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盛唐:刘建军今天要干嘛 > 第96章 刘建军请吃饭(求首订)

第96章 刘建军请吃饭(求首订)


翌日,中午。

    李贤很惊奇。

    刘建军说他做了一桌子好菜,并且邀请自己一大家子过去吃午饭。

    实际上这个行为是很失礼的,古往今来都只有君主邀请臣子吃饭,鲜少有臣子邀请天家吃饭的。

    一则是信任和安全问题。

    不谈可能存在的下毒和伏杀,就说因为食材问题吃拉肚子了,赖谁?

    二则是礼制问题。

    君、臣所使用的用餐规制是不一样的,臣子所能摆出最高规格的菜式,对于君王来说都是失礼的。

    反之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但他是刘建军,这就不稀奇了。

    李贤带着一大家子人准时地来到了刘建军的那个小院子,李贤本以为刘建军会弄个像上次一样的火锅,所以特意让妻儿们在丝袍外面又套了一层麻衣。

    这是上次和李显他们吃火锅吃出的经验,当时李贤身上的油烟味和羊膻味一整天都没消。

    但这次,刘建军却没折腾他的那个火锅,而是用精美的瓷盘摆了一大堆李贤从没见过的菜肴。

    见到李贤一大家子过来,刘建军把一盘看着红彤彤的不知名肉丝放在桌上,热情的招呼:“贤子,嫂子,你们先坐,还有几个菜正端出来呢!”

    然后又一溜烟儿钻进了里屋。

    李贤哑然失笑,招呼着绣娘几人坐下。

    坐着吃饭也就是刘建军这里有这习惯,他专门让匠人打了一张圆桌,以及一些四个腿的凳子或是带靠背的椅子,在家招待客人的时候也不卧在榻上,而是直接坐在那些椅子上。

    虽然刘建军行事古怪,但李贤一家人在刘家庄的时候就已经见怪不怪了。

    也就是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李贤便察觉到了几个孩子的不同。

    若是以往,性子最为活脱的老二肯定是直接伸手拿饭菜了,但这次他哪怕两眼盯着桌上那些新奇的菜肴都快发直,但依旧没有动手。

    老大光顺也是,以前自家人吃东西的时候,他一定是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的,但现在愣是端端正正的坐在凳子上。

    刘建军又端了三四道菜上来,然后笑着说:“早就想给你们改善改善伙食了,你们做菜那一套炙、蒸、煮、脍什么的太简陋,尝尝我这些菜。”

    然后又在光仁脑袋上拍了一巴掌,笑着说:“别拘束!吃东西就图个自在!”

    李贤早就已经忍不住好奇。

    刘建军端上来的这些菜肴,有裹着酱汁的肋条肉,红亮诱人,带有焦香,也有撕成细条的鸡胸肉丝,配上焯水的葵菜嫩芽,还有裹着薄薄一层面糊,炸的金黄酥脆的藕片……等等

    这些菜,任何一种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他是怎么做出来的?

    听到刘建军招呼,光仁终于是忍不住了,他目光带着请示的看了李贤一眼。

    李贤没好气的对他点了点头,于是,他立马伸手抓起面前的筷子,夹向了面前一道看起来像是鱼脍的菜肴。

    那一道鱼脍只是普通的生肉片,切成了薄片,摆出一个圈,却在中间的位置放着一只精致的小碟子,碟子里黑乎乎的东西似乎是蘸料。

    光仁尝试性的蘸了一些蘸料,然后将鱼脍放入嘴中,立马惊呼:“同样是鱼脍,为何如此不同?”

    刘建军笑着解释:“关键就是这蘸料,是用磨碎的蒜蓉、姜末、橘皮末、梅子肉泥、豉汁、胡麻油混合,代替普通的盐和醋,去掉了鲤鱼里面的土腥味,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金齑玉鲙……”

    李贤听到这儿,一愣,急忙打断:“赤鯶公!”

    “嗯?”

    “你做这道菜,用的是赤鯶公!”

    刘建军这人真是太可恶了,他难道不知道大唐禁吃鲤鱼么,堂而皇之的把这菜端上餐桌也就算了,竟连避讳都不知道避一下。

    就说这鱼肉看起来怎么那么眼生呢?

    刘建军这才反应过来,嗤笑道:“行行行,赤鯶公。”

    然后笑着摇了摇头头,接着说:“那说别的,嫂子面前这道叫狮蛮炸玉簪,当然,说简单点就是油炸藕片……”

    “油炸?”李贤又是茫然。

    这次刘建军没搭理自己,自顾自的介绍着桌上的菜肴,有通俗易懂的胡麻凉拌鸡丝,蜜汁火方,也有类似金齑玉鲙一样有意境的名字,酥山雪顶,金玉满堂什么的。

    但无一例外的,这些菜都很美味,包括那道生腌赤鯶公。

    几个孩子手中的筷子就没停过,就连绣娘也是频频动筷,少了往日的端庄秀丽,甚至还主动问道:“建军小兄,你这些菜肴是怎么做出的?府上厨子怎么做不出你这般味道?”

    “嘿嘿,那纯粹就是做菜的方式不同,我找人专门打了一口铁锅,足足打了三天!这些菜都是用铁锅炒出来的!”

    “炒?”

    绣娘若有所思,然后笑吟吟的看着刘建军,说:“建军小兄往日都是和殿下同出同没,今日却叫上了我和光顺他们,怕是有什么事,是殿下这边不好开口的吧?”

    刘建军当即就竖起了大拇指夸赞:“还是嫂嫂通透!不像贤子,木头人一个!”

    李贤恼怒的看了刘建军一眼,但他还是跟没看到似的,接着问道:“嫂嫂,实际上我是想问问您,咱长安城有什么擅长纺织的匠户,最好是那种跟官方没什么关系的民间匠人。

    “您是女子,这方面的东西应该更清楚才是。”

    绣娘想了想,道:“若说官方的纺织匠人,最好的自然是少府监下属的织染署,其中二十五作坊皆是和纺织相关,里面的匠人也大多都是世袭的匠籍,可建军小兄说最好是民间匠人……”

    绣娘语气顿了顿。

    刘建军脸上出现紧张之色,问:“该不会没有民间匠人吧?”

    “这怎么可能?”绣娘笑道:“延康坊就有以‘静波’著名的裱褙匠,道政坊、常乐坊虽然多是酒坊,但也聚居了大量相关的匠户,甚至若是建军小兄纺织的手艺要求不高,丰邑坊还有用粗布和绢帛制作丧葬用品的匠人。”

    刘建军瞬间喜上眉梢:“这可太好了!至于手艺不手艺的,回头看看再说,对了嫂子,那您知道什么地方有大量的棉花卖么?”

    这次,李贤疑惑插嘴:“你不是在南苑种了近百亩地的棉花么,还不够用吗?”

    “不是不够用,是赶不及,实际上我种那些棉花,就是为了用它们来织布,织棉布!”

    刘建军语出惊人。

    ……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01/1111103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