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逆流1981:在兴安岭打猎和妻女悠闲生活 > 第五十八章 倒爷的传说!

第五十八章 倒爷的传说!


徐林这次带的东西大约有七八样,除了之前的野山参之外,还有就是几种比较常见的草药。

另外,徐林还带了一颗熊胆,这东西是之前分熊罴子的时候分给村里的。

村长徐大福不知道怎么处理,就让徐林一道带过来了。

“人参嘛,这倒是个好东西,可惜就是品相差了点。”

老板打开徐林带来的布包裹一看,顿时就直接舍弃了其他的几种草药,拿起了那颗人参仔细观瞧起来。

人参的品相,其实就会评价人参质量的一种说法。

一般而言,人参的品相有几种看法,刚采到的人参有的时候会看叶子,根据生长年份,大致有这样的逻辑。

一年生的人参俗称三花,也就是地面部分会长出三片掌状的复叶。

两年生的叫巴掌子,会有一枚五片掌状复叶。

三年生的叫二角子,掌状复叶会再生出一枚,就是两枚。

四年生的,复叶还会再继续长,长成三片,而到了这个时候,一般人们就会把这种人参叫做三品叶的人参。

后面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还会有四品叶,五品叶甚至六品叶。

到了这种状态的人参,一般就属于名贵的好东西了。

而除此之外,人参通过根茎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分辨方法。

人参的根茎就是我们常见的人参样子,一个大头根茎带上一大堆的须子。

从根茎去分辨人参好坏的办法最重要的就是看人参的大头根茎长的像不像个小孩子。

以前的人们通常都认为人参属于那种集天地灵气孕育而生的宝物,所以一旦人参的根茎长的像个小孩子,那就属于极其高档的品类,一般人根本见不到。

徐林的这株人参,实话实说,确实也不咋地,看上去估计也就像个小萝卜,根本没有任何发展成人形的迹象,须子呢也不多,拢共没几根,老板看了几下之后,就又放下了。

“五十块,不能再多了。这东西平常没什么人买得起。要不是我最近有个病人在疗养院摔了一跤,伤了气血,托我想办法,我也收不起这么贵的东西。”

五十块,徐林倒是没听进去,不过疗养院三个字,徐林可是听的清清楚楚。

这个年头,能进疗养院的绝对不是他这种普通老百姓。

不是部队上的退下来的,大概率就是单位上退下来的。

总之,在人参这种东西还没有大规模人工养殖之前,普通人是用不起这种稀罕药材的。

看过了人参和几样中草药,老板就又把目标转到了那颗熊胆上。

与之前看人参的表情不同,老板这一次看熊胆的表情那是相当的精彩。

来回端详了好几遍,又觉得不过瘾,跑到里屋专门拿了一个半边的老花镜怼到了自己的脸上。

一边看还一边发出啧啧声:

“好东西啊,好东西,解毒极品,保肝良药。这东西你怎么弄到的?该不会是前些天传言的......”

由于县上闹熊罴子的事情早已经传开,所以此刻的药店老板也是越看熊胆越觉得此物得来不简单。

“是我们村猎的,不知道怎么处理,想拿来换钱。”

徐林倒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就解释道。

“哦,那就对了,我说你一个年轻小伙子怎么可能会有这么贵重的东西。行,这东西我收了,正好最近有个南边的倒爷在打听这些东西。”

南边的倒爷,徐林是知道什么意思的。

说的就是这个年头刚刚起步,走南闯北倒腾东西销售的生意人。

这种人在前几年也不是没有,不过那个时候的倒爷,通常都会被叫做投机倒把。

而且,那个时候的倒爷也没有现在的倒爷那么大胆子。

之前的倒爷,基本上没有说跨省倒腾东西的。

顶多也就从村里到县里,要么就从县里到村里。

比如说粮票不够了怎么办,那就从村里倒腾一些鸡蛋什么之类的,在镇里或者县里的黑市上卖,卖完了换些钱和粮票去买粮食。

要不然就是想办法从县里的供销社弄一些保温瓶胆、香皂、毛巾什么的,倒腾到乡下,换一些土豆、苞米之类的。

总之,不管怎么说,前些年的倒爷,主要的目的,还都是为了糊口。

现在呢,则多少有点不同了,就比如这个药店老板说的南方来的倒爷。

他口中所说的倒爷,其实就是真正意义上开放初期,第一批豁出去胆子来做生意的人。

徐林还清楚的记得,前世有一位举世著名的倒爷,大约就是在一九八二年左右开启的辉煌事业。

这位倒爷最开始的时候,只是倒腾一些黑白电视机、手电筒、电扇、电灯、瓶胆、搪瓷盆什么之类的东西。

后来发展的大了之后,这位爷的胆量也越来越大。

从服装、皮鞋再到各种工业制品。

最后,在发展了几年之后,这位爷直接就来了个大场面,愣是用罐头和毛子换了一架飞机。

当然了,这位仁兄的人生经历也是很坎坷的,好几次都因为胆子太大,给自己惹来了一身的麻烦。

但是不管,在当时的这种情况之下,能够出现这样的人才,徐林还是十分的敬佩的。

这一趟,徐林总共挣了三百零二块钱,熊胆卖了两百块,属于是村里的,另外一百零二是他自己的。

离开了药铺,徐林又去供销社逛了一圈。

这个年代,大多数人也都没什么日常娱乐,村里的人偶尔进趟城,逛逛供销社,也算是个娱乐项目了。

这和几十年后的逛街,大抵上是一类的娱乐。

只不过,现在的供销社,服务依旧还是延续了前几年运动时代的样子。

尽管镇子上已经有了不少小商小贩,在悄悄的经营,却也依旧无法撼动供销社的地位。

到了供销社,徐林就来到了售卖家用产品的柜台,他想买两个保温瓶带回去。

之前家里暖壶不保暖,还需要时不时的烧水,他都看见过好几次陆月蓉被柴火的火星子燎到过。

这一次带上几个保暖的回去,也能给媳妇减轻一点家务压力。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862/1111107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