳,给你送来的途中,正好遇到了赵主事派人请她。”

    刘树义眼眸一亮,看着杜英手中的食盒,道:“杜姑娘亲自为我做的?”

    杜英将食盒放在刘树义身前的桌子上,道:“只有两道是我做的,另外两道是府里厨娘做的——”

    “咳咳咳!”

    杜构一阵咳嗽,打断了杜英的话。

    说那么详细干嘛?

    谁问你这些了?

    杜构为了刘树义和杜英,真是操碎了一颗心。

    他说道:“舍妹在府里,可从未给我做过菜,我都羡慕刘郎中,哎,真是女大不中留。”

    杜英瞥了兄长一眼:“昨晚你吃的羊腿,不是我做的,难道是春香楼的胡姬做的?”

    “咳咳咳!”

    杜构这次是被呛到了:“你怎么知道春香楼有胡姬……呸,不对,你就不能不拆我的台?”

    刘树义看着斗嘴的兄妹,只觉得饷银案给他造成的压抑情绪,都减轻了许多。

    他笑着拿起筷子,看着色香味俱全的四道菜,道:“哪两道是杜姑娘做的?”

    杜英看着刘树义期待的样子,朱唇轻抿,抬起玉手,指着两道菜:“假炙鸭与箸头春。”

    假炙鸭是焦面筋片配杏酪酱的一道素菜,口感与烤鸭的脆皮类似,因此得名。

    箸头春则为烤鹌鹑,以色泽金黄,焦耳不糊,油而不腻为好。

    这两道菜都非寻常时候会吃的小菜,可以看出,杜英用了不少心思。

    刘树义先夹起一块假炙鸭,吃了一口,双眼露出诧异之色:“酥脆软嫩,比真正的烤鸭还要好吃。”

    他又拿起烤鹌鹑,咬了一口后,这次连点评都没有,便快速将整个鹌鹑吃掉。

    之后才向杜英竖起大拇指:“杜姑娘手艺当真了得,此乃我此生吃过的最好吃的两道菜。”

    这话听得杜构眼皮直跳,虽然自己妹妹厨艺确实不差,但和大酒楼的老师傅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刘树义能睁眼将好话说到这种程度,真是为难他了。

    杜英不知兄长心里正蛐蛐自己,见刘树义吃自己的菜,原本还有些紧张,此刻听到刘树义如此高的评价,杜英洁白的下巴顿时扬起,声音里都有着藏不住的小雀跃:“你是会欣赏的,以后可以再为你做菜。”

    刘树义笑道:“那我可有口福了。”

    杜英见刘树义吃过自己的菜,听到了想要的评价,不再耽搁,道:“我去瞧瞧你的病人。”

    听到正事,刘树义放下筷子,道:“杜姑娘先替我确认一下,他是否真的生了病。”

    杜英并不了解内情,此刻闻言,清冷的眸子看着刘树义:“坏人?”

    刘树义没有隐瞒,他道:“我怀疑他在装病。”

    “如果装病怎么办?我揭穿他?”杜英询问。

    刘树义眸光一闪,嘴角勾起,道:“不必,既然他说自己生了病,那就满足他的愿望。”

    “如果他在装病,就让他真的爬不起床来。”

    “我希望在我查明一切之前,他能一直躺在那里……哪怕其他人见他,他也无法开口,无法将秘密传出去。”

    “我要让他眼睁睁看着最后的结果到来,却不能改变任何事!”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09/1111098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