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引蛇出洞(上)
兴王府。禅院。
回到禅院,李煜的头还真有些大了。
这却并不是因为,在风月楼,老酒喝高了;而是因为,自己遇到的事情,难度高了。
历来善于决断的自己,此时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高明轩同意合作的条件,其实就只有一个,而且这个条件,还很简单,简单得甚至可以说,这根本不是条件。
高明轩的条件,就是要李煜迎娶雪罗儿为妻。
对于雪罗儿,如此集明艳与贤惠于一身的女子,这般主动的送上门来,想来只要是个正常的男人,都不会拒绝。
想我李煜生性风流,自然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只是自己终究还是没有当着雪罗儿的面,答应了这门婚事。
这其中的关键,还在于,迎娶雪罗儿的附加条件——日后,若自己当上了皇帝,除了要立雪罗儿为妃之外,若是雪罗儿替自己生了世子,那么,将来就必须立此世子为太子。
李煜细想起来,当时若非是有周宪的父亲周宗在场,恐怕高明轩甚至还会要求自己立雪罗儿为后,以作为合作的条件。
表面上,这只是些个附加条件,但高明轩和自己都是心知肚明,这个“世子”的地位,才是双方合作的,真正的关键所在。
一朝自己成就帝皇业,那么高明轩就成了外戚,而且还是富可敌国、财雄势大的外戚,而这样的皇亲国戚,对于任何一家的皇朝来说,自然都是个极大的威胁、极深的隐患。
一想到这一层,李煜既感到遍体生寒,高明轩绝对不是易与之辈,而且在他财势的背后,还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野心。
高明轩的每一步棋,都是经过精心打算的,此君城府极深,自己根本摸不清他的底细,不知为何,在见过高明轩之后,李煜忽然想起历史上的一个人来,那就是秦国的吕不韦。
虽然与高明轩合作,自己将会得到数之不尽的好处,甚至可以减少十年的奋斗时间,但最终,到底是谁在为谁作嫁,却也很难说得清楚了。
高明轩比起吕不韦来,也许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亦因此,面对高明轩的提议,自己并没有一口答应,当然,也不会蠢得一口回绝了高明轩。
“先容我回去,好好问过娥皇的意思,再说吧。”
这是自己给高明轩的回复。
风月楼。小筑。
安福海笑着对雪罗儿道:“我说小雪,遇到李煜这个风度翩翩的政治伙伴,这回你总该放心了吧。”
雪罗儿却是秀眉微蹙,道:“舅舅,你的意思如何呢?”
高明轩苦笑不语,好半晌才道:“太厉害了,这个李煜,他远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精明。就拿他给我的那句回复来说吧,什么叫‘好好问过娥皇的意思’?这里面可圈可点,文章可大着哩!表面上,李煜这是尊重自己的结发夫妻,显示自己的儿女情长,而事实上,他这是要叫我找不出什么话语,好逼迫他当面做出选择。李煜毕竟是个有主意的人,联姻一事,无论应还是不应,他总可以给个确定的答复,但现在,却愣是被他蒙混了过去。说到底,李煜回到江宁,究竟是找周宪还是找卢梓舟商量此事,又有谁说得准呢?”
雪罗儿香唇微动,正要开口,似要替李煜说句好话,高明轩既摆了摆手,道:“雪儿,你也用不着替他李煜说好话。舅舅知道你对这个李煜挺有感觉。要是李煜合作,我自然不会坏了你们的姻缘。”
雪罗儿忽地紧张起来,小心的道:“若是李煜不肯答应舅舅的要求呢?”
高明轩哈哈哈大笑了三声,精芒闪烁,道:“天底下,又何止李煜这么一个人才,若是李煜不肯合作,我们再寻人选便是。据我所知,柴荣手下的赵匡胤,那也是万中无一的豪杰,若是柴荣果如李煜所言,过不了四十大关,那么柴荣辛苦建立的基业,恐要落入此人之手,其他人,如李重进、张永德之辈,决计不是此君对手。”
安福海皱眉道:“大哥的意思是……”
高明轩道:“先全力助李煜拿下南汉吧。一等李煜回到了江宁,我便要他无论如何都给个说法。届时,李煜若不同意我的条件,那么我就要考虑和赵匡胤合作了。明日,我即将启程赶回广陵,雪儿、福海,南方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
雪罗儿道:“舅舅不是才到兴王府没几日吗?何必这么急着回去呢?”
高明轩高深莫测的笑笑,道:“因为柴荣正在为粮饷的事情犯愁哩。李煜烧了柴荣的粮草,的确是棋高一着。如今,周师表面上如虎狼之势,南下势如破竹,但其实却已到了困窘、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在这种情况下,若是李毂一鼓作气攻入了广陵,就必然会亲自来找我筹粮。数百万石粮食的交易,那么大一笔买卖,我又如何能不亲自回广陵主持呢?试想想,和柴荣的关系近了,和赵匡胤的交情,还会远吗?”
雪罗儿听到此语,却是秀眸微垂,眼神中,闪过一丝难察的失落。
润州。
燕王李弘冀亲自迎接了从江宁府赶来应援的柴克宏,替柴克宏接风洗尘,还兴致勃勃的去柴克宏的营地,去检阅军队。
只是当李弘冀到了军营,见到的竟然只是老弱伤残的几千残兵,不禁勃然大怒,道:“这个李征古,他也太狂妄了,明知克宏你是本王的人,竟还敢如此刁难,故意拨给你几千残兵,这不是叫你们去常州送死嘛!李征古他人在哪里,本王现在就要去宰了他。”
柴克宏平静的道:“燕王殿下又何须跟这种小人怄气呢。克宏自信精通兵术,即便只是用这三千残兵,我也能打得吴程溃不成军。”
吴程是吴越的宰相,也是这次吴越侵犯常州的统帅。
李弘冀道:“本王自然信得过克宏的能力,只是这口气,本王却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
柴克宏劝道:“殿下,这口气,恐怕我们暂时还是得忍着。如今的形势,我们还不宜和宋党撕破脸皮。燕王想要绊倒六殿下,安心得登基为皇,恐怕还少不了宋齐丘的支持。李征古也正好是看到了这点,才敢如此飞扬跋扈,只给我老弱残兵,什么铠甲武器,也都是生锈的生锈,虫蛀的虫蛀,破破烂烂的。卑职原去找李征古理论,那家伙小人得志,却是态度傲慢,激怒了我不少的弟兄。”
李弘冀皱眉道:“李煜,又是李煜,难道连克宏你也认为,李煜会是本王最大的威胁?”
柴克宏却是答非所问的道:“卑职听说,前阵子,六殿下在庐山开设讲坛,说书立传,而其中有一部书,却正好唤作《西游记》,殿下以为,这是为何?”
李弘冀听得一头雾水,道:“克宏,你有什么话,不妨直说吧。”
柴克宏略微整理了下思路,然后才道:“如果卑职没有猜错,《西游记》该是六殿下用来应付柴荣驱僧南下的一着妙棋。柴荣借口太仓被焚,毁佛驱僧,使得中原的大批僧人都到了江南,一来可以缓解他国内的粮食压力,二来却是要增加我国的负担,此为柴荣的一石二鸟之计。我们南方,僧人本就多不胜数,国家受累颇多,若是再加上中原来的僧人,无疑是雪上加霜。圣上是笃信佛教之人,自是不会叫南下的僧人挨饿,但是始终还是要面对僧多粥少的难题。说到底,口粮这笔帐,最终还是算在江南的老百姓的头上。长此以往,国家必受数万僧众拖累,粮用不支,致使饥民遍野,届时,内忧外患,一旦有人蛊惑饥民闹事,那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李弘冀连连点头,却是不解道:“这和李煜的《西游记》,却是有什么关联?”
柴克宏郑重的道:“李煜正是早一步看到了这个危机,所以才重塑了唐三藏这个‘御弟’的形象,他的用心显而易见,是希望通过《西游记》,掀起一阵弘扬佛法、传播教义的取经热潮。中原被柴荣驱逐的僧人以及一些无处可去的和尚,在听到李煜的《西游记》之后,要是头脑一热,远离了中土,那么柴荣留给我们的难题,也就不是难题了。更重要的是,圣上对这部《西游记》津津乐道,李煜在圣上的心目中,无疑又平添的分量。”
李弘冀笑道:“原来克宏忧虑的只是这些。你且不要理会李煜,安心对付吴程就是了。相信要不了多久,父皇和六弟之间,必然会有场好戏上演了。至于你那个所谓的‘僧多粥少’的危机,那就更不成问题了,先不说取经之说,天方夜谭,需要莫大的勇气,即令没有了李煜的《西游记》,僧人都汇聚在我们南方又如何?将来等本王夺得天下,也学柴荣来一招毁佛驱僧,那不是一了百了嘛。”
柴克宏欲言又止,望着李弘冀离开军营的背影,却是暗暗叹了一口气。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754/1111100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