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逆流1981:在兴安岭打猎和妻女悠闲生活 > 第八十八章 都给包圆了?

第八十八章 都给包圆了?


毕竟这个年头私营药店太少了,跟几十年后的那种,每个小区门口都有好几家药店相比。

现在的私人药店,大多数还都是在悄悄的经营,还远没有发展起来。

就比如之前徐林去过的那家药店。

第一次去的时候,人家还收了徐林不少药材。

但是再往后,人家除了人参、灵芝之类的好东西,其他的就没有再收过了。

人家给的理由也很充分,就是消耗不掉,处理不了,根本买不了那么多的中草药。

“哦,原来如此,那徐兄弟有没有想过,孙某可以帮助徐兄弟解决这个问题呢。”

“孙厂长的意思是?”

徐林不无惊喜的站起身。

实话实说,刚刚的他还真就没想到这一点。

对啊,孙建设这个家伙不是棉纺厂的厂长嘛,那国营药店的经理,人家还能不认识?

自己之前其实就考虑过通过张建国的帮忙,建立一下与国营药店的联系。

但是后来考虑到感情这东西不能随意消耗,也就没有再寻思这件事了。

现在好了,现在孙建设自己都主动把话递过来了。

那他要是再不去争取一下,可就真是有点不知好歹了。

“国营药店的经理我很熟,前些年每年县里的生产计划会议,我们都会在一起开会,听县上的计划安排。”

“这两年虽然这种会议少了不少,但是他们的情况,我还是很清楚的。”

“这么跟你说吧,徐兄弟,计划内的药材采购,我可能帮不上太大的忙,这里面的流程很复杂,我不敢打包票,但是计划外的,兄弟你放心........”

“还有计划外的?”

听着孙建设拍着胸脯的保证,徐林当场也是有些喜出望外。

计划外,这三个字他可是才回想起来。

怎么来解释这个计划外的任务呢,相信后世只要知道一点点高考录取的朋友们就应该能猜到。

作为国营药店来说,每年需要多少基础的药材,需要多少的中药、西药,那在任何年代,都是有一个基础的规划的。

规划的目的就是要满足当地百姓们求医问药的基本需求。

而这个就属于是计划内的采购任务,保障民生需求,这一点马虎不得。

与此同时,除了大部分老百姓的基础需求之外,国营药店是不是也要留出一部分弹性的空间来供应一些紧急的需求呢?

那自然也是百分之一百有这个需求的。

这和每个学校都有一些其他的名额给到一些未参加高考的优秀学生,道理不是一样一样的嘛。

这个就叫计划外的采购任务。

这种任务因为需求变化大,各种各样的情况比较多,所以通常来说都是国营药店经理亲自拍板。

所以,一旦徐林能够如孙建设所说的,能够拿到这一部分的计划,哪怕只是一点点的份额。

那么,他家堆放的那些个药材,就全部有销路了。

“孙厂长,那这件事情,就要拜托您多帮忙了。”

接连帮自己解决掉两个大问题,徐林对孙建设的态度也是好了很多。

聊着聊着,渐渐的气氛就愈发的融洽起来。

临走之前,孙厂长甚至还和徐林热情的拥抱了一下。

送走孙建设,徐林这一颗一直悬着的做生意十做九赔的心,也彻底放下来了。

当天下午,徐林的第一批鞋垫就已经送到了县棉纺厂。

门卫一听说是徐林送过来的,这一回不仅没有拦着,还专门的兼职负责起了护送的职责。

一路上是有说有笑,忙完之后,还特地领着徐林去参观了一下他们棉纺厂的生产车间和成品仓库,态度极其友善,就差没把徐林给哄笑场了。

这变化来的也太快了,徐林都没调整过来。

“林子,棉纺厂的产品我都看过了。”

“咱们家弄的那些鞋垫,跟人家专业女工做出来的比还是质量上差了不少,你看怎么办。”

从县棉纺厂出来,陆月蓉便显得满脸的愁容。

确实,之前的她不太了解规模化的生产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感觉上还觉得大家都是用手工编织鞋垫,应该差距不会很大。

但是现在一看人家厂里的正规编织工人做出来的活,她就看出悬殊来了。

人家的活,虽说在技艺上并不比她陆月蓉强多少。

可是人家做出来的鞋垫,在尺寸和造型的把控上,那是相当精准的。

每条产线都有专门的质检人员,在专门的负责每种产品的检测。

这些工人做出来的东西,也是非常的靠谱,不符合公差标准的产品很少。

不像陆月蓉召集到家里的几个村民,她们做的鞋垫,那都是有大有小,有宽有窄。

基本上没几双能正好卡在公差标准之内的。

“嗯,媳妇你说的对,这是个问题,后面我会专门想办法解决。”

“不行的话,就跟孙厂长说一声,让他安排一个技术员来指导一下。”

“咱们再怎么做,也不能让人家为难,确实需要尽快把工艺设备什么的全部专业化才行。”

........

从县里回到村里,徐林当天又马不停蹄的去了一趟村委会,把生产队会议室的事情谈妥了。

为了不给村长添麻烦,徐林还拟定了租赁合同,一天一块钱,来租赁这间大会议室。

一块钱,在这个年代可不算少了,这个年代,还没什么房屋租赁的概念。

乡里乡亲的,用也就用了,顶多被人在后面戳两下脊梁骨,也不会有太大的事情。

不过这些,徐林都想到了,他花一块钱去租赁,就是为了堵住村里的悠悠之口。

这样一来,大家伙不仅不会生气,还得在背后感激他,感激他又给村集体贡献了不少房租收入。

接下来的一周内,徐林又领着大家伙上了两回山。

再加上每天照例的在村子附近的山里放各种陷阱夹子。

一周之后,徐林的存款就来到了五百块,揣着这些钱,徐林又来到了县里的国营商店,想买几台缝纫机回家。

是的,他打算扩大规模了,光靠手工缝制鞋垫,实在是产能太低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862/1111104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