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刘建军真正的计划(下)(明天的稿
刘建军的说法太匪夷所思了。
什么叫关中会闹旱灾?
这种事情……是人力所能预测的吗?
“你……这种事情可不兴开玩笑,按唐律疏议,造谣、散谣者可是要被判处绞刑或是流放三千里的!”
李贤设想了一下刘建军所说的关中地区赤地千里的景象,不由得不寒而栗。
他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龟裂千里的大地,天空也不再是湛蓝,而是蒙着一层死气沉沉的昏黄,毒辣的日头炙烤着一切。
渭水瘦成了浑浊的细流,几乎可见河床的淤泥,泾水也失去了往日的奔腾,奄奄一息;远处终南山的轮廓在热浪中扭曲,山上的林木仿佛都失去了绿色,蒙着一层灰败的尘埃。
瘦骨嶙峋的农人在废墟般的村落外徘徊,啃食着一切勉强能称之为食物的东西……
“贤子,我知道这事儿可能有点匪夷所思,但近日来的天象已经有了征兆,夜空星辰清晰明亮,万里无云,春竹开花,柳叶提前发蔫,渭、泾两河,甚至是我院子里的那口井的水位都在持续下降!
“这一切,都是大旱的征兆!”刘建军眼神坚定的看着李贤。
“即便……即便你所言有几分可能,”李贤的声音干涩,“这与你推广种棉花又有何关系?大旱之年,粮食尚且难保,种棉花岂不是更……”
“正因为可能大旱,才更要种棉花!”
刘建军打断他,眼神锐利,“我刚才说了,棉花耐旱、耐瘠薄!
“在很多粮食无法存活的沙土地、坡地上,它却能活下来,还能有所产出!贤子,你想想,若真的大旱来临,粮食绝收,百姓颗粒无无,到时候会发生什么?”
李贤心中一寒。
流民、饥荒、动荡……这些词汇光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尤其是如今的长安城刚刚因为迁都,经济萎靡不振。
“到时候,朝廷必然全力赈灾,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而我们如果能提前布局,让百姓在一些劣地上种上棉花,即使粮食减产,至少还能收获棉花!
“我们沛王府可以照常收购,百姓手里就能有点活钱,可以去买粮,至少能多撑一阵子,不至于立刻沦为流民!这棉花,关键时刻可能就是救命的东西,是稳定人心的东西!
“我这一百亩地的棉花不是作物,是种子,是供应给整个长安、乃至整个雍州的种子。”
刘建军终于说出了他种那块地的真正意图。
李贤彻底震撼了。
他没想到,刘建军那看似荒唐的“棉花大业”背后,竟然藏着如此深远的考量,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赚钱计划,而是一盘针对可能发生的,国计民生危机的棋局。
他怔怔地看着刘建军,半晌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这事苏良嗣办不到……”
不等刘建军开口,李贤接着说道:“长安城内有另外的人能办到,我们没必要舍近求远。”
“你是说……”
“对,刘仁轨,他下管吏部、户部、礼部,虽然大部分权力已经随着母后迁都长安而被架空,但至少,他若是要掌管整个雍州的户部是名正言顺的。”
刘建军双眼一亮:“也对,我光想着让这老头给咱们当保护伞了,倒是忘了他本职工作就是干这个的。
“那行,回头你再联系联系那边,咱们这边第一匹棉布出来了就去找他……对了。”
“嗯?”
“咱们之前不是打了武攸暨的人么?他本人找没找来过?”
李贤笑着点头:“来是来过,但却是来登门道歉的,不光把阿依莎阿爷在他那里还的质钱都退了回来,还专门找到阿依莎阿爷赔了罪,本来他还打算找你和阿依莎的,但被我给挡回去了。”
刘建军说的没错,自己果然没必要怕武家的人。
但这次,刘建军的脸色却不太好,问道:“他就这么咽下这口气了?”
“不然还能如何?”李贤疑惑。
“虽然洛阳那边还没传来消息,但我给你推测一下啊……旦子性子软弱对吧?”
李贤点头。
“所以你母后很快就能彻底架空旦子,从而成为太上皇一般的存在,这时候正是武氏一族扬眉吐气的时候,但武攸暨是谁?一个逛窑子还跟人抢妓子的纨绔子弟!”
李贤心想刘建军说这话的时候也不想想他自己。
刘建军接着说道:“这么一个纨绔子弟,如今得了势,可却偏偏不敢招惹你这么个无兵无权的闲散王爷,你还没意识到不对劲吗?”
李贤还是不解。
“说明肯定是你母后迁都洛阳的时候特意交代过,让他不要招惹你!”
“原因呢?”
“原因……我推测你母后是打算对李氏宗族的人动手了,她这么做就是为了不打草惊蛇。”
李贤一怔:“那……你还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招惹武攸暨?母后打算针对李氏族人,我们这时候出头不是……你说的那什么枪打出头鸟吗?”
“你不一样,你是高宗亲子,又是在长安这种敏感的地方,所以你母后绝对不会拿你来开刀。
“况且这时候她还没动手,你就突然缩起来了,她怎么想?”
刘建军翻了个白眼,接着语重心长的说:“贤子,你得认清你的定位,你现在在你母后眼里是一个稍微有了一点脑子,但不太多的形象,如果表现得过于足智多谋,那就不好了。
“这样,她要么就得怀疑你卧薪尝胆,要么就得怀疑你有高人相助,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好的。”
李贤心里美滋滋。
因为刘建军这话就相当于是夸他聪明了,是在让自己藏拙。
“所以我们要?”
“我行我素,直到你母后大肆针对李唐宗族的人的消息传到长安来后,咱们再稍稍收敛一点。”
说完,刘建军站起身来:“行了,我接着去忙棉花的事儿了,对了,白元礼那老头以前种过棉花,是专业的,所以我给他安排了一个监工的活儿,让他去教那些昆仑奴种棉花,跟你说一声。”
李贤不在意的点了点头,这种小事本身就在刘建军这个王府长史的权力范畴之内。
但刘建军走到房门口的时候却又忽然顿了顿,语气莫名的说:“还有,看好武攸暨,最好别让他接触你妹。”
……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01/1111103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