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228章 血光映天三万里,扶摇直上太平天!

第228章 血光映天三万里,扶摇直上太平天!


荆州一战,袁术败黄忠,降邢道荣,擒孙权,水淹襄阳。

    自他入荆以来,共计约莫二十万大军被他尽数击溃,关键是时间。

    从长沙到零陵乃至襄阳,所过之处,哪怕易守难攻的坚城,即便是数万乃至十万的大军,一位位被荆州名士鼓吹封神的名将你方唱罢我登场。

    无一例外,一触即溃!

    攻无不克,所向披靡,袁军于荆州之威势,犹胜于此前在豫州。

    自正月荆南三郡反叛,袁术出兵相助以来,眼下刚近五月,襄阳已经沦陷,刘表举州而降。

    大将军之军威,竟至于此,荆襄九郡,敢不惊惧?

    整个长江沿岸,因为袁公兵锋之威,而躁动不安。

    除了已入袁营治下的长沙、零陵、襄阳三郡。

    南郡、桂阳、武陵、章陵四郡,即刻上书请降,纷纷响应袁公的号召,表示愿尊摄政大将军诏令。

    除了尚在文聘手中的江夏,与握在张绣手中的南阳外,荆襄九郡传檄而定。

    是日也,大将军,术,威震华夏。

    数月之间,尽溃荆州二十万大军,决大江之水,倾覆襄阳。

    如此滔天凶威,即便是犹未纳首受降的江夏与南阳二郡,惊闻此讯又怎不胆寒?

    庐江,这座曾经抵挡了孙策整整两年的坚城,又一次染得满城鲜血。

    整座城墙上,到处都是血渍与坑洼,彰显其这段时日所经受的摧残。

    城外军营,血战至今,曹操咬牙冷笑。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

    刁民!贱民!反民!!!

    这群反民真如杀之不绝,除之不尽一般。

    这些时日以来,我们攻城杀多少,寿春就会送多少人来送死!”

    他是真的来气,在就地打造完盾牌与攻城器械后,曹军以刀盾兵在前,弓箭手在后,列阵杀敌。

    连日来可谓杀得这些没见过血的乌合之众们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可再怎么能杀,也架不住寿春那边能送啊!

    今天杀三千,明天来六千,天天杀,天天来!

    这玩意就像你是在砍一个不会动的城池血条,可曹军这边砍多少,寿春那边奶多少,甚至曹军越是杀,庐江城这血条还越奶越多。

    这事简直就没天理了!

    人这一生可能经历过许多次绝望,但人可能不知道,这份绝望才刚刚开始。

    兴冲冲千里奔袭而来的曹操,此刻就在这座久攻不下的庐江城下,切实的感受到了绝望。

    他也知道时间紧迫,不能始终在此地拖延不前。

    可寿春送来这人海般的黄巾军,在他们的朝廷官军面前虽然不堪一击。

    但若是他们始终不惜性命,硬生生拿人命来拖延时间。

    在占据守城之利的情况下,即便是曹军也拿他们没什么好办法。

    当然,时间若是拖下去,曹军这样每天成千上万的杀,几个月就能把江淮的人口杀尽杀绝,杀得袁术底蕴尽溃,再无征战之力。

    问题是他们现在缺的就是时间。

    双方都在抢时间,这也是袁术哪怕决汉江之水,不惜襄阳糜烂,也要在最短时间击溃孙权那十万大军的原因。

    寿春臣公,自阎象以下,江淮臣民,自贩夫走卒以上,为了支撑他抢攻襄阳的战略,所有人已拼尽全力,乃至拼上性命。

    而他淮南袁公也绝不能让淮南臣民失望。

    此时此刻,水淹襄阳,刘表奉诏受降,入朝请罪的消息已经在传来的路上。

    尽管曹操当下还没有收到襄阳方面的消息,可细数袁术往日战绩。

    他亦知道情形绝不乐观,留给他的时间不多。

    心念至此,他不由催问众人。

    “诸卿皆善战之将,智谋之士,目下困局,可有速破庐江之策?”

    夏侯渊闻听此话,当即拱手答曰:

    “回禀主公,庐江城池虽坚,但已无精兵强将相守,所依仗者,不过黄巾民夫,悉乌合之众耳!

    只要我等继续强攻,多杀一些,杀得这些人胆寒,杀得他们畏惧。

    没有人不怕死,这些刁民反民,最是贪生怕死之辈,只要杀得他们怕了,此城不攻自破。”

    然而他这番话才刚说完,就遭荀攸反驳。

    “谬矣。

    使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夏侯将军此法,对付那些离散在九州各地三十六方渠帅领导的黄巾军,可轻易破之。

    对付面前这支黄巾,不行。”

    他说着抬眸望向庐江城上迎风飘扬的那面黄天大纛,眸光幽沉深远。

    “夏侯将军,你也曾追随主公参与过昔年讨伐黄巾之战,可知黄巾与黄巾亦有不同。

    不过是些从未上过战场,拿着锄头镰刀,不着甲胄,更不通兵法,不知列阵的乌合之众罢了。

    当年张角高举黄天大旗,号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一时间大汉一十三州,八州皆反,贼兵以百万计,声势浩大,远胜于今。

    可结果呢?

    各州各地之叛军,在朝廷精锐的围剿之下,不过是功劳簿上的数字罢了。

    一群地里刨食的泥腿子,拿什么抗衡兵甲齐备的朝廷天兵?”

    荀攸自问自答,语气越发低沉。

    “拿命!

    在天下八州百万黄巾都挡不住汉军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却挡住了。

    正是张角所在的巨鹿!

    一群从未上过战场,未曾见过血的普通百姓,其防守之烈,进攻之悍勇,教人胆寒。

    以一城一地与名将卢植麾下的大汉精锐对峙数月有余,不落下风!

    当时攸忝为黄门侍郎,近在先帝身侧。

    当年的先帝也和将军你此刻一样感到困惑。

    不就是一群【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的反民吗?

    只要进攻,强攻!杀到他们怕,杀得他们逃,不就行了?

    为什么天下八州之黄巾,在汉军面前尽皆溃败,唯独你卢植久攻不下?

    于是卢植被调回洛阳受审,董卓接替卢植负责冀州地区与黄巾军的战事,征战巨鹿。

    是的,就是那个凭借西凉铁骑,纵横天下,对阵十八镇诸侯游刃有余,祸乱天下的太师董卓。

    然而,董卓败了!

    以朝廷精锐之师,强攻张角麾下一群绑上黄巾的草民两月有余,久攻不下,同样回洛阳受审。”

    因为曾追随曹操多次讨伐黄巾,且在青州轻易平定过百万黄巾之乱,所以从未将这些头绑黄巾的泥腿子放在眼里的夏侯渊与曹营众将们。

    此刻,真正听闻荀攸这位于黄巾之乱发生时,近在先帝身侧的黄门郎,细数当年旧事,才感到一种无言的震撼。

    一帮没有兵器,没有甲胄的泥腿子,正面硬抗大汉精锐数月不败,甚至连败卢植、董卓两位大汉名将?

    可是,他们只是一群泥腿子啊?他们凭什么?

    “许是胜败乃兵家常事,卢植与董卓应对黄巾时用的战法不对?

    我听闻在董卓之后,朝廷又换上了皇甫嵩将军接替战局,很轻易就平定了黄巾之乱?”

    听闻曹洪此言,荀攸忍俊不禁,他以目视众人,话语里的深意却叫人不寒而栗。

    “皇甫嵩比起卢植、董卓又哪里强了多少?他能平定黄巾之乱,只是运气好。”

    “运气好?”

    见众人不解,荀攸话语幽幽,娓娓道来。

    “是的,运气好。

    因为董卓前脚刚走,恰好张角就病死了。

    张角一死,巨鹿黄巾没了信仰支柱,败亡本就是时间问题。”

    曹安民闻听此言,眼神一亮,当即拍案而起。

    “军师的意思我明白了,夏侯将军今日攻城,你就找机会射杀那个于吉老道!

    只要那老道一死,这些贱民没了信仰,很快就会不攻自破。”

    荀攸:“.”

    没好气的白了曹安民一眼,他摇了摇头。

    “没用的,眼前的淮南黄巾与当年之事不尽相同。

    于吉老道不过是这份信仰的代言人,而今时之大贤良师,正是犹在抢攻襄阳的袁公路。

    你是能指望刘景升奋发神勇,阵斩了袁术,还是盼着我们也运气好,能赶上袁术病死?

    倘使袁术不死,单杀一于吉,又有何用?”

    话已至此,荀攸这才向曹操长施一礼,躬身请罪。

    “主公,攸未能料想袁公路于淮南之人心大势,比之昔年张角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是以一时失察,提出假道南阳之策,以致今日之祸。

    如今庐江城中有于吉道人妖言惑众,蛊惑众生。

    我听闻近日城中守军,提倡为黄天而殉道,死得越惨烈,越能得黄天庇佑,死后升太平之天。

    其更有诸如:【身受重创,流血而死是挂红升天;斩首而死是披大红袍升天;满城浴血厮杀乃至血流成河,是红光映天三万里升天】的说法。

    类似的还有:【黄天信徒得应元显圣道君庇佑,有刀枪不入,水火不侵之能。

    若是死了,便为不虔。】之语。

    此等歪门邪道,只恨满城愚民,对此深信不疑。

    所以如夏侯将军所想的,将他们杀怕、杀退,几无可能。

    他们面对你的刀剑,不仅不会逃,还会为了能获得无上荣耀,得以挂红升天,永享太平,而跟你血战拼命。

    而如攸所料不差,当年张角能以一众百姓,力敌汉军精锐而不败,亦是此理。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这”

    闻听此言,夏侯渊怎不惊疑斥骂。

    “这些百姓疯了吗?这等鬼话他们也信?愚昧!愚蠢!果真贱民,愚不可及!”

    荀攸则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一抹震撼与揣测。

    “如此浅显的鬼话,或许骗不了人。

    但可能他们.大抵是愿意去相信的,因为他们所渴求的太平不在天上,而正是他们身后的淮南。”

    言毕,他朝主座之上阴沉着脸,不发一言的曹操,再拜曰:

    “主公,退兵吧。

    淮南上下皆存死志,以我军目前之军力,强攻此城别说打上十天半个月,便是拼上一年半载,恐也难破。”

    曹操默然,他只凝视着荀攸,眼底意味难明,冷冷道出一句。

    “公达,汝亦向袁否?”

    惊!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噤若寒蝉。

    是啊!

    诸将仔细一想,你道是,向主公谏言,驳斥了司马懿的求稳之策,引精锐大军甘冒奇险,深入此地的,正是荀攸。

    结果呢?

    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打过来了,才攻城没两天,结果你荀攸又跳出来,说什么:

    【此城难破,就算打上一年半载也破不了,我们回去吧?】

    在这里长他人志气,乱我军心?

    闹呢!

    说来打的是你,说撤回去的还是你,好赖话全给你一个人说了,立于不败之地了是吧?

    一时间,众将看向荀攸的目光都颇为古怪。

    众人想法荀攸又岂能不明?

    此刻他也颇感尴尬,问题是来之前,他也不知道袁术麾下还能拉出来这么多无甚战力,但就是能拿命拖延时间的黄巾军啊!

    尴尬羞愧之间,正要出言解释,以证清白,不想主座之上的曹操忽而笑了。

    “公达勿需多想,适才相戏耳。”

    荀攸:“.”

    “不过我大军千里迢迢,劳师远征而来,若是一无所获就无功而返,恐为天下笑。

    还望公达能出奇谋,多少有些战果,于刘表、刘备乃至于陛下处,也有交代。”

    荀攸苦笑,正要为了曹操的面子,出谋划策以取得些说得过去的战果,不想却听不远处的庐江城中,万民欢呼雀跃,声闻于天。

    只远远听闻,好似是什么:

    “道君大将军神威,以通天道法,倾天河之水倒灌襄阳,挥袖间,十万大军尽成齑粉!”

    “这就是黄天应元显圣道君的神通道术,传闻当年大贤良师能驱雷掣电,我等已惊为天人。

    未曾想大将军仙法之下,教千里之地,顷刻化为泽国。”

    “真龙一怒,伏尸百万!

    此非天命,谁能当之?”

    “城外曹军,不过冢中枯骨耳,待大将军凯旋,神通之下,汝等败亡,只在顷刻!”

    曹营众人:“.”

    这帮子黄巾军,到底是些什么鬼玩意?

    从当年张角的驱雷掣电,到前段时间海公将军的飞天遁地,现在越传越离谱了。

    什么天河倒灌,真龙发怒都出来了?

    转念一想,这都是群要红光映天三万里升天的狠人.

    嘶~那没事了。

    然而没等他们惊疑,随着一则荆襄最新战报传来,曹营众人陷入沉默。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04/1111090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